理论教育 深入探析道的多义性和定义

深入探析道的多义性和定义

时间:2023-06-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和西方的哲学家们大量地讨论了“道”,但他们很少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为了使我们能更加容易理解“道”,我们有必要以简单明了的方式对“道”的定义进行一番深入的研究。首先必须承认,“道”这个术语并不是单义的,而是多义的。正因为它的多义性和抽象性,“道”的定义才很难明确化。显然,“哲学”的定义和“道”的定义一样难以得到确定和统一。

深入探析道的多义性和定义

中国和西方的哲学家们大量地讨论了“道”,但他们很少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似乎,神圣的“道”是很难理解的,甚至是不可理解的。为了使我们能更加容易理解“道”,我们有必要以简单明了的方式对“道”的定义进行一番深入的研究。

首先必须承认,“道”这个术语并不是单义的,而是多义的。正因为它的多义性和抽象性,“道”的定义才很难明确化。我们首先来看一看,关于“道”的词汇的定义。确实,法语单词“Voie”既意指“道路”,也指“方法”。汉语中的“道”也意指现实中的“道路”。但是,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道”并不意指我们用于行走的“道路”。而是一个覆盖了整个宇宙的完整的体系。也就是说,在提出“道”这个名称之后,把它当成一个永恒的支点,然后提出可适用于各个领域的原则、教义。在《论语》的《为政》篇中,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观察一个人,要看他做事的动机和居心,察看他做事的路径、方法,观察他做事的情趣和意态。那么,这个人还能隐瞒到哪里去呢?这个人还能隐瞒到哪里去呢?)在这一篇中,孔子提出了三个哲学基本问题:理由——为什么做;方法论——怎样做;结果——做了什么(做得怎样)。通过这几句话,孔子已经指出一条科学化和理论化的完全的“道”;也可以说,一条哲学之“道”。在《里仁》里,孔子说:“闻道,夕可死矣。”从这句话里,我们不仅看出“道”的意义,还可以看到掌握哲学整体的困难性。

而老子为了强调他的思想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用一个神奇的名字“道”来为他这个体系命名。虽然老子的“道”不直接意指“道路”,这并不是说哲学概念的“道”与物质概念的“道路”没有任何关联。哲学天才老子明智地引用了“道路”的内涵,证明对“道”的敬仰或者说对哲学的敬仰是唯一永恒的道路。这条“道路”引领我们人类走向成功或者荣耀。我们得出结论:与哲学一样,“道”是一切,“道”无处不在。(www.daowen.com)

以上的推理把我们引向一个很难回答的哲学问题,一个哲学家们很少解答的问题。既然我们很难确定“道”的意指,那么,我们可否用另一个概念来替换“道”?我们要提出的问题是:“道”可否与西方术语“哲学”画等号?显然,“哲学”的定义和“道”的定义一样难以得到确定和统一。在老子和孔子年代,人们没有找到像“哲学”这样的术语来定义一些抽象的但又无处不在的道理(或者真理)和教义。老子用了一个新名字“道”来表达重要的基本的“思想”和“理由”。笔者认为,也只有这些“理由”(或者真理)和思想,即“哲学”(这里讲的“哲学”是指老子和孔子年代的“哲学”,它是自然科学、物理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统一。当代讲的“哲学”已经与自然科学、物理学和人类学分开,它主要是指人文思想),才可以产生万物,而且“哲学”是永恒存在于万物中。既然,老子的思想包括了“哲学”的三个重要方面(上面已经论证):理由、方法论、结果,还包括了世界观。简而言之,老子的思想是对整个世界的把握,这一点与西方的“哲学”研究范畴是一致的。因此,笔者认为,老子的“道”可以与西方的“哲学”有相通之处,至少是部分相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