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你有型
当设计师们初具创意思维,在脑海中形成设计构思后,下一步就是考虑选择何种材质进行操作,如何借助材质之手赋予作品造型感、肌理感、色彩感等。材质是珠宝首饰作品的载体,不同材质通过本身特殊性能及不同制作工艺进而对作品外观产生影响,除此之外还影响着作品所呈现的风格和设计语境等。所以,材质的选择应该以表现材质潜力为依据,而非某种材质本身的价值。不同材质给人的直观感受不同(图1~图4),如金属材质具有较好的延展性与坚硬的外表,给人冷峻高贵的感觉;陶瓷材质不吸水、硬度高、装饰性强,给人时尚素净之感;纤维材质首饰摸起来柔软舒适,可塑性较强;而玻璃材质晶莹剔透,给人纯洁透亮之感。
金属材质可以说是珠宝首饰设计中最基础、最常见的材质之一。从数量上来说,绝大多数珠宝首饰作品都不可避免地会运用到金属材质,有些作品完全以金属制成,有些则以金属为架构,还有些是把金属作为辅料运用。对于配饰设计领域而言,金属是一种有光泽、不透光,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传热性等独特性质的常用材质。不同金属有其鲜明的性格特征,如黄金耀眼绚丽、白银内敛优雅、钢材质冷峻刚毅、铜材质沧桑古朴等。金工艺术家们通过与不同金属材质进行对话,领略其自身的气质与表现力,从而因材施艺做出具有创新性的绝美佳作。
金属材质艺术特性有以下三点:(1)不同金属材质能够呈现出不同色泽;(2)金属材质经过抛光打磨后会产生很强的镜面效果,具有反光、反射的特性;(3)金属材质经化学腐蚀或在不同温度下发生物理变化,进而呈现出金属材质独有的特殊纹理。
Kazuko Nishibayashi(西村和子)创造的首饰具有明显的三维立体感。她的作品看起来十分简洁,但制作起来却非常复杂,要将金属材质经折叠、弯曲、打圈、扭转、交叉等,从而形成不同的创意造型(图5)。对于西村和子来说,形式上的立体空间感与身体上的佩戴舒适性同样重要。她的首饰作品展示了和谐的缝隙空间与具体形状,体现了当代首饰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平衡。
好的设计作品不在于材质多么贵重,而在于材质与设计理念的结合是否贴切,材质是否能够为作品提供更好的造型与艺术美感。金属材质可以通过不同的造型方法为首饰设计服务,如在金属材质上进行镂空雕刻、金属丝的编织与缠绕、金属的氧化与打磨等。
英国金匠艺术家Kevin Coates(凯文·科茨)专注于研究金属与宝石的结合,是英国公认的最杰出的金匠艺术家,以卓越的技术和作品的象征性而闻名。除设计师身份之外,他还是一位有着丰富演出经验的音乐家,这让他的作品更加富有艺术性与想象力。他专注于首饰的精神表达,并从音乐、戏剧、绘画、文学和数学中汲取灵感,作品形象复杂而丰富多彩,既不现代,也不完全传统,与抽象、简单、朴素的同时代作品形成了鲜明对比。他以各种天然玉石、欧泊、贝壳等材料辅以金工进行创作。Kevin 根据玉石原有形状及颜色构思如何将其巧制成精美的艺术品,于是选用延展性较好的金属丰富其造型,制作出一系列神秘有趣的配饰(图6~图10)。在这一系列中,有的将金属制成一个蒙眼男子形象,其嘴唇紧紧包裹着一块圆形欧泊宝石;有的是一颗挥舞着翅膀的心形宝石,俏皮又可爱;还有一块深蓝色宝石被雕刻成微闭双眼的王后形象,Kevin在其周边用金属为其配以蝙蝠形头饰,神秘又具有神圣感……经过金属的加工与造型,每块宝石都被赋予了不同的故事。
思考与行动:
金属材质可以依据设计师的不同需求转换角色,既可以坚毅刚硬也可以温柔似水,可以光滑动人也可以粗糙富有肌理感。来自英国的Sarah Warsop(莎拉·瓦索普)既是舞蹈编导、舞蹈艺术家,同时还是珠宝设计师,曾于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获得珠宝设计硕士学位。Sarah把珠宝创作与自己丰富的舞蹈表演经验交融,让金属材质在她的手中翩然起舞,呈现出富有韵律、方向、速度的流畅动态美(图11)。
请结合金属材质的特性,制作一款具有造型感的配饰作品。
铋不可少
按照冶金工业分类法可以将金属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两大类。黑色金属指铁、铬、锰三种,除铁、铬、锰以外的全部金属都统称为有色金属(图1~图4)。其中有一种铋金属颜色变幻无穷,令人拍案叫绝。铋是一种脆性金属,一般呈白色、银粉色,若暴露在空气中,则发生锖色反应(某些矿物表面因氧化作用而形成薄膜所呈现的色彩),逐渐转为由黄到粉或由黄到蓝的炫彩颜色。自然界中,天然的铋晶体相当罕见,而彩虹色的铋晶体大多通过人工合成。通常情况下,人工合成的矿物质被认为没什么收藏价值,但彩虹色金属铋晶体却是例外,因为就算是人工合成出来的晶体,也都不尽相同,具有不可预期的美!
铋金属还因一些特殊用途被人们广泛运用于工业、医学、航空航天、核工业等领域。例如,铋的熔点范围是47~262℃,于是通常将其与铅、锡、锑等金属合成为易熔合金,用于消防装置、自动喷水器、锅炉的安全塞等处,一旦发生火灾,温度升高,位于水管口的活塞会“自动”熔化,喷出水来,及时有效地控制火苗蔓延;铋还在诸多领域中成了替代铅的首选材料,由于铅含毒性,会严重损害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而铋和铅在性能方面极为接近且对人体无害,所以铋经常用来代替铅;还有用铋合成的一些金属化合物是目前公认最好的半导体制冷材料。
有色金属狭义来讲是铁、锰、铬以外的所有金属的统称,广义上来说有色金属还包括有色合金,是以一种有色金属为基体(通常大于50%)再加入一种或几种其他元素而构成的合金(图5)。
对于有色金属,根据它们的化学性质、用途及储量等又将其分为四类,重金属、轻金属、贵金属和稀有金属。密度大于4.5g/cm##3##的金属归为重金属,如铜、铅、锌、钴等;密度小于4.5g/cm##3##的金属为轻金属,如铝、镁、钠、钾、钙等;贵金属则比一般金属价格昂贵,包括金、银和铂族金属;稀有金属特点是密度较小,化学活性强,包括锂、铍、硒、碲等元素。
设计师Sara Chyan(莎拉·钱)于皇家艺术学院取得珠宝与金属艺术硕士学位,致力于研究金属特性,她能依据每种金属不同的特性设计出相应配饰(图6~图9)。温度在Sara的创作中起重要作用,她认为温度的变化会导致所选金属的物理形态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呈现出的颜色、造型发生改变。而由温度引起的液态到固态之间的转变又赋予了金属神秘的情感特征。她常常采用简约和概念性的手法,并喜欢以物理方式呈现最终效果。此外,佩戴者如何与配饰进行互动也是她艺术形式中不可或缺的一 部分。
Sara 利用铋这种不寻常的金属进行实验,首先将买来的银白色铋金属充分加热溶解,接着会形成一层薄膜,拨开薄膜就可以看到像镜子一样泛着光亮的液体;然后去除浮在上部的杂质,待温度慢慢冷却达到铋的凝固点后,铋就会自然而然地由薄膜层向下凝结为不同形态的晶体。凝结的铋晶体接触空气氧化后,就会呈现出五光十色的视觉效果。铋晶体凝结的形状取决于晶体刚接触空气时的温度,它们并不会按照固定的想法成型,而是天然随性的组合。如果想得到某种大致廓型或大小的铋晶体,需在其冷却前将其倒入相应容器中,但注意一定要提前加热该容器,以免倒入铋液体时温度骤变引起爆裂。
思考与行动:
常规首饰金属色彩单一,即使电镀上色也很难达到颜色的炫彩变化,并且极易掉色和氧化。除铋以外,钛也是常见的具有光怪陆离般奇幻色彩的金属材质。钛金属在加热、氧化等作用下能够呈现出由亮蓝色到深紫色过渡的梦幻色彩,并且其质轻,体量相当的钛金属与贵金属,重量却相差数倍,所以钛金属也经常被用于配饰设计领域(图10、图11)。
请查阅资料,再列举一种常用于配饰设计的有色金属,深入探究其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并根据其特点构思一款创意配饰设计。
金属柔情(www.daowen.com)
不同质地的材料会给人带来不同感受,但是同一种材质经过不同的处理方式也会改变其本身固有特性及给人的固有印象,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质感。比如质地坚硬的金属材质,在经过镂空、编织、盘绕等工艺加工后,会变得细腻柔和,能够适应不同设计的多元需求。
意大利珠宝品牌Buccellati(布契拉提)有着极高的辨识度,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蕾丝金属系列(图1~图4)。该系列运用古老的tulle(珠罗纱)工艺,一改金属材质在人们心中的刚硬冰冷印象,将其打造出轻盈柔软的质感,其灵感正是源自文艺复兴时期的蕾丝面料。在制作时,首先在片状金属表面绘制出图案轮廓,然后用袖珍钻孔机钻出蕾丝纹样的精细纹路,再用微雕技术进行至少五次的修饰;其次进行抛光、宝石挑选及镶嵌环节;同时,每件首饰的背面也需要精心雕琢,与首饰正面相映成趣;最后进行上漆及镀铑抗氧化处理即完成制作。厚重金属在经过这些步骤之后被打造得细若蚕丝,让人们很难再想起金属原有的质感。这种细腻精致的制作工艺对工匠技艺要求极高,容不得一点马虎,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哪怕有一次细微的失误都会导致前功尽弃。制作这么一件首饰可耗时不短,小件首饰平均需要4~6个月才能完成,复杂的首饰可能需要一年甚至更久。
质地坚硬的金属材质在工匠高超的技法下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呈现出奇妙的细腻织物纹理。通过材料的转变,观者能够体会到设计师在其设计中蕴藏的创意巧思与创新态度。同样,设计师们在平时也要善于挖掘不同材质可能呈现出的意想不到的肌理效果与质感,让材料替他们传递 情感。
编织是人类古老的手工艺之一,指利用韧性较好的植物纤维(如细枝、柳条、竹、灯芯草等)以手工方法编织成工艺品。最初是为了生活的便利及实用性,现在则作为一种装饰手段广泛应用于配饰设计及其他艺术领域。金属编织工艺是以金属为主材料进行纯手工编织,通过不同的编织方式增添配饰设计的时尚感与肌理感。
Gabriel Of iesh(加布里埃尔·欧菲诗)的作品以曲线、简约的造型及光滑优雅的表面而闻名。他的作品融合了耐磨性与舒适性,精致细腻。其“编织系列”首饰作品巧妙运用穿插编织法,以打磨光滑的金银材质细条交错穿搭,使其呈现出如藤条一般的柔韧性。
Mary Lee Hu(玛丽·李·胡)是美国著名的金属工艺家,基于对对称美学和自然形态流动性的追求,她运用可塑性较强的黄金与不同规格的多种金属丝线编织、盘绕出具有辫状、网状等复杂结构的生动形态,于千丝万缕间向观者展示着金属材质柔软的一面。
当Mary第一次在克兰布鲁克艺术学院接触金属丝工作时,她便意识到可以将线性纺织品结构与她喜欢的金属相结合,将织物的柔软性用金属材质表现出来。她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探索各种制作线材的手法及编织技法。起初她只制作一些小的珠宝或是动物,后来逐渐演变成更大的编织篮造型。直到1974年,Mary基本确定了自己的一套缠绕手法,从那时起她几乎所有的作品都在探索金属材料的最大发挥性。她认为应该给予材料最大的发展空间,创作应随着作品而演变,于是她便创作出这一系列自然形态的配饰。平滑的金属线“有意识地”控制着配饰弯曲扭转的方向,使这些极细的金属丝之间相互缠绕、叠压,呈现出舞动的运动美感,向观者传递出冰冷坚硬的金属材质也可以细腻多变。在材料颜色选择上,还加入了一些渐变色金属线,更加淋漓尽致地为观者展现出自由随性的流动美感(图6~图11)。
思考与行动:
谢瑞麟珠宝联手风格随性大胆的美国手作饰品设计师Christine Keller(克里斯汀·凯乐)制作了一系列金属编织配饰,将手作艺术元素与足金珠宝相结合。该系列配饰选用足金金线搭配炫目的彩色铝线进行缠绕、扭曲与编织,打破传统足金珠宝的硬质形态,令足金饰品焕然一新,展现出独一无二的趣味性与创造力(图12)。
请以彩色金属线为材料构思一系列创意编织首饰(不少于三件),并利用卷曲、缠绕、编织、扭转、打结等艺术手法将其制作出来。
凸·纹
随着受众审美意识及生活品位的提高,大众化的配饰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张扬个性的肌理表现手法越来越迎合大众审美。金属肌理的充分运用可以赋予作品多样的文化内涵及生命力,这种浑然天成、自然洒脱的手工印记是机械加工难以仿效的,这也是其艺术魅力所在。
艺术家Davide Bigazzi(戴维德·比格茨)喜欢以金属为材质进行设计,他不断试验与捕捉贵金属的内在美与雕塑性,他认为金属具有较强的表现力与造型力,能够呈现出不同寻常的视觉效果。Davide年轻时曾师从意大利名家学习金属浅浮雕技术,故而对金属雕刻技术有较强的掌控能力。在制作过程中,Davide通过不同的工艺技法为金属首饰增添不同肌理效果,有的被打磨出磨砂般粗糙质感,有的被加工为拉丝纹理,有的雕刻出凹凸有致的浅浮雕效果,有的则呈现出多变的颗粒状质感。此外,该系列首饰均采用做旧色调金属,色彩与肌理交织在一起便形成了Davide 作品的独有风格(图1~图6)。
首饰肌理即指首饰外在的质感,观者可以通过视觉与触觉来感受各种纵横交错、凹凸不平、粗糙平滑等纹理变化。恰到好处的表面肌理可以给予首饰丰富的层次感与设计感。
常见的金属肌理效果有锤纹、磨砂纹、拉丝纹、叶纹、岩石纹等,它们能够给观者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及心理感受(图7)。锤纹利用金属良好的延展性,用锤子敲击使金属表面受力产生凹凸纹理;磨砂质感则巧用喷砂技巧,灵活掌握粗细变化使金属呈现出与佩戴者光滑皮肤形成鲜明对比的粗糙质感;拉丝工艺制作出的纹理精致细腻,给人柔和顺滑之感;岩石肌理的粗犷消减了金属的平滑感与光泽度,在视觉与触觉上给予观者不同感受;叶纹则模仿树叶自然纹理,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
艺术灵感来源于生活,大自然中很多生物的肌理都十分动人,用于首饰创作中有返璞归真之感。金匠师Linda Kindler Priest(琳达·金德勒·普里斯特)喜欢研究不同肌理感带给金属材质的奇妙变化。她偏爱运用古代金属工艺——repoussé(凸纹制作术)来雕刻、改造金饰。金属凸纹制作术通过直接在金属表面进行操作,使金属表面呈现出浅浮雕般的肌理感,从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制作时首先将加热融化的金属倒入模具,再用类似铅笔状的被称作“錾子”的钢制工具刻锤、敲击,最终塑造出丰富微妙的肌理效果。
Kindler善于将生活中的素材运用到配饰设计中,当她看到一只在天空中翱翔的鸟儿,一朵绽放盛开的喇叭花,一只在河边捕食的鹳鸟,她都会试图将捕捉到的生物动态体现在其作品中(图8~图12)。Kindler认为使用凸纹制作术将贵金属直接雕琢成动植物图像的方法可以真实地表达她对自然与生活的感触。她四处搜寻各种岩石与水晶,希望能够找到精确贴合特定作品的完美素材。这种具有化石般神秘美感的金属配饰,使她的作品受到众多收藏者的喜爱。
思考与行动:
金属首饰表面加工工艺决定着首饰最终呈现的肌理效果,是加工过程中重要的工艺环节之一。可以通过凸纹雕刻、化学蚀刻、高温熔融等加工方法让金属表面产生凹凸或斑驳的肌理效果。其中金属化学蚀刻法是利用化学原理对金属某些特定部位造成一定缺失或附着在金属表面使其颜色发生改变的工艺技法。这种工艺方法操作起来相对便捷,可操控性强,图案肌理效果也较为特别(图13)。
请任选一种金属表面加工方法,将其运用在首饰设计中,制作一款具有特殊肌理的金属材质配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