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气候干旱,当地水资源匮乏
黑河流域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属极强大陆性气候。流域中下游多年平均降雨量由西南部的140mm向东北减少至47mm,多年平均蒸发能力由西南部的1407mm增至东北部的2249mm,干旱指数最高达82。占全流域面积93%的中下游地区几乎不产生地表径流。
(2)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考虑水资源条件不够,生产、生活用水挤占了生态用水
据历史记载,黑河中游地区,汉代仅有8~9万人,灌溉面积约7万亩;解放初期总人口约55万人,灌溉面积103万亩;现状总人口121万人,灌溉面积334万亩(含林草灌溉面积);现状总人口和灌溉面积分别相当于解放初期的2.2倍和3.2倍,现状人均灌溉面积相当于解放初期的1.5倍,也大大高于现状全国水平。由于统筹考虑水资源条件不够,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在以粮为纲的思想指导下,大规模垦荒种粮,发展商品粮基地,特别是90年代后,甘肃省提出“兴西济中”发展战略,并向中游地区移民,灌溉面积发展很快。目前中游地区年产粮食99万吨,每年向国家出售商品粮20~30万吨,农业灌溉占用了大量的水资源,挤占了生态用水。下游内蒙古额济纳旗,现状总人口1.62万人,相当于1949年0.23万人的7倍。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灌溉面积的增加,全流域生产生活用水量已由解放初期的约15×108m3(耗水8×108~9×108m3)增长到目前的26.2×108m3,其中中游地区用水量增加到24.5×108m3。而进入下游的水量则从解放初期的11.6×108m3减少到20世纪90年代的7.7×108m3。同时,由于下游甘肃省金塔县鼎新灌区用水增加,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场区用水等因素影响,加之河道损失大量的水量,实际进入额济纳旗的水量只有3×108~5×108m3。
(3)水利工程建设布局不合理,水量蒸发渗漏损失大
主要表现在干流缺乏控制性骨干调节工程。黑河径流年内分配不均,5—6月份来水量仅占年径流量的20.4%,而同期灌溉需水量约占全年的35%,由于缺乏控制性调节工程,来、用水过程极不协调,用水矛盾极为突出;中游地区引水口门、平原水库过多,渠系布局不合理,工程配套差,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低,蒸发损失量大。目前黑河干流有各类引水口门66个,较近的同岸口门相距仅400~500m,年引水量最小的仅50×104m3。现有平原水库40座,总有效库容7900×104m3,实际蓄水深度大部分在2m左右,水库蒸发、渗漏损失占总蓄水量的30%~40%。中游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转换频繁,部分地区地下水水位埋深只有2~4m,利用条件虽好,但目前机电井的成井规模小、配套不全,地下水开采利用程度较低,潜水蒸发损失很大。
(4)缺乏水资源统一管理,用水浪费现象严重
水资源缺乏统一调度和监督管理,用水方式粗放,浪费现象严重,中游干流地区农田灌溉毛定额平均每亩达1036m3。从20世纪60年代初西居延海干涸开始,内蒙古自治区就要求协调解决甘肃、内蒙古两省(自治区)水量分配问题,但1999年以前,流域管理一直是空白,1999年以后流域管理工作逐步展开,目前流域管理体制及机制都尚需进一步完善,远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5)水事矛盾尖锐
黑河流域水土资源极不协调,水事纠纷由来已久,早在明末清初中下游已出现用水矛盾,为消弭甘肃内部的水事纠纷,清雍正四年(1726年),驻甘巡抚年羹尧订立“均水制”(每年芒种前封闭上段各渠口10天,给下游高台及鼎新灌区放水),并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实施。
随着流域内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下游之间用水矛盾日趋尖锐。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内蒙古自治区就提出黑河分水问题,中央有关部委也做了大量协调工作,但甘肃、内蒙古之间的分水问题一直未能真正落实。甘肃省内部的用水矛盾也十分突出,每年5—6月“卡脖子”旱期间,中游地区县与县、乡与乡、村与村之间相互争水、抢水、破坏水利工程的水事纠纷和违法案件经常发生。自1993—1999年,甘肃的张掖、临泽、高台三县(市)共发生水事纠纷152起,发生各类水事案件123起,其中多起是因抢水而破坏水利工程的恶性案件。(www.daowen.com)
(6)生态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黑河流域上、中、下游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生态系统恶化问题。上游主要表现为森林带下线退缩和天然林草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流域祁连山地森林区,20世纪90年代初森林保存面积仅300余万亩,与建国初期相比,森林面积减少约16.5%。森林带下线高程由1900m退缩至2300m。
中游地区人工林网有较大发展,在局部地带有效阻止了沙漠入侵并使部分沙化土地转为人工绿洲,但该地区土地沙化总体上仍呈发展趋势,沙化速度大于治理速度,如高台县沙化速度是治理速度的2.2倍。同时,由于不合理的灌排方式,部分地区土地盐碱化严重,局部河段水质污染加重。据统计,甘州、临泽、高台三县有水盐化耕地面积约23万亩。
下游地区的生态问题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
河道断流加剧,湖泊干涸,地下水位下降。黑河下游狼心山断面断流时间愈来愈长,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反映,黑河下游断流时间由20世纪50年代的约100天延长至现在的近200天,而且河道尾闾干涸长度也呈逐年增加之势,黑河近期治理后有所缓解。西居延海、东居延海水面面积50年代分别为267km2和35km2,已先后于1961年和1992年干涸。20世纪60年代以来,有多处泉眼和沼泽地先后消失,下游三角洲下段的地下水位下降,水质矿化度明显提高。
天然林面积大幅度减少。1958—1980年,下游三角洲地区的胡杨、沙枣和柽柳等面积减少了86万亩,年均减少约3.9万亩,另据航片和TM影像资料判读,20世纪80年代至1994年,植被覆盖度大于70%的林地面积减少了288万亩,年均减少约21万亩。胡杨林面积由20世纪50年代的75万亩减少到现在的34万亩。现存的天然乔木林以疏林和散生木为主,林木中成、幼林比例失调,病腐残林多,生存力极差。湖盆区的梭梭林也呈现出残株斑点状的沙漠化现象。
草地严重退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黑河下游三角洲地区植被覆盖度大于70%的林灌草甸草地减少了约78%,覆盖度介于30%~70%的湖盆、低地、沼泽草甸草地以及产量较高的4、5级草地减少了约40%;覆盖度小于30%的荒漠草地和戈壁、沙漠面积却增加了68%。草本植物种类大幅度减少,草地植物群落也由原来的湿生、中生草甸草地群落向荒漠草地群落演替。
土地沙漠化和沙尘暴危害加剧。根据20世纪60年代初的航片和80年代的TM影像资料判读,下游额济纳旗植被覆盖率小于10%的戈壁、沙漠面积约增加了462 km2,平均每年增加23.1 km2。随着土地沙漠化面积增加,沙尘暴危害加剧。以1993年5月5日发生在我国西北地区的特大沙尘暴为例,阿拉善地区即为重要沙源之一,在受其严重影响的新疆东部,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宁夏大部、内蒙古西部地区,农作物受灾560万亩,死亡85人,伤264人,死伤牲畜120万头,部分公路、铁路运输及供电线路中断,经济损失达5.5亿元。2000年我国北方地区发生了8次沙尘天气,阿拉善地区亦为重要沙源之一。据卫星遥感探测,影响范围涉及我国西北、华北、东北、甚至华东等地区,总面积约2×106km2。
黑河水量统一调度和近期治理实施以来,初步遏制了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产生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流域生态环境仍然相当脆弱。上游,水源涵养能力依然较弱,草地退化、土地沙化严重,鼠害、毒草猖獗;超载放牧依然严重。通过近期治理,增强了当地干部群众退牧还林还草的意识,遏制了超载放牧趋势,但超载放牧现象仍然存在,草场负担仍较重。中游,绿洲内部局部地区以防护为目的农田防护林和人工林出现衰败、死亡现象;绿洲边缘部分地区天然植被和甘州、临泽、高台湿地退化明显;部分农灌区存在盐碱化问题。下游,天然林草规模小盖度低,距实现生态系统恢复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天然草场超载放牧现象依然存在;东居延海及其周边生态环境脆弱。
造成上述生态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水资源问题。由于人口增加、经济发展,造成水资源过度开发,特别是中游地区农业灌溉用水大量挤占了生态用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