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堤防工程简介

堤防工程简介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1-1长江中下游各省堤防分布表长江中下游堤防均临江、湖修建,堤基多为第四系冲、湖积层,土的类型、分布与厚度变化大。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汛期险情达9108处;1998年洪水发生险情6135处,干流堤防还出现了震惊中外的九江堤防溃决。长江流域的防洪体系由堤防及其他防洪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组成。表1-2长江中下游干流堤防及分级表续表

堤防工程简介

长江堤防有着悠久的历史,各地堤防的建设是随着人类繁衍经济发达而兴起。据考证,在商代武汉黄陂盘龙城就建有城堤防水御敌。《中国水利史》论述,“堤防之设、始于楚相孙叔敖”,距今约2500年。太湖堤防始建于商代末年,江、浙海塘始建于东汉,洞庭湖区围垦,不晚于南北朝,鄱阳湖区圩堤不迟于唐代,安徽圩堤起于宋代。堤防建设自唐、宋、明、清直至民国逐步发展。长江上游堤防始建于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首建成都南宫渠堤,长约50余km。公元835年涪江建堤,此后嘉陵江等支流先后建有城镇防洪堤。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防洪工程建设,于1952年冬即开始防洪工程建设,1954年大洪水后,在“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防洪方针指导下,全面地安排防洪体系的建设,堤防工程逐步新建和加固,经过多年努力,长江中下游,包括洞庭湖区、鄱阳湖区等重要堤防总长已达30000km,其中干流堤防长约3900km。长江中下游各省堤防分布见表1-1。长江上游宜宾、重庆建有堤防,主要支流岷江、嘉陵江、沱江等中下游的临江城市已建堤防,总长约3100km。

表1-1 长江中下游各省堤防分布表

长江中下游堤防均临江、湖修建,堤基多为第四系冲、湖积层,土的类型、分布与厚度变化大。堤防修筑为历年加培而成,土质混杂,结合不良,填筑质量较差,有的断面仍未达标准,在汛期高水位时,常出现险情。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汛期险情达9108处;1998年洪水发生险情6135处,干流堤防还出现了震惊中外的九江堤防溃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数百万军民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奋力抢险,严防死守,夺取了长江抗洪斗争的伟大胜利。洪水后,又及时地安排了中下游堤防的除险加固和上游主要城市及主要支流堤防的建设,并重点对中下游堤防险段进行处理,实施堤基防渗和水下护岸等隐蔽工程。

长江流域的防洪体系由堤防及其他防洪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组成。全流域堤防保护面积约15.3万km2,占流域面积的8.5%;1997年底人口约1.44亿人,占流域的58.4%。其中中下游受堤防保护的面积12.6万km2,人口约7500余万人,良田9000多万亩。流域内重要防洪城市有上海、南京、武汉、合肥、芜湖、安庆、南昌、九江、黄石、荆州长沙岳阳、成都、重庆、昆明贵阳等16个。(www.daowen.com)

根据有关规定,重要的城市防洪堤防为1级,中下游的荆江大堤、无为大堤、南线大堤、汉江遥堤为1级堤防,其他则为2~4级堤防。中下游干流堤防及分级见表1-2。

表1-2 长江中下游干流堤防及分级表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