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设备更新与折旧基金管理

设备更新与折旧基金管理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15年提取,每年提取的比例就是设备原值的6.67%;与此同时还要提取一定比例的大修基金。折旧和大修基金主要用于设备的大修和技术改造,也可以用于设备的更新。到将进行第二次大修前,应该考虑旧设备的报废更新。因为在正常情况下,螺杆、机筒以及减速箱传动轴、齿轮的正常使用寿命在5年左右,设备使用周期在10年或者更短一些已经足矣了。

设备更新与折旧基金管理

挤出生产线属于轻工机械。我国轻工机械的设备管理模式,源自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重工业的设备管理理论。由于重工业设备投资大,故总希望它的服役时间能够长一些,因此,设备管理模式是“精心保养、反复修理、终身受用”。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中国接受了西方的经济发展理论和管理模式,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轻工行业就已经抛弃了过去那种设备15年折旧(即15年使用寿命)的规定,改为由企业自主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决定设备折旧(使用寿命)时间。

设备折旧是指把设备的购置费用(设备原值),分成若干等份(若干年)提取,列入当年的生产成本。如果15年提取,每年提取的比例就是设备原值的6.67%;与此同时还要提取一定比例(一般是折旧率的50%)的大修基金。每年提取以后,设备账面上的设备余值就称之为设备净值

折旧和大修基金主要用于设备的大修和技术改造,也可以用于设备的更新。但是不一定当年提取当年就花掉,几年没有大修和改造,可以把折旧和大修基金积累起来用。一旦设备经历了大修或者改造,花去的折旧和大修基金,要记入设备的净值里,称之为设备的增值。折旧和大修基金可以用于设备的技术改造,比如设备控制系统升级。与纯粹的修理不同,改造包含有技术提高和进步的意义。当然改造的支出同样要使设备增值。

设备到达使用年限需要报废时,或者由于其他原因设备需要提前报废时,设备台账上所表示的净值称之为设备残值,设备残值一般列入当年的亏损。

这样管理的好处至少有三点:

1)设备需要修理或者技术改造时有资金,不需要动用生产资金,可以保证设备修理或者改造的实施。

2)生产固定成本(设备折旧)稳定,有利于生产经营管理

3)企业最初购置设备的投入,不会被无形地消耗掉,到设备需要更新时,账面上有资金,可以维持企业的生命。(www.daowen.com)

因此,企业不应该把每年提取的折旧与大修基金直接摊入生产成本消耗掉,而是应该列入专门的账户。除了必要的修理支出外,主要用于设备的技术改造或者更新,以维持企业生产的发展空间和活力,也保证了最初购置设备投入的资金能够长久地发挥作用。

随着设备的使用时间延长,设备的修理会越来越频繁,费用的支出会越来越多,折旧费和大修基金不够了,为了维持生产,只有再投入生产资金;另外一个方面,随着时间的延长,产品会老化,需要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以提高产品的档次,也需要用大修基金或者折旧费,同样如果不够也需要另外投入资金。因此,企业的设备投入,是一个不断投入的过程,有时后续的投入会超过最初购置的投入。而对于塑料挤出生产设备,还应该考虑到下列因素:

1)挤出生产的产品更新换代很快,平均每2~3年就会有新一代产品出现,再一个2~3年,新一代产品就会成熟并进入市场,相应的生产线更新换代也应该同步。生产线更新换代时,可以根据市场和技术的发展,引入最新的产品和技术。因此,及时更新设备有利于企业紧跟市场产品发展的潮流。

2)挤出生产线的技术发展很快,每5~6年就会推出新一代的生产线,其生产率和产品合格率都会有明显的提高,能耗会有所降低。因此,产品生产成本会有所降低。及时更新设备,有利于在同行业中保持领先的生产率和产品合格率,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3)国内塑料机械发展很快,与国际名牌先进设备差距在不断缩小,并且价格也在不断下降。即使是进口最先进的设备,不出几年国内就能够制造出技术指标与之相差无几的国产设备,并且价格仅仅是进口设备的几分之一,甚至是几十分之一。因此,即使是进口的最先进的设备,长时间使用也不一定是经济的。

以上论述表明,挤出生产线不应该像重工业设备那样,不断地修理、改造,不断地投入,而应该适可而止,及时报废旧设备,进行更新。一般类似更换螺杆、机筒或者减速箱传动轴齿轮这样的修理,进行一次即可。到将进行第二次大修前,应该考虑旧设备的报废更新。由此,挤出生产线的折旧提取,不应该是15年,而应该是10年或者更短。因为在正常情况下,螺杆、机筒以及减速箱传动轴、齿轮的正常使用寿命在5年左右,设备使用周期在10年或者更短一些已经足矣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