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张力架线施工操作指南

张力架线施工操作指南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张力架线施工前期工作1.概述首先熟悉图纸,根据规程要求,预选牵张场,计划运输路线,然后依据线路杆塔明细表及线路断面图,对所架线段的实地情况进行全面细致地调查一次。落实架线初步方案的可行性。运输导地线及牵张设备和放线主要工具。5)非特殊情况尽量不以耐张塔作张力放线段起止塔。地形应平坦,能满足布置牵张设备、布置导线及施工操作等要求。

(一)张力架线施工前期工作

1.概述

首先熟悉图纸,根据规程要求,预选牵张场,计划运输路线,然后依据线路杆塔明细表及线路断面图,对所架线段的实地情况进行全面细致地调查一次。落实架线初步方案的可行性。列出每一档内的实际地貌,农作物的分布情况。各档内原有障碍物与线路开工后的新增跨越物,都要逐项逐条绘在展放导地线的布线图上,并标明某障碍物的名称、高度、宽度(或形状)、数量及所处位置,为架线布线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资料。技术部门画出展放导地线布置图纸。

架线前一般对高山、丘陵地带进行一次预先清障,即对带电距离不够的地段树木砍伐出一个放线通道,对将要成熟的经济作物尽量提前收获,减少社会经济损失。

按所选定牵张场地确定导地线运输道路,修整道路,平整牵张场地(包括导地线摆放排列,及各种机械及转向滑轮和地钻的位置)。

绘制确定所需搭设跨越架的数量、高度、长度和型式图。

运输瓷瓶金具,悬挂直线塔绝缘子及放线滑车。

运输导地线及牵张设备和放线主要工具。

运输转角塔、耐张塔挂线滑车。

按布线图运输导引绳、导线、地线及其牵引机械。张力设备就位后,可按张力放线基本顺序进行下列工作:

(1)展放导引绳,将导引绳分段展放,逐基穿过放线滑车,并与相邻段相连。

(2)用小牵引机收卷导引绳,逐渐将施工段的导引绳更换为牵引绳。

(3)用牵引机收卷牵引绳,逐步将施工段内的牵引绳更换为地线。

(4)一般地线放完后,用主牵引机收卷大牵引绳,将施工段内的大牵引绳更换为导线,根据主牵引机及张力机的大小和导线型号选择,适合采用一牵一、一牵二、一牵四等放线方式。

2.张力放线段的划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一般情况下,张力放线段的长度应包括15个放线滑轮的线路长度,宜为5~8km。当选择牵张场地非常困难时,放线段内包括的放线滑轮数量不应超过20个。

(2)跨越特别重要的跨越物,如铁路高速公路和110kV及以上电力线等,宜适当缩短放线段长度,以确保安全和快速完成跨越架线任务。

(3)在确定张力放线段长度时,同时还应考虑下面的影响因素:

1)选用的张力场、牵引场应在地势平坦、交通方便的直线塔之间。

2)选用的放线段长度与线轴导线累计线长相近的方案,以减少直线压接管数量。如果导线供货为定长时,放线段长度应与线轴中线长的整数倍相近。

3)在以放线段作为紧线段进行架线时,选用张力放线段代表档距与所在耐张段(或主要耐张段)代表档距接近的方案,以利紧线和提高紧线应力与设计要求应力的正确度。

4)选用以上扬杆塔作张力放线段起止塔的方案。

5)非特殊情况尽量不以耐张塔作张力放线段起止塔。

3.牵张场地的选择

(1)牵张场地应选择牵引机、张力机能直接运达到位,且道路修补量不大;桥梁载重能满足承载力不小于250kN的要求;利于施工,并能减少停电时间的档距处。

(2)地形应平坦,能满足布置牵张设备、布置导线及施工操作等要求。场地面积不应小于:张力场为55m×25m;牵引场为30m×25m。

(3)相邻直线塔允许作过轮临锚。一般情况下,要求过轮临锚的条件是:

1)锚线对地夹角不大于25°(这是目前的设计验算条件)。

2)锚线及导线压接无特殊困难。

3)牵、张机出口与邻居悬挂点间的高差角不应超过15°。

(4)下列情况不宜选作牵、张场:

1)需以直线转角塔作过轮临锚时。

2)档内有重要交叉跨越或档内不允许导地线接头时。

3)牵、张机出口与邻塔导线悬挂点高差角大于15°时。

(5)一般情况下,张力场不应转向布置。受地形限制,牵引场选场难以满足上述规定时,可通过转向滑车进行转向布置。

4.悬垂绝缘子串及放线滑车在吊装前的准备工作

(1)组装绝缘子串及放线滑车吊装应设专人负责。

(2)悬垂绝缘子串及金具的组装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规定。

(3)检查放线滑车与绝缘子串连接方式是否可靠和正确。

(4)检查放线滑车转动是否灵活,同一放线段内滑车轮径及结构是否相同。如不灵活、不相同时应更换。

(5)瓷质绝缘子应摇测绝缘电阻。用不低于5000V兆欧摇表进行测试,在干燥情况下遥测的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500MΩ,并作好记录。

(6)绝缘子应逐个将表面清理干净。

(7)检查碗头、球头与弹簧销之间的间隙,应配合适当。在绝缘子(或碗头)弹簧销已安装好的情况下球头不得自碗头中脱出。

(8)绝缘子的开口方向应统一,悬垂串上的弹簧销一律向受电侧穿入(见验收规范)。

(9)金具上所用的闭口销的直径应与金具上的孔径相配合且弹力适度。开口销的开角不得小于60°,严禁用铁线或铝线代替闭口销和开口销。

(10)如果设计对绝缘子颜色有特殊规定时,应按设计要求组装。

5.悬垂绝缘子串及放线滑车的吊装

(1)可吊一串或同时吊双串绝缘子串及放线滑车。

(2)由于500kV悬垂绝缘子串及放线滑车的单串重量约400kg,不应用人拉起吊,而应用10kN级机动绞磨起吊,其布置示意图如图3-5-37所示。

(3)吊装绝缘子串的布置及操作要点是:

1)牵引钢丝绳与绝缘子串的连接应使用专用吊装卡具,且安装在第4片绝缘子的下方。如无专用卡具时,可用一条φ20尼龙绳套(破断力>25kN)。

图3-5-37 吊装悬垂绝缘子串及放线滑车布置图

1—棕绳;2—放线滑车;3—绝缘子串;4—专用卡具;5—钢丝绳;6—20kN转向滑车;7—10kN机动绞磨;8—角铁桩;9—地锚(或塔座)

2)横担上的起吊滑车应挂在距绝缘子串挂孔约0.3m处,以利绝缘子串就位。

3)绝缘子串将要离开地面时,将绝缘子串理顺,避免折弯碰撞。

4)吊装过程中,注意不要让绝缘子串与塔身或横担相碰。绝缘子串提升越过下层横担时,用控制绳将绝缘子串拉离下层横担。

(4)当直线塔的单相悬垂绝缘子串为双串悬挂方式时,每串悬垂绝缘子串的下方悬吊一只放线滑车,起吊布置见图3-5-38。两串同时吊装就位后,应用木撑或铁撑隔开固定,一般每隔7~8片设一撑杆,以防放线中两串绝缘子互相碰撞。吊装好的双串绝缘子串如图3-5-39所示。

图3-5-38 吊装双串悬垂绝缘子串布置示意图

1—铁撑杆;2—放线滑车;3—绝缘子串;4—专用卡具;5—钢绳;6—起重滑车

图3-5-39 双串悬垂绝缘子串加装撑杆示意图

(二)牵张场布置

(1)牵引场布置的主体设备是主牵引机(俗称大牵)及小张力机(俗称小张),一般采用顺线路方向布置。牵引场的平面布置如图3-5-40所示。

图3-5-40 牵引场平面布置图

1—主牵引机;2—高速导向滑车;3—锚线架;4—锚线地锚;5—钢绳卷车;6—小张力车;7—小张力车地锚;8—牵引绳;9—空牵引绳筒;10—主牵引机地锚

(2)张力场布置的主体设备是主张力机(俗称大张)及小牵引机(俗称小牵),均采用顺线路方向布置。张力场的平面布置如图3-5-41所示。

图3-5-41 张力场平面布置图

1—主张力机;2—主张力机地锚;3—锚线地锚;4—锚线架;5—导线线轴;6—线轴架;7—导引绳;8—小牵引机地锚;9—小牵引机;10—待用导线线轴;11—牵引板;12—牵引绳

(3)当某一放线段的导线展放完后,需展放相邻另一段导线时,牵引场的大牵和小张及张力场的大张和小牵就必须转场或调头转向。为此,应做到:

1)除线路两端及某些特殊布场之外,牵、张场的临锚架均应在大牵、张力机前后邻塔间布置,如图3-5-40、图3-5-41所示。

2)临锚架与大牵、张力机间应保持约20m的距离,与邻塔导线的挂点间仰角不得大于25°。

3)大牵、张力机需调头转向时,第二次就位与第一次位置应重叠10~15m,以利导线连接。

(4)牵、张场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大牵、张力机布置在线路中心线上,其方向应对正邻塔导线悬挂点,使绳(或线)在机上的进出方向垂直大牵的卷扬轮和大张的张力轮中心轴。

2)每展放完一相导线后,大牵、张力机均应调整方向,对正邻塔另一相导线悬挂点。

3)小牵、张力机按导线牵放顺序分别布置在每相线路的垂直下方。牵放完第一相牵引绳后,小牵、张力机分别移至第二相线距的垂直下方,或者调整小牵、张力机的摆放角度,继续同样操作。

4)大小牵、张力机顺线出口方向与邻塔导线悬挂点的仰角不宜大于15°,俯角不宜大于5°。大牵至邻塔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0m,且大牵、大张机出线方向与邻塔边导线的水平夹角应不大于5°。

5)大小牵、张力机就位后,应用枕木将机身垫平、支稳,并用锚桩将机身固定。顺线锚固的链(绳)对地夹角应小于45°,侧向锚固绳与机身夹角应小于20°。每台大牵、大张力机不少于4个锚固点,小牵、小张力机不少于3个锚固点。

6)在大张力机后方约15m处,成扇形布置前后四个导线盘架,使导线出线方向垂直于线盘中心轴。

7)25t汽车吊车应布置在导线盘架的后方,其侧面应为导线集放区,见图3-5-41。

①牵引场布置图,见图3-5-40。

②张力场布置图,见图3-5-41。

8)大张力机与线端临锚架间为导线压接场地,大张力机与导线盘架间为更换线盘操作场地。压接场地和换盘场地均应平整,便于操作。

9)图3-5-40和图3-5-41是按单回三相导线布置。如为双回导线六相布置时,线端临锚架数量增加一倍,方向应尽量布置在导线的下方。

(5)锚桩埋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所有锚桩均应使用∠75×8×1200角铁桩,根据地质条件,每处采用2根或3根。入土深度不应小于1.0m。锚桩周围不得有积水。锚桩不得打入软土或填土内。在稻田地用地钻,φ250×1.2m,每处两个。

2)所有地锚均应使用φ230×1600钢管地锚或400×1200钢板地锚。大牵、张机每个锚固绳用单根钢管地锚,埋深:坚土不小于1.5m,次坚土不小于1.8m。导线线端临锚用两根钢管地锚或100kN的钢板地锚,埋深:坚土不小于1.8m,次坚土不小于2.0m。

3)地锚坑底部的受力侧应掏挖小槽,槽深不小于150mm,钢管应水平安置在小槽内。

4)地锚坑的受力侧应掏挖马道,使地锚的钢丝绳套(俗称地锚鼻)落在马道内,马道对地面夹角不应大于45°。

5)水田地带设置地锚时,其坑内应抽干水再回填土,严禁用烂泥、淤泥回填。坑内土质松软时,必须用钢板地锚。

6)一般情况下地锚均应埋土。若使用不埋土地锚,其埋深应另作验算,或作试验拉力而定。

(6)导引绳展放。

1)导引绳的布线应考虑适当裕度。平地和丘陵按1.1倍放线长度,山区按1.2倍放线长度,高山地带按1.3倍放线长度。

2)导引绳一般用人力展放。先将每捆导引绳(□10∶372kg/1000m;□11∶386kg/1000m)分散运到放线段内指定位置,用人力向线路前后侧展放。导引绳之间用30kN抗弯连接器连接。

3)放线段内同相位的导引绳宜使用同型号、同规格的导引绳。用抗弯连接器将导引绳连接好。导引绳的绳盘装卸运输时,应轻装轻卸,防止摔坏线盘。导引绳在展放前应对工程中使用的导引绳进行检查,严禁使用受损伤和有缺陷的导引绳。

4)在导引绳展放过程中,遇有跨越时,使用小绳将导引绳徐徐引过架子,遇到带电跨越架时,用干燥的尼龙绳带张力引导引绳。展放到过滑轮处,先用一尼龙绳(尼龙绳直径为φ12,长度为悬挂滑轮高度的2倍以上)穿过滑轮槽。然后将尼龙绳的尾部与导引绳的头部连接,再用人力拉动尼龙绳的头部,朝牵引方向继续前进,使尼龙绳带着导引绳通过滑轮,然后用现放的导引绳头与上段所放导引绳尾用连接器接通。

另外特殊跨越,也可以用次导引绳牵放导引绳,次导引绳用飞机、航模或其他飞行物。

5)导引绳穿过放线滑车时,必须穿入五轮放线滑车(指四分裂导线)的中轮槽内。导引绳用于牵拉地线时可直接穿入地线放线滑车。

6)一个放线段的导引绳展放完毕并连接好后,将其一端锚定:坚土地质用三联角铁桩,较软土质用地锚,受力应不小于10kN;另一端通过一根φ11钢丝绳(约100m)用绞磨牵引,使导引绳升空。升空过程中,应派人沿线监护,防止导引绳挂住竹林、树木或其他障碍物。

7)导引绳当天展放完毕,应于当天升空,严禁导引绳拖地过夜。

8)导引绳升空后,应按照放线作业图(或放线作业表,下同)上注明的“上扬点”挂好压线滑车,如图3-5-42所示。或者在放线滑车上部安一钢管代替压线轮,如图3-5-42中虚线所示。

图3-5-42 导(牵)引绳的压线轮布置图

1—绝缘子串;2—放线滑车;3—压线轮;4—压线钢管

(7)地线牵引绳的展放。见图3-5-43。

1)张力展放牵引绳及地线的顺序是:先展放地线,再展放各相牵引绳。由于地线张力较小,一般情况可用导引绳直接牵引地线。

2)张力展放牵引绳及地线均采用小牵机及小张机,展放地线、牵引绳的小牵小张系统构成如图3-5-43所示。

图3-5-43 小牵张系统构成示意图(展放牵引绳时)

1—小牵引机;2—导引绳;3—30kN抗弯连接器;4—80kN旋转连接器;5—牵引绳或地线;6—80kN抗弯连接器;7—小张力机;8—牵引绳盘架;9—接地滑车

3)张力展放地线时,在张力场应做到下列准备工作:

①将地线盘架上的钢绞线(一般是GJ—70或GJ—80)由上方进入小张力机轮子,绕张力轮6圈后,从上方引出。

②用与地线相配套的网套连接器固定地线引出端。网套连接器尾部用12号或14号铁线绑扎牢固。

③用30kN旋转连接器将导引绳与地线引出端的网套连接器相连接。

4)张力展放牵引绳时,在张力场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①将牵引绳盘架上的钢丝绳(一般为□20或22防捻钢丝绳)通过转向滑轮由上方进入小张力机轮子,绕张力轮6圈后从上方引出。

②用30kN旋转连接器将导引绳与牵引绳连接。

5)张力展放地线或牵引绳时,在牵引场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①将导引绳前端从小牵引机上方引入卷扬轮,绕卷扬轮6圈后由上方引至导引绳盘。

②靠近小牵、张机的进出线右侧,在导引绳、牵引绳或地线上安装接地钢轮滑车,做好保安接地。

6)张、牵场准备工作完毕,表明小牵、张工作系统已经建立。系统建立后,各岗位工作人员应全面检查各部位情况并报告现场指挥员。指挥员确认各部位正常后,通知跨越架监视人,解除跨越架处的临锚及一切障碍,确认全线无阻后,方能下达开始牵引牵引绳或地线的命令。

7)用小牵、张机“一牵一”展放地线或牵引绳,开始时应慢速牵引。待系统运转正常后,方可全速牵引,其速度应控制在每分钟40~70m。

8)地线或牵引绳换盘应按下列程序操作:

①当小张机尾架上的地线或牵引绳在盘中剩余4~5圈时,应通知小牵引机暂停牵引。

②换盘方法是:先用卡线器锚固地线或牵引绳;倒出盘中剩余的线或绳,卸下空盘,换上待展放的地线或牵引绳新盘。

③地线换盘后,已展放的地线与新盘的地线之间应按液压连接规定进行,并装设保护钢套(LGJ线型用)。

④牵引绳换盘后,已展放的牵引绳与新盘上的牵引绳之间应用80kN抗弯连接器连接。

⑤将前一盘的余线或余绳绕进新盘并收紧尾绳,缓慢拆除卡线器。

9)导引绳换盘应按下列程序操作:

①当导引绳的接头(即30kN抗弯连接器)牵引至接近小牵机时,应减速牵引使接头缓慢通过小牵引机的卷扬轮。

②当接头进入导引绳盘2~3圈后,应暂停牵引。小牵机的前方用卡线器锚固导引绳。

③解开导引绳接头的抗弯连接器,卸下已缠满的导引绳盘,换上导引绳空盘。对卸下的导引绳盘应及时根据计划送至一个放线段内的指定地点或回收到机具库。

④将导引绳头缠绕于空盘并收紧,启动小牵引机受力后再次暂停,拆除卡线器,即可继续牵引。

10)放线段内,地线展放将要牵引到放线段的终端时,应监视沿线压接管位置。当压接管到达塔位附近时,应暂停牵引,指定专人登塔拆除保护钢套。

11)地线或牵引绳的锚固应按下列程序操作:

①当放线段内的地线或牵引绳展放到位后,应停止牵引。用卡线器将地线或牵引绳的前后端锚固在地锚上。

②锚线的地面处应串联30kN手扳葫芦并收紧,保持地线或牵引绳的张力。

③拆除导引绳。

④将小张力机上剩余的地线或牵引绳盘出。

12)将小张机、小牵机转入下一条线或下一放线段继续牵张作业。

13)张力展放地线或牵引绳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小牵张系统建立后,必须由指挥员统一指挥,指挥员位置在张力场。指令不清楚时,应询问清楚后再操作。指令要规范,用语一律用普通话。严禁不通过指挥员而擅自发出开机命令。

②牵引过程中,各岗位工作人员应随时向指挥员报告异常情况,保持通信畅通。

③系统中任何岗位发现异常或危险情况,都应发出停机信号,牵引机司机接到信号后应立即停机并报告指挥员及张力机司机。

④指挥员应随时询问近地档、交叉跨越档和上扬点的情况,发现地线或牵引绳弛度过大或过小时,应通知张力机司机调整张力。若牵引机的牵引力超过整定值时,应停机检查,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牵引。

⑤任何一次启动,都应先启动张力机,后启动牵引机。若要停机,应先停牵引机,后停张力机。

⑥展放地线及牵引绳过程中,应派专人检查导引绳、地线或牵引绳是否有断股、金钩,有无明显的背扣等缺陷。特别是应检查导引绳、牵引绳与连接器相连的端部圆环处的断丝情况。断丝超标应切断后重新插接。

⑦旋转连接器不允许进入小牵引机的卷扬轮。

(8)导线展放。

1)张力展放导线均指一牵四展放导线(常用导线型号为LGJ—300/40及LGJ—400/35)。对于一牵二或一牵六展放导线可参照执行。

2)一牵四张力展放导线的操作程序如图3-5-44所示。

3)展放导线前,牵引场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不考虑转向牵引时):

图3-5-44 张力展放导线操作程序图

①检查牵引机方向,是否已对正牵引导线的方向。

②放下牵引机液压支腿,支垫道木,将牵引机调平;收紧锚固牵引机的手扳葫芦,将其固定。

③把已锚固在牵引场的牵引绳尾端穿绕牵引机的牵引轮(也称卷扬轮)后,将其尾端固定于牵引绳盘上。

④牵引绳引入牵引轮时应由内向外上进上出或上进下出。当上进上出时,牵引绳在牵引轮上绕7圈;当上进下出时牵引绳在牵引轮上绕6.5圈。

⑤启动牵引机,慢速牵引,收紧牵引绳锚固点与牵引机间的余绳。余绳收紧即停机。

⑥拆除牵引绳上的卡线器,并在牵引机前的牵引绳上安装钢质接地滑车。

4)展放导线前,张力场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①检查张力机方向,是否已对正导线展放的方向。

②放下张力机液压支腿,支垫道木,将张力机调平;收紧锚固张力机的手扳葫芦,将其固定。

③将第一组四轴导线吊上导线盘架,调好盘架高度,使线轴水平,装上液压制动器

④将4条φ16的尼龙绳分别缠绕在张力机的张力轮槽内,缠绕方向与导线外层捻回方向一致,上进上出;在张力轮槽内绕4圈后,绳头的一端在张力机进线侧,另一端在出线侧。

⑤将第一组四轴导线的线头拉出盘外,截除散股部分后,将导线头套入单头网套连接器并收紧;在距连接器尾端20~50mm处用10号镀锌铁线绑扎不少于10匝;在网套连接器的外表套上白布袋,用胶布贴牢。

⑥将导线头上的网套连接器与张力机进线侧的尼龙绳头连接。

⑦启动张力机,以人力拉紧张力机出线侧的尼龙绳头,慢速牵引,使导线随尼龙绳通过张力机的张力轮,并拉出张力机4~5m后停机。四条导线头拉出长度应一致。

⑧解下导线头的尼龙绳,将导线头的网套连接器与30kN旋转连接器连接,再与牵引板连接。常规的连接方法如图3-5-45(a)所示。常规方法过转角塔滑车易损伤导线,改进后的连接方法如图3-5-45(b)所示。

⑨待四条导线都与牵引板连接后,启动张力机,让其慢慢倒车。收紧线盘至牵引板间的钢丝绳和导线,同时用人力同步倒转线盘,使余线盘于线盘上。收紧后,拆除牵引绳上的卡线器。

⑩以张力机调整各子导线的张力,使牵引板处于水平状态。

⑪在张力机出线口处安装铝质接地滑车。

5)牵引展放导线前,应进行下列检查:

①线盘架上的导线长度是否符合布线计划的要求。

图3-5-45 导线与牵引绳连接图

(a)常规连接方法;(b)改进后的连接方法1—牵引绳;2—80kN旋转连接器;3—牵引板;4—30kN旋转连接器;5—网套连接器;6—导线;7—50kN旋转连接器;8—□12防扭钢丝绳;9—平衡锤

②线盘架的位置和方向是否正确,线轴是否调平,线盘架的锚固是否牢靠。导线与张力轮缘及导线相互间有无摩擦。

③沿线护线人员是否全部到位,通信设备是否完好畅通。

④导线与其他物体不可避免的接触是否用耐磨的缓冲垫物隔离。

⑤线盘架与张力机之间及张力机出口20m内的导线压接地面,应用帆布或编织带布铺垫,防止导线触地损伤。

⑥锚固大牵、张机的绳索受力是否均匀适度。

6)大牵张系统的启动。

①牵引场已完成准备工作,张力场已完成准备工作,做好牵引前的检查并满足放线要求,这就表示大牵张系统已可启动,大牵张系统构成如图3-5-46所示。

图3-5-46 大牵张系统构成示意图

1—大牵引机;2—牵引绳;3—导线;4—牵引板系统;5—张力机;6—导线盘架;7—接地滑车

②按《放线作业图》的要求调好牵引机牵引力的整定值及张力机张力的整定值。开始时,应慢速牵引导线,由张力机调整子导线间的平衡。

7)大牵张系统的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调整张力机的张力使牵引板调平。当牵引板通过第一基杆塔并向第二基杆塔爬坡时,将张力调整到规定值。

②导线调平后,牵引机逐步增大牵引力和速度。牵引力的增值一次不宜大于5kN,避免增幅过大引发冲击力。牵引速度开始时宜控制在50m/min。

③导线放线张力的控制是通过近地档或跨越档要求不同的高度来实现的。护线人员应随时向指挥员报告导线对地及对跨越物的距离,指挥员根据《放线作业图》下达调整放线张力的命令。

④牵放导线过程中,导线与地面及被跨越物的距离应不小于:一般地段导线离地面3m;人员及车辆较少通行的道路而不搭设跨越架时,导线离路面5m;导线或平衡锤离跨越架顶面1.0m。

⑤当牵引板牵引至距放线滑车30~50m时,应减慢牵引速度,使牵引板平缓通过放线滑车,减少冲击力。

⑥当牵引板接近转角塔的放线滑车时,应减缓牵引速度(应控制在15m/min之内),并注意按转角塔监视人员的要求,调整子导线放线张力,使牵引板的倾斜度与放线滑车倾斜度相同。牵引板通过滑车后,即可恢复正常牵引速度及正常放线张力。

8)更换牵引绳应按下列程序操作:

①当牵引绳头(即80kN抗弯连接器)进入牵引绳盘3~4圈后,应停止牵引。

②在牵引机与绳盘之间用卡线器锚固牵引绳;拆除刚入绳盘的抗弯连接器;卸下满盘,换上空盘。将满盘的牵引绳运至下一条线或下一个放线段。

③将牵引绳头缠固于新装的绳盘上,转动绳盘,收紧牵引绳。

④卸下牵引绳上临时锚固的卡线器后,报告指挥员准备继续牵引。

9)更换导线盘应按下列程序操作:

①当导线盘上的导线剩下最后一层时,应减慢牵引速度;当盘上导线剩下3~5圈时,应停止牵引。

②用φ18棕绳在张力机的后方通过卡线器临时锚固导线。

③倒出盘上余线,卸下空盘,装上新盘导线。

④将前后两条导线头对接套入双头网套连接器,用12号铁线绑扎连接器尾部,用麻袋包住网套连接器,用胶布缠牢布袋两端。

⑤倒转导线盘,将余线缠回线盘中。

⑥装上气压制动器并带住线盘尾部张力,拆除φ18棕绳等临锚装置。

⑦开启张力机,通知牵引机慢速牵引。当双头网套连接器引出张力机3~5m时停机。

⑧在张力机的前方将四根子导线通过卡线器及钢丝绳锚固在张力机上,卸下铝质接地滑车。

⑨启动张力机,使张力机前方导线缓慢落在铺垫的帆布上,卸下双头网套连接器及白布袋,切除连接器接触过的导线尾段。

⑩进行导线直线压接。

⑪压接完成后,在直线管外装设保护钢套,并绑扎牢固。

⑫启动张力机,令其倒车,收紧导线,将锚固点至导线盘间的余线收至线盘上。

⑬拆除压接前在张力机的前方设置的锚固装置。在张力机出口的导线上,重新装上铝质接地滑车并报告指挥员,指挥人员重新询问各杆号处及跨越处安全监护人,无误后方可准备继续牵放导线。

10)设置导线线端临锚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导线展放完毕后,放线段的两端导线必须临时收紧连接于地锚上,以保持导线对地面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上述锚线简称线端临锚。

②线端临锚水平张力不得超过导线保证计算拉断力的16%。线端临锚还将作为紧线临锚之用,因此,线端临锚的设计受力应取最大的紧线张力。一般情况下,LGJ—300导线最大紧线张力约为25kN;LGJ—400导线最大紧线张力约为35kN。

③线端临锚的调节装置应每条子导线单独设置,但地锚可以共用,如图3-5-47所示。

图3-5-47 线端临锚布置图

1—导线;2—卡线器;3—60kN手扳葫芦;4—锚线架(100kN);5—M36卸扣;6—地锚钢绳套(φ19);7—钢管或钢板地锚;8—胶管

④线端临锚的四条导线的卡线器位置应互相错开,以免松线时互相碰阻。

⑤卡线器的尾部一段导线上应套上胶管,防止卡线器碰伤导线。

⑥为了防止四条子导线间互相鞭击受伤,临锚时各子导线应有适当的张力差,使子导线互相错位排列,如图3-5-48所示。

图3-5-48 子导线错位排列示意图

⑦临锚导线对地夹角不应大于25°(tan25°=0.466,即在水平距离10m时,其相应的导线高不应大于4.66m)。锚线后的导线距离地面不应小于5m。

⑧相邻线端临锚的直线铁塔,简称锚塔。应注意阅读设计说明书,有些直线塔设计是不允许用作锚塔的或者需要补强后作锚塔。必须按设计规定执行。

11)张力展放导线过程中的通信设备及人员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在张力场设立指挥台,配备小型电台一部,由指挥员专用,指挥和收听信息。

②在牵引场配小型电台一部,由牵引场负责人专用,负责与指挥员及关键岗位的护线人员联系。

③放线段内关键岗位,即转角塔、近地档、重要跨越档、上扬点及个别高点等的护线人员,应各配备对讲机一台,负责向指挥员报告导线展放情况。

④一般地段每两基直线塔设护线员一人,配备对讲机一台。

⑤大、小牵张机司机各配对讲机一台(带耳机)。

⑥各岗位人员必须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思想要集中,不得用通信设备发送与施工无关的用语。

⑦使用通信设备前,要统一规定信息用语,做到简捷、准确、清晰、容易听懂。

⑧必须爱护通信设备,轻拿轻放,防止发生故障。

⑨放线使用的通信频道,应与准备队、紧线队等用的通信频道不同,避免互相干扰。

12)在不良地形条件下,可采用环向牵引布置。

①环向牵引的特点是在本应作为牵引场地,因为受地形限制(牵引机无法到达或地方太小等原因所造成),把牵引场改为转向场,其平面布置如图3-5-49所示。

图3-5-49 环向牵引平面布置示意图

②环向牵引的转向场布置如图3-5-50所示。

图3-5-50 环向牵引的转向场布置示意图

③采用环向牵引放线前应经现场勘测,制定可行的技术方案,其要求是:

a.按常规放线法增挂公用相滑车(承载能力为50kN的高速旋转滑车)一组,视杆塔数而定。滑车槽应能通过牵引绳抗弯连接器,也可使用放线滑车的中间轮。

b.按常规放线法增放一条公用相导引绳,展放后应张拉使其离开地面。

c.转向场的转向滑车应不少于3个,形成转向滑车组。其地锚按全部转向合力设计,或者取最大牵引力的两倍作为单锚设计强度的依据。

d.转向场留一相导线长度的导引绳,准备在放完三相导线后,张力回收牵引绳用。准备一套简易制动器,在张力回收牵引绳时作为制动装置以产生牵引绳尾部张力。

e.在牵引机的进线口外侧设置导向滑车一套,以解决牵引绳与边导线在空间交叉摩擦的问题。

④不论是转向布置或环向牵引布置,其展放绳(线)的操作程序与常规张力展放绳(线)是基本一致的,对通信联络的要求,对监护人员的要求都更为严格,因为它是一种特殊地形条件下的作业方法,通常是不采用的。

(三)张力放线主要施工机具设备

张力放线总体布置见图3-5-51。

图3-5-51 张力放线总体布置图

QC—牵引场;ZC—张力场
1—已放好的导引钢丝绳;2—“一牵一”牵引机;3—导引钢丝绳盘;4—防捻连接器;5—导线牵引钢丝绳;6—一线张力机;7—主牵引机;8—导线牵引钢丝绳重绕机;9—“一牵四”放线走板;10—四线张力机;11—导线;12—导线盘支架拖车;13—接地滑车;14—设备接地;15—被跨越的电力线(跨越物);16—越线架

张力放线是机械能程度较高的施工方法,需要配置一整套机械设备和专用工具,从事机械设备的操作和维修的操作人员需要经严格的培训,并考试合格才能上岗工作。现将主要机械设备介绍如下。

1.张力放线机

张力放线机,简称张力机,是产生放线所需张力的机械,其外形见图3-5-52。

图3-5-52 一牵四(二)张力机外形(加拿大TE公司产品)

1—液压千斤顶;2—固定支撑;3—导线张力轮;4—前导滚;5—液压马达;6—发动机及操作系统;7—后导滚;8—导线

张力机有下面两种分类法。

(1)张力机按产生张力的方式可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

1)主动式张力机。主动式张力机系由本身的柴油发动机带动液压马达对缠绕导线的张力轮产生一个可调的恒定阻尼制动力,使导线在牵引力作用下产生恒定张力,以达到张力放线的目的。这种张力机各子导线张力轮都有一套独立的动力系统,所以在放线过程中,各子导线的张力可以单独调节。在负荷较小的情况下,可以使张力轮主动前进或倒退,给施工带来一定方便。但是严禁张力机在大张力下做收紧导线的工作,以免张力机受损。

2)被动式张力机。被动式张力机系由导线承受牵引力后带动张力机的张力轮旋转,再由张力轮带动液压马达产生阻尼制动力,阻尼制动力再反馈到张力轮上使导线承受一个恒定张力。这种张力机的操作和维护都较简单,且由于各张力轮不可分动,所以在放线过程中各子导线的张力差一般变化甚微。但在意外情况下如需单独调节一根子线的张力时,操作比较困难,这是它的缺点。

(2)张力机按使用目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线张力机、二线张力机及一线张力机三种。

1)四线张力机。四线张力机可同时展放四根导线,一般为主动式。这种张力机常用于展放每相四分裂导线的超高压送电线路放线施工。也可用于展放每相双分裂导线的超高压送电线路放线施工。

2)二线张力机。二线张力机可同时展放两根导线,用于展放每相双分裂导线的超高压送电线路放线施工,也可采用两台同型号的二线张力机并联展放每相四分裂导线的超高压送电线路放线施工。

3)一线张力机。一线张力机用于展放导线牵引钢丝绳,为被动式。由于导线牵引钢丝绳造价较高,同时这种钢丝绳的工作状况直接影响到张力放线的施工质量与安全,所以导线牵引钢丝绳也采取张力放线的方法展放。

2.牵引机

牵引机与张力机配套使用,也分一牵四、一牵二一台大型牵引机带动一牵四加一牵二两台张力机展放六分裂导线和一牵一等几种型式。但其性能、构造大同小异,只是牵引力(出力)有大小之分,所以在施工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例如,只要牵引力在允许出力范围内,一牵二张力机也可以与四线张力机配套使用,同时展放四根导线。

牵引机根据每次牵引钢丝绳的根数分为单牵引和双牵引两种。

(1)单牵引机。单牵引机的钢丝绳牵引轮为固定式,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每次只能牵引一根导线牵引钢丝绳。意大利产一牵一牵引机,加拿大产的一牵二、一牵四牵引机均为此种类型。这种类型牵引机外形见图3-5-53及图3-5-54。

图3-5-53 意大利产一牵一牵引机

1—支撑架;2—牵引轮;3—滚筒;4—发动机及操作系统;5—排线器手柄;6—导引钢丝绳盘液压升降机构;7—排线器;8—导引钢丝绳盘;9—导引钢丝绳

图3-5-54 加拿大TE公司产一牵四牵引机

1—发动机;2—可调固定支撑;3—液压千斤顶;4—操作系统;5—牵引轮;6—滚筒

(2)双牵引机(分动式)。双牵引机的钢丝绳牵引轮分为内外两部分,内、外牵引轮既可单独牵引,又可同步牵引,所以它可以牵引一根导线牵引钢丝绳,也可以同时牵引两根导线牵引钢丝绳。牵引两根牵引钢丝绳时,内外牵引轮的出力各为全出力的一半(牵引一根牵引钢丝绳时,两牵引轮为全出力,牵引轮内部应略作改动)。当两根牵引钢丝绳上的牵引力不同时(由于牵引钢丝绳所受的张力大小不同而引起),其内外牵引轮能自动产生差速牵引,以调整其张力差。调整到两根牵引钢丝绳的张力一致时,又恢复同步牵引。这种性能的牵张设备为对导线质量要求较高的一般高压送电线路放线施工提供了方便。分动式双牵引机示意图见图3-5-55。

3.导线线盘支架拖车

导线线盘支架拖车,又称导线轴架车,是安置导线线盘的设备,外形见图3-5-56。它采用手动液压顶升装置,更换线盘很方便。由与张力机气泵相连的气动刹车系统对导线产生一个尾绳张力,使得张力放线顺利进行。这种支架做成拖车的形式,所以转运十分方便。另外还有一种液压线盘支架,采用手动刹车,结构很简单,但每次换线盘都要重新调整位置,故使用时劳动强度较大。

图3-5-55 分动式双牵引机示意图

(a)单牵引工作状态;(b)双牵引工作状态1—滚筒;2—发动机;3—仪表盘;4—操作系统;5—外牵引轮;6—内牵引轮;7—至牵引钢丝绳重绕机;8—牵引钢丝绳

图3-5-56 加拿大TE公司产导线轴架车

1—导线盘提升机构液压手柄;2—导线盘;3—导线盘轴;4—导线盘固定销;5—气动刹车;6—导线盘限位卡;7—线盘拖车可调导轮手柄

4.钢丝绳重绕机

钢丝绳重绕机,又叫钢丝绳轴架车,是回收牵引机牵回的导线牵引钢丝绳的设备。它是由牵引机液压系统驱动的,所以能与牵引机同步运转,通过排线器将导线牵引钢丝绳比较整齐均匀地重新缠绕在钢丝绳盘上。钢丝绳重绕机外形见图3-5-57。

5.导引钢丝绳展放支架

导引钢丝绳展放支架将散布在线路上的导引钢丝绳展放开来,使用十分方便。它包括导引钢丝绳盘及盘架,外形如图3-5-58及图3-5-59所示。

图3-5-57 钢丝绳重绕机外形

1—气动刹车;2—液压千斤顶;3—可调固定支撑;4—排线器液压执行机构;5—排线器导滚;6—排线器;7—牵引钢丝绳盘轴

图3-5-58 导引钢丝绳盘(重15kg)

图3-5-59 导引钢丝绳盘架(重18kg)

6.导引钢丝绳与导线牵引钢丝绳

导引钢丝绳简称导引绳,导线牵引绳简称牵引绳,这两种钢丝绳均为特殊加工的防捻钢丝绳。因为普通钢丝绳呈直线受力时经过数个滑车的捻压将产生严重的破股现象,这时它的捻劲已被防捻连接器释放,外力解除时钢丝绳的回劲将使它绞成一团,无法继续使用。

防捻钢丝绳根据加工方法分为两种:一种为编织型钢丝绳,由数股捻合好的钢丝绳再编织而成,其截面呈正方形,这种钢丝绳较柔和;另一种为捻合型钢丝绳,用粗股不等径的钢丝捻合,捻合后再用旋转锤将其表面的钢丝锤打成异形,这种钢丝绳较硬,其截面为圆形。

7.各种特殊工器具

(1)走板及防捻连接器。张力放线一根牵引钢丝绳牵引数根导线,就是通过走板来实现的。走板上钢丝绳及导线间的位置与距离是和放线滑车轮距相匹配的。这样,走板就可以带着导线顺利地通过放线滑车。走板尾部的重锤起着平衡作用以防止导线翻滚混绞。还有一种走板,上面带有平衡滑轮及钢丝绳,放线过程中两根导线连在钢丝绳上通过平衡滑轮自动平衡张力,简化了放线时调整导线张力的操作过程。

导线牵引钢丝绳、导线都是通过防捻连接器同走板连接的,防捻连接器可以将钢丝绳、导线上的残余扭绞力进行释放,使放线顺利进行。走板及防捻连接器如图3-5-60所示。

图3-5-60 走板及防捻连接器

(a)一牵四走板;(b)一牵二走板;(c)防捻连接器1—导线防捻连接器;2—链条式平衡锤;3—牵引绳防捻连接器;4—牵引钢丝绳;5—间距与五轮放线滑车相匹配

(2)钢丝绳抗弯连接器。钢丝绳抗弯连接器用于导引钢丝绳之间的相互连接,它可以顺利通过牵引机的牵引轮。钢丝绳抗弯连接器见图3-5-61。

图3-5-61 钢丝绳抗弯连接器

(3)钢、铝接地滑车。钢、铝接地滑车用来将牵引钢丝绳、导线上的感应电有效地接地释放,以保证施工安全,其外形见图3-5-62。

图3-5-62 接地滑车(最大允许电流100A,重量5.2kg)

1—导线;2—接地线;3—接地体

(4)开口压线滑车。开口压线滑车是在张力放线过程中当导引钢丝绳、牵引钢丝绳或导线通过上扬的杆塔及大转角耐张塔时用来压线的设备,导线升空操作时也要用这种滑车。开口压线滑车外形见图3-5-63。

图3-5-63 开口压线滑车

(5)紧线器。紧线器又叫卡线器,用来锚固导线、避雷线及钢丝绳。

(6)锚线架。锚线架用于多分裂导线的地面临时锚固,其外形见图3-5-64。

图3-5-64 锚线架

(7)蛇皮套。蛇皮套用于导线(或避雷线)之间的临时连接及紧线施工用,其外形见图3-5-65。

图3-5-65 蛇皮套

(四)六分裂导线架设施工

六分裂导线架设时,一般采用“一牵六”、“一牵四+一牵二”方式架线。主要施工方法如下。

1.滑车悬挂

(1)“一牵六”架线方式滑车悬挂。

1)直线塔挂单滑车。放线滑车用平行挂板直接与V形串六线连板下部重锤孔相连,如图3-5-66所示。

2)直线塔挂双滑车。直线塔垂直负荷超过滑车荷载要求或包络角超过30°需要挂双滑车时,将六线联板去掉,利用L形连板组成两个单独的“V”形串,将两个滑车分别挂在上面,利用撑铁将其撑开,撑铁选用∠75×5间距1200mm。如图3-5-67所示。

图3-5-66 直线挂单滑车示意图

图3-5-67 直线挂双滑车示意图

3)转角铁塔滑车悬挂方式。所有耐张塔均挂双滑车。直接将滑车挂在挂点耳轴挂板上,采用双φ24以上的钢丝绳套悬挂,需采用200kN级U形环。

两个放线滑车之间用∠125×10×3.5m角钢撑开,以防碰撞。

需要根据两侧滑车受力,调整金具长度,以使滑车受力均匀。如图3-5-68所示。

(2)“一牵四+一牵二”架线方式滑车悬挂。

1)直线塔单滑车悬挂。由于采用“一牵4”+“一牵2”放线方式,每相均须挂一个5轮滑车和一个3轮滑车。直线塔采用V形串,挂滑车时利用专用的偏心联板,并在5轮滑车挂板上连接一根调平钢丝绳,确保两滑车等高悬挂。如图3-5-69所示。

2)直线塔双滑车悬挂。如图3-5-70所示。

①当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须挂双滑车:

a.垂直荷载超过滑车的最大额定工作荷载时。

b.接续管及接续管保护套过滑车时的荷载超过其允许荷载(通过试验确定),可能造成接续管弯曲时。

图3-5-68 转角挂双滑车示意图

c.放线张力正常后,导线在放线滑车上的包络角超过30°时。

②当需要悬挂双滑车塔位为双V串时,将前后两个V串分开进行悬挂,前后滑车采用角钢支撑。当V串为单串时,需增加钢丝绳V形套,下部连接特制联板连接,前后滑车采用角钢支撑。如图所示。

图3-5-69 直线塔单滑车悬挂示意图

图3-5-70 直线塔双滑车悬挂示意图

③耐张塔放线滑车悬挂。

耐张塔单滑车悬挂。5轮滑车采用2根φ22(6×37+FC,1770)×2.5m钢丝绳套,3轮滑车采用1根φ22(6×37+FC,1770)×2.5m钢丝绳套,挂在挂线点外角方向,以便牵线转角后导线正处于挂线点下方。放线滑车悬挂时,如挂滑车处设计有专用滑车挂孔,则挂于挂孔上,如无专用挂孔,钢丝绳套则须缠绕在主材上(缠绕2圈),主材内侧应垫方木(方木大小须高于主材角钢)并缠软物保证主材不受损伤,且悬挂处应有立铁或斜拉铁。5轮滑车必须使用15t工具环,3轮滑车必须使用8t工具环。

耐张塔双滑车悬挂如图3-5-71所示。耐张塔挂双滑车时,单个5轮滑车采用2根φ22(6×37+FC,1770)×3.5m钢丝绳套,单个3轮滑车采用1根φ22(6×37+FC,1770)×3.5m钢丝绳套,上部直接在横担合适位置主材上缠绕2圈,下部通过15t工具环(5轮滑车用)和8t工具环(3轮滑车用)与滑车平行挂板相连,双滑车间用角铁支撑。

图3-5-71 耐张塔双滑车悬挂示意图

2.牵张场布置

(1)“一牵六”架线方式牵张场布置。

1)“一牵六”牵引场布置图如图3-5-72所示。

图3-5-72 “一牵六”牵引场布置图

1—大牵引机;2—小张力机;3—地锚;4—锚线地锚;5—锚线架;6—牵引绳轴架;7—牵引绳;8—小张力机尾车

2)“一牵六”张力场布置如图3-5-73所示。

(2)“一牵四+一牵二”架线方式牵张场布置。

1)一牵四+一牵二牵引场布置图如图3-5-74所示。

2)一牵四+一牵二张力场布置图如图3-5-75所示。

图3-5-73 “一牵六”张力场布置示意图

1—张力机;2—小牵引机;3—地锚;4—锚线架;5—锚线地锚;6—牵引板;7—张力机尾车;8—导线;9—牵引绳

图3-5-74 (一牵四+一牵二)牵引场平面布置示意图

1—大牵引机;2—小张力机;3—地锚;4—锚线地锚;5—锚线架;6—牵引绳轴架;7—牵引绳;8—小张力机尾车

图3-5-75 一牵四+一牵二张力场平面布置图

1—张力机;2—小牵引机;3—地锚;4—锚线架;5—锚线地锚;6—牵引板;7—张力机尾车;8—导线;9—牵引绳

3.悬垂线夹安装

对于六分裂导线,可根据提线负荷和工器具配置的合理性,采用如图3-5-76所示的“三线提线器”或“两线提线器”,并注意采取防止横担偏扭的措施,当负荷较大时,应在横担前后对称提线。当使用的提线器采用连板支撑子导线间距时,应注意从提线器的构造上或施工操作措施上采取子导线间距调整的措施。

图3-5-76 六分裂导线提线示意图

4.主要工器具配置

(1)“一牵六”架线方式主要工器具配置。以“一牵六”架线方式展放ACSR-720/50大截面导线展放工器具表,如表3-5-4所示。

表3-5-4 主要设备工器具表

续表

(2)“一牵四+一牵二”架线方式主要工器具配置。以六分裂ACSR-720/50大截面导线展放工器具表,如表3-5-5所示。

表3-5-5 主要设备工器具表

续表

(五)八分裂导线架设施工

八分裂导线架设时,一般采用“一牵八”、“2×一牵四”方式架线。主要施工方法如下。

1.滑车悬挂

(1)“一牵八”架线方式滑车悬挂。

1)直线塔滑车挂法:

①单放线滑车悬挂。单放线滑车直接悬挂在绝缘子金具串的上悬垂连板的施工预留孔,如图3-5-77所示。

图3-5-77 单滑车悬挂图

图3-5-78 边相双滑车悬挂图

②双滑车悬挂。当放线包络角大于30°时,需悬挂双滑车,边相I串滑车直接悬挂于双联绝缘子下端;中相V串滑车需将自制联板单点悬挂于金具串的上悬垂联板的施工预留孔,联板的下端的两孔悬挂放线滑车。所有双滑车用∠75×5角钢固定轮轴,角钢的孔间距为1000mm。边相双滑车连接见图3-5-78。中相滑车连接图见图3-5-79。

2)耐张塔放线滑车的悬挂。

①单滑车挂法。导线单滑车采取“V”形方式悬挂,单侧挂具采用φ19双股钢绳,如图3-5-80所示。

②双滑车悬挂方法。经计算,地线双滑车的挂具均为等长挂具,每个滑车均采用φ19×1.5m钢绳索具对折使用。如图3-5-81所示。

(2)“2×一牵四”架线方式滑车悬挂。

图3-5-79 中相双滑车悬挂示意图

(a)正视图;(b)侧视图

1)直线塔滑车挂法:

①单放线滑车悬挂。边相I形串,一套滑车挂在串的下方,一套滑车挂在悬吊钢丝绳上的下方,悬吊钢丝绳采用V形套与横担前后主材相连。如图3-5-82所示。

图3-5-80 耐张单滑车悬挂示意图

图3-5-81 耐张双滑车悬挂示意图

图3-5-82 边相单滑车悬挂示意图

(a)正视图;(b)侧视图

中相V形串采用二联板和钢丝绳将V形串连接,二联板下方悬吊滑车,确保两个滑车等高,如图3-5-83所示。

图3-5-83 中相V形串滑车悬挂示意图

②双滑车悬挂。边相I串双滑车悬挂,将悬挂于绝缘子下方的由于为双联串,可在每个串下方悬挂滑车,前后滑车采用角钢连接;将悬挂于钢丝绳下方的,采用两根钢丝绳分别悬挂滑车,前后滑车采用角钢连接。如图3-5-84所示。

图3-5-84 边相I串双滑车悬挂示意图

(a)正视图;(b)侧视图

中相V形串双滑车悬挂,采用与单串相同的方法,由于V形串为双联串,分成前后两个V形悬挂,前后滑车采用角钢连接。如图3-5-85所示。

2)耐张塔放线滑车的悬挂:

①单滑车挂法。对两边相滑车,利用钢丝绳套分别悬挂于横担端部的施工孔上;对于中相滑车,利用钢丝绳套分别将两个放线滑车悬挂于塔身临时挂架上。如图3-5-86所示。

②双滑车悬挂方法。用钢丝绳套分别将放线滑车悬挂于前后挂点附近及横担主材构架的节点上。前后滑车采用角钢撑开,如图3-5-87所示。

图3-5-85 中相V形串双滑车悬挂示意图(侧视图)

图3-5-86 耐张塔单滑车悬挂示意图

图3-5-87 耐张塔双滑车悬挂示意图

2.牵张场布置

(1)“一牵八”架线方式牵张场布置。

1)一牵八牵引场布置图见图3-5-88。

图3-5-88 一牵八牵引场布置示意图

1—牵引绳轴架;2—地锚;3—大牵引机;4—锚线地锚;5—锚线架;6—小张力机;7—小张力机尾车;8—导引绳

2)一牵八张力场布置图见图3-5-89。

(2)“2×一牵四”架线方式牵张场布置。

1)2×一牵四牵引场布置图见图3-5-90。

2)2×一牵四张力场布置图见图3-5-91。

图3-5-89 一牵八张力场布置示意图

1—牵引板;2—大张力机;3—地锚;4—大张力机尾车;5—导线;6—牵引绳;7—小牵引机;8—锚线地锚;9—锚线架

图3-5-90 2×(一牵四)牵引场平面布置示意图

1—牵引绳轴架;2—地锚;3—大牵引机;4—锚线地锚;5—锚线架;6—小张力机;7—小张力机尾车;8—导引绳

图3-5-91 2×(一牵四)张力场平面布置示意图

1—牵引板;2—大张力机;3—地锚;4—大张力机尾车;5—导线;6—牵引绳;7—小牵引机;8—锚线地锚;9—锚线架

3.悬垂线夹安装

一般情况下,使用两套“四线提线器”或四套“两线提线器”提线,见图3-5-92。当负荷较大时,在横担前后各用两套“四线提线器”或四套“两线提线器”进行提线。提线器的使用数量,应通过导线垂直负荷计算确定。提线安装时提线工器具取动荷系数为1.2。

图3-5-92 直线塔导线提线示意图

(a)一提四示意图;(b)一提二示意图

4.主要工器具配置

(1)“一牵八”架线方式主要工器具配置见表3-5-6。

表3-5-6 主要设备工器具表

续表

(2)“2×一牵四”架线方式主要工器具配置见表3-5-7。

表3-5-7 主要设备工器具表

续表

(六)紧线

1.紧线施工特点及工艺流程

(1)张力架线的紧线施工的主要特点是放线过程中各种紧线作业在直线塔进行,通称为直线塔紧线。一般放线施工段即为紧线段。只有在放线结尾,或特殊情况方可以耐张塔作为紧线操作塔。

(2)紧线段的一端进行紧线操作称为操作端,另一端仅作临时锚固,称为锚线端或叫后视端。

(3)直线塔紧线具有与耐张塔紧线的不同点是:

1)直线塔紧线是向同方向延续分段进行紧线作业。

2)锚线端是用过轮临锚进行固定,并有反过轮临锚防止已紧好线端过多牵引影响前段张力。

3)在同一档内把两个临时锚线,进行同相线连接并进行升空作业。

4)直线塔紧线虽两端不是耐张塔,但中间可能有耐张塔。如果紧线段内无耐张塔,则紧线段是所在耐张段的一部分;如段内有耐张塔,则紧线段为跨耐张段紧线。对此,在紧线应力的选择上应予注意,按紧线顺序满足各段导线张力值。

5)由于锚线端仅为临时锚线,因此锚线后可在适当范围内重新调整弛度。

6)紧线段内各个杆塔在弛度调整后均进行画印。

(4)直线塔紧线的工艺流程见图3-5-93。

图3-5-93 直线塔紧线工艺流程图

(5)直线塔紧线的紧线段布置如图3-5-94所示。

图3-5-94 直线塔紧线的紧线段布置示意图

1—过轮临锚装置;2—线端临锚;3—反向临锚;4—紧线牵引系统;5—导线;6—地线

2.紧线前的准备工作

(1)导线紧线前应作下列检查:

1)检查各相子导线在放线滑车中的位置是否正确,防止跳槽现象发生。

2)检查各子导线间是否互相绞劲、缠绕;如有,必须打开后再紧线。

3)检查直线压接管位置及各相子导线连接正确,经判断后应满足规范要求;如不合适,应处理后再紧线。

4)凡发现导线损伤的应按规范要求处理后再紧线。

5)被跨越的电力线是否已完全停电并接地或采取可靠的跨越措施。

(2)紧线段内的中间塔放线滑车在放线过程中设立的临时接地,紧线时仍应保留,但不应妨碍紧线作业。

(3)现场核对弛度观测档位置,复测观测档档距、高差。

(4)地线紧线前同样应做好各项检查工作,以保证紧线的顺利进行。

3.紧线布置和操作

(1)直线塔紧线一般采用一根子导线用一套紧线装置(含一套动力装置)的布置方式,但必须同时布置四套紧线装置,以达到四根子导线同时收紧的目的。地线的紧线每相地线布置一套紧线装置。

(2)紧线段的操作端应作好如下准备工作:

1)按紧线前的准备工作要求做好各项检查。

2)根据导(地)线的紧线张力选择并配备合适的紧线工具。

3)紧地线的牵引固定地锚一般采用地线线端临锚的地锚;紧导线时一般用导线线端临锚的地锚。

(3)针对地线为GJ—80(19×2.3mm)及导线为LGJ—400/35时,紧线最大张力为35kN,紧一根导线的布置与紧一根地线的布置基本相同,如图3-5-95所示。

图3-5-95 紧导线(或地线)的牵引系统布置图

1—导线;2—卡线器;3—总牵引钢丝绳;4—50kN起重滑车;5—地滑车(30kN);6—绞磨钢丝绳(φ11);7—机动绞磨(30kN);8—角铁桩;9—钢地锚

(4)紧线顺序:应先紧地线,后紧导线。若为单回路导线,应先紧中相线,后紧边相线。若为双回路导线,应先紧上相线,再紧中相线,最后紧下相线,双回交错进行。

(5)紧地线的操作步骤。

1)按图3-5-95做好现场布置。每根地线布置一套牵引系统,应同时布置两套牵引系统,实现两根地线同紧。

2)检查系统各元件连接牢固后,即可启动绞磨。

3)收紧地线,当操作端的线端临锚拉线不受力时应停止牵引,将线端临锚由地线上拆除。

4)继续收紧地线,应两根同时收紧,同步看弛度。当各档弛度调整达到设计规定值时,应停止牵引。

5)恢复操作端线端临锚,并收紧手扳葫芦,拆除牵引系统。

6)当弛度调整符合设计规定及验收规范要求后时,进行登塔画印。

(6)紧导线的操作步骤。

1)按图3-5-95做好牵引系统布置,每相导线应布置四套牵引动力装置,以达到四根子导线同步收紧的目的。

2)检查牵引系统各元件连接牢固后,即可启动绞磨。同时通知弛度观测人员及紧线段内各监护人员。

3)缓慢收紧四根子导线,当操作端的线端临锚的拉线不受力时,停止牵引,将线端临锚由导线上拆除。

4)继续收紧子导线,应注意将子导线对称收紧,使放线滑车保持受力平衡。

5)四根子导线同步收紧,同步看弛度,待各档弛度调整符合设计要求后,停止牵引。

6)恢复操作端的线端临锚,收紧手扳葫芦,松出绞磨,拆除牵引系统的工具。

7)用线端临锚的手扳葫芦微调子导线弛度,使之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后,每基杆塔上进行画印。完成画印作业后,方准进行过轮临锚及反过轮临锚作业。

4.过轮临锚和反过轮临锚

(1)在紧线后,为了确保已紧线段的导地线不致跑线,在操作端的直线塔(即操作塔)上一般增加一套过轮临锚。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相邻直线塔还应增加反过轮临锚。

(2)第一个紧线段完成紧线,操作塔(图3-5-96中A塔,也称界塔)不进行附件安装且相邻档不安装间隔棒,以便在A塔上进行过轮临锚。

图3-5-96 锚线端临锚布置示意图

1—线端临锚;2—过轮临锚;3—反过轮临锚

(3)过轮临锚布置如图3-5-96所示。

(4)图3-5-96中的过轮临锚是在第一紧线段的操作端进行,而又是作为第二紧线段的锚线端,因此称之为锚线端临锚布置。

(5)过轮临锚由导线卡线器、临锚钢丝绳、直角挂板(Z—7)、手扳葫芦及地锚等构成,如图3-5-97所示。

图3-5-97 过轮临锚布置示意图

1—手扳葫芦;2—临锚钢丝绳;3—卡线器;4—Z—7直角挂板;5—卸扣;6—开口胶管;7—放线滑车;8—导线;9—钢管地锚

(6)过轮临锚应按下列步骤操作:

1)在界塔(即A塔)距放线滑车1.5~2m的导线上安装导线卡线器,同时在紧靠卡线器的后侧套上开口胶管,与卡线器相对称的另一侧导线上同样应安装开口胶管。

2)在放线滑车的横梁挂孔上安装4个Z—7直角挂板,应与导线轮相对应。

3)临锚钢绳(φ12.5)的上端穿过直角挂板后与卡线器相连接;下端与锚线架上的手扳葫芦相连接。

4)用垂球在界塔的导线上画印后,收紧手扳葫芦,令锚绳受力。收紧时不得让画印点前后窜动。

5)过轮临锚的对地夹角不宜大于25°,其地锚设置与线端临锚相同。

6)反过轮临锚钢绳在方向上同过轮临锚绳相差180°;下端通过30kN双钩与地锚连接。

7)在长距离流水作业放线过程,反过路临锚应安在已紧好线的倒数第二基塔上。

8)过轮临锚工具应按最大紧线张力进行验算,反过轮临锚下段紧线最大张力校核。

9)所有临锚的锚线方向应基本顺线路方向,临锚的位置应便于松锚作业。

5.松锚升空

(1)在本紧线段与已紧好的上紧线段的衔接档内,进行导(地)线直线压接,拆除导(地)线的线端临锚,使导(地)线由地面升至空中等项作业,简称为松锚升空(或直线松锚升空)。

(2)必须具备下列各项条件,方准进行松锚升空作业:

1)两个相邻放线段均已分别完成线端临锚。

2)上一个紧线段已安装好过轮临锚。

3)上一个紧线段除过轮临锚塔外,其他杆塔已安装完线夹;靠近反过轮临锚塔的一个档距内(B、C塔之间)已安装完间隔棒。

(3)松锚升空前,应做好两个放线段的界档(即牵、张场设置的档内)内导(地)线线头的压接,其操作步骤是:

1)将两放线段的导(地)线头由线端临锚处向对侧展放。

2)在两线头交接处的适当位置断线,然后进行直线管的压接。

3)如果判断直线管需过滑车时,应安装保护钢套。

(4)松锚升空前,应在导(地)线上装设压线滑车。松锚升空的布置如图3-5-98所示。

图3-5-98 松锚升空布置示意图

1—线端临锚;2—过轮临锚;3—卡线器;4—松锚钢丝绳;5—压线滑车;6—φ16尼龙绳;7—机动绞磨;8—角铁桩

(5)松锚升空操作步骤。

1)在待紧线段的线端临锚前安装卡线器,尾端连接钢丝绳,通过转向滑车并收紧此钢丝绳,使线端临锚不受力;

2)拆除待紧线段及已紧线段的线端临锚1;

3)收紧压线滑车组,使其受力后,再慢慢松出代替卡线器3所连接的钢丝绳。使钢丝绳减少受力。

4)慢慢松出压线滑车组,使导(地)线升空。

5)紧线端停止牵引,拉紧压线滑车组,使得紧导线上的卡线器3不受力的情况下,再拆除卡线器3,然后再松放压线滑车。

6)当压线滑车组松放到受力不大时,拉动拉脱绳,使压线滑车翻转,解下压线滑车,完成全部升空。

(6)松锚升空操作应注意下列事项:

1)用于导线的压线滑车必须用铝轮或尼龙轮,其中一侧开口,便于拉脱而不损伤导线。

2)如果界档内余线较多时,在升空的同时,必须通知紧线操作端启动机动绞磨,收紧导线,为避免升空后导线落地,此时应将余线尾线,安装卡线器并用钢丝绳和绞磨连成一体;紧线端牵引,余线尾端带张力放余线,即低张力放线。

3)导(地)线升空后,检查上一个紧线段的导(地)线画印是否窜动;若有窜动,可通过过轮临锚调节。

(7)当待紧线的施工段导(地)线紧线完成并且已在导(地)线上画印后,即可松出松锚升空档过轮临锚及反向临锚。

(8)在前进端紧线外,做好临锚及过轮临锚并应牢固可靠。

6.画印

(1)画印作业应在紧线段内各弛度观测档均可达到设计值,紧线应力基本不发生变化,且子导线间的不平衡误差在允许范围内进行。

(2)张力架线的画印作业,均在杆塔上操作。要求观测好一相画一相的印记,且耐张塔及直线塔应同时画印。

(3)直线塔的画印如图3-5-99所示,应按下列步骤操作:

图3-5-99 直线塔画印示意图

1)在导线所在竖向平面的横担端头,距挂线孔中心(即悬垂线夹中心)距离为K的A点悬挂一只垂球。

2)使垂球对准任一子导线上画一个记号,设为a0点。

3)以a0点为基准点,将直角三角板一直角边贴紧导线量取K值并画印,设为a1点。

4)以a1点为准将直角边对准各子导线画出点a2、a3、a4。这里的a1、a2、a3、a4即为直线塔的导线画印点,画印点为悬垂线夹中心位置。

(4)耐张塔(含转角塔)画印如图3-5-100所示。应按下列步骤操作:

图3-5-100 耐张转角塔画印示意图

1)用一画印板(宽0.1m,长约2m,具有刻度),将其一端固定在横担的导线挂孔处,另一端沿平行线路内转角平分线方向伸向导线上方。

2)画印板另一端悬挂垂球,并对准相应导线挂孔的子导线(设为1号),进行画印a1,同时记录a1

3)移动垂球悬挂位置,对准另一根子导线并画印及记录。

4)如果导线挂线孔为两个时,应分别按上述步骤进行另外两根子导线的画印。

5)耐张塔的另一侧按上述操作步骤同样画印。

6)画印后,计算割线长度。

(5)画印操作应注意下列事项:

1)画印一律用红铅笔作记号。红铅笔画印后,应在印记的前或后侧缠绕一圈黑胶布或白胶布,便于识别记号。

2)画印操作应由两人配合作业,一人在导线上画印,另一人在横担上监视。

3)所画印记必须准确、清晰。

4)操作人员脚踩导线时,动作要轻、稳,避免导线窜动。

5)直线小转角塔取放线滑车顶点为画印点,用三角板在各子导线上画印。

6)当直线悬垂绝缘子串由于前后侧导线悬挂点间高差产生倾斜时,仍按直线塔画印,线夹安装时是否需要移动,应经计算确定。

7.紧线的施工计算

(1)张力架线的紧线应进行下列施工计算:

1)导、地线紧线应力的计算。

2)导线割线长度的计算。

3)紧线工器具的选择验算。

4)应力变量引起的线长调整量的计算。

(2)张力架线的紧线作业,紧线段通常与放线段相同,故紧线段不同于设计图的耐张段,它可能有下述几种情况:

1)一个耐张段内有两个及以上的紧线段。

2)一个紧线段内包括有一个以上的耐张段。

3)一个紧线段跨两个或三个耐张段。

(3)一个耐张段分成几个紧线段时,导则规定:因一个耐张段分成几个紧线段,各紧线段的弛度与该耐张段的弛度比较时,允许其弛度误差率控制在7‰以内。此时,可统一按该耐张段安装应力作为紧线段的紧线应力,而不因分段紧线而调整其应力。

(4)一个耐张段内分成几段紧线时,应遵守下列原则:

1)紧线段的代表档距与耐张段的代表档距力求接近。

2)各紧线段紧线时的气温力求接近。

3)紧线段与耐张段的代表档距比应满足如下关系式,即

式中 ldbj——紧线段的代表档距,m;

ldb——耐张段的代表档距,m;

σ1——紧线段紧线气温下,耐张段架空线的应力,N/mm2

σ2——相邻紧线段紧线气温下,耐张段架空线的应力,N/mm2

g——架空线的自重比载,N/mm2

E——架空线的弹性模量,N/mm2

(5)一般情况下,紧线段紧线后,在操作档对架空线不作刚性固定处理,因此,在下一紧线段紧线前,对前一紧线段松锚升空后,前一紧线段的代表档距已不复存在。基此,耐张段内不论分成若干紧线段,任一紧线段紧线应力的取值,都以该耐张段的安装应力为准。

在实际操作中,后一紧线段紧线时,应注意观察与前一紧线段相邻的直线塔的绝缘子串是否有倾斜。无倾斜时,说明两个紧线段的紧线应力是一致的。

(6)紧线段跨两个或三个耐张段时,可按下列任一种方法选择紧线应力:

1)分别按各耐张段的要求选择紧线应力,分两次或三次调整弛度。调好第一个耐张段的弛度后,在第一个耐张段内直线塔和耐张塔上同时画印,然后依次调第二个及第三个耐张段弛度并画印。一般应先调距牵引端远的一个耐张段弛度,按距牵引端远、中、近顺序调整弛度并画印。

2)以包含较多线档的耐张段所要求的紧线应力作紧线段紧线应力,调整全紧线段弛度。再根据包含较少线档的耐张段要求的应力与紧线应力的差计算移印值,移印后安装悬垂线夹。

(7)耐张塔导线画印后,必须计算割线长度,以确定耐张压接管位置,割线长度按如下步骤进行计算:

1)导线在水平方向偏离挂线点引起的线长差ΔL1应按下式计算为

式中 A——以子导线各自挂线孔至画印点的水平距离,m;

α——线路水平转角,(°)。

计算得的ΔL1值,应区分正、负;导线偏向内角侧时为负值(-),表示增加线长;导线偏向外角侧时为正值(+),表示应割除的线长。后面的ΔL2、ΔL3、ΔL4及ΔLG与ΔL1的正、负含义相同。

2)导线在垂直方向偏离挂线点引起的线长差ΔL2应按下式计算为

式中 l——耐张塔画印所在档的档距,m;

Δh——各子导线画印点至挂线孔的垂直距离,m;

h——画印档相邻悬挂点间高差(当相邻直线塔悬挂点较高时取“+”号,较低时取“-”号),m。

3)二联板倾斜使同相的上下导线与挂线孔位置产生线长差ΔL3应按下式计算为

式中 X——二连板上下子导线间的距离,m;

θ2——导线倾斜角,(°),计算见式(3-5-50)。

计算得的ΔL3,对于上面的子导线应取正号,表示应割去的线长;对于下面的子导线应取负号,表示应增加的线长。

4)后连耐张绝缘子串引起的线长差ΔL4应按下式计算为

式中 λ——耐张绝缘子及金具串长度,m;

θ1——联耐张绝缘子串前的导线倾斜角,(°);

θ2——联耐张绝缘子串后的导线倾斜角,(°)。

θ1、θ2的计算式分别为

式中 W——导线单位长度的重力,N/m;

H——导线紧线的水平张力,N;

h——画印所在的线档相邻悬挂点间高差(当相邻直线塔悬挂点较高取“-”,较低时取“+”号),m;

G——每相单侧耐张绝缘子串的重力,N。

5)割线长度ΔLG按下式计算为

(8)钢丝绳的选择验算。

1)紧线工具应能保证在最大紧线应力时有足够的安全性。根据安全规范要求,紧线的钢丝绳安全系数应不小于4.5,动荷系数为1.2,综合安全系数为5.4。

2)钢丝绳的破断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式中 P——导线最大紧线张力,N;对于LGJ—300/25,P=27803N;对 于LGJ—300/35,P=30740N;对于LGJ—400/40,P=34630N;

K——钢丝绳综合安全系数,取5.4;K0——钢丝绳破断力换算系数。

3)总牵引钢丝绳的选择。当采用LGJ—300/25导线,总牵引钢丝绳的破坏力TP≥(5.4×27803)/0.85=176631N,选择φ17钢丝绳可满足要求。

当采用LGJ—300/35,总牵引绳的破坏力TP≥(5.4×30740)/0.85=195289(N),选择φ19钢丝绳可满足要求。

当采用LGJ—300/40,总牵引绳的破坏力TP≥(5.4×34630)/0.85=220002N,选择φ19钢丝绳可满足要求。

4)滑车组钢丝绳(绞磨绳)的选择。

一般采用50kN走一走一滑车组,绞磨绳为三绳受力,考虑滑车磨阻系数后则

式中 ε0——滑车磨阻系数,取值1.05。

对应LGJ—300/25、LGJ—300/35、LGJ—400/40的TP值分别为:68458N、75357N、84893N。

根据上述计算可知,选择φ11钢丝绳可以满足强度要求。

(9)应力变量引起的线长调整量的计算。

线长计算的基本公式(抛物线形)为

 耐张段内架空线的总线长和应力的关系式为

当架空线的应力由δ变为δ0时,则

考虑弹性系数影响,当应力发生变化时,为了得到应有的应力,应调整一线长变量ΔL,其计算公式为

ΔL是正值时为增量,是负值时为减量。

8.紧线工器具配置

紧线工器具配置见表3-5-8。

表3-5-8 按一个紧线队配置的工器具表

续表

9.弛度的观测与调整

(1)紧线施工前必须选择弛度的观测档,且对观测档的弛度进行计算,计算结果编写成《弛度观测表》。弛度观测表是紧线施工控制导(地)线应力的依据,必须确保准确无误。弛度观测表应有计算人、校核人及审定人签字生效。

(2)弛度观测档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紧线段在5档及以下时靠近中间选择一档。

2)紧线段在6~12档时靠近两端各选择一档。

3)紧线段在12档以上时靠近两端及中间各选择一档。

4)观测档宜选择档距较大和悬挂点高差较小及接近代表档距的线档。

5)弛度观测档的数量可以根据现场条件适当增加,但不得减少。

(3)弛度观测档的选择还应兼顾下列要求:

1)观测档位置应分布比较均匀,相邻观测档间距不宜超过4个线档。

2)观测档应具有代表性。如连续倾斜档的高处和低处,较高悬挂点的前后两侧,相邻紧线段的结合处,重要被跨越物附近应设观测档。

3)宜选择对临近线档检测范围较大的塔号作测站。

4)不宜选邻近转角塔的线档作观测档。

(4)观测档弛度计算的依据是设计单位提供的导(地)线安装应力曲线或百米档距弛度曲线图。

设计单位提供的导(地)线安装应力曲线或百米档距弛度曲线图中,都存在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曲线图已以降温补偿法考虑了架空线受到张力后产生的塑性伸长和蠕变伸长(简称为初伸长)的影响。对此情况,在计算观测档弛度时不再考虑初伸长的影响。

第二种情况:曲线图未考虑初伸长影响。对此情况,查应力曲线图时按设计说明的规定执行。弛度计算时应考虑降温因素:一般情况下,钢芯铝绞线降温20°C,钢绞线降温10°C。

(5)以耐张段作为紧线段的观测档弛度计算。(www.daowen.com)

1)观测档的导(地)线悬挂点等高,且弛度较小(即正常张力)时,观测档的架线弧垂f为

式中 f——观测档的弛度,m;

g1——导(地)线的自重比载,N/(m·mm2);

l——观测档的档距,m;

σdb——观测档所在耐张段的代表应力,N/mm2

根据耐张段的规律档距和弛度曲线:观测档内未连耐张绝缘子串,且架空线悬挂点高差h<10%l时,观测档的弛度计算公式为

当架空线悬挂点高差h>10%时,观测档的弛度计算公式为

式中 f——观测档的观测弛度值,m;

f0——悬挂点高差<10%l时,观测弛度值,m;

fφ——悬挂点高差>10%l时,观测弛度值,m;

ldb——耐张段架空线规律档距,m;

fdb——对应规律档距架空线弛度,m;

φ——观测档架空线悬挂点高差角,

l——观测档架空线的档距,m;

h——观测档架空线悬挂点高差,m。

2)观测档的悬挂点等高,但弛度偏大,即f/l>10%时,应按下式计算观测档的弛度为

式中 f2——悬挂点等高,且f/l>10%时的观测档弛度,m;

f——观测档的弛度,按式(3-5-58)或式(3-5-59)计算,m。

3)观测档的悬挂点不等高,且高差角φ≥10°时,应按下式修正观测档弛度为

式中 f3——悬挂点不等高时的观测档弛度,m。

(6)孤立档的弛度计算。

1)在一般情况下,仍以式(3-5-58)或式(3-5-59)进行弛度计算,只是式中应以ldb代替l。

2)以孤立档为紧线段紧线时,通常挂线端已联好耐张绝缘子及金具串,考虑这一影响,观测档弛度应按下式计算为

观测档悬挂高差h<10%时

观测档悬挂高差h>10%时

式中 fG——孤立档的观测弛度修正值,m;

λ——耐张绝缘子串的长度,m;

f——孤立档的档距,m;

g0——耐张绝缘子串的自重比载,N/(m·mm2);

Gn——每相单侧导线耐张绝缘子串的重力,N;

N——耐张绝缘子串所联架空线的根数;

S——架空线的截面积,mm2

挂完线后检查孤立档弛度时,其弛度为

式中 fG1——孤立档的验收弛度,m。

(7)连续上(下)山时的观测弛度及线夹位置调整计算。

1)连续上(下)山的紧线状态如图3-5-101所示。

图3-5-101 连续上(下)山紧线状态示意图

2)如图3-5-101的紧线状态,挂于放线滑车的架空线,因两侧出口处张力相等,而水平张力因高差而不相等;山下侧水平张力变小,其弛度大于设计值式;山上侧水平张力变大,其弛度小于设计值。同时,放线滑车向山上倾斜。在观测弛度时,必须根据观测档的不同水平张力调整弛度观测值。

3)是否按连续上(下)山计算的判别式为

式中 ymax——yli中最大值,m;

ymin——yli中最小值,m;取绝对值最大的负值;

yli——紧线段内各档架空线最低点与第一档弛度最低点的高低差(可按设计断面图取值,yli=0),m;

σj——耐张段内的紧线应力,N/mm2

Mi——计算参数;

li——第i档的档距,m;

Edb——耐张段内架空线的代表弹性模量,N/mm2

E——架空线的弹性模量,N/mm2

φi——第i档的架空线悬挂点间高差角,(°)。

判别方法是:

a.如果式(3-5-66)、式(3-5-67)同时成立,紧线段可不作为连续上(下)山而调整其弛度观测值。

b.若式(3-5-66)、式(3-5-67)不同时成立,则紧线段应作为连续上(下)山而调整其弛度观测值。

4)观测档弛度的调整计算有两种方法,这里只介绍高差法。观测档弛度的计算式为

式中 fci——观测档的弛度,m;

li——观测档的档距,m;

φi——观测档的架空线悬挂点间高差角,(°);

σi——观测档架空线的水平应力,N/mm2

5)悬垂线夹安装位置的调整计算为

式中 Si——段内某直线塔悬垂线夹安装位置的调整距离,m;正值表示由画印点向山下移位,负值表示由画印点向山上移位;Si-1——前一悬垂线夹移位距离,m。

10.等长法观测弛度

(1)等长法又称平行四边形法,是最常用的观测弛度方法。在条件许可时,应优先选用等长法。

(2)选用等长法观测弛度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为

式中 h——观测档的悬挂点间高差,m;

f——观测档的平行四边形弛度,m;

ha——测站端导线悬挂点至基础面的距离,m;

hb——视点端导线悬挂点至基础面的距离,m。

(3)等长法观测弛度的方法。

1)等长法观测弛度的布置如图3-5-102所示。

图3-5-102 等长法观测弛度的布置图

2)在观测档相邻两杆塔上,由架空线悬挂点A、B处各向下量距离f绑扎弛度板或在测站端画印记后设置罗盘仪。然后,在测站端的弛度板处直接用目视观测,或者用罗盘仪观测。

a.在上述量距离f时,可根据紧线当天的气温预估一个气温值,以次气温条件选择f。如果气温变化时,应重新绑扎弛度板。

b.观测弛度时,使两弛度板上平面的连线与架空线最低点相切,即达到设计要求。

(4)平行四边形法的弛度计算。

1)观测档内不联耐张串的弛度计算。

a.观测档架空线悬挂点高差h<10%L时

b.观测档架空线悬挂点高差h≥10%L时

式中 ldb——耐张段架空线规律档距,m;

fdb——对应于规律档距的架空线弛度,m;

φ——观测档架空线悬挂点高差角,

l——观测档架空线的档距,m;

h——观测档架空线悬挂点高差,m。

2)观测档内一侧联耐张串的弛度计算。

a.观测档架空线悬挂点高差h<10%L时

b.观测档架空线悬挂点高差h≥10%L时

3)观测档内两端都联耐张串的弛度计算。

a.观测档架空线悬挂点高差h<10%L时

b.观测档架空线悬挂点高差h≥10%L时

(5)气温变化时的弛度调整。在测量导(地)线弛度时,若气温变化导致架空线温度发生变化,此时,应调整观测的弛度值。其方法是保持视点端弛度板不动,在测站端调整弛度板:当气温升高时,应将弛度板向下移一小段距离Δa;当气温降低时,应将弛度板向上移一小段距离Δa。Δa值计算式为

式中 Δa——测站端因气温变化而应上下移动的距离,m;

Δf——因气温变化观测档弛度的变化值,m。

当气温变化不超过±10°C,可用式(3-5-81)进行弛度调整。当气温变化超过±10°C时,应将视点端弛度板按气温变化后的弛度重新绑扎。

11.异长法观测弛度

(1)当观测档的架空线悬挂点间高差较大时,为了保证视线切点靠近弛度最低点,可采用异长法观测弛度。

所谓异长法即观测档两端弛度板绑扎位置不等高进行弛度观测,示意如图3-5-103所示。

图3-5-103 异常法观测弛度

(a)测站端在悬挂点低侧;(b)测站端在悬挂点高侧

(2)观测档内未联耐张绝缘子串的观测距离计算。

1)观测档架空线悬挂点高差h<10%L时,选定一适当的a值(即测站端低于同侧架空线悬挂点的垂直距离),则视点端低于同侧架空线悬挂点的垂直距离为b,其计算式为

2)观测档架空线悬挂点高差h≥10%L时,测站端选定适当的a值后,则视点端的b值计算式为

式中 f0——悬挂点高差h<10%L时档距中点的弛度[计算式见式(3-5-75)],m;

fφ——悬挂点高差h≥10%L时,档距中点的弛度[计算式见式(3-5-76)],m。

(3)观测档内一侧联耐张绝缘子串时的计算。

1)视点端在不联耐张串侧,见图3-5-104。

图3-5-104 视点端在不连耐张绝缘子串一侧的状态

a.观测档架空线悬挂点高差h<10%L时,测站端选定a值后,则视点端的b值计算式为

b.观测档架空线悬挂点高差h≥10%L时,测站端选定a值后,则视点端的b值计算式为2)视点在联耐张绝缘子串侧,见图3-5-105。

图3-5-105 视点端在连耐张绝缘子串一侧的状态

a.观测档距架空线悬挂点高差h<10%L时,测站端选定a值后,则视点端的b值计算式为

b.观测档架空线悬挂点高差h≥10%L时,测站端选定a值后,则视点端的b值计算式为

(4)如果气温变化时,采用异长法观测弛度应作如下调整:视点端的弛度板保持不动,测站端的弛度板应移动一段距离Δa,其值按下式计算

式中 Δf——随气温变化架空线弛度的变化量,m。

(5)采用异长法检查弛度时,当由观测档相邻两杆塔上测得a、b值后,按下式计算档距中点弛度f为

(6)异长法观测和检查弛度的适用范围。采用异长法观测或检查弛度时,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

12.角度法观测弛度

(1)为了保证观测弛度的准确性及提高观测弛度的效率,架线施工中,广泛应用了经纬仪观测弛度。与此相适应的使用了角度法观测弛度。所谓“角度法”是指用观测架空线弛度的角度以替代架空线的弛度,由此可实现用经纬仪在地面直接观测架空线的弛度。

角度法观测弛度的优点是:

1)对于大档距,用目视观测架空线切点比较模糊,用经纬仪比较清晰。

2)用等长法、异长法观测弛度往往需要作业人员登杆观测,角度法可直接在地面观测,比较安全方便。

(2)角度法观测弛度,由于经纬仪摆放位置的不同,分为三种情况:

1)档端角度法,见图3-5-106(a)。

2)档内角度法,见图3-5-106(b)。

3)档外角度法,见图3-5-106(c)。

图3-5-106 角度法观测弛度

(a)档端角度法;(b)档内角度法;(c)档外角度法

(3)三种角度法中,应优先是使用档端角度法。因档端角度法的经纬仪摆放在观测档一端的杆塔中心处,观测方便,计算简单,方便信号联络。只有在档端角度法不允许使用的情况下,方选择其他两种方法中的一种。

(4)角度法观测和检查弛度的操作步骤。

1)观测弛度的工作步骤。

a.确定经纬仪位置,并复核与观测档架空线悬挂点间的高差。

b.计算在不同温度下的弛度观测角θ。

c.调整紧线弛度,使架空线的轴线与经纬仪的视线相切。

d.架空线挂线后应立即作一次检查,将观测结果填入弛度记录表。

2)检查弛度的工作步骤。检查弛度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架空线工序的质量检查,另一种是运行过程的弛度检查,本书指的是前者。

a.架线工序完成后,复查架空线弛度时,原则上应在观测档复查。

b.经纬仪摆放位置应尽可能摆放在原来观测弛度的位置。

c.调平经纬仪后,调整经纬仪的垂直度盘,使望远镜的视线与架空线的轴线相切,读出观测角θ。

d.利用θ角推算架空线的弛度。

e.将计算的弛度值与设计弛度值相比较确定其误差率。在比较时应考虑架空线已释放初伸长的因素。

(5)档端角度法观测弛度的计算。

1)仪器在架空线垂直下方,观测角θ的计算式为

已知观测角求弛度f的计算式为

式中 θ——角度观测值,(°);正值为仰角,负值为俯角;

a——望远镜中心至近悬挂点间的垂直距离,可直接量得,m;

h——观测档架空线悬挂点间高差,m,近悬挂点(即测站端)较低时取“+”,反之取“-”;

f——观测档的架空线弛度,m;

l——观测档档距,m。

2)仪器在架空线中线垂直下方,偏转观测两边线时,观测角的计算式为

式中 θ——仪器摆在中线垂直下方观测中线的观测角,(°);

θ′——仪器摆在中线垂直下方观测边相的观测角,(°);

D——观测档中相线与边相线间的距离,m。

3)限制弛度误差率在0.5%以内时,仪器在中线下方观测边线时不作调整(即以θ代替θ′)的条件式为

4)档端角度法的适用范围:同异长法。

(6)档外角度法观测弛度的计算。

1)仪器在架空线垂直下方,观测角θW的计算式为

式中 B、C——计算参数;

l1——仪器至近杆塔号的架空线悬挂点之间水平距离,m。

已知观测角θW求弛度f

2)仪器置于中相线垂直下方,偏转观测两边线弛度时,仪器的观测角计算式为

式中 X——近仪器的架空线悬挂点至视线切点间的距离,m;

D——中相线与边相线间的水平距离,m。

3)仪器置于中相线垂直下方,偏转观测两边线弛度时,仪器的观测角θW不作调整的计算式为(限制弛度误差率为0.5%)

(7)档内角度法观测弛度的计算。

1)仪器置于中相线的垂直下方,观测角的计算式为

已知观测角θn,推算架空线弛度的计算式为

 此处的l1也是仪器至近架空线悬挂点间的水平距离,但它与档外角度法所示含义有些差别:前者在线档内,后者在线档外。

2)仪器置于中相线下方,偏转观测两边线时,仪器的观测角计算式为

13.平视法观测弛度

(1)平视法观测弛度是角度法观测弛度的一种特殊形式。两者的相同点都是用经纬仪观测弛度,但前者的观测角为0°,而后者的观测角为与弛度相适应的某特定角度。

(2)在架线施工中,应优先选择等长法,异长法及角度法观测弛度。若上述三种方法实施有困难或者不准确时,可选用平视法观测弛度。平视法一般适用于下述条件:

1)特殊地形,架空线弧垂较大,f为杆塔高度2倍以上时。

2)利用角度法往往由于视线切点距悬挂点过近,不能确保观测弛度质量时。

(3)平视法观测弛度。见图3-5-107。

图3-5-107 平视法观测弛度

(4)用平视法观测弛度的操作步骤。

1)在观测档内,根据设计弛度值计算出经纬仪或水平仪的测站位置。

2)根据计算值摆置经纬仪或水平仪。

3)调整紧线弛度,使架空线最低点之轴线与仪器望远镜的水平视线相切。

(5)平视法观测弛度的计算。平视法观测弛度,为了摆置经纬仪(或水平仪),必须计算出仪器镜中心至观测档架空线两悬挂点间的距离,即fa、fb。一般称fa、fb分别为大、小平视弛度,计算式为

式中 f——观测档的架空线弛度,当悬挂点高差h<10%l时用f0,见式(3-5-74);当悬挂点高差h≥10%l时用fφ,见式(3-5-75)。h为观测档悬挂点间高差。

如果已知大、小平视弛度fa、fb,推算架空线弛度的计算式为

(6)当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档距中点弛度变化时,可由两种方法进行调整:

第一种方法:微动仪器视角而不动仪器高度或位置,只是增加了计算工作。

第二种方法:调整仪器架高,使之与相应气温下计算的fa、fb相配合。

1)第一种方法的调整计算。

a.当仪器置于高悬挂点一端时,仪器望远镜的水平视线微调角Δθ为

式中 Δθ——仪器镜的水平视线微调角度;当Δf为增大值时Δθ为俯角,当Δf为减少值时Δθ为仰角;

Δf——架空线弛度因气温变化而引起的增加值或减小值,m;

f——架空线的观测弛度值,m;

x——仪器镜中心至同侧悬挂点的水平距离,m。

b.当仪器置于低悬挂点一端时,仪器望远镜的水平视线微调角Δθ为

2)第二种方法时,仪器望远镜中心的高度微调量为

(7)平视法的适用范围。采用平视法观测弛度的施工条件是架空线的最低点必须在档距之内,也即小平视档距不得为负值,由此推导得平视法的极限条件是

14.弛度的观测与调整的要求

(1)观测弛度是紧线施工中技术要求较高的一项作业。弛度观测人员应具备下列技能:

1)对架线全过程作业熟悉,且具有高处作业合格证。

2)能熟练使用经纬仪、水平仪和罗盘仪,具有测量工合格证。

3)工作责任心强且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2)弛度观测人员必须配备的工器具。

1)经纬仪(角度法、平视法使用);或望远镜(等长法、异长法使用);或罗盘仪(等长法、异长法使用)。

2)温度计。

3)钢卷尺(3m、15m及30m)。

4)弛度板(等长法、异长法专用工具)。

5)对讲机。

6)科技型计算器。

(3)弛度观测时应遵守的规定。

1)观测弛度的实测温度应能代表导(地)线的温度,目前仍以测量导地线附近的空气温度代替导(地)线温度的方法。

2)非张力架线时,观测弛度的温度在观测档内实测或采用几个观测档实测值的平均数。

3)张力架线时,观测弛度的温度以各观测档和紧线场气温的平均数为依据。

4)温度计应挂于通风处。有阳光照射时,温度计宜背向阳光,不宜直射。

5)观测弛度的气温相差不超过±2.5℃时,其弛度值可不作调整。

6)弛度达到设计值后,弛度观测人员应迅速、准确通知紧线指挥人。弛度的观测人员应等待5~10min待弛度不发生变动时进行观测,以判定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7)挂线后必须就观测档弛度再复测一次,并做好记录,填写弛度观测记录表。

(4)弛度调整顺序。收紧导线,调整距操作端最远的观测档弛度,使其合格或略小于要求弛度;放松导线,调整距操作端次远的观测档弛度,使其合格或略大于要求弛度;再收紧,使较近的观测档弛度符合要求弛度。依次类推,直至全部观测档调整达到要求为止。

(5)相分裂导线的弛度调整应符合的规定。

1)不论用何种方法观测弛度,均应使用经纬仪配合,以确保各相子导线的弛度在相同水平位置。

2)同一观测档同相子导线应同为收紧调整或同为放松调整。

3)同相子导线应基本同时收紧或同时放松,不使其张力差过大。

4)同相子导线应用经纬仪统一操平,并利用测站尽量多检查一些非观测档的子导线弛度情况。

(6)张力架线施工中的紧线弛度调整,可采用“粗调”与“细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1)用机动绞磨收紧导线,使紧线段内各档弛度粗调至要求弛度。

2)将导(地)线实施线端临锚后以线端临锚中的手扳葫芦(每根子导线一个)进行细调弛度,直至达到设计要求为止。

(7)观测及调整弛度应注意的事项。

1)雾天、大风、雷雨天等气象条件下,应停止观测弛度。

2)有两个及以上观测档时,弛度观测人员应互通情况,互相核对。

3)当弛度调整发生紊乱时,应将架空线放松,等待一段时间稳定后,再重新紧线及调整弛度。

4)弛度调整困难,各观测档不能统一时,应检查弛度表的观测值是否有误或者弛度板绑扎的距离是否有误,同时应检查放线滑车是否有卡阻现象等。原因查明后再继续调整。

(8)紧线弧垂在挂线,其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般情况弧垂允许偏差:110kV:+5%,-2.5%;220kV及以上:±2.5%。

跨越通航河流的大跨越档,其弧垂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其正偏差值不应超过1m。

(9)导线或避雷线各相间的弧垂应力求一致,除满足第8项要求外,各相间弧垂相对不平衡,最大允许值:110kV为200mm。220kV及以上为300mm。

(10)相分裂导线同相子导线的弧垂应力要求一致,不安装间隔棒的垂直分裂导线,同相子导线间的弧垂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220kV为80mm,330~500kV为50mm。

(11)导地线弛度误差Δf超出质量标准的调整计算:

1)在孤立档为

2)在连续档为

式中 Δl——调整线长,m;

f——实测弛度,m;

fx——标准弛度,m;

q——架空线比载,N/(mm2·m);

∑l——耐张段中计算总长度,m;

l——档距,m;

E——架空线的弹性系数,N/mm2

ldb——耐张段的规律档距,m;

φ——观测档架空线悬挂点高差角(当挂线点高差h≤10%时,可不计算该角影响)。

计算出的Δl为正值,则应减短线长,若为负值应增加线长。

注:若不考虑架空线的弹性系数的影响,以上两公式都省去带E的部分,即后半部公式为0。

15.平衡挂线

(1)平衡挂线是只有在连续带张力放线过程中,采取的一种施工工艺。

(2)张力架线施工时,导线在耐张塔是直通而不断开的。紧线后,必须在耐张塔进行割线、压接耐张线夹、连绝缘子串及挂线等项作业。在耐张塔同时受双向挂绝缘子及导线的牵引力。操作这些作业统称耐张塔平衡挂线。

(3)张力架线中,实现耐张塔平衡挂线的基本条件是横担挂线孔附近应预留空中临锚的施工孔。

(4)耐张塔平衡挂线前必须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1)应根据画印及其他数据计算每条子导线的割线长度,计算方法参阅紧线的施工计算。

2)耐张塔相邻的直线塔应不安装悬垂线夹,相邻的两个线档内不应安装间隔棒。

3)应选定采用平衡挂线,还是半平衡挂线,按选定的方法进行布置。

(5)耐张塔平衡挂线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平衡挂线,另一种是半平衡挂线。

1)平衡挂线时,铁塔不受地面临锚的下压力,铁塔仅受双向导线水平张力。挂线所需过牵引量用空中临锚收紧,连接金具到达挂线位置时,空中临锚仍然承受锚固的导线张力(即过牵引张力)。挂线工具只承受拉紧耐张绝缘子串及所带导线的张力,以适当的过牵引满足切割后的导线,组装上金具,把每相导线挂在铁塔上。

2)半平衡挂线也称带张力挂线。四分裂导线分为四次挂完一相导线,每次均只挂横担一侧一相导线中的一半子导线(两条),且第一次在横担一侧挂线,第二次在横担另一侧挂线,第三、四次类推,使横担受力始终不超过一相导线总张力的一半。挂线所需过牵引量由挂线工具收紧,挂线工具承受全部挂线张力。铁塔受有导线不平衡张力。

(6)耐张线夹与绝缘子串的连接由于工作位置不同有两种操作方法:一种是采用高空平台在空中安装;另一种是导线落地后在地面安装。为加快施工进度,减少青苗赔偿,建议采用空中对挂。

(7)挂线过牵引时,导(地)线的安全系数不得小于2。平衡挂线过牵引量一般应控制在100~200mm。

(8)耐张塔平衡挂线及半平衡挂线的作业程序是:

1)横担两侧进行高空临锚。

2)提升高空对挂作业平台,把平台牢固连接在铁塔上。

3)割线、压接耐张线夹。

4)连接绝缘子及金具串。

5)平衡挂线或半平衡挂线。

6)安装其他附件。

(9)高空临锚应按下列步骤操作:

1)高空平衡对挂,在离耐张线夹外3m左右安装导线卡线器。

2)在导线卡线器的尾端侧导线上套上开口胶管。

3)在导线卡线器尾端连接φ15防扭钢丝绳,其长度与卡线器至横担距离相适应。

4)在横担挂线孔处连接60kN手扳葫芦,葫芦前端与φ15钢丝绳相连接。高空对挂构成如图3-5-108所示。

图3-5-108 高空对挂示意图

5)每相导线一侧应设四套高空临锚装置,两侧共八套高空临锚装置。

6)两侧同时收紧手扳葫芦,使临锚系统逐渐受力;两侧卡线器间的导线呈松弛状态。收紧时应保持操作塔横担平衡受力,可根据收紧过程中导线是否向操作塔一侧移动,判断操作塔受力是否对称平衡。

7)高空临锚用的手扳葫芦,收紧后必须将链尾缠绕在本体上且绑扎牢固,防止滑脱。

(10)割线、松线、压接应按下列步骤操作:

1)操作耐张塔挂线点两侧手扳链条葫芦,使高空临锚的两侧卡线器之间的子导线松弛。

2)割线前,在卡线器尾端侧0.5~1.0m处,用麻绳将导线松绑在锚绳上,防止松线时导线出现硬弯。

3)收紧小麻绳,将导线先后分别在横担下及工作台上割线。

4)松出小麻绳,使两侧导线头缓慢放松。

5)为避免导线在工作台上损伤,可视台面情况垫以编织袋布或帆布。

6)按有关规定进行割线、清洗、压接。

(11)组装绝缘子及金具串应按下列步骤操作:

1)应根据设计图纸规定组装绝缘子、金具串。

2)绝缘子应擦洗干净,金具的螺栓、销钉及绝缘子的弹簧销方向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3)将组装好的绝缘子及金具串与耐张线夹相连接,均压环暂不组装。

4)每隔5~6片绝缘子安装一副木板(或元钢带胶套)制成的绝缘子夹具,避免挂线时两串绝缘子串互相碰撞。

(12)金具组装完毕,用手扳葫芦双向对挂耐张金具。

(13)检查金具组装及开口销方向正确,最后拆卸工作台。

(14)地面平衡挂线应按下列步骤操作:

1)按图3-5-109做好平衡挂线的现场布置。

图3-5-109 地面平衡挂线布置示意图

1—导线;2—耐张绝缘子串;3—总牵引钢丝绳;4—起重滑车;5—绞磨钢丝绳;6—地滑车;7—机动绞磨;8—角铁桩;9—钢管地锚

2)现场布置中,挂线用的滑车尽量靠近挂线孔,以减少过牵引量。

3)在绝缘子及金具串的挂线侧牵引板处连接φ17.5牵引钢丝绳,其另一端与滑车组相连接。

4)启动机动绞磨,缓慢收紧绝缘子串,待绝缘子串离开地面约0.5m后应暂停牵引,调整绝缘子大口朝向(按规范要求,弹簧销由上向下穿;对于R型弹簧销,规范中规定,一般应由下向上穿),安装均压环。

5)继续牵引,当绝缘子串挂线侧金具接近横担挂线孔时,应慢速牵引,在确认已满足挂线要求时停止牵引。如果挂线不到位时,应第二次同时两侧收紧高空临锚,直到满足挂线要求为止。

6)当挂线孔连接螺栓穿上并拧紧螺帽后,可回松牵引系统,在其不受力时拆除。

7)若为单侧挂线时,另一侧高空临锚可适当收紧手扳葫芦,以减少两侧导线的张力差。

8)同相另一侧按上述布置及操作步骤同时进行挂线。

9)待同相两侧挂线后,同步放松高空临锚的手扳葫芦。待临锚钢绳松弛后,方可拆除临锚装置。

10)拆除临锚时,应先拆临锚钢绳与手扳葫芦的连接卸扣,回收手扳葫芦;再拆钢绳与卡线器的连接卸扣,回收钢绳;最后拆除卡线器。

(15)当操作塔位于地形陡峭的山地时,地面挂线可布置在铁塔基础范围内,如图3-5-110所示。

按图3-5-110布置时,其操作上应注意下列事项:

图3-5-110 耐张塔下方布置挂线牵引装置

1—导线;2—耐张绝缘子串;3—手扳葫芦;4—起重滑车;5—绞磨绳;6—地滑车;7—机动绞磨

1)在挂线孔上方的适当位置预先挂一个30kN的手扳葫芦。

2)当牵引的绝缘子串挂线侧金具接近挂线孔下方时,将预先挂好的30kN手扳葫芦下端与牵引板连接。

3)收紧30kN手扳葫芦,使牵引板靠近挂线孔进行挂线。

4)由于上下两层同时作业,必须特别注意监护安全,特别是塔上人员应仔细操作,不得有任何部件掉落地面,以免伤人。

(七)附件安装

1.基本要求

(1)放线准备工作中,应将绝缘子在安装前逐个表面清擦干净,并按高压绝缘子技术标准进行外观检查,用不低于5000V的兆欧表逐个进行测定。在干燥情况下,绝缘电阻小于500MΩ,不得安装使用,在安装弹簧销子的情况下,球头不得自碗头中脱出。

(2)附件安装是架线工序中最后一道子工序,也是高处作业最多的一道子工序,安装人员必须确保附件安装质量和施工安全。

(3)附件安装前,应根据设计图纸规定,在材料站(场),针对直线塔和耐张塔的金具连接方式进行配套组装,以检验金具间的连接是否牢靠,转动是否灵活,是否有碰阻现象,螺栓长度是否合适等。

(4)附件安装前,附件安装人员必须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1)熟悉设计图纸,了解金具连接要求和螺栓及穿钉的穿向规定。

2)明确附件安装方法。

3)检查安全用具及清理附件安装工具。

(5)附件安装作业一般是在直线杆塔和耐张杆塔均已挂上绝缘子串的情况下进行的。但跳线绝缘子穿的吊装属附件安装的范围。因此,有部分附件安装作业在架线前已经完成。

(6)附件安装的主要作业内容:

1)直线杆塔的导(地)线附件安装,包括:

①悬垂线夹的安装。

②重锤的安装。

③防震锤的安装。

2)耐张杆塔的导(地)线附件安装包括:

①防震锤的安装。

②跳线及其重锤片的安装。

③分裂导线间隔棒的安装。

④如有复合光缆时,尚应包括光缆引下线及接线盒的安装。

(7)导(地)线上各种金具的螺栓、穿钉及弹簧消除有固定穿向外,其余穿向应统一,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悬垂串的螺栓、穿钉:凡能顺线路方向穿入者,一律宜向受电侧穿入;特殊情况下,两边线由内向外,中线由左向右穿入。

2)耐张串的螺栓、穿钉:一律由上向下穿;特殊情况下,两边线由内向外,中线由左向右穿入。

3)分裂导线上的螺栓、穿钉:一律由线束外侧向内穿入。

4)各种金具上的螺栓、穿钉方向在图纸会审时,应听取运行单位的意见后,作出明确规定,并编写在架线施工技术措施内。

(8)为了防止导(地)线因风振而受损伤,紧线弛度合格后应及时安装附件。紧线完毕至附件(包括间隔棒)安装完毕不应超过5天。如因其他原因不能及时安装附件时,应会同设计单位采取临时防震措施;或放松架空线张力,或临时安装阻尼线、防震锤等。

(9)附件安装人员在安装附件之前,对已紧线的导(地)线弛度,应进行目测检查,若发现弛度过大、过小或相间、子导线间高差过大时,应报告施工队长或紧线施工负责人,代调整弛度符合规范要求后再附件安装。

(10)导(地)线上的作业人员,在附件安装的全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护导线并清除线上的悬吊物,如树枝、杂物等。

2.悬垂金具串的安装

(1)直线杆塔导线悬垂绝缘子串,在放线前已将绝缘子及其与横担连接的金具进行吊装。因此,附件安装仅是安装绝缘子串下端与导线相连的金具,包括悬垂线夹等。地线与此相类似。

(2)悬垂金具串的安装包括导线和地线两部分。由于地线较轻,且金具也较简单,其安装方法参照导线金具的安装。本节重点介绍导线金具串的安装方法。

(3)直线悬垂金具安装的步骤是:

1)根据确定的方法做好卸放线滑车的现场布置。

2)提升导线。

3)拆除放线滑车。

4)安装悬垂线夹及相应的金具串。

5)拆除安装工具,复查附件安装质量。

(4)提升导线应根据提升力的大小、金具串的型式等选择不同的提升方法:

1)人力肩扛法。此方法适用于35kV及以下电压且截面较小的架空线提升。此法无需工具,操作简单,但杆上作业人员劳动强度较大。

2)双钩紧线器提升法。此法适用于一般的110~220kV线路导线。此法工具少,操作简单。

3)地面牵引提升法。此法适用于大截面导线或导线垂直档距较大者。

4)利用提线器提升导线。此法适用于分裂导线的提升。工具简单,承载力较大。

(5)人力肩扛法提升架空线(包括导线及地线)的操作要求是:

1)人工肩扛架空线的重量不宜超过50kg。如果双人操作不宜超过80kg。肩扛架空线前应在肩上垫以衬垫。

2)附件安装人员必须站在踩板(即三角板)或其他可靠的构件上,人肩的高度应略高处架空线的实际位置。

3)用肩扛起架空线,使放线滑车不承受架空线的重力后,拆除放线滑车。

4)将架空线临时搁置在横担顶面或与横担连接的专用挂钩上。

5)将架空线搁置于线夹槽内后,连接于绝缘子串下方。

(6)双钩紧线器提升导线的布置及操作要求:

1)导线较轻时用一把双钩,导线较重时用两把双钩。一般情况下110kV以下线路选用10kN双钩,220kV及以上线路用专用提线器。

2)用双钩提升导线前应按图3-5-111做好布置。

图3-5-111 双钩提升导线布置示意图

1—横担;2—悬垂绝缘子串;3—导线;4—放线滑车;5—双钩;6—胶管;7—竹竿

①由杆塔身向金具前后侧的导线上搭设2根毛竹(梢径80mm,长7m),以备操作人员坐在毛竹与导线交叉处安装悬垂线夹及防震锤。

②双钩的上端通过φ11钢丝绳套与横担相连接,下端直接挂在导线上。为了保护导线,双钩下端挂钩缠绕铝包带或包胶,也可采用通过专用铝合金挂钩连接导线。

③如果设计有预绞丝护线条保护导线时,提升导线的布置中必须用两副双钩,且两副双钩吊挂的导线间应留足护线条长度。

3)附件安装人员应在导线上面画印后,再收紧双钩,使导线缓缓离开放线滑车。

4)当滑车不受力时,将其拆除。安装悬垂线夹前,应以画印点为中心,向导线前后测量出1/2线夹长度加5mm并画印(两个印)。铝包带应在两个印之间缠绕,其端头应返回线夹中间。

5)铝包带的缠绕方向应于外层铝股绞制方向一致,且缠绕紧密。铝包带缠绕层数以线夹紧固为原则,可按设计规定执行。

6)将悬垂线夹套入缠绕铝包带的导线上,且中心对准铝包带缠绕段的中心,然后,将线夹挂板与绝缘子串连接,松出双钩。

7)拧紧悬垂线夹的U形螺丝,最后安装防震锤。

(7)地面牵引提升导线的布置及操作要求:

1)地面牵引提升导线的方法一般用于大截面导线及大跨越导线的附件安装。

2)直线杆塔横担不考虑双倍提升导线的工作状态,因此,地面牵引导线时,在近塔身处应悬挂转向滑车。其现场布置示意如图3-5-112所示。

3)在横担挂点附近宜悬挂铝合金工作梯或竹梯,便于作业人员上下及操作。

4)用专用挂钩与导线相连接且不少于两处,其挂钩与导线接触处应缠绕铝包带或衬垫开口胶管。

5)起吊滑车应挂在横担端的U形螺丝上,如无安装孔时,其挂点应用钢丝绳绑扎在横担主材上。钢丝绳与角钢接触处必须垫以方木和麻布。

6)提升导线前,在放线滑车中心方向的导线上画印。

7)当提升导线脱离放线滑车时,应将放线滑车拆除并临时绑扎在横担上。根据画印位置,在导线上缠绕铝包带。

图3-5-112 地面牵引提升导线布置示意图

1—悬垂绝缘子串;2—放线滑车;3—起吊滑车;4—牵引钢丝绳;5—导线

8)将悬垂线夹套入导线且与绝缘子串连接,松出牵引绳,拧紧线夹螺栓。

9)利用牵引绳将放线滑车吊至地面后,拆除吊装的工具。

(8)利用链条葫芦及提线器提升分裂导线的布置及操作要求。

1)用两副30kN链条葫芦及两套二线提升器(30kN级),分别悬挂于横担前后侧的安装孔位置,提线器的挂钩应与导线相平。

2)提升导线的布置如图3-5-113所示。

图3-5-113 利用提线器提升分裂导线布置示意图

1—横担;2—钢绳套;3—链条葫芦;4—提线器;5—胶管;6—五轮滑车;7—导线

3)在各子导线提升器挂钩处套上开口胶管,将提线器的挂钩分别挂在相应的子导线上。通常是在各子导线的线夹安装位置中心处画印。一侧提线器挂#3、#4线,另一侧提线器挂#1、#2线。

4)收紧链条葫芦,使导线脱离放线滑车。在滑车附近的导线上套上开口胶管。

5)在横担上挂一只10kN级的开口滑车,并在滑车上穿一条φ8尼龙棕绳,上端绑扎在放线滑车横梁下,下端通过一个10kN级转向滑车用人力拉住,按此方法先收紧尼龙绳拆开放线滑车与绝缘子串的连接螺栓,然后再慢慢松出尼龙绳将滑车放至地面。

6)在放线滑车中的四根子导线是水平的,一般是高处作业人员(2人)踩#2、#4线,则#1、#3线自然上升,以人体自重调整四根子导线呈正方形排列。

7)在画印位置规定范围内缠绕铝包带,然后安装悬垂线夹,并挂于四联板的相应位置。

8)松出链条葫芦,使绝缘子及金具完全受力。拆除提升工具。

9)如果是直线小转角塔,应在导线提升前用φ16棕绳将绝缘子串绑在提升吊具上,以防绝缘子串不受力后离开安装位置。

10)需要安装重锤的直线塔,应在悬垂线夹安装好后,将重锤吊装在四联板预留孔上。重锤吊装方法可用φ18棕绳通过起吊滑车(挂与横担)用人力或小绞磨提升。

(9)地线的提升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人力肩扛(或抬)的方法;第二种是用特制的地线提升器。

在220kV以下电压线路上通常用第一种方法,其操作要求见上述第(5)条。

在220kV以上电压线路上宜用第二种方法,其操作要求与第(6)条基本相同。由于地线悬垂金具串很短,所以地线提线器设计上也比较短,且提升重量小,操作较轻便。

(10)悬垂线夹的安装。

1)对于未画印的直线杆塔,提升导线前应在放线滑车中心位置进行画印。

2)对于耐张塔处于连续上(下)山地段时,应自画印点移出调整距离再进行画印。第二次画印点记号与原记号应有区别,防止混淆。

3)需要装护线条的悬垂线夹,应按设计规定先安装护线条,其操作方法如下:

①拔梢形护线条每组均为10根。安装是由两人站在高空作业车上或坐在导线上,同时用拧回器套上护线条互成反向旋转,一面转动一面后移拧回器,使护线条绞制在导线表面。护线条的中点应与线夹画印点重合。

②预绞丝护线条中心应对准线夹安装的画印点,逐根顺螺旋方向分别向导线前后侧绞制预绞丝。因为预绞丝是具有弹性的铝合金丝,外形为螺旋形,所以在安装中不需要工具,绞制后自然与导线贴紧在一起。

4)安装悬垂线夹应对准安装前的画印点拧紧线夹的固定螺栓。

5)悬垂线夹安装后,应进行重锤、均压环等附件的安装。其规格及数量应按设计图纸规定。

3.防震金具安装

(1)目前国内使用的防震金具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防震锤;另一种是阻尼线。

1)阻尼线一般使用扰性较好的镀锌钢丝绳或与架空线相同型号的电线。阻尼线与架空线的连接一般采用绑扎方法。阻尼线的花边距离及花边弧垂(50~100mm)由设计给定。

2)防震锤的型号及安装数量。

①500kV线路用防震锤,见图3-5-114和表3-5-9。

图3-5-114 500kV线路用防震锤

表3-5-9 FF型防震锤

②FDX型防震锤,见图3-5-115和表3-5-10。

图3-5-115 FDX型防震锤

表3-5-10 FDX型防震锤

③FR两边不对称型防震锤,见图3-5-116和表3-5-11。

图3-5-116 FR两边不对称型防震锤

表3-5-11 FR型防震锤

④FR两边对称型防震锤,见图3-5-117和表3-5-12。

表3-5-12 FR型两边不对称型防震锤

⑤FDH型防震锤,见图3-5-118、图3-5-119和表3-5-13、表3-5-14。

图3-5-117 FR两边对称型防震锤

图3-5-118 FDH-3型防震锤

图3-5-119 FDH-5型防震锤

表3-5-13 FDH-3型防震锤

表3-5-14 FDH-5型防震锤

⑥音叉式地线用防震锤,见图3-5-120和表3-5-15。

图3-5-120 音叉式地线用防震锤

表3-5-15 音叉式地线用防震锤

(2)防震锤的安装数量及距离均应按设计规定执行。安装数量见表3-5-16。在一般情况下,安装距离的起算点为:

表3-5-16 防震锤安装数量表

1)对于直线杆塔为悬垂线夹中心。

2)对于耐张杆塔,为耐张线夹的连接螺栓中心或压接管的出口处。

3)多个防震锤时,一般采用等距离安装。安装距离示意如图3-5-121所示。

图3-5-121 防震锤安装距离示意图

(a)直线杆塔;(b)螺栓式耐张线夹;(c)压接式耐张线夹

(3)防震锤运往装号前,应检查规格、型号与设计规定是否一致。锤头油漆脱落者应补涂红丹及灰漆各一道。

(4)导(地)线防震锤安装前,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丈量和画印。丈量必须使用经检验合格的钢卷尺。

(5)导线防震锤安装前,应在画印处顺导线外层绞制方向缠绕一层铝包带(夹不紧时,最多只能缠两层),其长度应露出防震锤夹板5mm。

(6)当防震锤距悬垂线夹距离较近时,可以坐在竹竿与导线的交叉点处进行防震锤安装。当防震锤距悬垂线夹较远(竹竿长度不满足要求)时,附件安装人员应出线安装防震锤。高处作业人员出线有三种方法:

1)对于单根架空线用踩板和高处作业皮带双重保险,作业人员挂在线上进行作业。

2)用高处作业飞车出线,作业人员在飞车上作业。

3)利用悬吊的铝合金梯子,作业人员站在梯子上作业。

各工程选用何种出线方法,由各单位根据作业习惯及机具条件确定。

(7)安装防震锤应符合下列要求:

1)防震锤夹板中心必须对准画印点或夹在所缠铝包带处,应拧紧夹板固定螺栓,螺栓穿向应正确。

2)调整防震锤,使其与架空线平行且与地面垂直。

3)防震锤安装后必须复查安装距离并作好记录。

4)应检查防震锤锤体和夹板,有无油漆或锌层脱落。如有,应补涂防锈油漆。

4.跳线的安装与计算

(1)紧线完成后,需将耐张杆塔前后之导(地)线进行连接,此连接线通称为跳线(也称引流线)。导线跳线与耐张线夹间必须良好连接,以保证接触电阻较小。地线跳线的连接应根据设计要求而定,或与本线绑扎,或连接在杆塔的地线支架上。

(2)导线跳线的连接方式有下列几种情况:

1)当耐张串使用螺栓式耐张线夹时,跳线采用并沟线夹连接。并沟线夹一般使用两副,如图3-5-122所示。

图3-5-122 用并沟线夹连接的跳线

1—耐张绝缘子串;2—导线;3—跳线;4—并沟线夹

2)当耐张串使用压接式耐张线夹时,跳线两端用压接管与耐张线夹连接。这种情况有两种形式:带跳线绝缘子串及不带跳线绝缘子串,如图3-5-123(a)、(b)所示。

3)四分裂导线的跳线,跳线连接方式与第二种情况相同,但跳线形状分为直跳式及绕跳式两种,如图3-5-124所示。四分裂跳线上每相装有间隔棒,且均匀布置。

(3)对各种连接方式的跳线,在安装前都应确定跳线长度。

1)第一种跳线连接方式。一般在杆塔上比量跳线长度并适当裕度,在满足设计的跳线弧垂要求前提下安装并沟线夹。

2)第二、第三种跳线连接方式,跳线长度的确定有下列方法:

a.现场丈量比拟法。

b.设计提供跳线长度数据。

c.计算确定跳线长度的方法。

图3-5-123 用压接式耐张线夹连接的跳线

(a)不带跳线绝缘子串;(b)带跳线绝缘子串

图3-5-124 四分裂导线的跳线连接方式

(a)直跳式的跳线端;(b)绕跳线的跳线端

(4)现场丈量比拟法确定跳线长度,一直是跳线施工常用的方法。在实践中有以下三种实施方法:

1)塔上丈量法。即由施工人员在耐张杆塔上用钢卷尺(或测绳)根据跳线弧垂直接量出跳线长度。丈量时由2人操作,1人观测弧垂,1人拉绳。丈量应选择无风的天气,以确保丈量的准确。丈量结果应随时作好记录,注意相别。

2)地面模拟丈量法。在材料场安装一副与本工程耐张杆塔横担宽度相同的模拟横担。横担前后挂上钢丝绳以替代绝缘子串及导线。根据耐张串的长度、倾斜角及线路转角度确定跳线挂点位置,在两挂点间丈量跳线长度并作好记录。根据不同耐张杆塔的转角及耐张串倾斜角调整挂点位置,测量各杆号、各相别的跳线长度。

3)高空导线比拟法。第一步用钢尺丈量跳线长度;第二步在已丈量的跳线长度基础上加长0.5m裕度进行下料;第三步将跳线一端压接;第四步将一端已压接的跳线送到杆塔上比量,在另一端画印;第五步将跳线拆下松回到地面将另一端切断、压接。

上述三种办法都是可以的,以第3)种方法较精确,但操作上比较麻烦。不论用什么办法,要求施工人员都应精心操作并作好记录,避免差错。

(5)按设计提供的跳线长度安装跳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计提供的跳线长度一般只能作为施工参考,不能作为下料的依据。高空导线比量法的第一步可使用设计数据。

2)根据设计提供的跳线长度,应先进行跳线安装试点,摸索出规律,再全面进行跳线安装。

(6)不论采用哪一种方法确定跳线长度都必须先试点一基,总结经验后再普遍推广。

(7)跳线两端压接管施工时必须按下列要求操作:

1)根据确定的跳线长度,减去两端的线夹连接部位长度,即得出跳线的下料长度。

2)用作跳线的导线必须选用未使用过的线轴新线。经验证明,线轴新线有助于跳线成型、美观。

3)必须将导线拉直后,用钢尺仔细丈量跳线长度,丈量时应有人监护,避免差错。

4)按压接规程要求进行断线、穿管、压接。尽量沿导线原自然弧线方向使跳线压管朝同一方向偏转压接。跳线的断线、清洗、穿管及压接技术要求见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压管的连接板应清洗,并在接合面上涂一层导电脂,使用前用塑料袋包装。

5)制作好的单根跳线,应在其表面贴上白胶布,注明塔号、相序、线号、长度等字样,防止安装时装错位置。

(8)采用并沟线夹连接跳线时,应按下列程序操作:

1)并沟线夹安装前必须用汽油清洗导线的接触面,涂一层电力脂并用钢丝刷涂刷均匀。检查螺栓及垫圈是否齐全,是否合格。不合格的禁止使用。

2)在横担上悬挂一副铝合金梯子,梯子长度应比跳线弛度大约1m。

3)作业人员站在梯子下端,根据跳线弛度要求,将已预留的跳线用并沟线夹连接。先初步连接好,检查跳线弛度合格后,再拧紧并沟线夹螺栓。

4)进行跳线整形,使其呈自然悬垂状态。

5)测量跳线弛度及与杆塔构件(含拉线)间的最小距离,并作好记录,填入跳线安装表。

6)测量合格后,复紧并沟线夹螺栓。并沟线夹数量应符合图纸规定,但每根跳线不得少于2只。

(9)对于单导线的压接式跳线,应按下列程序操作:

1)核对集中制作的跳线上的塔号、线别、长度等应与现场需要相符。

2)若有跳线悬垂绝缘子串时,应在跳线上画印,标注跳线悬垂线夹位置。

3)用一根φ16棕绳绑扎在距跳线一端约300mm处,人力吊至耐张串端部与其连接。装好跳线一端,再用棕绳收紧至另一端,并将跳线压管与耐张线夹相连接。吊装时要防止跳线形成硬弯。

4)按吊装直线杆塔绝缘子串要求吊装跳线绝缘子串。在跳线画印位置缠绕铝包带,安装悬垂线夹,与跳线绝缘子串相连接。

5)进行跳线整形,测量跳线弛度及与杆塔各构件(含拉线)间最小距离并作好记录。

(10)四分裂跳线的吊装可以逐根吊装,也可以采用地面组装后进行整体吊装。这里有两种情况:

1)不带跳线绝缘子串的吊装。

2)带跳线绝缘子串的吊装。

(11)四分裂导线的跳线,不带跳线绝缘子串时,一组跳线重约120kg,其操作步骤是:

1)跳线组装前在其下方的地面上铺设帆布或编织带布,防止磨损跳线。

2)在地面的帆布上将已压接好对应编号的跳线展开并复测长度。然后量尺画印。

3)根据量尺画印,依次安装各间隔棒,安装过程中始终要注意跳线两端压管的偏转方向,使其与耐张线夹尾部偏转方向一致,同时要保持跳线不受扭力,使其在地面呈自然圆弧。

4)在跳线两端分别绑扎一根φ16棕绳,使四条子跳线同时受力。

5)在同相耐张串的两近导线端分别挂一只5kN铝滑车,将φ16吊绳穿过其中,人力在地面牵引。

6)当跳线将要离开地面时,再次对跳线进行整形。在起吊过程中,保证跳线受力均匀,不变形。

7)将跳线吊至设计位置后,由高处作业人员进行跳线压接管与耐张线夹连接,并安装均压环。安装时,应处理导线与均压环间的间隙。跳线连接的压板接触面必须正确并涂刷电力脂。

8)跳线安装后,应先作外观检查,包括跳线端的压板偏转方向,跳线形状等。如有缺陷应及时处理。

9)测量跳线最低点的弧垂并检查跳线至塔身各构件间的最近距离,现场作好书面记录,以备填写跳线安装记录。

(12)四分裂导线的跳线,带跳线绝缘子串时,可以先吊装绝缘子串,再如上法吊装,也可以整体吊装。若为单串绝缘子,一组跳线重量约300kg;若为双串绝缘子,一组跳线重量约500kg,其操作程序与上述基本相同,其主要差别是:

1)跳线为单串绝缘子时,采用一套10kN机动绞磨,用一条钢丝绳通过横担上的起吊滑车提升跳线及相应绝缘子串。

2)跳线为双串绝缘子时,采用两套10kN机动绞磨,用两条钢丝绳通过两只起吊滑车提升跳线及相应绝缘子串。提升过程中,两台机动绞磨应同步升降,保证跳线受力平衡,不受扭力,不受折弯。

(13)跳线安装后应呈自然下垂的圆弧形状,不得有扭曲、硬弯等缺陷。跳线端的压板连接螺栓拧紧应适度,不宜过紧,螺栓的扭矩值应符合该产品说明书所列数值。

5.间隔棒的安装

(1)根据每相导线根数的多少,间隔棒有双分裂及四分裂、六分裂式等。由于间隔棒用途的不同分为导线间隔棒及跳线间隔棒两种。

(2)间隔棒安装前,应检查耐张杆塔和直线杆塔的线夹是否已全部安装完成。线夹未装完时不应安装间隔棒。

(3)对于四分裂导线,安装间隔棒一般有两种方法:

1)操作人员站在导线上进行安装。

2)操作人员站在飞车上进行作业。

(4)安装间隔棒分为三个程序:

(5)间隔棒安装距离的测量有4种方法,可根据现场具体条件选择使用其中一种方法。

1)用测绳直接在导线上丈量。该方法至少应有两人在线上操作,且应选择风力影响不大的环境下工作。第一个间隔棒至线夹(端次档距)及相互间的距离(次档距)设计均已给定。故应按设计给定的数据进行测量画印。虽然用测绳测量的距离为线长,但在两杆塔间导线悬挂点高差不大时,距离测量精度可以满足规范要求。

2)用测绳或经纬仪在地面根据设计规定测出水平距离,打上标桩或其他明显标记,然后用锤球对准标桩在导线上画印,即得间隔棒位置。此法只适用于平原地带且地面无障碍物时。

3)用测距计程器装于飞车上或直接由高处作业人员在导线上推动,直接测量间隔棒之间的距离。目前,由于计程器的精确度和造价昂贵,以致应用还不广泛。

4)用经纬仪在线路外侧通过观测角度换算距离以测定间隔棒位置。这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方法。

(6)使用测绳或计程器直接在导线上测量距离时,因实测值是导线的线长,而不是设计给出的次档距数,两者存在一定误差。当悬挂点间高差较大时,此误差较大。为了修正线长值,可按下式计算其线长增量ΔL1

式中 ΔL1——第一个次档距的线长增量,m;

la——两端间隔棒之间的档距,m;

N——安装档的间隔棒数量;

φ——安装档的导线悬挂点间高差角,(°);

σ——安装档的导线水平应力,N/mm2

在线上丈量间隔棒之间的距离时,应当以L1+ΔL1进行丈量。L1为次档距值。

(7)使用测绳或计程器直接在导线上测量次档距时,可按下式计算线长增量(适用于h/l<10%的情况)为

即次档距加ΔL后,作为间隔棒间的安装线长(次档距线长)。

(8)线外设置经纬仪用角度换算距离确定间隔棒位置方法之一。

1)在线路外侧选择一测站,在此置放经纬仪,使其同时能观测到间隔棒安装档及相邻直线档。

2)如图3-5-125所示,A、B、C表示三个杆塔号,用经纬仪测∠AOB=α,再测得∠AOC=α1

如此,可由下式计算得β角为

图3-5-125 间隔棒安装距离测量方法之一

式中 lA——间隔棒安装档档距,m;

lB——与安装档相邻的线档档距,m。

3)为了确定间隔棒J1位置,如图3-5-125,只有求得γ1即可。根据推导,γ1值按下式计算为

式中 l1——间隔棒J1至A号塔间的距离,由设计图纸给定。

当确定J2间隔棒位置时,可按设计图纸给定的l2值(A号塔至J2点的距离),测出γ2,用仪器指挥导线上人员画印。J3、J4、…可依此类推。

4)如果间隔棒安装后需要检查其位置是否正确时,首先,要测得α、α1、γ1,然后计算出β角,最后,按下式计算J1间隔棒安装距离为

(9)线外设置经纬仪用角度换算距离确定间隔棒位置方法之二。

1)在线路外侧选择一测站,该测站与杆塔间的连线必须垂直线路方向,如图3-5-126所示。

图3-5-126 间隔棒安装距离测量方法之二

2)测出α角或α1角,按下式计算测站O至B号塔间的距离

3)根据间隔棒安装距离l1和OB求间隔棒安装角γ1,按下式计算为

4)检查间隔棒安装距离时,测出实际的γ1,按下式计算为

(10)间隔棒安装位置的画印要求是:

1)对于水平排列的导线,通常是先在中相线上画印,边相线比照中线画印。

2)对于垂直排列的导线(双回路塔),先在下相线上画印,然后上、中相线比照下相画印。

3)比照画印时,尽可能导线上、地面上均设人员互相对看,以保证三相线的间隔棒同在导线方向的垂直面内。

(11)间隔棒的吊装应按下列步骤操作:

1)在导线上倒挂一只铝轮小滑车,小滑车下方再挂一小滑车。在下面滑车穿过φ16棕绳,棕绳一端绑扎间隔棒,另一端用人拉住。

2)在地面用人力拉棕绳,将间隔棒吊到靠近导线的下方。

3)地面工作人员应站在偏离线下5m以外的位置。

4)如果间隔棒吊装需要越过下方导线时,应采取措施避免与导线相碰。

(12)间隔棒的安装应按下列步骤操作:

1)对准间隔棒画印位置,根据设计规定,缠绕铝包带。铝包带缠绕长度应与夹头等长,不许外露。具有胶垫的间隔棒可不缠铝包带。

2)先在上线安装夹头,按规定穿入夹头螺栓及垫圈,带上螺栓后稍紧。

3)再在下线安装夹头,带上螺帽后稍紧。

4)调整间隔棒方向,使其垂直导线,且三相线(单回线路)或六相线(双回路)的间隔棒应在同一垂直平面内。

5)夹头螺栓应拧紧,并用扭力扳手测量紧固力矩,其值宜在60~100Nm之间。

6)夹头螺栓方向,各个工程按统一规定穿向。如无统一规定时,顺线路可向受电侧穿入,上下螺栓应向下穿入。

7)间隔棒安装后,应检查其与压接管(含补修管)的距离,宜在1m以外。

(13)间隔棒安装后,应作下列相关检查:

1)检查压接管(或补修管)与间隔棒的距离,并作好书面记录。

2)检查压接管外侧有无保护钢套。如有,必须拆除。

3)检查安装档导线上有无其他杂物。如有,应清除干净。

6.铝包带长度的计算

(1)安装导线悬垂线夹、螺栓式耐张线夹、防震锤等,均需先在导线上缠绕铝包带,以保护导线。

(2)由于不同的导线型号及不同的铝包带缠绕长度,使用的铝包带下料长度均不相同。采用估算方法下料铝包带,往往造成浪费。铝包带下料长度应经计算确定。

(3)铝包带净长度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L——铝包带计算的净长度,mm;

d——导线外径,mm;

b——铝包带厚度,一般为1mm;

lb——金具与导线接触长度,mm;

B——铝包带宽度,mm,一般为10mm。

取b=1mm,B=10mm时,设lb=100mm时,计算出不同导线型号的铝包带净长度L,列表3-5-17。

(4)使用表3-5-17时应注意:

1)表中的缠绕长度lb是100mm,实际缠绕长度是100mm的倍数应先算出。lb应包括线夹两端露出长度10~20mm。

2)铝包带缠后返线夹的长度应加进去。

表3-5-17 铝包带的净长度表(缠绕长度为100mm时)

7.500kV紧凑型架线布置附件安装

(1)500kV紧凑型线路直线塔及三相导线位置图,如图3-5-127所示。

图3-5-127 紧凑型线路直线塔及三相导线位置图(单位:m)

一般500kV线路导线为水平排列,紧凑型导线为倒三角排列。图3-5-127中三个圆圈代表三相导线在塔头上的位置。

(2)500kV紧凑型六分裂导线为正六边形布置,如图3-5-128所示。

六根子导线等分裂间距为375mm,分裂导线对角间距为750mm,三相导线等边倒三角布置,相间导线中心至中心距离为6700mm,三相导线采用V形悬挂方式,且全线直线绝缘子均为合成绝缘子。三相导线结构布置参数除悬挂角不同,其他均一样。

(3)制造专用的三线提线器,每一个六分裂导线附件安装需做专用的两个三线提线器来完成。三线提线器加工示意图如图3-5-129所示。

图3-5-128 紧凑型线路导线结构(单位:mm)

图3-5-129 三线提线加工示意图(单位:mm)

三线提线器加工说明,见表3-5-18。

表3-5-18 三线提线器加工说明

(4)提线器安装位置及索具示意图如图3-5-130所示。

图3-5-130 提线器及索具示意图

根据上述塔型图及导线结构图,附件的安装直接利用铁塔横担临时吊架前后两旁的施工用孔(即上相导线在横担上的施工用孔Ⅱ、Ⅲ,参见紧凑型线路直线跨及三相导线位置图),通过两套三相提线器同步提升6根导线进行附件安装。一套提1、2、3号线,一套提4、5、6号线,上子导线间187.5mm,与三线提线器悬挂点至提导线端62.5mm,B点双钩端规定提升上下两根子导线,C点单钩端规定提升中子导线(B点、C点见三线提线加工示意图)。1、2、3号线同前提升到分裂线的中间安装位置。将1号线保持提升位置不变。通过滑轮转动,2号线上提、3号线下移,上提下移的距离相同,移到上线、下线的安装位置即可安装悬垂线夹。4、5、6号线提线方法同1、2、3号线。

(5)用提线器拆,七轮放线滑车的顺序:应由上往下有条不紊地进行。提线器布置示意图及导线布置见图3-5-131。

开始先拆三相中的两边相七轮滑车,最后拆最下一层中相,初放落滑车时必须塔上多人配合以防伤线。

(6)子导线安装顺序。先按顺线路方向把六分裂间隔棒提到六根子导线中间,然后旋转90°,先安装两最上端子导线,再安装两边子导线,最后安装两最下端子导线。

(7)下相导线附件安装。因为上述的两边相子导线均在绝缘串上方,安装附件不需要拆绝缘子下端的碗头挂板,只是直接拆除滑子更换为悬垂线夹。

两下相导线,有2根子导线在绝缘子上方,四根子导线在绝缘串下方,在安装上方2根子导线时,需拆开绝缘子串下头的碗头挂板,把这2根子导线从绝缘子串下方提到绝缘子串上方。所以下相导线附件安装比上两相安装麻烦,应先将合成串绝缘子串从放线滑子处拆开,按图3-5-131所示的提线器及索具示意图中的下(中)相导线提线器及索具示意图的布置挂好,并稍带力后在横担吊架上方分别绑扎3根钢丝绳套(间距约500mm)。每边相一钢丝绳套挂一个5kN滑车,中相用3t滑车穿钢丝绳,再用2条φ15×100m尼龙绳及一条φ19钢丝绳分别穿过滑轮后,一端分别与导线联板、绝缘子串下头金具连接,另一端引至地面,通过5kN转向滑车后用人控制。然后用人力控制收紧三条尼龙绳,将左右绝缘子与下导线联板分离(拆开连接碗头挂板)。然后收紧左右两绝缘子串控制尼龙绳,如图3-5-132所示的下(中)相导线附件安装示意图,使绝缘串达到不影响两上子导线提升为止。接着将导线六线联板按顺线路方向从地面提升到空中六分裂导线中间,此时注意不能磨伤导线,将地面上的3条尼龙绳头锚固好。然后再操作提线器,当最上两根子导线提到预定合适高度,再串动其他4根子导线,使6根子导线都达到预定合适高度。再将六线间隔联板转向横线路方向,回松左右2绝缘子串控制尼龙绳。然后再将左右绝缘子串与导线联板连接牢固可靠,最后才能安装线夹。其他操作同两边相一样。

图3-5-131 提线器索具布置示意图

图3-5-132 下(中)相导线附件安装示意图

(8)注意要点。每个滑轮前后对应各装两个提线器,各距滑轮中心600mm,安装方向见提线器提线布置图。每一个提线器都有对称滑轮方向,当一提线器钩好1、2、3号线,等待第二提线器钩好4、5、6号线,然后两个提线器同时操作提升导线,使6根水平导线同时离开滑轮槽,这样滑轮不会倾斜,从而保证在拆除滑轮过程中不磨损导线,保证了该阶段施工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