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黑河干流与八宝河汇流区域探析

黑河干流与八宝河汇流区域探析

时间:2023-06-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区珍稀保护动物种类有18种,其中鸟类有15种,为金雕和胡兀鹫等;哺乳类动物有3种,分别为雪豹、猞猁和兔狲。体长110~130cm;尾长80~90cm,成年雪豹体重可达80kg。体长1.3m左右,尾长近1m,雄兽个体略大于雌兽。过度放牧导致草场严重退化,作为雪豹食物资源的有蹄类数量显著下降。②非法偷猎直接影响并危及雪豹种群的发展。

黑河干流与八宝河汇流区域探析

此区珍稀保护动物种类有18种,其中鸟类有15种,为金雕和胡兀鹫等;哺乳类动物有3种,分别为雪豹、猞猁和兔狲。分述如下:

(1)动物名称:金雕

分类:鸟纲,隼形目,鹰科

保护级别:1级

保护原因:稀少

此区分布:稀见于高空,多为路过,非栖息地。

种的描述:金雕属于鹰科,是北半球上一种广为人知的猛禽。金雕以其突出的外观和敏捷有力的飞行而著名;成鸟的翼展平均超过2.3m,体长则可达1m,其腿爪上全部都有羽毛覆盖着。一般生活于多山或丘陵地区,特别是山谷的峭壁以及筑巢于山壁凸出处。栖息于高山草原、荒漠、河谷和森林地带,冬季亦常到山地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活动,最高海拔可达4000m以上。以大中型的鸟类和兽类为食。

种群现状:被评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暂时没有灭绝的危险,虽然并不是非常常见,但它们却是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大型猛禽。

栖息特点:金雕生活在草原、荒漠、河谷,特别是高山针叶林中,冬季亦常在山地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活动,最高达到海拔4000m以上。白天常见在高山岩石峭壁之巅,以及空旷地区的高大树上歇息,或在荒山坡、墓地、灌丛等处捕食。

(2)动物名称:胡兀鹫

分类:鸟纲,隼形目,鹰科

保护级别:1级

保护原因:稀少

此区分布:稀见于高空,多为路过,非栖息地。

种的描述:胡兀鹫也名胡秃鹫,雄鸟体长21~35cm,雌鸟体长80~100cm,全身羽色大致为黑褐色。它的名字因吊在嘴下的黑色胡须而得。头灰白色,有黑色贯眼纹,向前延伸与颏部的须状羽相连。后头、颈、胸和上腹红褐色,后头和前胸上有黑色斑点。体型一般是雌鸟比雄鸟稍大。

种群现状: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km2,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栖息特点:栖息在海拔500~4000m山地裸岩地区。喜栖息于开阔地区,像草原、冻原、高地和石楠荒地等处,也喜欢落脚于海边和内陆的岩石或悬崖之中。它们的巢大多位于岩洞里或悬崖的突出处,是用细枝堆成的平台,中间呈浅窝,里面衬草和毛发、毛皮、骨头等。食腐。常在空中长时间的滑翔和盘旋,取食腐尸上其他食腐动物不能消化的部分,会把骨头从高空抛向岩石打碎。亚成鸟通体为深色,要5年才能完全成熟。

(3)动物名称:雪豹

分类:哺乳纲,食肉目,猫科

保护级别:1级

保护原因:濒危

此区分布:海拔4500m以下至4100m以上的山顶脊部空旷多岩石的地方。

家域范围:10~40km2

种的描述:雪豹因终年生活在雪线附近和皮毛雪白而得名。头小而圆,尾粗长,略短或等于体长,尾毛长而柔。体长110~130cm;尾长80~90cm,成年雪豹体重可达80kg。体长1.3m左右,尾长近1m,雄兽个体略大于雌兽。幼雪豹绒毛散乱,身上黑环不明显,似黑斑状。全身灰白色,布满黑斑。头部黑斑小而密,背部、体侧及四肢外缘形成不规则的黑环,越往体后黑环越大,背部及体侧黑环中有几个小黑点,四肢外缘黑环内灰白色,无黑点,在背部由肩部开始,黑斑形成三条线直至尾根,后部的黑环边宽而大,至尾端最为明显,尾尖黑色。耳背灰白色,边缘黑色。鼻尖肉色或黑褐色,胡须颜色黑白相间,颈下、胸部、腹部、四肢内侧及尾下均为乳白色,与平原豹不同的是,它前掌比较发达,因为其是一种崖生性动物,前肢主要用于攀爬。冬夏体毛密度及毛色差别不大。雪豹周身长着细软厚密的白毛,上面分布着许多不规则的黑色圆环,外形似虎,尾巴甚至比身子还长。

种群现状:全球的雪豹种群估计为4080~6590只(2003年,特指性成熟个体),有效种群(可以进行繁殖)大小为2500只左右(2040~3295只)。两个因素增加猫科动物灭绝的脆弱性:密度低和出生率低。中国青藏高原及帕米尔高原地区是雪豹的主要分布区。在青海,雪豹总数约650只,再加上青海西北的昆仑山系和可可西里部分,估计青海的雪豹不会低于1000只。在西藏,雪豹分布区的面积至少为青海的两倍,加上甘肃、新疆和四川西北部,估计全国雪豹的总数在2000~3000只。但据Novell和Jackson(1992),Schaller于1992和Jackson于1992年曾报道,中国分布总共估计有2000~2500只,该报道还称全世界共有4510~7350只。雪豹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所以一直是人狩猎和捕杀的对象。特别是因其有固定的活动路线,偷猎者在其必经之路埋下铁夹就可将其捕获,导致其种群濒危。同时,岩羊数量下降也给雪豹这个靠捕食岩羊生存的种群造成了灾难。

栖息特点:雪豹一般栖居在空旷多岩石的地方。在祁连山4500m以下至4100m以上的山顶脊部,在珠穆朗玛峰北坡5400m高的雪地上曾见雪豹的足迹,雪豹经常在永久冰雪高山裸岩及寒漠带的环境中活动。由于它常在雪线附近和雪地间互动,故名“雪豹”。它全身长毛之下又有着浓密的底绒,能够抵御严凛的风寒。足垫和垫间的丛毛可以在冰雪地上防滑抗冻,当夏季高山酷暑、阳光辐射在岩石上又可以隔热挡灼烫。它很少到林丛或灌木林中,虽然曾在芦苇丛中捕获到一只雪豹,但这是极个别现象。

致危因素:①人为活动及经济开发致使其生境缩小,栖息地呈零星斑块状。过度放牧导致草场严重退化,作为雪豹食物资源的有蹄类数量显著下降。②非法偷猎直接影响并危及雪豹种群的发展。③动物园从野外的活捕,对种群下降也不可忽视。④非法贸易业曾经是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保护建议:严厉打击偷猎及非法贸易活动。严格限制动物园和其他饲养设施等从野外捕捉雪豹;动物园要进行协调,在有条件的动物园建立自我维持的繁殖种群,确保对动物园的供应。

(4)动物名称:猞猁

分类:哺乳纲,食肉目,猫科

保护级别:2级

保护原因:稀少

此区分布:青海云杉林、祁连圆柏林等森林灌丛地带,密林及山岩上。

家域范围:40km2

种的描述:外形似猫,但比猫大得多,体重40kg左右,体长90~130cm。身体粗壮,四肢较长,尾极短粗,尾尖呈钝圆。耳尖上有明显的丛毛,两颊有下垂的长毛,腹毛也很长。脊背的颜色较深,全身都布满略微像豹一样的斑点,这些斑点有利于它的隐蔽和觅食。毛色变异较大,有乳灰、棕褐、土黄褐、灰草黄褐及浅灰褐等多种色型,最引人注目的是两只直立的耳朵的尖端都生长着耸立的黑色笔毛,约有4cm长,其中还夹杂着几根白毛,很像戏剧中武将头盔上的翎子,为其增添了几分威严的气势。

种群特点:猞猁曾在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广泛分布,大部分森林、灌丛和岩石地带都有其踪迹,由于人类活动,森林面积破碎化和缩小,城市化的逐渐加剧导致它们的栖息地越来越少,猎物也不如过去丰富。栖息地和人类居住区的重叠导致它们有时不得不对人类饲养的牲畜下手,于是它们也常成为牧场主人们的牺牲品。食物缺乏,汽车卡车导致的意外死亡,以及新的建筑工程对其生境造成的破坏等,这些都是猞猁面临的生存威胁。人类设置的危险的陷阱、对其栖息地的破坏和持续侵占都会严重影响这种生物的生存。还有一个主要威胁是人类对其食物来源的猎杀,从狩猎执照的销售和屠戮报告统计的数字来看,人们每年猎杀1100万只兔子(这只是指在北美地区)。正因如此,作为加拿大猞猁主要食物来源的雪地野兔数量锐减。另外为了满足某些人类的毛皮贸易,也是它们惨遭杀戮的重要原因。

栖息特点:猞猁为喜寒动物,栖息生境极富多样性,从亚寒带针叶林、寒温带针阔混交林至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灌丛草原及高寒荒漠与半荒漠等各种环境均有其足迹。它们的栖居高度可由海拔数百米的平原而到5000m左右的高原。生活在森林灌丛地带,密林及山岩上较常见。

致危因素:城市化的逐渐加剧导致它们的栖息地越来越少,猎物也不如过去丰富。栖息地和人类居住区的重叠导致它们有时不得不对人类饲养的牲畜下手,于是它们也常成为牧场主人们的牺牲品。

保护建议:严厉打击偷猎及非法贸易活动。严格限制动物园和其他饲养设施等从野外捕捉猞猁。加强保护区治理和协调。

(5)动物名称:兔狲

分类:哺乳纲,食肉目,猫科

保护级别:2级

保护原因:渐危

此区分布:偶见于海拔4000m左右的高山山顶岩石缝

家域范围:20km2

种的描述:体形粗短,大小似家猫,体重2~3kg,栖息于沙漠、荒漠、草原或戈壁地区,能适应寒冷、贫瘠的环境,常单独栖居于岩石缝里或利用旱獭的洞穴,通路弯曲,深2m以上。夜行性,多在黄昏开始活动和猎食。视觉和听觉发达,遇危险时则迅速逃窜或隐蔽在临时的土洞中。腹部的长毛和绒毛具有很好的保暖作用,有利于长时间地伏卧在冻土地或雪地上,伺机捕猎。叫声似家猫,但较粗野。主要以鼠类为食,也吃野兔、鼠兔、沙鸡等。

种群特点:兔狲在中国分布于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在国外,还见于蒙古、外高加索、中亚、外贝加尔、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克什米尔等地。栖息在沙漠、荒漠、草原或戈壁地区,能适应寒冷、贫瘠的环境,常单独栖居于岩石缝里或利用旱獭的洞穴。巢穴通路弯曲,深度在2m以上。夜行性,多在黄昏开始活动和猎食。或移居村落附近。视觉和听觉发达,遇危险时则迅速逃窜或隐蔽在临时的土洞中。腹部的长毛和绒毛具有很好的保暖作用,有利于长时间地伏卧在冻土地或雪地上,伺机捕猎。叫声似家猫,但较粗野。主要以鼠类为食,也吃野兔、鼠兔、沙鸡等。

栖息特点:栖息在沙漠、荒漠、草原或戈壁地区,能适应寒冷、贫瘠的环境,常单独栖居于岩石缝里或利用旱獭的洞穴。巢穴通路弯曲,深度在2m以上。夜行性,多在黄昏开始活动和猎食。冬季食物缺乏时白天也出来觅食,或移居村落附近。视觉和听觉发达,遇危险时则迅速逃窜或隐蔽在临时的土洞中。

致危因素: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兔狲都因为它的毛而被人类狩猎,但现在有很多地区已开始有所保护,如中国。因为它会捕抓有害农作物的动物,所以被认为是有益的。但是,毒害啮齿目和鼠兔等有害农作物的动物所使用的药剂也会影响到兔狲。

保护建议:严禁捕猎,加强保护区建设和管理。

(6)动物名称:鸢

分类:鸟纲,隼形目,鹰科

保护级别:2级

保护原因:稀少

此区分布:稀见于高空,多为路过,非栖息地。

种的描述:鸢又名老鹰,属于鹰科的一种小型鹰,是一种肉食性的类群,通常在峡谷内觅食。鸢和一般鸟类的不同点在于,其属于猛禽类,一般鸟类属于杂食类。鹰的寿命一般为50年,一次生蛋2~5枚,白底有红棕色斑点、孵卵期约38天,它们的巢穴一般筑的很高,鸢一次生下2~5个蛋,一般仅能成活1只小鸢。老鹰为黑鸢在台湾的俗称,闽南语称来叶或厉翼。全身大致为褐色,翼下初级飞羽基部的白斑及如鱼尾状的尾羽特征,但是随着城镇工业化的发展,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天空已愈来愈少见到黑鸢了。

种群现状:被评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暂时没有灭绝的危险,虽然并不是非常常见,但它们却是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大型猛禽。

栖息特点:鸢分布在地球上除了南极洲以外的每一个大陆,在沙漠,丛林,沼泽地,树林,高山,海滨都有老鹰的踪迹。所有的老鹰都是白天猎食,夜晚休息。野生老鹰大约活20年,豢养的鸢可活40年。

(7)动物名称:黑耳鸢

分类:鸟纲,隼形目,鹰科

保护级别:2级

保护原因:稀少

此区分布:稀见于高空,多为路过,非栖息地。

种的描述:黑耳鸢是黑鸢的亚种之一。前额基部和眼先灰白色,耳羽黑褐色,头顶至后颈棕褐色,具黑褐色羽干纹。上体暗褐色,微具紫色光泽和不甚明显的暗色细横纹和淡色端缘,尾棕褐色,呈浅叉状,其上具有宽度相等的黑色和褐色横带呈相间排列,尾端具淡棕白色羽缘;翅上中覆羽和小覆羽淡褐色,具黑褐色羽干纹;初级覆羽和大覆羽黑褐色,初级飞羽黑褐色,外侧飞羽内翈基部白色,形成翼下一大型白色斑;飞翔时极为醒目。次级飞羽暗褐色,具不甚明显的暗色横斑;下体颏、颊和喉灰白色,具细的暗褐色羽干纹;胸、腹及两胁暗棕褐色,具粗着的黑褐色羽干纹,下腹至肛部羽毛稍浅淡,呈棕黄色,几无羽干纹,或羽干纹较细,尾下覆羽灰褐色,翅上覆羽棕褐色。幼鸟全身大都栗褐色,头、颈大多具棕白色羽干纹;胸、腹具有宽阔的棕白色纵纹,翅上覆羽具白色端斑,尾上横斑不明显,其余似成鸟。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蜡膜和下嘴基部黄绿色;脚和趾黄色或黄绿色,爪黑色。

种群现状: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km2,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栖息特点:同黑鸢,栖于中国西部城镇及村庄、东部河流及沿海的适宜栖息生境。栖息于开阔平原、草地、荒原和低山丘陵地带,也常在城郊、村屯、田野、港湾、湖泊上空活动,偶尔也可至海拔5000m的高山森林和林缘地带。

(8)动物名称:棕尾

分类:鸟纲,隼形目,鹰科

保护级别:2级

保护原因:稀少

此区分布:稀见于高空,多为路过,非栖息地。

种的描述:棕尾属中型猛禽,体色变化也比较大,有淡色型和暗色型等,但体羽的颜色均比其他类的颜色浅淡。通常上体为淡褐色到淡沙褐色,具有暗色的中央纹,喉部和上胸部为皮黄白色,具有暗色的羽轴纹,下胸为白色,腹部和腿上的羽毛为黑褐色,尾羽为棕褐色,通常没有横带或仅具有窄而明显的暗色横斑,这一点与其他类明显不同。在空中翱翔时飞羽下面颜色浅淡,翼尖为黑色。虹膜金黄褐色或淡黄褐色,嘴黑色或石板褐色,尖端黑色,下嘴的基部和口角为黄色;蜡膜黄绿色,脚和趾黄色或柠檬黄色。成鸟头、颈棕褐色,具黑色羽轴;眼先及眼上下淡色而具黑色羽领;上体余部近褐,羽缘茶棕;初级飞羽黑褐,内翈自缺刻至羽基白色,贯以淡棕褐色横斑;次级飞羽较淡、内翈具暗褐色横斑;翅下覆羽和腋羽大都为棕褐色,尾羽淡棕褐,羽干纹白,尾尖淡棕,具宽阔的暗褐色次端斑。颏、喉、胸主要为棕色;下腹淡棕白;覆腿羽近栗色;尾下覆羽与下腹相似。幼鸟体色与成鸟相似,但尾羽具较多的暗褐色横斑。

种群现状: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km2,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栖息特点:棕尾是一种喜欢干燥环境的荒原猛禽,栖息于荒漠、半荒漠、草原、无树的平原和山地平原,垂直分布的高度可达海拔2000~4000m的高原地区,冬季有时也到农田地区活动,但较少活动于森林地带,常单独或成群活动在开阔、多石而又干燥的不毛之地。平时不善于鸣叫,行动显得迟缓而笨重,常站立在地上、岩石上、电线杆上或地面的高处和石头上,偶尔也站立在树上。喜欢在空中成圆圈状翱翔和盘旋,两翅上举成“V”字形,有时也在空中逆风不动,好像悬浮在空中。

(9)动物名称:兀鹫

分类:鸟纲,隼形目,鹰科

保护级别:2级

保护原因:稀少(www.daowen.com)

此区分布:稀见于高空,多为路过,非栖息地。

种的描述:体大(100cm,双翅展开约3m)的褐色鹫。颈基部具松软的近白色翎颌,头及颈黄白。亚成鸟具褐色翎颌。甚似高山兀鹫,区别在于飞行时上体黄褐而非浅土黄色,胸部浅色羽轴纹较细。与秃鹫的区别在下体浅色,且尾呈平形或圆形而非楔形。

种群现状:偶至印度东北部高至海拔3000m处。在中国尚无记录,但在有争议的地区(Arunachal Pradesh)有分布记录,有可能见于西藏东南部。

栖息特点:大型鹫类,栖于开阔多岩的高山。

(10)动物名称:高山兀鹫

分类:鸟纲,隼形目,鹰科

保护级别:2级

保护原因:稀少

此区分布:稀见于高空,多为路过,非栖息地。

种的描述:高山兀鹫属大型猛禽。头和颈上部被有污黄色像头发一样的羽毛,到下颈羽毛逐渐变白和变成绒羽,颈基部有长而呈披针形的簇羽形成领翎围绕在颈部,淡皮黄色或黄褐色,具有中央白色羽轴纹。背和翅上覆羽淡黄褐色,羽毛中央较褐,形成一些不规则的褐斑,外侧大覆羽、飞羽和尾羽暗褐色,内侧次级飞羽具淡色尖端。上胸为密的白色绒羽和背有淡褐色胸斑,其余下体淡皮黄褐色,肛区和尾下覆羽全白色,具不清晰的羽轴纹。幼鸟头部褐色,绒羽较成鸟多。上体暗褐色,背、肩和翅上覆羽具黄白色纵纹,初级飞羽和尾羽黑褐色。下体暗褐色,具淡色羽轴纹。虹膜暗黄色、乳黄色或淡褐色,嘴角绿色或暗黄色,蜡膜淡褐色或绿褐色,脚和趾绿灰色或白色。

种群现状: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km2,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兀鹫致危的主要因素是环境污染,多年来草原大面积的灭鼠,吃残鼠二次中毒死亡的较多。过度捕猎,乱捕滥猎。

栖息特点:栖息于高山和高原地区,常在高山森林上部苔原森林地带或高原草地、荒漠和岩石地带活动,或是在高空翱翔,或是成群栖息于地上或岩石上,有时也出现在雪线以上的空中。繁殖期多在海拔2000~6000m的山地,冬季有时也下到山脚地带活动。

(11)动物名称:猎隼

分类:鸟纲,隼形目,隼科

保护级别:1级

保护原因:稀少

此区分布:稀见于高空,多为路过,非栖息地。

种的描述:猎隼体重510~1200g,体长278~779mm。猎隼是体大且胸部厚实的浅色隼。颈背偏白,头顶浅褐。头部对比色少,眼下方具不明显黑色线条,眉纹白。上体多褐色而略具横斑,与翼尖的深褐色成对比。尾具狭窄的白色羽端。下体偏白,狭窄翼尖深色,翼下大覆羽具黑色细纹。翼比游隼形钝而色浅。幼鸟上体褐色深沉,下体满布黑色纵纹。叫声似游隼但较沙哑。眼下方具不明显黑色线条,眉纹白;头顶砖红色,具暗褐色纵纹,后颈色较淡,具较窄的纹;颊部白色,背、肩、腰暗褐色,具砖红色点斑和横斑;尾黑褐色,具砖红色横斑;翅亦黑褐色,飞羽内翈和覆羽具砖红色横斑和淡色羽端;下腹、尾下覆羽和覆腿羽为白棕色,具较细的暗褐色纵纹。

种群现状:猎隼易于驯养,经驯养后是很好的狩猎工具,历史上就有猎手驯养猎隼。在阿拉伯国家,驯养隼类是一种时尚,财富和身份的象征。因此,国内有一些不法分子非法捕捉猎隼从事走私活动,给该物种造成了较大威胁。隼类的贸易驱使人们捕捉而导致种群数量下降。

栖息特点:猎隼主要生活在内陆草原和丘陵地区,栖息于山区开阔地带、河谷、沙漠和草地。在无林或仅有少许树木的旷野和多岩石的山丘地带活动,常常可以瞥见它那一掠而过,搏击长空的英姿。

(12)动物名称:红隼

分类:鸟纲,隼形目,隼科

保护级别:2级

保护原因:稀少

此区分布:稀见于高空,多为路过,非栖息地。

种的描述:红隼雄鸟头顶、头侧、后颈、颈侧蓝灰色,具纤细的黑色羽干纹;前额、眼先和细窄的眉纹棕白色。背、肩和翅上覆羽砖红色,具近似三角形的黑色斑点;腰和尾上覆羽蓝灰色,具纤细的暗灰褐色羽干纹。尾蓝灰色,具宽阔的黑色次端斑和窄的白色端斑;翅初级覆羽和飞羽黑褐色,具淡灰褐色端缘;初级飞羽内翈具白色横斑,并微缀褐色斑纹;三级飞羽砖红色,眼下有一宽的黑色纵纹沿口角垂直向下。颏、喉乳白色或棕白色,胸、腹和两胁棕黄色或乳黄色,胸和上腹缀黑褐色细纵纹,下腹和两胁具黑褐色矢状或滴状斑,覆腿羽和尾下覆羽浅棕色或棕白色,尾羽下面银灰色,翅下覆羽和腋羽皮黄白色或淡黄褐色,具褐色点状横斑,飞羽下面白色,密被黑色横斑。雌鸟上体棕红色,头顶至后颈以及颈侧具粗着的黑褐色羽干纹;背到尾上覆羽具粗着的黑褐色横斑;尾亦为棕红色,具9~12道黑色横斑和宽的黑色次端斑与棕黄白色尖端;翅上覆羽与背同为棕黄色,初级覆羽和飞羽黑褐色,具窄的棕红色端斑;飞羽内翈具白色横斑,并微缀棕色;脸颊部和眼下口角髭纹黑褐色。下体乳黄色微沾棕色,胸、腹和两胁具黑褐色纵纹,覆腿羽和尾下覆羽乳白色,翅下覆羽和腋羽淡棕黄色,密被黑褐色斑点,飞羽和尾羽下面灰白色,密被黑褐色横斑。幼鸟似雌鸟,但上体斑纹较粗著。

种群现状: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km2,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栖息特点:中国北部繁殖的种群为夏候鸟,南部繁殖种群为留鸟。春季3月中旬至4月中旬陆续迁到北方繁殖地,10月初至10月末迁离繁殖地。迁徙时常集成小群,特别是秋季。飞翔时两翅快速地扇动,偶尔进行短暂的滑翔。栖息时多栖于空旷地区孤立的高树梢上或电线杆上。平常喜欢单独活动,尤以傍晚时最为活跃。飞翔力强,喜逆风飞翔,可快速振翅停于空中。视力敏捷,取食迅速,见地面有食物时便迅速俯冲捕捉,也可在空中捕取小型鸟类和蜻蜓等。

(13)动物名称:雕鸮

分类:鸟纲,鸮形目,鸱鸮科

保护级别:2级

保护原因:稀少

此区分布:稀见于高空,多为路过,非栖息地。

种的描述:雕鸮体形大,眼线白,面颊浅棕;整个上体棕黄色,杂以棕、褐不等状色斑;后颈及背上部的杂斑较细,呈黑褐色纵纹;耳羽也为黑褐色,长达60mm;胸部的纵纹很宽阔,腹部羽干纹较细,并有波状细横纹;两胁、腿覆羽及尾下覆羽呈淡褐色的波状细纹,尾羽下面有四、五道波状褐色横斑。虹膜为金黄色,嘴和腿为黑褐色。

种群现状:雕鸮几乎遍布西藏全境,青海、四川、云南等邻近省区也有分布。近几十年来,雕鸮种群数量不断下降,主要是草原大面积灭鼠,食物资源的丰富度剧烈波动,致使雕鸮没有稳定的食物供应。其次是捕猎雕制作标本出售,对雕种群的冲击相当大。

栖息特点:栖息于开阔的草原、林区、山谷。作为夜行性动物,它白天停息在大的树干、草原凹陷处或土崖下,有时静立于悬崖峭壁或茂密的丛林间,耳羽竖起,远看如同兔子的耳朵。

(14)动物名称:黑颈鹤

分类:鸟纲,鹤形目,鹤科

保护级别:1级

保护原因:稀少

此区分布:稀见于高空,多为路过,非栖息地。

种的描述:黑颈鹤是大型飞行涉禽,全长约120cm。全身灰白色,颈、腿比较长,头顶和眼先裸出部分呈暗红色,头顶布有稀疏发状羽。头顶的裸露的红色皮肤,阳光下看去非常鲜艳,到求偶期间更会膨胀起来,显得特别鲜红。除眼后和眼下方具一小白色或灰白色斑外,头的其余部分和颈的上部约2/3为黑色,故称黑颈鹤。飞羽黑褐色,成鸟两性相似,雌鹤略小。初级飞羽、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均黑褐色,三级飞羽延长并弯曲呈弓形,羽端分枝成丝状,覆盖在尾上。尾羽黑色,羽缘沾棕黄色。肩羽浅灰黑色,先端转为灰白色。其余上体及下体全为灰白色,各羽羽缘沾淡棕色。雌鹤上背有棕褐色的蓑羽伸出,雄鹤则不明显。虹膜黄色,嘴角灰色沾绿,至嘴尖黄色增多;腿和脚黑色。

种群现状:黑颈鹤生存的环境还存在大量使用农药灭鼠灭虫、非法猎杀和捡拾鸟卵等现象。有不法分子非法捕捉、杀害,甚至有人以吃鹤肉为荣,对其生存造成了威胁。在青海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和青海黑颈鹤的繁殖地,当地农民常把黑颈鹤的卵捡走。

栖息特点:主要栖息于海拔2500~5000m的高原、草甸、沼泽和芦苇沼泽,以及湖滨草甸沼泽和河谷沼泽地带。是在高原淡水湿地生活的鹤类,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衍在高原的鹤。

(15)动物名称:白骨顶

分类:鸟纲,鹤形目,秧鸡科

保护级别:1级

保护原因:稀少

此区分布:稀见于高空,多为路过,非栖息地。

种的描述:白骨顶鸡是中型游禽,像小野鸭,常在开阔水面上游泳。全体灰黑色,具白色额甲,趾间具瓣蹼。嘴长度适中,高而侧扁。头具额甲,白色,端部钝圆。跗跖短,短于中趾不连爪。大多数潜水取食沉水植物,趾均具宽而分离的瓣蹼。体羽全黑或暗灰黑色,多数尾下覆羽有白色,上体有条纹,下体有横纹。两性相似。身体短而侧扁,以利于在浓密的植物丛中穿行。头小,颈短或适中,颈椎14~15节。翅很宽短圆,第1枚初级飞羽较第2枚为短。第2枚初级飞羽最长,第1枚初级飞羽与第5枚或第6枚初级飞羽等长。尾短,尾羽6~16枚,通常12枚,尾端方形或圆形,常摇摆或翘起尾羽以显示尾下覆羽的信号色。通常腿、趾均细长,有后趾,用来在漂浮的植物上行走,趾两侧延伸成瓣蹼用来游泳。

种群现状:该物种分布范围广,数量较丰富,是中国较常见的水鸟。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km2,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栖息特点: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平原草地、甚至荒漠与半荒漠地带的各类水域中,其中尤以富有芦苇、三棱草等水边挺水植物的湖泊、水库、水塘、苇塘、水渠、河湾和深水沼泽地带最为常见。常在稻田里的秧丛中和谷茬上筑巢栖息。主要栖息地是沼泽,在距水面不高的密草丛中筑巢。繁殖生活于北方,迁南方过冬。对栖息地的选择较广,有湿地、草地、森林和灌丛等生活型,在非繁殖季节通常单个栖息,繁殖季节为季节性配对或家庭栖息,但在结群物种中为群居,在秋、冬季最明显。

(16)动物名称:纵纹腹小鸮

分类:鸟纲,鸮形目,鸱鸮科

保护级别:2级

保护原因:稀少

此区分布:稀见于高空,多为路过,非栖息地。

种的描述:纵纹腹小鸮体长20cm左右。面盘不明显,没有耳羽簇,皱领也不显著。跗跖和趾被羽。上体为灰褐色至棕褐色,具白色斑点,尤以头顶较为细密,眉纹和两眼之间为白色,后颈具不完整的白色翎领。下体为灰色,没有条纹,两胁具横斑,所以得名,但腹的中部为纯白色,没有斑。虹膜金黄色。嘴角绿色,嘴峰有时较暗,有时较黄,蜡膜绿色或绿褐色,脚黄绿色,铅绿色或暗黄色。

种群现状: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栖息特点:纵纹腹小鸮在各地均为留鸟,栖息于低山丘陵、林缘灌丛和平原森林地带,也出现在农田、荒漠和村庄附近的树林中。主要在白天活动,常在大树顶端和电线杆上休息。飞行迅速,主要通过等待和快速追击来捕猎食物。

(17)动物名称:长耳鸮

分类:鸟纲,鸮形目,鸱鸮科

保护级别:2级

保护原因:稀少

此区分布:稀见于高空,多为路过,非栖息地。

种的描述:中型鸟类,体长33~40cm。面盘显著,中部白色杂有黑褐色,面盘两侧为棕黄色而羽干白色,羽枝松散,前额为白色与褐色相杂状。眼内侧和上下缘具黑斑。皱领白色而羽端缀黑褐色,耳羽发达,长约50mm,位于头顶两侧,显著突出于头上,状如两耳、黑褐色,羽基两侧棕色,内翈边缘有一棕白色斑。上体棕黄色具粗着的黑褐色羽干纹,羽端两侧密杂以褐色和白色细纹,上背棕色较淡,往后逐渐变浓,羽端黑褐色斑纹亦多而明显,肩羽同背,但在羽基处沾棕色,外翈近端处有棕色至棕白色圆斑。小覆羽羽基棕色,羽端黑褐色而微缀以棕色或白色斑,大覆羽外翈近端处有棕色或棕白色圆斑,初级覆羽黑褐色杂以棕栗色横斑和黑褐色细小斑点。初级飞羽黑褐色,基部具棕色横斑。端部则杂以灰褐色云石状斑和黑褐色横斑,次级飞羽灰褐色密杂以黑褐色横斑和斑点。尾上覆羽棕黄色,具黑褐色细斑,尾羽基部棕黄色,端部灰褐色,具7道黑褐色横斑,在端部横斑之间还缀有同色云石状细小斑点,外侧尾羽横斑更为细密。颏白色,其余下体棕黄色,胸具宽阔的黑褐色羽干纹,羽端两侧缀有白斑,上腹和两胁羽干纹较细并从羽干纹分出细枝,形成树枝状的横斑,羽端白斑亦更显著,下腹中央棕白色。跗跖和趾被羽、棕黄色。尾下覆羽棕白色,较长的尾下覆羽白色而具褐色羽干纹。虹膜橙红色,嘴和爪暗铅色,尖端黑色。

种群现状:迁徙行为于其他物候现象稳定的候鸟,而受食物因素的影响较大。例如,在东北的沈阳也曾记录到越冬的长耳鸮群体,而其他越冬地的长耳鸮栖居的时间和地点并不十分稳定。此外,食物还影响着长耳鸮的繁殖成功率和它们的种群数量。该物种分布范围非常大,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km2,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栖息特点:长耳鸮喜欢栖息于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等各种类型的森林中,也出现于林缘疏林、农田防护林和城市公园的林地中。

(18)动物名称:短耳鸮

分类:鸟纲,鸮形目,鸱鸮科

保护级别:2级

保护原因:稀少

此区分布:稀见于高空,多为路过,非栖息地。

种的描述:耳短小而不外露,黑褐色,具棕色羽缘。面盘显著,眼周黑色,眼先及内侧眉斑白色,面盘余部棕黄色而杂以黑色羽干纹。皱领白色,羽端微具细的黑褐色斑点。上体包括翅和尾表面大都棕黄色,满缀以宽阔的黑褐色羽干纹;肩及三级飞羽纵纹较粗,纹的两侧更生出枝纹形成横斑,外翈还缀有白斑;翅上小覆羽黑褐色,并缀以棕红色斑点;中覆羽及大覆羽亦黑褐色,外翈有大型白色眼状斑;初级覆羽几纯黑褐色,有时缀以棕斑;外侧初级飞羽棕色,羽端微具褐色斑点,并杂有黑褐色横斑;最外侧3枚初级飞羽先端全为黑褐色,次级飞羽外翈呈黑褐色与棕黄色横斑相杂状,内翈几纯白色,仅在近羽端处具黑褐色细斑;腰和尾上覆羽几纯棕黄色,无羽干纹;尾羽棕黄色而具黑褐色横斑和棕白色端斑。下体棕白色,颏白色。胸部较多棕色,并满布以黑褐色纵纹,下腹中央和尾下覆羽及覆腿羽无斑杂。

种群现状: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km2,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栖息特点:栖息于低山、丘陵、苔原、荒漠、平原、沼泽、湖岸和草地等各类生境中,尤以开阔平原草地、沼泽和湖岸地带较多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