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灯光是利用灯光手段为舞台照明并为人物、景物造型的艺术。其作用是根据不同的演出要求,按照舞台美术设计的构思,运用舞台的灯光设备及技术手段配合演员表演,塑造舞台上的视觉形象。灯光是一种艺术语言,它具有可控性、可塑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舞台灯光技术也在飞快发展,大量的新型灯光设备和先进技术手段被运用在舞台表演上。
1.灯光的作用舞台灯光是服装表演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的服装表演都是在一定的灯光照明下进行的。如果说整场服装表演是一幅画的话,那么“光”就是绘画的主要工具。在服装表演舞台上科学地使用灯光,可以产生以下作用:
(1)突出服装面料的肌理、层次以及服装造型,让服装展现其最佳的一面。
(2)表现模特美丽的容貌、柔滑的肌肤、优美流畅的形体线条。
图6-44
图6-45
(3)通过光的变化可以分割时间与空间。
(4)利用光的变化还可以控制欣赏者的节奏和想象范围,让时间和空间流动起来,提高欣赏的艺术氛围。
(5)利用灯光还可以突出整个表演主题。
(6)舞台灯光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它可以构造情调、形成格调、烘托气氛,起到装饰的作用。
(7)在模特出场之前或演出间隙时,利用装饰性色光来烘托整个演出环境,使人感受到另一个新的环境,从而收到很好的效果。
(8)灯光在服装表演过程中产生指向性,在单独使用追光灯、计算机摇头灯等光源时,可以产生像用手指指点的效果;灯光有方向感和聚焦作用,利用这一特性,在表演过程中可以起到引导、调动观众视线的作用,达到预期的目的。
(9)通过灯光色彩的变化、强度的变化和光线的位移,可以产生动的效果,如将这一效果与服装作品的动感结合起来,效果极佳。
原则上讲,服装表演不宜使用色光,因为色光会改变服装本身的色彩,影响服装的实际效果,特别是服装赛事类的演出更不宜使用色光。但编导为了利用有色灯光提高服装的表现力或增加现场的气氛,有时也会使用。
2.灯光的布局灯光的布局一般包括两个演区光和一个特殊效果光。
(1)前演区光:前演区是指伸展台部分,前演区应设有面光、侧面光、逆光、脚光等。
(2)后演区光:后演区是指舞台部分,后演区应设有天幕光、面光、侧面光、逆光和侧逆光等。
(3)特殊效果光:在全场都可使用特殊效果光,特殊效果光主要有追光、激光、紫外线光、频闪光、计算机摇头灯光等。
表演台灯具悬挂的位置虽然因场地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一般都设置在对应表演台上方的灯架上或树立在伸展台前两侧(图6-46),因为这样可以满足表演台用光。而观众区的灯光与表演台的灯光完全不同,采用日常照明灯光即可。
图6-46
3.灯光的分类及作用
(1)天幕光:
①天幕在舞台的最后,由于天幕的面积很大,所以天幕光就是利用大面积色光,使观众随着灯光颜色的变化产生一些联想。例如,红色给人以喜庆、热烈的感觉,蓝色给人以清新、凉爽的感觉。
②天幕光也是背景光,在某个系列或某一个主题结束时起到转换作用,即在某个系列或某一个主题结束时,天幕光是舞台上最后一组变暗的灯光;在某个系列或某一个主题开始时,天幕光是舞台上最先渐亮的一组灯光。(www.daowen.com)
③在天幕上还可以根据服装主题进行投影,如城市建筑、绿色田野等,利用这些投影和服装配合,可以增加直观的视觉效果。
(2)追光:追光是由舞台对面的追光灯射来并跟随演员移动的灯光。追光的主要作用是特写。使用追光时,其他灯光应关掉。追光打到一个或一组模特的全身或模特身体的局部,从而强调服装的特殊效果。追光还具有指向性,它就像用手指指点一样,指挥并调动观众的注意视线。
(3)面光与逆光:面光根据光投射的角度和对着模特的方向,可分为高角面光、低角面光、正面光与侧面光。
正面光是从模特正面平打过来的光;侧面光是从模特侧面平投过来的光;高角面光、低角面光是指在模特的正前方高于45°或低于45°投射的光。
逆光是从模特背面投射过来的光。在服装表演台上,由于模特走台线路和站位变化的特点,逆光有时也是面光,面光有时也是逆光。
面光是服装表演的主要光。由于光投射的角度、方向不同,照在模特身上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布光的最终目的是使模特不变形,容貌明朗美丽,服装的色彩和质感清晰,而且光线应不干扰模特走台。
(4)其他:
①激光:是一种现代的先进灯具。它可以制造虚幻的、变幻莫测的光流,可以出现线条及各种图案,同时光流的速度也能调整。娱乐性表演可以根据服装主题选择激光图案,以活跃舞台上的表演气氛。
②频闪光:其特点是利用强光的突亮、突暗的强烈对比,使人产生一种刺激的效果。它一般使用在艺术性较强或娱乐性表演中,以令人精神振奋,烘托表演气氛。在使用频闪光时要注意,时间不宜过长,次数不能过多,否则会使人眼花缭乱,影响观者心情。
③紫外线光:照射在服装上可以改变服装的色彩。白颜色的布料,在紫外线光的照射下变化尤为明显。紫外线光造成的这一独特效果,更增添了表演的神秘感。
4.灯光设计需要考虑的要素包括光强、光色、光质、光位等。
(1)光强:光强即光的亮度,是指观众可以感觉到的灯光的明暗程度。光的亮度越强,其效果是形象越突出;光的亮度渐暗,其效果是形象渐隐;而“收光”的效果是人与景物淹没在黑暗中。
(2)光色:光色即光的色彩。光色是舞台灯光中最能表现情感的造型要素。光色可以起到对舞台、背板、道具以及服装进行二次着色的作用。
(3)光质:光质即光的性质。根据光的性质,光可分成硬光和软光。利用硬光或软光可以产生不同的造型效果,会给观众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应。
①硬光:聚光灯、追光灯、筒灯、成像灯产生的光即硬光,晴天时的太阳光也属于硬光。硬光富有通透阳刚之美,给人以强烈、鲜明的感受。其特点是方向性强,能清晰地显示景物的形态;明暗对比强烈,明暗交界鲜明,有明显的光影,方向和亮度易控制;但硬光光度不易均匀。
②软光:螺纹灯、泛光灯产生的光即软光,阴天时的太阳光也属于软光。软光富有柔和朦胧之美,给人以恬静、淡雅的感受。其特点是方向性不鲜明,光线柔和细腻,照射广泛;光影模糊,明暗交界线柔和,易展现景物的细部结构及微妙的质感、层次;但软光不易制造光位和光区,易使景物造型平淡。
(4)光位:光位即灯光投射的方位,由灯具安装的位置、投光方向及角度来决定。
5.灯光的应用灯光在服装表演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服装表演的基本条件,如果运用得好的话,还能给表演带来戏剧性效果。一场服装表演要选用什么样的灯光,应根据其表演目的来确定。
(1)实用性表演:实用性表演,如服装大赛、服装流行趋势发布会、商品展示等,是以展示服装为目的,服装的效果不能靠彩色灯光和灯光变化来展现。彩色灯光或灯光变化将会影响服装的真实效果,即利用彩色灯光和灯光变化之后的表演反映不出服装的本来面目。例如,服装面料是由红、黄、蓝三种颜色组成,这时如打上任何一种彩色灯光,颜色都会发生变化,所以此时的灯光应以白色光为主。布光时应考虑运用全方位布光,要有面光、侧光、脚光,这样才能看出服装的真实效果。
(2)娱乐性表演:娱乐性表演不是单纯地突出服装,而是要强调一种气氛。这时则可以利用灯光变化,使表演达到戏剧性的效果。
利用灯光色彩的变化、强弱的控制来改变普通光下服装的平淡和单调,拉长或缩短、突出或减弱服装表演在观众视觉中的距离和形象,用灯光划分出层次、重点,在表现时装的特色与情感的同时,也可以起到扬长避短的作用。例如,一组表演开始时,只给紫外线灯光,其他灯光完全关掉,使观众仅看到暗色舞台上由服装上白色或鲜明颜色的位置反射出的特别颜色,当模特伴随着音乐轻松地摇摆着走向观众,舞台上的灯光在几秒钟后亮起来时,惊讶的观众会向这排身着迷人服装的漂亮模特报以掌声。表演还可以利用彩色灯光的变化来吸引观众,但时间不宜过长,要有限度地使用,否则观众将会有疲劳的感觉。
在服装表演开始时,应将全场正常照明灯光关闭,以促使观众把注意力集中到明亮的表演台上、集中到模特身上。通过演出灯光对服饰的强调,使观众对表演的服装产生好的印象,从而对服装进行全面欣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