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珍稀保护植物介绍

珍稀保护植物介绍

时间:2023-06-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国家环保局、农业部1999年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及国家林业局于1987年公布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等资料,结合此次调查,项目区内有国家保护植物13种,即裸果木;中麻黄,沙拐枣;梭梭;肉苁蓉;绶草;冬虫夏草;绵刺;斧翅沙芥;华北驼绒藜;蒙古扁桃;黄芪。调查评价区内分布于下游地带,中游也有分布。

珍稀保护植物介绍

根据国家环保局、农业部1999年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及国家林业局于1987年公布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等资料,结合此次调查,项目区内有国家保护植物13种,即裸果木(Gymnocarpos przewalskii)(国家I级);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国家II级),沙拐枣(Calligonum arborescens Litv.)(国家II级);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国家II级);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国家II级);绶草(Spiranthes sinensis)(国家II级);冬虫夏草(Stachys geobombycis)(国家II级);绵刺(Potaninia mongolica)(国家II级);斧翅沙芥(Pugionium dolabratum)(国家II级);华北驼绒藜(Ceratoides arborescens)(国家II级);蒙古扁桃(Amygdalus mongolica)(国家II级);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国家Ⅲ级)。分述如下:

(1)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科属:麻黄科Ephederaceae

保护级别:国家Ⅱ级

濒危类别:濒危种

生境特点:生于海拔数百米至2000多米的干旱荒漠、沙滩地区及干旱的山坡或草地上。调查区分布于中游区段和下游区段的荒漠。

植物形态:灌木,高达1m以上;茎直立,粗壮;小枝对生或轮生,圆筒形,灰绿色,有节,节间通常长3~6cm,直径2~3mm。叶退化成膜质鞘状,上部约1/3分裂,裂片通常3(稀2),钝三角形或三角形。雄球花常数个(稀2~3个)密集于节上呈团状,苞片5~7对交互对生或5~7轮(每轮3);雄花有雄蕊5~8个;雌球花2~3生于节上,由3~5轮生或交互对生的苞片所组成,仅先端1轮或1对苞片生有2~3个雌花;珠被管长达3mm,常螺旋状弯曲,稀较短而不明显弯曲。雌球花熟时苞片肉质,红色;种子通常3粒(稀2粒),包藏于肉质苞片内,长5~6mm,直径约3mm。

保护价值:中麻黄是传统的中药材,性寒、味辛甘、入肺。中麻黄既是一种耐严寒、耐高温、耐干旱、耐沙埋、耐土地瘠薄的植物,同时又是一种防风固沙植物。

保护措施:加强管理,制定有关措施、科学规划,在保护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推广种植麻黄植物,并利用生物技术开拓新的资源,使麻黄资源得以永续利用。

(2)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

科属:蓼科Polygonaceae

保护级别:国家II级

生境特点:生于沙丘、沙地。调查区生于下游荒漠地带。

植物形态:灌木,高1~1.5m;老枝灰白色,开展;一年生枝草质,绿色,有关节,节间长1~3cm。叶条形,长2~4mm;托叶鞘膜质,极小。花两性,淡红色,通常2~3朵簇生叶腋;花梗细弱,下部有关节;花被片5,卵形,大小不相等,果期水平伸展;雄蕊12~16,与花被近等长;子房椭圆形,有4稜,花柱4,较短,柱头头状。瘦果宽椭圆形,不扭转或稍扭转,顶端急尖,基部狭窄,连刺毛直径约10mm;肋状突起不明显,每1肋状突起有3行刺毛;刺毛稀疏,有分枝,细弱而脆,易折断。

保护价值:沙拐枣为防风固沙植物。花、果及老枝均有一定观赏价值,适宜点缀公园,也可盆栽。全株可入药。

保护措施:原地保护,并积极进行引种栽培。

(3)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

科属:藜科Chenopodiaceae

保护级别:国家II级

濒危类别:渐危种

生境特点:其垂直分布一般都在海拔150~1500m,能生在干旱荒漠地区地下水位较高的风成沙丘、丘间沙地和淤积、湖积龟裂型粘土,以及中、轻度盐渍土上,也能生长在基质极端粗糙、水分异常缺乏的洪积石质戈壁和剥蚀石质山坡及山谷。调查区生于下游地带,中游地带也有少量分布。

植物形态:小乔木,有时呈灌木状,高1~4(~7)m,树皮灰黄色,干形扭曲;枝对生,有关节,当年生枝纤细,蓝绿色,直伸,节间长4~8(~10)mm,2年生枝灰褐色,有环状裂缝。叶退化成鳞片状,宽三角形,对生,稍开展,先端钝,腋间有棉毛。花小,两性,单生于2年生枝条的侧生短枝叶腋;小苞片宽卵形,边缘宽质;花被片5,矩圆形,花后增大,果时自背部先端之下1/3处生膜质翅;翅半圆形至近圆形,宽5~10mm,斜伸或平展,有黑褐色纵脉纹,全缘或稍有缺刻,基部心形;花被片在翅以上部分稍内曲,并围抱果实。胞果半圆球形,顶部稍凹,果皮暗黄褐色,肉质;种子扁圆形,直径2.5mm。

保护价值:梭梭材质坚重而脆,燃烧火力极强,且少烟,号称“沙煤”,是产区的优质燃料,又是搭盖牲畜棚圈的好材料。嫩枝是骆驼赖以度冬、春的好饲料,又为重要药材肉苁蓉的寄主。还可用来防风固沙。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保护措施:应建立梭梭自然保护区,在其分布区内需合理安排放牧、采药和解决好沙区人民的燃料,并应发动群众采种育苗,大力开展直播或植树造林,以扩大梭梭林的分布范围。

(4)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科属:列当科Orobanchaceae

保护级别:国家II级

濒危类别:濒危种

生境特点:肉苁蓉分布区的环境条件与梭梭的分布区相同。寄生于梭梭根部。调查评价区内分布于下游地带,中游也有分布。

植物形态:多年生根寄生草本,块茎基生;茎肉质,圆柱形,埋于沙地种,高40~160cm,不分枝,下部较粗。叶肉质,鳞片状,螺旋状排列,淡黄白色,下部叶紧密,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5~15mm,宽10~20mm,上部叶稀疏,披针形或窄披针形,长10~40mm,宽5~10mm。穗状花序顶生,伸出地面,长15~50cm,有多数花;苞片线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4cm,宽5~8mm,与花冠近等长;小苞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与花萼近等长;花萼钟状,长10~15mm,5浅裂,裂片近圆形;花冠管状钟形,长3~4cm,淡黄白色,管内弯,里面离轴方向有2条鲜黄色的纵向突起,裂片5,淡黄白色、淡紫色或边缘淡紫色;雄蕊4,2强,近内藏;子房椭圆形,白色,基部有黄色蜜腺,花柱细长,与花冠近等长,柱头近球形。蒴果卵圆形,2裂瓣,褐色;种子多数,微小,椭圆状卵圆形或椭圆形,长0.6~1mm,表面网状,具光泽。

保护价值:肉苁蓉为名贵中药,有经济价值。也为古地中海残遗植物,对于研究亚洲中部荒漠植物区系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保护措施:应建立较大面积的以保护肉苁蓉为重点的梭梭保护区,严禁砍伐梭梭和采挖肉苁蓉,并积极进行人工繁殖,扩大其分布区。

(5)裸果木Gymnocarpos przewalskii

科属:石竹科Caryophllaceae

保护级别:国家I级

濒危类别:稀有种

生境特点:生于海拔800~2200m的荒漠地带,调查评价区分布于下游荒漠地带。

植物形态:落叶灌木,高20~80cm;多分枝,幼枝赭红色,老时暗灰色,节部膨大。叶稍肉质,近无柄,线形,长5~12mm,宽1~1.5mm,先端急尖,具小尖头;托叶膜质。花单生或2至数朵排成腋生聚伞花序;苞片白色,膜质,椭圆形,长约8mm;花萼管短,裂片5,倒披针形,先端有芒尖,外被短柔毛;无花瓣;雄蕊10,与萼片对生的5枚有花药,另5枚无花药;心皮3,子房上位,近球形,花柱1,顶端3裂。瘦果包藏于宿存的萼内,具1种子。

保护价值:裸果木为古地中海区旱生植物区系成分,对研究我国西北,内蒙古荒漠的发生、发展、气候的变化以及旱生植物区系成分的起源,有较重要的科学价值。

保护措施:应在分布集中的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严禁樵采和放牧,或划出一定的保护范围,由当地县、农场保护好这一珍贵的残遗植物。

(6)绶草Spiranthes sinensis

科属:兰科Orchidaceae

保护级别:国家II级

濒危类别:稀有种

生境特点:生长于海拔200~3400m的地区,常见于山坡林地、灌丛、草地、河滩、沼泽、草甸中。调查区分布于上游区段的高山山坡灌丛草地。

植物形态:多年生宿根性草本,小型地生兰,具簇生肉质根,地下根茎细长或粗大,圆柱状;茎甚短,高15~35cm,冬季落叶,春季发芽。叶线状披针形,无柄,约5片,簇生,线形,肉质,长4~10cm,宽0.5~0.8cm。顶生或腋生穗状花序,花茎无毛,具多数小花呈螺旋排列,长5~15cm;花红色、粉红色或白色;中萼片与花瓣靠成帽状,侧萼片基部囊状;唇瓣不裂或3裂,边缘波状缘;萼片5枚,上萼3枚,先端粉红;唇瓣白色;雄蕊1枚,花药白色;花粉块2,略具柄,具粘盘。蒴果被毛,长椭圆形。南北气候差异或受到底薪气候影响,花期2—5月,果期3—6月。

保护价值:绶草为重要中药,有经济价值。由于滥采滥挖导致数量减少。

保护措施:原地保护,并积极进行引种栽培。

(7)雪莲Saussurea involucrata

科属:菊科Asteraceae

保护级别:国家II级

濒危类别:濒危

生境特点:多分布在新疆天山(乌鲁木齐、博克达山、和硕)/青藏高原。生于山坡、山谷、石缝、水边、草甸,海拔2400~3470m。调查区分布于上游区段的高山。(www.daowen.com)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35cm。根状茎粗,颈部有多数褐色的叶残迹。茎粗壮,基部直径2~3cm,无毛。叶密集,基生叶和茎生叶无柄,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达14cm,宽2~3.5cm,顶端钝或急尖,基部下延,边缘有尖齿,两面无毛;最上部叶苞叶状,膜质,淡黄色,宽卵形,长5.5~7cm,宽2~7cm,包围总花序,边缘有尖齿。头状花序10~20个,在茎顶密集成球形的总花序,无小花梗或有短小花梗。总苞半球形,直径1cm;总苞片3-4层,边缘或全部紫褐色,先端急尖,外层稀疏的长柔毛,外层长圆形,长1.1cm,宽5mm,中层及内层披针形,长1.5~1.8cm,宽2mm。小花紫色,长1.6cm,管部长7mm,檐部长9mm。瘦果长圆形,长3mm。冠毛污白色,2层,外层小,糙毛状,长3mm,内层长,羽毛状,长1.5cm。花果期7—9月。

保护价值:雪莲花含有蛋白质、氨基酸、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等。具有通经活血、散寒除湿、止血消肿、排体内毒素等功效。雪莲花中蕴含的维生素C能软化血管、防止衰老、祛皱及脂质的堆积,改善微循环。使皮肤富有光泽,能阻止化学物质致癌的过程,达到防癌、抗癌、治癌的目的、延长生命。

保护措施:为了保护天山雪莲,新疆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雪莲保护分会在天山牧区和旅游者中间展开了保护雪莲公益宣传活动,制止滥采行为。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也利用克隆组培技术,于2004年起在天山池人工种植雪莲,已经有部分雪莲开花,有望开辟取代野生雪莲供给药品市场需求的新渠道。

(8)冬虫夏草Stachys geobombycis

科属:唇形科Labiatae

保护级别:国家II级

濒危类别:临危

生境特点:冬虫夏草主要产于中国大陆青海、西藏、四川、云南、甘肃五省的高寒地带和雪山草原。调查评价区内分布于上游高山地带,中游也有零星分布。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50cm;根茎横走,肉质,肥大,在节上生出纤维状须根。茎直立,四棱形,具四槽,在稜及节上疏被倒向疏柔毛状刚毛。茎叶长圆状卵圆形、长4.5~8cm,宽2.5~3cm,先端钝,基部浅心形或圆形,边缘有整齐的粗大圆齿状锯齿,上面绿色,散布疏柔毛状刚毛,下面较淡,主沿脉上密被余部疏被疏柔毛状刚毛,侧脉约4对,上面不明显,下面显著,叶柄长1~4.5cm,密被疏柔毛状刚毛,腹平背凸;苞叶变小,最下一对苞叶与茎叶同形,较小,披针状卵圆形,先端钝,基部圆形,具短柄或近于无柄,上部苞叶微小,菱状披针形,通常比萼短,边缘波齿状,无柄。轮伞花序腋生,4~6花,远离,组成长5~18cm的穗状花序;苞片少数,线状钻形,微小,长不及0.5mm,早落;花梗长约1mm,被微柔毛。花萼倒圆锥形,细小,连齿长5.5mm,外面密被微柔毛及具腺微柔毛,内面无毛,10脉,明显,次脉在花萼基部多少明显,萼筒长4mm,齿5,正三角形,等大,长1.5mm,边缘有具腺微柔毛,先端具胼胝尖头。花冠淡紫至紫蓝色,亦有淡红色,长约1.1cm,冠筒长约7mm,圆柱形,等粗,外面在上面被微柔毛余部无毛,内面近基部1/3处有水平向微柔毛环,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长圆状卵圆形,长4mm,宽2.5mm,外面被微柔毛,内面无毛,下唇水平开展,轮廓卵圆形,长5mm,宽4mm,外面被微柔毛,内面在中部散布微柔毛,3裂,中裂片最大,长卵圆形,宽1.5mm,侧裂片卵圆形,宽约1.5mm。雄蕊4,前对稍长,均上升至上唇片之下,花丝丝状,中部以下被微柔毛,花药卵圆形,2室,室略叉开,其后极叉开。花柱丝状,略超出雄蕊,先端相等2浅裂。花盘杯状。子房黑褐色,无毛。花期4—5月。

保护价值:冬虫夏草性温,味甘,具有补虚损、益精气、止咳化痰、抗癌抗老的功效,还具有抗菌、平喘、强心、降压等作用。冬虫夏草炖排骨有治疗骨质疏松的功效。民间常用冬虫夏草炖鱼肉或鸡鸭,用以治疗阳虚体弱和病后虚损。

保护措施:关键在于防潮、防蛀和防虫,把虫草放进密封的玻璃瓶,里面再放一些花椒或丹皮,然后放置在冰箱中;如果需要保存半年以上,在储存冬虫夏草的地方旁边还要摆放干燥剂,以更好地防潮。一旦发现冬虫夏草受潮,应立即拿到太阳下曝晒。如果发现冬虫夏草已经长虫了,可拿到炭火旁稍加烘焙,然后筛去虫屑。

(9)绵刺Potaninia mongolica

科属:蔷薇科Rosaceae

保护级别:国家II级

濒危类别:稀有种

生境特点:绵刺分布区内气候干旱,雨量稀少,夏季酷热,冬季严寒。年平均温约7℃,绝对最高温可达40℃,绝对最低温达-32℃,全年日照在3000小时以上;年降水量50~150mm,多集中在6—8月,但蒸发量要比降水量大得多。土壤为灰荒漠土及灰棕荒漠土。主要生长于具有薄层覆沙的沙砾质荒漠、山前洪积扇和山间谷地,常形成绵刺群落。对盐碱化土壤具有相当适应能力,在湖盆的边缘,盐爪爪群落的外围也能形成绵刺群落。调查评价区内分布于下游地带,中游也有分布。

植物形态:小灌木,高30~40cm,各部有长绢毛;茎多分枝,灰棕色。复叶具3或5小叶片稀只有1小叶,长2mm,宽约0.5mm,先端急尖,基部渐狭,全缘,中脉及侧脉不显;叶柄坚硬,长1~1.5mm,宿存成刺状;托叶卵形,长1.5~2mm。花单生于叶腋,直径约3mm;花梗长3~5mm;苞片卵形,长1mm;萼筒漏斗状,萼片三角形,长约1.5mm,先端锐尖;花瓣卵形,直径约1.5mm,白色或淡粉红色;雄蕊花丝比花瓣短,着生在膨大花盘边上,内面密被绢毛;子房卵形,具1胚珠。瘦果长圆形,长2mm,浅黄色,外有宿存萼筒。花期6—9月,果期8—10月。

保护价值:绵刺是一种珍贵的种质资源。园林中可与山石配植装饰岩石园或制作盆景,适用于华北、西北干旱地区居民点和风景区的绿化。绵刺草场是阿拉善东部和鄂尔多斯西北部家畜的主要放牧场,每年可为家畜提供一定数量的灌木饲料。

保护措施:原地保护,并积极进行引种栽培。

(10)斧翅沙芥Pugionium dolabratum

科属:十字花科Cruciferae

保护级别:国家II级

濒危类别:稀有种

生境特点:产内蒙古、陕西、甘肃(高台、张掖)、宁夏。生在荒漠及半荒漠的沙地。蒙古也有。调查评价区内分布于上游地带,中游也有分布。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60~100cm,全株无毛;茎直立,多数缠结成球形,直径50~100cm。茎下部叶二回羽状全裂至深裂,长7~12cm,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15mm,顶端急尖;茎中部叶一回羽状全裂,长5~12cm,裂片5~7,窄线形,长1~4cm,宽1~3mm,边缘稍内卷,下部叶及中部叶在花期枯萎;茎上部叶丝状线形,长3~5cm,宽约1mm,全缘,稍内卷,无叶柄。总状花序顶生,有时成圆锥花序;花梗长3~5mm;萼片长圆形或倒披针形,长5~6mm;花瓣浅紫色,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2~15mm,上部内弯。短角果近扁椭圆形,连翅长3~5cm,宽4~8mm,两侧的翅长1~2cm,宽6~10mm,两侧翅大小不等,顶端有几个不整齐圆齿或尖齿,心室两面有齿状突起,并有数个长短不等的刺。花果期6—8月。

保护价值:斧翅沙芥为双子叶植物,其全草可入药,有行气止痛、消食解毒、清肺止咳的功效,用于胃肠胀气、胸腹胀满痛、消化不良、食物中毒、咳嗽。

保护措施:原地保护,并积极进行引种栽培。

(11)华北驼绒藜Ceratoides arborescens

科属:藜科Chenopodiaceae

保护级别:国家II级

濒危类别:渐危

生境特点:我国特产植物,产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南部)和四川(松潘)。生于固定沙丘、沙地、荒地或山坡上。调查评价区内分布于下游地带,中游也有分布。

植物形态:株高1~2m,分枝多集中于上部,较长,通常长约35~80cm。叶较大,柄短;叶片披针形或矩圆状披针形,长2~5~(7)cm,宽约7~10(~15)mm,向上渐狭,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圆楔形或圆形,通常具明显的羽状叶脉。雄花序细长而柔软,长可达8cm。雌花管倒卵形,长约3mm,花管裂片粗短,为管长的1/4~1/5,先端钝,略向后弯;果时管外中上部具四束长毛,下部具短毛。果实狭倒卵形,被毛。花果期7—9月。

保护价值:华北驼绒绣为良好的饲用半灌木,在天然草场上,骆驼、山羊、绵羊、马四季均喜食其当年枝叶,牛采食较差。它的叶片经霜后也不掉落,仍能很好地宿存。

保护措施:华北驼绒藜的播种方法较多,可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的方法。

(12)蒙古扁桃Amygdalus mongolica

科属:蔷薇科Rosaceae

保护级别:国家Ⅲ级

濒危类别:稀有种

生境特点:产内蒙古、甘肃、宁夏。生于荒漠区和荒漠草原区的低山丘陵坡麓、石质坡地及干河床,海拔1000~2400m。

植物形态:灌木,高1~2m;枝条开展,多分枝,小枝顶端转变成枝刺;嫩枝红褐色,被短柔毛,老时灰褐色。短枝上叶多簇生,长枝上叶常互生;叶片宽椭圆形、近圆形或倒卵形,长8~15mm,宽6~10mm,先端圆钝,有时具小尖头,基部楔形,两面无毛,叶边有浅钝锯齿,侧脉约4对,下面中脉明显突起;叶柄长2~5mm,无毛。花单生稀数朵簇生于短枝上;花梗极短;萼筒钟形,长3~4mm,无毛;萼片长圆形,与萼筒近等长,顶端有小尖头,无毛;花瓣倒卵形,长5~7mm,粉红色;雄蕊多数,长短不一致;子房被短柔毛;花柱细长,几与雄蕊等长,具短柔毛。果实宽卵球形,长12~15mm,宽约10mm,顶端具急尖头,外面密被柔毛;果梗短;果肉薄,成熟时开裂,离核;核卵形,长8~13mm,顶端具小尖头,基部两侧不对称,腹缝压扁,背缝不压扁,表面光滑,具浅沟纹,无孔穴;种仁扁宽卵形,浅棕褐色。花期5月,果期8月。

保护价值:此种为旱生灌木,种仁榨油可供药用。

保护措施:贺兰山已建立自然保护区,应将蒙古扁桃列为保护对象。其他分布地区亦应严禁过度放牧和采摘砍伐,促进其天然更新。甘肃民勤及内蒙古呼和浩特、巴彦淖尔市均有少量栽培。2007年5月29日由磴口乌兰布和沙区濒危沙生植物繁育基地培育的珍稀沙生植物蒙古扁桃育苗实验获得成功。

(13)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科属:豆科Leguminosae sp.

保护级别:国家Ⅲ级

濒危类别:渐危种

生境特点:产中国东北、华北及西北。生于林缘、灌丛或疏林下,亦见于山坡草地或草甸中,中国各地多有栽培,为常用中药材之一。

植物形态:黄芪,羽状复叶,有13~27片小叶,长5~10cm;叶柄长0.5~1cm;托叶离生,卵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4~10mm,下面被白色柔毛或近无毛;小叶椭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长7~30mm,宽3~12mm,先端钝圆或微凹,具小尖头或不明显,基部圆形,上面绿色,近无毛,下面被伏贴白色柔毛。总状花序稍密,有10~20朵花;总花梗与叶近等长或较长,至果期显著伸长;苞片线状披针形,长2~5mm,背面被白色柔毛;花梗长3~4mm,连同花序轴稍密被棕色或黑色柔毛;小苞片2;花萼钟状,长5~7mm,外面被白色或黑色柔毛,有时萼筒近于无毛,仅萼齿有毛,萼齿短,三角形至钻形,长仅为萼筒的1/4~1/5;花冠黄色或淡黄色,旗瓣倒卵形,长12~20mm,顶端微凹,基部具短瓣柄,翼瓣较旗瓣稍短瓣柄较瓣片稍长;子房有柄,被细柔毛。荚果薄膜质,稍膨胀,半椭圆形,长20~30mm,宽8~12mm,顶端具刺尖,两面被白色或黑色细短柔毛,果颈超出萼外;种子3~8颗。花期6—8月,果期7—9月。

保护价值: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含量。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够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黄芪食用方便,可煎汤,煎膏,浸酒,入菜肴等。

保护措施:主要防治其受到病虫害威胁,再加以栽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