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跨越架搭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跨越架搭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重要和特殊的跨越架应参考本技术措施制定专项的跨越架施工方案,并经公司总工批准后实施。跨越架施工方案应明确是按单相导(地)线搭设,还是按三相线或两线共用方式搭设。搭设或拆除跨越架均应设安全监护人。参加搭设跨越架的施工人员须经过培训且考试合格者方准上岗操作。

跨越架搭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为了保证架线工序顺利进行,当架线施工段遇有障碍物时,应对障碍物的宽窄、高低、长短、重要性及其他条件,确定是否需要搭设跨越架和搭设何种型式的跨越架。

1.跨越架的分类

(1)跨越架按跨越物分为以下五类。

1)电力线:电压等级分为:10、35、60、110、220、330、500kV。

2)通信线:Ⅰ级及军用,Ⅱ级及以下。

3)铁路(包括电气化、高架铁路)。

4)公路(包括高速公路、高架公路)。

5)架空索道等。

(2)跨越架按其重要性分为三类。

1)第一类:一般跨越架。该类跨越架具备的条件是:高度在15m及以下且被跨越物为10~110kV电力线(停电架线),Ⅱ级及以下通信线,除高速公路以外的公路和乡村大道,除电气化铁路的单、双轨铁路。

2)第二类:重要跨越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重要跨越架:

①高度在15m以上、35m以下;

②被跨越物为:10~110kV电力线的不停电架线;Ⅰ级及军用通信线;高速公路;电气化铁路及编组站等。

3)第三类:特殊重要跨越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特殊重要跨越架:

①高度为35m以上;

②跨越220~500kV电力线的不停电架线;

③搭设、拆除跨越不能停电的10kV及以上电力线。

说明:所谓“不停电架线”是指在放线时被跨越电力线带电,搭设或拆除跨越架时被跨越电力线应停电。

(3)跨越架的材料分为下面六种:

1)竹竿(或木杆)跨越架;

2)小钢管跨越架;

3)抱杆作柱的跨越架;

4)钢结构式(包括钢管或角钢)跨越架;

5)铝合金结构式跨越架;

6)钢绞线或钢丝绳作索道的跨越架。

(4)竹(木)跨越架按结构面多少分为下面四种:

1)单侧单排;

2)单侧双排;

3)双侧单排;

4)双侧双排。

(5)按封顶方式分为下面五种:

1)不封顶式的跨越架;

2)竹(木)封顶跨越架;

3)用尼龙绳和竹竿混合封顶的跨越架;

4)用尼龙绳及尼龙网封顶的跨越架;

5)用高强纤维绳封顶的跨越架。

(6)对跨越架进行分类,目的在于设计跨越架之前必须明确用途及类别,并针对不同类别的跨越架提出不同的技术要求。

2.对跨越架设计及施工的基本要求

(1)需要搭设跨越架时,在架线前应与被跨越物物主联系,征得物主同意或办理跨越协议,必要时应请物主派人现场监护。

(2)对于重要及特殊的跨越架,架线前应对现场的平断面进行测量并绘制准确的平断面图,特别注明被跨越物高度、长度与线路夹角,为制定跨越架线方案提供依据。

(3)对于一般跨越架,可不制定专项施工方案,但应在架线施工技术措施中提出技术要求,包括跨越架的材料规格,搭设高度、宽度、跨距,是否打拉线,是否封顶等。

(4)对于重要和特殊的跨越架应参考本技术措施制定专项的跨越架施工方案,并经公司总工批准后实施。

(5)跨越架应牢固可靠,具有相应架线方法所允许的承载重能力。

1)对于张力架线,除保证正常情况下承受线(绳)的垂直压力和水平力外,应考虑能承受事故跑线情况对跨越架的冲击力。

2)金属结构跨越架的横担顶部应设置胶轮滚筒,以利线索通过。

(6)对于金属结构的跨越架,应能满足正常情况及事故情况下具有的结构强度、整体及局部稳定性。

1)正常情况。应能同时满足线(绳)的垂直荷载及架面风压荷载的要求。

①垂直荷载一般平地可按下式计算为

式中 W垂——跨越架的垂直荷载,N;

n——子导线根数,500kV线路n=4;

q——导线单位长度的重力,N/m。

②架线风压按集中荷载计算,作用在距地面2/3的主柱高度上,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 P0——架面风压,N;

K0——风载体型系数;跨越架使用圆形杆件时,K0

=0.7;跨越架使用平面构件时,K0=1.3;

V0——线路设计最大风速,m/s;

F0——架面全长范围的投影面积,一般可取架面轮廓面积的30%~40%,m2

③滑道绳水平张力,每根绳最大受力值取2500N。

2)事故情况之一。顺跨越架中心的线路施工方向发生导线或牵引绳跑线,如图3-5-133(a)所示。此时,跨越架应能同时满足两种外荷载的要求,但无风。

①垂直荷载:按式(3-5-127)计算。

②水平荷载:按下式计算为

P=K1μW垂

式中 P——跨越架的水平荷载,N;

K1——冲击系数,取值为1.3~1.5;

图3-5-133 事故情况下的水平张力

(a)事故情况之一;(b)事故情况之二

μ——导线或牵引绳对跨越架的摩擦系数;架顶为滚动横梁,μ=0.2~0.3;架顶为非滚动横梁,且为非金属材料,μ=0.7~1.0;架顶为非滚动横梁,且为金属材料,μ=0.4~0.5。

3)事故情况之二。偏离跨越架中心X(m)时线路施工方向发生跑线,示意如图3-5-133(b)所示。

(7)跨越架的中心应与展放的导(地)线重合,架顶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停电架线时,宽度应超出展放的导(地)线中心各1.5m。

2)不停电架线时,宽度应超出展放的导(地)线中心各2m。

3)如果三相导线同时采用一组跨越架时,其架顶宽度应超出两边线各1.5~2.0m。

4)架顶两侧应装设外伸羊角。

(8)跨越架与铁路、公路及通信线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表3-5-19的规定。

表3-5-19 跨越架与被跨越物的最小安全距离 单位:m

①取自《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工艺导则》第2.2.2条。
②由于绝缘网受力后可能下垂,故应比封顶杆增大1.0m(限制跨距在50m以内)。

(9)跨越多排铁路、宽面公路时,跨越架如不能封顶,应增加顶高度。

(10)跨越架对电力线路的最小安全距离在考虑施工最大风偏后不得小于表3-5-20的规定。

(11)跨越架施工方案应明确是按单相导(地)线搭设,还是按三相线或两线共用方式搭设。

(12)搭设或拆除跨越架均应设安全监护人(安全规程第239条)。

(13)当地形复杂,不宜搭设跨越架时,可采用索道跨越的施工方法,并编写特殊跨越施工措施。

表3-5-20 跨越架对电力线路最小安全距离 单位:m

注 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 5106—1999《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2000—07—01实施)。

(14)搭设重要和特殊重要的跨越架,搭设后必须由项目安全负责人组织验收。

(15)参加搭设跨越架的施工人员须经过培训且考试合格者方准上岗操作。

3.竹竿、木杆及小钢管跨越架

(1)竹竿、木杆及小钢管适用于搭设一般跨越架和部分重要跨越架。跨越架高度不宜大于15m。

(2)用竹(木)杆搭设跨越架时,竹(木)杆外观检查应无腐烂、横裂等缺陷。用于主杆(即立杆)的弯曲度应小于2%;用于横杆的弯曲度应小于4%。

(3)用钢管搭设跨越架时,其外径应统一规格,外观检查无严重锈蚀及明显弯曲。

(4)竹竿与竹竿间、木杆与木杆间、竹竿与木杆间的连接一般采用10—8号镀锌铁线绑扎。竹杆相互间连接也可采用竹篾绑扎,但应由架子工操作。钢管与钢管之间应使用专用钢管夹头连接。

(5)竹竿和木杆可以相互交叉、搭接等方式混合使用,但应确保连接牢靠,受力均匀。竹(木)杆不宜与小钢管混合使用,如必须混合使用时,其连接方式应采用钢管夹头和铁线绑扎相结合的方式。

(6)竹竿、木杆或小钢管跨越架应根据不同被跨越物的要求,选用下面任一种型式:

1)单侧单排,见图3-5-134(a),适用于通信线、380V电力线及乡间公路。

图3-5-134 竹(木)跨越架的型式

(a)单侧单排;(b)双层单排;(c)单侧双排;(d)双侧双排

2)单侧双排,见图3-5-134(b),适用范围高度10~15m。

3)双侧单排,见图3-5-134(c),适用于35kV及以下电力线、重要通信线及公路、铁路,其高度宜限制在10m以下。

4)双侧双排,见图3-5-134(d),适用于各种被跨越物,其高度宜限制在15~20m。

(7)以搭设双侧单排跨越架为例,其操作步骤如下:

1)根据施工线路导(地)线的展放位置确定跨越架的高度、宽度及双侧间的距离(简称跨距),并订出主杆的具体位置。

2)在主杆位置挖0.5m深的坑,且将坑底夯实后,竖立主杆。主杆采用棕绳拉线临时固定。

3)每1.2m高度绑扎一层大横杆。大横杆与主杆交点处相互绑扎,由下至上进行操作。

4)横杆与主立杆应呈垂直布置。小横杆两头应与双侧主杆绑扎。

5)第一层主杆的大横杆绑扎后,在接升第二层主杆前,应在第一层主杆间绑扎交叉支杆及侧向支撑杆,以保持其稳定,如图3-5-135所示。侧向支撑杆埋入地下不小于0.3m,对地夹角不得大于60°。

图3-5-135 竹(木)跨越架的搭设示意图

1—主杆(立杆);2—大横杆;3—剪刀撑杆;4—支杆;5—封顶杆;6—羊角撑;7—临时拉线;8—被跨越电力线

6)如跨越架宽度在6m及以下时,一般设一副交叉支杆(即剪刀撑),大于6m而小于12m时设两副支撑杆,依次类推。

7)主杆与主杆、横杆与横杆间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5m。如果梢径小于5cm时,搭接长度应不小于2.5m。

8)主杆及大横杆等搭设至设计高度后,如为跨越电力线或通信线时,应在两侧主杆间绑扎内交叉支撑杆,以保持顺线路方向的稳定。内交叉支撑杆与电力线或通信线间应满足安全距离要求。

9)如果需要封顶时,应检查毛竹、木杆的长度要能满足跨距要求。竹(木)杆长度不得小于跨距的1.1倍,封顶用的竹(木)杆不应接长。

10)封顶竹(木)杆应垂直大横杆布置,每根主杆不应少于一根封顶横杆。

11)封顶横杆绑扎后应在其上方靠近主杆内侧绑一根梢径不小于6cm的竹竿或梢径不小于8cm的木杆,其长度不小于6m。该杆的作用是方便导(地)线或牵引绳的拖牵。

12)封顶杆的两侧应绑扎羊角外伸支杆。

13)沿新架线路方向的跨越架顶,每侧增设一条φ11mm钢丝绳且收紧后拉至地面固定,作为跑线的后备保护。

14)在跨越架外侧的前后打好临时拉线,拉线用φ9.3mm钢丝绳,对地夹角不大于45°。跨越架宽度小于或等于6m时一侧应设两根拉线,大于6m小于12m时,应设三根拉线,依次类推。

15)跨越架搭设后应在显著位置悬挂警告牌。在地面上1.2~1.5m以下部位围一圈带刺铁丝网,防止被盗。

16)特别重要跨越架应设专人看守。

(8)以木杆作主杆、横杆及支杆时,小头直径应不小于7cm。毛竹作主杆、横杆及支杆时,小头直径应不小于5cm。若直径小于规定时,可取双杆合并或单杆加密使用。

(9)小钢管跨越架宜用外径为φ48~51mm的钢管。主杆、横杆应错开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0.6m。

(10)跨越架的主杆、横杆应错开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5~2.5m,绑扎时大头压在小头上,绑扎不得少于三圈。绑扎点处如果有两个以上杆件时,应先将其中二根绑绕三圈后,再交叉绑第三根,缠绕不少于三圈。

(11)各种材质跨越架的主杆、横杆的间距不得大于表3-5-21的规定。

表3-5-21 主杆、横杆的间距值 单位:m

①顺被跨越物长度方向的横杆为大横杆。
②垂直于大横杆的横杆为小横杆,其间距值可供参考。

(12)跨越架的主杆应垂直地面。遇松土或无法挖坑时,应绑扫地杆(即紧靠地面固定主杆的小支杆)。

(13)跨越架的横杆应与主杆成直角搭设。

(14)强风、暴雨后应对跨越架进行安全检查。发现跨越架交叉点松动后应重新绑扎,拉线应重新收紧。拉线的锚固若为角铁桩时,应视情况确定加深或拔出重打。

(15)拆除跨越架是搭设跨越架的逆程序,应由上至下逐根拆除,先拆横杆,再拆支杆,最后拆主杆,分层进行。严禁主杆、横杆整体推倒,严禁上下层同时拆架。

(16)单侧单排及双侧双排需要的跨越架材料估算如表3-5-22及表3-5-23所示。

表3-5-22 单侧单排跨越架材料估算表(架高10m,宽6m)

表3-5-23 双侧单排跨越架材料估算表(架高12m,宽6m)

4.抱杆式跨越架

(1)所谓抱杆式跨越架是指用组立杆塔的抱杆或类似抱杆的金属构架作主杆的跨越架。这类跨越架必须设置临时拉线。

(2)抱杆式跨越架分为单柱式或双柱式两种。单柱式如图3-5-136所示,双柱式如图3-5-137所示。其主柱有三种类型:

1)第一种为铝合金抱杆作主柱;

图3-5-136 单柱式抱杆跨越架

图3-5-137 双柱式抱杆跨越架

2)第二种为角钢抱杆作主柱;

3)第三种为专用的三角形断面钢管制作的主柱,见图3-5-138。三角形断面跨越架主材使用φ25×3m的钢管,斜材使用φ8圆钢。主材采用2m、3m、4m分段,段与段间用法兰连接。主材间距250mm,主材节间距500mm。它的特点是比较轻便,每米重量约为10kg。

图3-5-138 三角形断面的钢管跨越架外形图

(3)抱杆式跨越架以副为单位计算,每副由一个主柱(单柱式)或两个主柱(双柱式)、横担(木杆)和拉线组成。每两副组成一组,可供如下使用:

1)导线水平排列时,仅供一相导线或一导一地线使用;

2)导线垂直排列时,可供一回三相导线共用。

(4)抱杆式跨越架适用于各种被跨越物,但其高度一般不宜大于21m。对于三角形断面的小钢管主柱跨越架,不宜大于15m。

(5)第一种或第二种抱杆式跨越架高度在21m及以下时,一律用单层拉线布置。拉线采用φ12.5钢丝绳,近地面处应串联30kN双钩。拉线对地夹角不宜大于45°,跨越架主柱立好后,必须将拉线收紧。

(6)所有拉线在地面的锚固方式一律使用φ=30mm,L=1300mm的半圆形钢地锚。埋深规定如下:

1)坚土:不小于1.4m;

2)次坚土:不小于1.6m;

3)一般土:不小于1.8m。

坑底的受力侧应开小槽及马道,槽深不小于150mm且垂直于受力拉力。马道对地面夹角应不大于45°。

(7)铝合金抱杆及角钢式抱杆的跨越架在地面组装后应使用7~8m木杆作为小抱杆,用机动绞磨整体起立。三角形断面的钢管主柱跨越架可不用小抱杆而直接用机动绞磨整体起立。

(8)距带电体的距离不满足安全要求时,抱杆式跨越架的临时拉线应采用高强绝缘纤维绳或增大跨越架与带电体的距离。

(9)抱杆式跨越架的组立应按下列步骤操作:

1)根据跨越架线施工方案,确定抱杆柱的位置及拉线地锚位置,并复核拉线对电力线或通信线、索道等的距离,必须满足安全规程要求。

2)按确定位置挖地锚坑。安装钢地锚后应填土夯实。地锚埋深应符合技术措施第(6)条规定。

3)根据施工方案要求,将需要的抱杆运到现场进行分段组装,选择梢径不少于12cm、长度为4~5m的木杆作为横担,用10—8号铁线将横担与抱杆头部缠绕绑扎,每端不少于5圈。最后将羊角撑杆(竹或木均可)与主柱及横担绑扎。横担与抱杆之间用∠70×6×2000的角钢连接加固,如图3-5-139。

图3-5-139 横担加固图

4)按整立单杆的方法作好现场布置。由机动绞磨牵引起立抱杆式跨越架。

5)收紧拉线,调正跨越架主柱。拆除立杆工具。

(10)跨越电压为10kV及以上电力线路时,应停电后再进行组立。确实不能停电时,应保证抱杆跨越架距电力线的距离大于主柱全高(含羊角高)的1.2倍。

5.LDK型铝合金结构跨越架

(1)所谓铝合金结构跨越架是指铝合金主柱及铝合金专用横担组成的跨越架,其高度为21~50m,型式代号为LDK。

(2)铝合金跨越架主柱和横担为□500×500断面,由于高度不同,拉线有不同的布置。

1)主柱高度为24m及以下者,布置单层拉线,如图3-5-140所示(简称LDK—1型)。

图3-5-140 LDK—1型跨越架示意图

注:图中序号含义见表3-5-24。

2)主柱高度为24~35m时,一律布置双层拉线,如图3-5-141所示(简称LDK—2型)。

图3-5-141 LDK—2型跨越架示意图

注:图中符号含义见表3-5-25。

3)主柱高度为35~50m时,主柱用两根断面为□500×500的主柱并联组合成500×1020的断面,布置三层拉线,如图3-5-142所示(简称LDK—3型)。

图3-5-142 LDK—3型跨越架示意图

注:图中符号含义见表3-5-26。

(3)LDK—1型高21m,跨越架的主要材料用量见表3-5-24。

(4)LDK—2型高31.5m,跨越架的主要材料用量见表3-5-25。

(5)LDK—3型高50m,跨越架一副需要的主要材料见表3-5-26。

(6)LDK—1、2型跨越架的设计条件是:

1)正常情况下,垂直荷载15kN,网绳张力为2×2500N,有风。

2)事故情况下,垂直荷载15kN,水平荷载10kN,无风。

表3-5-24 LDK—1(高21m)型跨越架材料表(每副)

表3-5-25 LDK—2(高31.5m)型跨越架材料表(每副用量)

表3-5-26 LDK—3(高50m)型跨越架材料配置表

续表

注 由于现场选择的组立方法不同时,吊点联板的安装数量也不同。本表内的数量是按一组(二副)跨越架中,一副主柱倒装组立、一副主柱整体组立的方法来配置的。如组立方法改变,各种联板及螺栓的用量应按实际需要另行统计。

(7)LDK—3型跨越架的设计条件是:

1)正常情况下,垂直荷载15kN,网绳张力为2×2500N,有风。

2)第一种事故条件下,垂直荷载15kN,水平荷载10kN,无风。水平荷载作用于主杆中心线路施工方向。

3)第二种事故条件下,水平力及垂直荷载偏离主杆中心0.5m,垂直荷载10kN,水平荷载10kN,无风。

(8)LDK—1型跨越架组立。大多采用整体两点起吊,绑扎起吊两点合力线在跨越架重心1m以上,用LBR—11铝合金人字抱杆或用φ140mm×9m木抱杆。

(9)LDK—2型跨越架组立。采用整体三点起吊,绑扎起吊点合力线在跨越架心1m以上,用LBR—12铝合金人字抱杆。

(10)LDK—3型跨越架的组立采用两种型式(全高50m跨越架),头部28m是利用铝合金抱杆组成龙门架整体起吊。然后用倒装提升架组装跨越架下部22m。剩余的其他立柱又可以用已立好的柱子当作抱杆去整体起立50m高的跨越架。

1)利用倒装提升架提升。该方法占用场地小,适合在地形狭窄情况下使用。

2)利用已组立的跨越架主柱整体起吊同侧的另一根主柱只适用于平地。

对于单回水平排列的导线,每处跨越需要6副跨越架;对于双回垂直排列的导线,每处跨越需要4副跨越架。应根据地形条件选用其中一种方法或两种方法。

(11)LDK—3型跨越架组立前的现场准备。

1)三相导线悬挂点的处理。当三相导线为垂直排列时,本跨越架在放线过程中,要求导线在架头横担中心的0.5m范围内。当铁塔横担长度不一致,各相导线悬挂点垂直位置软分散时,应对悬垂绝缘子串采用牵拉的方法,使各相导线悬挂点基本在一铅垂线上。

2)架体的位置及组立方向应根据现场被跨越电力线的情况及地形进行勘测确定。

a.用经纬仪测量被跨越线路的标高及跨越交叉角。

b.定出跨越架各主柱中心桩,测定各主柱地面标高,确定主柱高度及准确的跨越距离。

c.操平各主柱位置的地面,测定各固定拉线地锚的位置。固定拉线分坑方位见图3-5-143。

图3-5-143 跨越架拉线分坑示意图

3)跨越架的组立及封网应停电后施工,但停电前必须作好现场一切准备,尽量缩短停电时间。

4)如果电力线距地面较高时,可以考虑先整立架体下半段(25m以下)再停电。

5)当被跨越电力线高于跨越架的有效跨越高度时,可采取降低被跨越电力线的方法,并将降低工作与组立跨越架同时安排。

6)申请停电及实施停电必须有专人负责联系,并有供电部门密切配合,明确接地点并在停电后设置可靠接地。

7)地锚的设置。每副架体应设置4个地锚:上、中、下层拉线共用一个地锚,拉线地锚坑深不小于1.8m。如果松软饱和土质应视地质条件加深。地锚布置示意如图3-5-142所示。

8)提升架拉线可设置双联角铁桩,打入地面深度不小于1.0m。

9)地面组装跨越架应遵循下列规定:

a.组装高度。根据现场地形,将主柱上半段组成一体,上半段长度不宜大于30m(含塔头高0.7m)。

b.组装顺序。由下往上组装,每段应设置两个支点垫木,组装完成后,每段不宜少于一个支点垫木,确保组装后的主柱呈直线状态。

c.接头螺栓用M16×45的5.8级螺栓,不得随意更换。螺栓应加垫圈拧紧。

d.挂拉线的接头应根据拉线方位安装拉线挂板及垫板,严禁方向装错。

e.每组装完一段应安装侧面联板及双柱间隔垫板。间隔垫板开口插入联板的深度应能防止起吊过程中垫板脱落。

f.塔头与主柱组装后,应在主柱顶部的前后侧绑扎一根φ100的圆木或竹竿,其长度为600mm。其作用是防止在穿引尼龙绳或导引绳过程中,绳索与主柱顶部摩擦。

(12)组立铝合金抱杆提升架。

1)组装提升架。

a.提升架由4根主柱组成,先立2根,待跨越架上半段立起后,再立另外2根。

b.每根主柱由2根3.8m的拔梢段及一根或两根3.0m的中间段组成。总高度为10.6~13.6m。每根主柱约重250kg。

c.竖立提升架的地面均应平整夯实,置于坚土上。其中拟作地滑车提升的底座应垫一块-15×500×500钢板(特别加工)。

d.提升架在地面组装的方位应与跨越架的组装方位相同。在跨越架主柱上方约9~10m位置垫一根方木,其长度不小于1.5m。

e.将提升架单根组好后再抬至方道木上,然后组装主横梁。

f.安装提升架的四侧临时拉线。

2)组立提升架的操作步骤。

a.按图3-5-144布置起立提升架。提升架总重约500kg,一般可采用6~8人辅助抬头部,用机动绞磨直接牵引起吊。

b.起立提升架如同整体立Π型电杆一样要有专人指挥,要分工明确,控制好四侧拉线和制动绳。注意制动绳在立架过程中不能松出。

c.立好两根提升架并调直后,必须将4根拉线牢固可靠地固定在角铁桩上,作好整立跨越架体上半段的准备工作。

(13)利用提升架组立跨越架上半段。

1)利用提升架整立主柱上半段的现场布置如图3-5-145所示。

图3-5-144 半边提升架组立布置示意图

1—跨越架主柱;2—半边提升架;3—拉线;4—牵引绳;5—制动绳

图3-5-145 整体起吊跨越架上半段(28m)布置示意图

2)起立上半段各主要索具受力。考虑挂一个吊点,吊点距主柱顶4.5m处。起吊重量包括:主柱1400kg,塔头200kg,上层拉线100kg,起吊总重量为1700kg,重心高16.47m。经计算,有:

a.起吊钢绳:受力为21800N(双根承担)。

b.制动绳:受力为25972N(双根)。

c.牵引滑车组(1—1):受力为31040N。

整体起吊上半段受力分析如图3-5-146所示。

图3-5-146 整体起吊跨越架上半段(28m)受力分析图

3)整体起吊上半段的主要工器具见表3-5-27。

表3-5-27 整体组立跨越架上半段工器 具配置表(利用提升架作抱杆)

续表

4)现场布置的几点说明。

a.起吊前,提升架的四根拉线必须收紧并固定。

b.跨越架顶端应挂两套拉线钢绳。一套为固定拉线,用于架体组立后锚固稳定架体;另一套为临时拉线,用于起吊及提升操作的晃绳,下方配走一走二滑车组;两套钢绳规格均为φ12.5。临时拉线挂于吊点联板上。两套拉线布置互成45°夹角。(www.daowen.com)

c.跨越架主柱两侧临时拉线应收紧,使主柱中心与朝天滑车、总牵引地锚在同一垂直面上。

d.主柱的制动绳应在起吊前收紧。

5)起吊过程的操作要点。

a.与整立单杆的操作要求相同。

b.当主柱起立到提升架上的朝天滑车接近失效时,应暂停牵引。派人登上提升架,拆除朝天滑车顶端的封顶螺栓。

c.起吊约50°以后,主柱后方临时拉线应带住,随主柱的起吊缓缓松出。

d.主柱立正后,四方临时拉线通过走一走二滑车组收紧并固定。

e.拆除起吊钢丝绳等索具。

6)利用已立好的两根提升架主柱起吊另一侧的两根提升架主柱,其操作步骤是:

a.为减少高空作业,另一侧两根提升架主柱在地面按第一副全部组装好。

b.用一根12.5起吊钢绳与起吊架体的牵引滑车组相连。在已立提升架横梁两端挂两只10kN级开口滑车,使起吊绳穿过两个滑车形成V字形。

c.另一侧提升架立正后,将其拉线收紧并固定。

d.利用跨越架主柱将副横梁吊上并安装好,穿好固定螺栓。

e.调整提升架四角外拉线,使提升架垂直地面并略向外倾5cm左右。

f.拆除提升架的内角四根拉线,作好提升跨越架主柱下半段准备工作。

(14)介绍倒装提升有两种提升架。

1)第一种用特制的倒装提升架(简称提升架,下同),布置如图3-5-147所示。此种提升架因稳定性较差,跨越架需打四方向拉线。

图3-5-147 倒装提升架示意图

2)第二种用4根10~14m铝合金抱杆组合而成的倒装提升架,布置如图3-5-148所示。此种提升架强度高,稳定性好,适用于高跨越架的提升。

图3-5-148 10.6m倒装提升架布置示意图

(图中符号含义见表3-5-27)

3)6m铝合金抱杆提升架材料配置见表3-5-28。

表3-5-28 6m提升架材料配置表

(15)倒装提升架的布置说明。

1)提升架的四方拉线应布置在对角线方向,拉线对地夹角应小于45°,拉线固定可以用锚桩或钢管地锚。用锚桩时,应用双联角铁桩。用地锚时,埋深不小于:坚土1.0m;次坚土1.2m;一般土1.4m。

2)提升钢丝绳通过特制的h形吊点铁板与跨越架主柱侧面法兰钢板相连。

对于LDK—1、2型跨越架,每段起吊用两块吊点铁板。吊点铁板下端直接挂在被吊主柱的法兰板上,上端通过短钢丝绳套与提升滑车相连。

对于LDK—3型跨越架,每次同时提升两段,同时使用四块吊点铁板,其下端与主柱法兰板相连接,上端用一条φ12.5×2m的钢丝绳套制作呈“∧”形与提升滑车相连。

3)特制倒装提升架上,距地面3m处有工作平台,便于操作人员进行跨越架主柱接装。抱杆组合式提升架,应在距地面约3m处的起吊两侧、两抱杆间搭两块厚度不小于5cm的木板,作为接装工作平台。

(16)LDK—3型跨越架倒装组立施工程序。

1)全套跨越架共有4副或6副主柱。设全套为4副,施工安装时,对被跨越电力线一侧的2副主柱作为一组。

2)每一组跨越架施工程序为(按一组2副):

a.现场准备;

b.组立提升架;

c.利用提升架组立架体上半段;

d.倒装提升下半段;

e.安装固定拉线及拆除提升架。

(17)倒装提升LDK—3型跨越架下半段。

1)倒装提升下半段现场布置如图3-5-149所示。

图3-5-149 倒装提升架跨越架布置示意图

(图中符号见表3-5-29)

2)倒装提升的主要工器具见表3-5-29。

表3-5-29 倒装提升跨越架工器具表

续表

3)现场布置的几点说明。

a.跨越架四根临时拉线下端应通过滑车组固定在地锚钢绳套上。地锚埋深不少于1.5m,地锚与跨越架的水平距离不少于50m。

b.提升钢绳通过特制的“h”形吊点板与主柱法兰钢板相连。

c.吊点板上方与一根长度为2m制成的“∧”形钢绳套相连,再与提升滑车组的动滑车相连。

d.在提升架上距地面约3m处搭设厚度为5cm的木板,作为跨越架主柱对接的操作平台。

4)提升跨越架主柱应按下列步骤操作:

a.提升准备工作完毕后,检查主柱四侧临时拉线,保证拉线能顺利松出。

b.启动绞磨,开始提升。顺线路方向架设一台经纬仪观测主柱是否正直,并指挥两侧临时拉线随主柱的提升缓慢松出。横线路方向由指挥人目测主柱是否正直,并指挥顺线路方向临时拉线缓慢松出。

c.当主柱下平面吊离地面有4.7m时,应暂停牵引。

d.利用提升架上的小滑轮(5kN级),穿一根16棕绳,将待接段提升离地面后,用人力将下端推到主柱正下方(应事先做好标记),然后松出棕绳(注意棕绳不要完全松掉,而应拴在提升架上),使待接段就位,并对准提升架。

e.缓慢松出绞磨绳,使提升段与待接段对准接头孔,安装接头螺栓,使待接段完全落到地面。

f.拧紧接头螺栓。安装侧面联板。

g.松出起吊钢绳,作好下一段的提升准备。

(18)安装跨越架固定拉线及拆除提升架。

1)跨越架固定拉线应按下列步骤进行安装:

a.将经纬仪支于顺线及横线路两个方向,观测主柱是否垂直地面。调整主柱正直后,再安装固定拉线。

b.固定拉线由下层、中层再上层的顺序进行调紧。下层、中层用双钩调节收紧。上层用手扳葫芦调节收紧。四方拉线应受力一致,使主柱略向封网反侧倾斜。

c.固定拉线安装并收紧后,拆除临时拉线。

d.复检主柱是否垂直地面,整根柱是否弯曲。确认合格后,应将双钩封死;对于手扳葫芦应用锁头锁死,并将挂钩用铁线封死,防止回转或误操作。

2)拆除提升架应按下列步骤操作:

a.在跨越架主柱下层拉线的下方悬挂起吊滑车,将牵引钢绳穿过起吊滑车与提升架主横梁相连接。

b.启动绞磨,收紧牵引绳后暂停。

c.登上提升架,用二根棕绳将两根主横梁分别临时固定在架体主柱上。

d.用棕绳吊起副横梁,拆除两端螺栓,使其慢慢落地。

e.提升架上工作人员转移到主柱上,松出吊主横梁其中的一根棕绳。

f.柱上人员到地面后,用人压一侧提升架拉线,使其向外倾斜,并缓慢松出牵引绳,直至提升架落至地面。

g.用同样方法拆除另一侧提升架。

(19)安装相邻的第二副跨越架主柱有两种方法。

1)如果第二副主柱位置的地形平坦,无障碍物时,可利用已立的跨越架作为单抱杆,整立起立50m跨越架。

2)如果第二副主柱附近地形具有组立30m以下主柱条件时,也可利用已立的跨越架作为单抱杆,整立上半段主柱。然后利用主柱起吊提升架,再用提升架倒装下半段,如(15)条方法操作一样。

(20)利用已立的跨越架主柱整体起立50cm跨越架。

1)整立50m跨越架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a.在已立好的跨越架主柱上靠近中层拉线的接头处将起吊滑车挂于主柱两侧,如图3-5-150所示。

b.按布置图埋设总牵引及制动绳地锚,地锚坑深不小于1.8m。

c.按规定的方位将跨越架在地面组装好。除吊点处安装吊点联板外,其他法兰接头的上下方均应安装侧面联板。

d.主柱上挂三条临时拉线:一条为后方拉线,两条为侧面拉线。后方拉线与制动绳共用地锚,两侧临时拉线用三联角铁桩固定。

e.主柱上层的4条固定拉线应全部挂上。

f.按布置图穿引千斤绳和总牵引钢丝绳,并布置好机动绞磨。

图3-5-150 已立主柱的中层拉线挂点安装起吊滑车

1—吊点联板;2—起吊滑车;3—大千斤钢绳;4—中层临时拉线;5—总牵引滑车

2)整立跨越架的现场布置如图3-5-151所示。

图3-5-151 整力跨越架布置示意图

(图中含义见表3-5-30)

3)整立跨越架的索具受力分析如图3-5-152所示,计算结果如下:

图3-5-152 整立跨越架受力计算图

a.已立跨越架主柱受压合力:43500N。

b.总牵引(双绳)合力:42500N。

c.千斤钢绳合力:40800N。

d.千斤钢绳受力:单为22000N;双为11000N。

e.制动绳合力:34140N。

4)整立50m跨越架的工器具配置见表3-5-30。

表3-5-30 整体组立50m跨越架工具配置表

5)整立50m跨越架主柱的操作要点与整立混凝土电杆的操作要求相同。

6)跨越架整立好后,应按第1)条要求安装固定拉线。

6.CS型钢结构跨越架

(1)CS型钢结构跨越架由电力建设研究所施工机械研究室设计,并于1986年首次在±500kV葛上直流输电线路上应用。经过改进形成CS系列跨越架。

(2)CS型钢结构跨越架有两种型号,即CS—30及CS—50,它们的高度分别为30m及50m,主要部件尺寸见表3-5-31。

表3-5-31 CS型钢结构跨越架主要部分尺寸 单位:m

注 ( )括号内数字为毛长。表中“提升井”即技术措施的倒装提升架。

(3)跨越架由架体、提升架、动力源和绝缘网等四部分组成。

1)架体(主柱)为分段组合式钢结构,段与段之间用包钢及螺栓连接。每副架体包括一个塔头(即横担),一个塔根,一个中间节(具有拉线挂孔的标准节)和若干个标准节组成。塔头上方安装φ120×1910挂胶滚筒和外伸羊角。架体断面为700×700,主材用16Mn∠70×6,斜材为16Mn或A3∠40×4。塔根为变截面结构,上断面为700×700,下断面为320×320。当高度为17m以下用一层拉线,大于17m时用2层拉线,大于32m时用三层拉线。跨越架架体外形见图3-5-153。

图3-5-153 CS—30型跨越架示意图

2)提升架是组立架体的支撑设备,为分片组合式带拉线的钢结构。截面尺寸有两种:0.8m×0.8m和1.0m×1.0m。高度为6m,主材为A3∠80×6,斜材为A3∠40×4,重约600kg。

3)动力源即液压驱动系统。由装在提升架上的两个液压缸、驱动操作箱和柴油机等组成。液压缸活塞直径为φ80,行程1.5m。驱动操作箱设有操作手柄及油压表,设计压力为600N/cm2,额定压力为800N/cm2。柴油机为6hp力的175—Ⅱ型柴油机。

4)跨越架上方装设有5m×45m用尼龙绳编织的绝缘网。

(4)CS型跨越架的主要技术参数。

1)架体按30m计算,每副约2500kg(包括拉线、地锚等约为3000kg),单件运输重量为250kg。

2)最大设计荷载:垂直荷载15kN,水平荷载为20kN。

3)正常情况下,最大设计风速15m/s。

(5)按30m的标准高度,按三相导线水平排列,6副跨越架需要的机具见表3-5-32。

表3-5-32 机具明细表

(6)跨越架运输应遵守下列规定:

1)架体为焊接结构,体积较大,吊运中绑扎位置应正确,防止局部变形,严禁用水平材或斜材作为吊点。

2)提升架由两片组成,长途运输时应组装成整体,不得分片运输,防止碰撞变形。

3)同一跨越处组立各架体后,拆架搬运时,不应拆下油缸,防止撞坏油管接头。

4)柴油机、液压泵、油管等应装箱运输。

5)运输前,所有设备均应清点检查,数量、质量应满足施工要求。

(7)架体基础及拉线地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根据跨越施工方案进行基础分坑,按方案要求挖埋四侧地锚。上层拉线对地夹角应不大于60,上、下层拉线可共装于一个地锚。

2)架体基础用枕木在地面上敷设而成,其面积大于1.2m×1.2m。枕木上平面应略低于地平面,四周间隙埋土夯实。

3)每副跨越架设一接地棒,其埋深应大于0.6m,与塔根距离应大于1.5m。在潮湿天气,工作人员不得接触接地体。

(8)架体的组立按下列四个阶段进行:

组立顶部四节组立提升架泵站空载试运行倒装组立架体。

1)组立顶部四节应按下列步骤操作:

a.“顶部四节”包括塔头、2个标准节和塔根。应在地面组装好,塔根应对准基础位。

b.用小人字抱杆及机动绞磨整体立起顶部四节。其操作要求与单根水泥杆整体起吊相同。

c.顶部四节立好后,应将四侧拉线收紧固定。收紧固定前,应复测立的位置是否正确。

2)组立提升架应按下列步骤操作:

a.起吊前应将提升架下部的调节螺杆留出最大调节距离。撑脚盘放在规定位置。

b.起吊前,上下层滑道应调紧,使两轮槽间隙达到最大,即700mm以上。

c.以立好的顶部四节为直立抱杆,在其头部的横担上挂好起吊滑车,利用机动绞磨,分片进行起吊,可以两片同时起吊。

d.两片提升井合拢时,先将一片的上下层滑道(槽轮)与同侧架体主材对正、入槽,用麻绳临时绑住;再将另一片提升井与另一侧对正、入槽,同样绑住。在整体悬空情况下,用手扳葫芦将两片调平后,由上至下安装连接螺栓。

e.合拢后,将提升井落入撑脚盘。将滑道横材、水平滑车、安装平台等部件安装完备。

f.在经纬仪观测的配合下,收紧提升井四条拉线,使提升井与地面垂直并使四个撑脚盘与地面撑紧,然后将提升井四脚分别用四根拉线在地面锚定,防止位移。

g.将上下滑道螺栓全部放开,使各螺栓处于松弛状态,使槽轮与主材贴实。

h.架体顶部四节拉线放松。

3)泵站空载试运行。

a.液压系统空载运行10min后,打开压力表开关,将操作手柄置于油缸回缩的下降位置,观测压力表,调整溢流阀压力至60MPa。不允许在油缸工作时调整压力。

b.空载上升至油缸全部伸出后缩回,检查各部件运行情况,确认无漏油后方可开始工作。

4)组立跨越架按下列步骤操作:

a.操作换向手柄,使提升油缸带动“顶部四节”上升。

b.当塔根底面高出水平滑车轨道时停止提升,将水平车推入提升井内,使之位于塔根下方,再将顶部四节座于水平滑车上。

c.拆除塔根与标准节的包钢连接螺栓,提升顶部三节。

d.由机动绞磨通过滑车将塔根拉到提升井的外侧,以不妨碍安装标准节为原则。

e.由机动绞磨通过滑车将标准节座立在轨道支盘上推入提升井内,使之对准顶部三节。

f.启动液压泵,将顶部三节缓慢落下,使其插入标准节的包钢内。此时应注意不得卡在固定卡爪上。

g.地面工作人员立即登塔进行架体段间连接。为了减少液压缸活塞的承载力,应调整行程使提升架的固定卡抓顶住架体,液压缸回松下落。

h.接装完成后即可开始顶升,到达其行程位置时,调整行程使提升架的固定卡爪顶住架体,液压缸下落,依次循环,完成各段架体的提升。由于提升油缸行程仅1.5m,每次提升约为1.3m,标准节净长2.4m,需往返2次提升到位。

i.当组立高度达到中层拉线位置,应注意提升带拉线孔的标准节。

j.提升到设计高度后,应用经纬仪在两个方向观测,调正架体,固定架体拉线。提升过程中应用经纬仪观测架体的偏斜。

7.跨越架的封顶网和封顶杆

(1)为了保证跨越架线的施工安全,架线施工中被跨越物的上方应设置封顶网或封顶杆。跨越电力线、电气化铁路及重要通信线必须设置绝缘封顶网。

(2)跨越架封顶杆主要采用竹竿和封顶网。封顶网有两种:一种是用φ12尼龙绳现场编织的网,可以根据现场需要编织其所要求的长度和宽度,另一种是在工厂订做专用的尼龙网,规格为4m×10m、4m×20m、6m×10m、6m×20m等。

(3)封顶杆、封顶网的适用范围。

1)封顶杆只适用于两跨越架间的跨距为6m及以下者且跨越架主杆为竹、木杆。

2)自己编织φ12尼龙绳网适用于跨越公路、铁路等。

3)从工厂购置的尼龙网具有较高的绝缘水平,适用于跨越各种电压的电力线、通信线等。

(4)封顶网、封顶杆跨越电力线安装时应停电施工。

(5)封顶杆的安装应按下列步骤操作:

1)封顶杆的小头朝上传递到跨越架的一侧。

2)由两人在架顶操作,使小头端一次搭至另一侧的架顶上。

3)调整封顶杆伸出横杆长度,使两侧大体对称。

4)将封顶杆与主杆(或大横杆)绑扎牢固。

5)在封顶杆的上方设置横杆,间距按表3-5-21执行。

(6)封网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1)根据现场跨越距离确定绳网的连接长度和使用绝缘网的张数。

2)当跨距在50m以内时,滑道绳用φ20绵纶绳。当跨距超过50m时,应选用φ24的高强度纤维绳(即迪尼玛)。

3)在跨越架下铺一张6m×10m或6m×20m的编织带布用来托放绳网。外观检查网绳的质量合格,晴天遥测绝缘电阻,当两极间距1cm,用5000V摇表遥测的绝缘电阻值不得小于700MΩ。

4)在被跨越物的上方人力展放一条φ6的绵纶绳,并用最快速度将其张拉升空。φ6绵纶绳用来张拉滑道绳及绳网。

(7)滑道绳及绳网的展放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将网绳在地面穿入滑道绳,然后将网绳和滑道绳一道张拉升空。该法适用于被跨越物可以停止工作的状态如封路、停电等。布置示意如图3-5-154所示。

第二种方法:先将滑道绳展放升空,再将网绳吊上跨越架,穿入滑道绳展放。布置示意如图3-5-155所示。

图3-5-154 第一种方法展放封顶网

图3-5-155 第二种方法展放封顶网

(8)第一种封顶网架设方法如下:

1)在地面将网绳两侧的网扣(与腰绳挂扣相同)按顺序穿入两条滑道绳。

2)网绳的上方沿施工线路方向应连接一条φ10绵纶绳,便于升空后牵拉网绳及牵引导引绳。

3)网绳应绑扎成一捆,把网绳像卷布捆一样卷得整齐有序,便于升空后有序牵拉。

4)将网绳集中在一滑道绳一端的地面用人力吊牵到跨越架的横担上,通过滑轮在地面处绑扎固定。

5)将滑道绳另一端(即牵引端)利用φ10绵纶绳牵拉至另一个跨越架的横担上并通过滑轮在地面或架身主柱下部绑扎固定。滑道绳张力采用绵纶绳时应不小于2000N;采用高强纤维绳时,应不小于5000N。

6)牵引预先设置在网绳上方的φ10绵纶绳,使网绳张拉直至在两跨越架间铺开。网绳两端应同时收紧固定在横担的挂板上。

7)封顶网铺开收紧后,余绳应卷好,放置于架体主杆上(应高出地面10m以上)。

8)φ10绵纶绳两端汇过跨越架通过横担的放线滑车引至地面,等待与两端放线的导引绳连接。

9)注意牵引导引绳时应同时牵挂另一条φ10绵纶绳,以备第二次牵引导引绳,依次类推。

(9)第二种封顶网架设方法如下:

1)将φ20绵纶滑道绳的固定端(应留有足够长度)吊到横担上固定。将滑道绳牵引至另一侧跨越架的横担上收紧固定。吊φ20滑道绳的同时应带一根φ10绵纶绳。

2)将网绳在地面铺开后吊其中一端(两个点)升空至滑道绳固定端的靠近横担处。

3)由高处作业人员(两人,每滑道绳一人)在网绳两侧按次序将网扣套入滑道绳,直至网绳全部升空。

4)由预先备好的φ10绵纶绳牵引网绳使其在两跨越架间铺开。网绳两端应同时收紧并固定在横担的挂板上。

5)以下操作同第一种封顶网架设方法。

(10)架线完毕,拆除封顶网时按架设封顶网的逆程序进行。

(11)搭设或拆除封顶网,应停电进行。确实无法停电时,搭设或拆除过程中,应由带电作业人员操作,并且严格遵守带电作业规程。

8.不停电搭设跨越架

(1)跨越10~220kV电力线路进行架线施工,应尽可能与运行单位联系实现停电搭设跨越架。如确实不能停电时,应编写不停电搭设跨越架的施工技术措施,报公司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2)编写不停电搭设跨越架施工技术措施必须按安全规程的规定确保高处作业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符合表3-5-33的规定,同时还应满足下列各项要求:

表3-5-33 高处作业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 单位:m

1)竹、木跨越架外缘与带电体(应考虑风偏影响)最小水平距离及各种跨越架的金属拉线与带电体(应考虑风偏影响)的最小接近距离不得小于表3-5-33的第一行规定。

2)金属结构跨越架组立过程中,架体外边缘与带电体的距离应大于跨越架全高(含羊角高)。

(3)搭设竹、木跨越架及组立金属跨越架的基本原则是:在任何情况下任何物件及工具不得触及带电的电力线。

(4)不停电搭设跨越架时,必须执行下列规定:

1)应在晴朗天气条件下搭设跨越架。

2)绝缘绳的耐压水平必须符合被跨越电力线的电压要求。

3)任何绳、网有可能触及电力线时,其绳、网使用前必须经过耐压试验,合格后方准使用。

4)被跨越电力线的重合闸应退出,且运行单位应派人员到现场监督配合。

(5)封顶用的竹、木杆严禁触及电力线。封顶的尼龙绳或绳网在未经过耐压试验前不准触及电力线。经耐压及绝缘电阻试验合格的绝缘绳、网,也应尽量以最少时间触及电力线。

(6)当跨越距离大于30m时,应选用高强绝缘绳作为滑道绳。

(7)竹、木杆跨越架搭设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1)作好被跨越电力线的现场调查,制定施工技术方案。

2)根据现场情况,确定主杆坑位及拉线位置。

3)根据竹、木杆长度选配合适的竹、木杆,以保证各根主柱绑扎后都具有同等高度。

4)作好跨越架的用料准备。竹、木杆梢径应不小于50mm。

5)参加搭设跨越架的人员必须经不停电搭设跨越架的专门安全技术交底后方准工作。

6)明确人员分工。杆上作业人员、杆下传递材料人员及安全监护人员,实行一条线操作,人跟人监护。所谓“一条线操作”就是登杆人与相应的传递人员实行单线传送及联络;所谓“人跟人监护”就是杆上作业人员搭设,杆下有专人跟踪监护。

(8)竹、木跨越架搭设过程中应遵循下列规定:

1)在地面竖立主杆前,必须丈量竹、木杆长度。如果长度大于电力线对地距离,则必须顺电力线方向竖立,竖杆不得少于2人扶杆。

2)杆、木杆间及与钢管间绑扎用#10镀锌铁线(每段长度不宜超过1m),且应绕成圈携带登杆,禁止带大捆铁线登杆。钢管与钢管之间用专用卡扣拧紧。

3)杆上人员应由主杆的外侧(内侧是电力线)向上攀登,且应站在主杆外侧进行作业。

4)竹、木杆往上传递应由外侧向上传递。

5)每竖立一根主杆,应立即挂一层尼龙绳临时拉线。主杆竖好后,应绑扎大横杆,最后绑扎交叉支撑杆及侧向支杆。

6)下面一层主杆及横杆绑扎牢固后方准接长主杆。接长主杆,必须由两人操作,一人扶杆,一人绑线,禁止一人单独操作接长主杆。

7)竹、木杆接长到顶后,应在主柱的适当位置(距电力线保持安全距离)打好前后侧拉线并收紧固定。

(9)对于双面单排杆、木跨越架除主杆、大横杆之外,还应在两面架体之间连接小横杆及交叉支撑杆。但其高度应满足对电力线安全距离的要求。

(10)对于双面双排杆、木杆跨越架,两排之间应连接小横杆及交叉支撑杆,保持架体稳定。

(11)竹、木跨越架的临时钢绳拉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1)竹、木跨越架原则上只打一层拉线。

2)内侧钢绳拉线挂点高度以保持拉线对电力线安全距离为准。

3)外侧拉线挂点应选择在架顶主杆节点处。

4)拉线方向原则上应与待展放的导地线方向一致。当交叉角大于45°时,为保持跨越架稳定,应增加两对垂直被跨越电力线的临时拉线,一律设置在架体外侧。

5)拉线选用φ9.3钢丝绳,下端串接φ20花兰螺丝。

6)拉线锚固在双联角铁桩上,桩的入土深度不少于1m。

7)临时拉线对地面夹角应为45°~60°。

(12)搭设封顶杆应按下列程序操作:

1)双侧架面间跨距在6m以下,而封顶杆长大于7m时,可由两人扶杆,将竹、木杆小头伸向对侧,进行送杆封顶。

2)双侧架面跨距在6m以下,但封顶杆长在6.5m以下或者跨距在5m以上时,采用一头用绳拉杆,另一头送杆的办法封顶。其操作步骤如下:

a.将φ2~4尼龙小绳在一侧架顶固定,拴一重物(如φ16延长环或φ6元宝螺丝)越过架顶抛向另一侧。因绳很轻,绳将随重物坠地张拉,绳不会悬吊在电力线上。

b.利用尼龙小绳牵拉一根φ10尼龙绳两侧拉紧,利用尼龙小绳拴好封顶杆小头,套在φ10尼龙绳上,慢慢传送竹竿。

c.一侧送杆,另一侧收紧尼龙绳拉杆,直到能抓住封顶杆为止。

d.将封顶杆排放与施工线路方向尽量保持垂直后,随即在架顶两侧进行绑扎。

e.依次法逐根传送并绑扎,直至全部封顶杆绑扎完。

3)封顶杆的上方用1~2根尼龙绳与其相交叉绑扎固定。

(13)搭设封顶网应按下列步骤操作:

1)用射绳枪将φ2尼龙绳由被跨电力线一侧射过电力线上方另一侧的地面,也可在φ2尼龙绳头绑一重物用人力抛掷方法。

2)将尼龙绳拉至架顶并带一定张力。

3)用φ2牵φ6,再用φ6牵φ20尼龙绳,经张拉在架顶两端固定形成滑道绳。

(14)起吊金属结构跨越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起吊索具的安全系数应提高20%~40%。

(15)起吊金属结构跨越架,靠近带电电力线的临时拉线应设专人监视。起吊过程中应保证安全距离,有条不紊地进行。

(16)带电拆除跨越架原则上应由原安装人员拆除,必须按安装跨越架的逆程序即由上至下进行。如果拆除工作更换人员时,必须经安全技术交底后再上岗。拆除工作与搭设工作具有相同的危险性,同样应执行本技术措施的有关规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