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分析模型改进效果

分析模型改进效果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5.3-3长江宜昌至湖口各河段干流河段冲淤验证对比图表5.3-12002年10月—2012年10月长江干流河道冲淤计算成果模型改进后,对藕池口—城陵矶河段的影响相对较大,计算误差由改进前的9.2%减小到改进后的5.2%;城陵矶—汉口河段的计算误差略有减小,汉口—湖口河段计算误差有所增加;宜昌—枝城和枝城—藕池口河段计算误差与模型改进前的差别不大。

分析模型改进效果

通过对比三峡水库坝下游河道泥沙数学模型各因素改进前后的计算结果,改进效果分析如下。

5.3.5.1 非均匀沙挟沙能力计算方法改进效果

河道泥沙模型改进非均匀沙挟沙力计算方法后的长江干流河道冲淤计算成果见表5.3-1。由表可见,改进非均匀沙挟沙力计算方法后,宜昌—湖口河段计算误差由改进前的-7.6%减小到改进后的-5.6%,误差减少2个百分点;但部分河段仍然有较大误差,如宜昌—枝城河段、城陵矶汉口河段,相对误差分别为15.7%和15.1%。

图5.3-1(一) 长江宜昌以下各主要水文站2012年流量过程验证对比

图5.3-1(二) 长江宜昌以下各主要水文站2012年流量过程验证对比

图5.3-1(三) 长江宜昌以下各主要水文站2012年流量过程验证对比

图5.3-2(一) 长江宜昌以下各主要水文站2012年水位过程验证对比

图5.3-2(二) 长江宜昌以下各主要水文站2012年水位过程验证对比

图5.3-2(三) 长江宜昌以下各主要水文站2012年水位过程验证对比

图5.3-3 长江宜昌至湖口各河段干流河段冲淤验证对比图

表5.3-1 2002年10月—2012年10月长江干流河道冲淤计算成果(改进非均匀沙挟沙力后)(www.daowen.com)

模型改进后,对藕池口—城陵矶河段的影响相对较大,计算误差由改进前的9.2%减小到改进后的5.2%;城陵矶—汉口河段的计算误差略有减小,汉口—湖口河段计算误差有所增加;宜昌—枝城和枝城—藕池口河段计算误差与模型改进前的差别不大。

5.3.5.2 混合层厚度计算方法改进效果

模型改进混合层厚度计算方法后,计算长江干流河道冲淤成果见表5.3-2。由表可见,改进后宜昌—湖口河段冲淤量计算值为11.32亿m3,较实测值偏小,计算误差由改进前的-7.6%减小到改进后的-4.6%,误差减少3个百分点;但部分河段仍然有较大误差,例如宜昌—枝城河段相对误差为-12.2%。

表5.3-2 2002年10月—2012年10月长江干流河道冲淤计算成果(改进混合层厚度后)

模型改进后,藕池口以下河段的计算精度有所提高,如藕池口—城陵矶河段相对误差由改进前的9.2%减小到改进后的2.8%,汉口—湖口河段的计算误差由改进前的9.2%变化为改进后的-5.4%,宜昌—枝城和枝城—藕池口河段计算精度略有减小。

5.3.5.3 三口分流分沙模式改进效果

模型改进分流分沙计算方法后,计算长江干流河道冲淤成果见表5.3-3。由表可见,改进后宜昌—湖口河段冲淤量计算值为10.97亿m3,较实测值偏小,相对误差为-7.6%,但部分河段仍然有较大误差,如宜昌—枝城河段相对误差为-15.9%。

表5.3-3 2002年10月—2012年10月长江干流河道冲淤计算成果(改进分流分沙计算模式后)

模型改进后与改进前比,宜昌—枝城和汉口—湖口河段计算精度差别不大,枝城—藕池口和藕池口—城陵矶河段冲刷量略有减少,城陵矶—汉口河段冲刷量略有增加。总体来看,荆江三口分流分沙模式的改进对长江干流河段冲淤量的计算精度影响不大,主要对三口口门河段的局部冲淤及三口河道的冲淤等有一定的影响。

对比上述各因素的改进效果,混合层厚度的改进对宜昌—湖口干流河段模拟精度的提高影响相对较大,非均匀沙挟沙力的改进影响次之。

5.3.5.4 模型改进综合效果

对河道泥沙模型采取前述各因素综合改进后,计算长江干流河段冲淤成果与实测值比较见表5.3-4。在上述非均匀沙挟沙力计算方法、混合层厚度计算方法、河网分流模式和分沙模式改进的基础上,同时还根据最新实测资料对床沙级配进行了更新。由表可见,综合改进后宜昌—湖口河段冲淤量计算值为11.33亿m3,较实测值偏小,各分段相对误差均在12%以内。总体看来,模型改进后,各河段冲淤量计算值与实测值相比,误差减少,计算精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宜昌—湖口全河段计算精度提高了3%。

表5.3-4 2002年10月—2012年10月长江干流河道冲淤计算成果(综合改进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