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县调自动化系统的优化应用模式

县调自动化系统的优化应用模式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RTU的选择关系到整个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命令执行的正确性和投资的合理性。对于现有终端变电所,应尽量改成小型化模式,二次设备采用集中控制方式,RTU功能并入其中,亦应采用按单元分布式,如条件允许可加微机保护功能,并实现综合自动化,达到无人值班的条件。

县调自动化系统的优化应用模式

完整的县调自动化系统由主站端、通道、厂站端三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应用模式应根据规模、重要性及容量来确定。

1.主站端的模式

按照“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规范”的规定,县级调度分为三个等级,即大型县调、中型县调和小型县调。其主站端模式可按其规模大小采确定。

(1)大型县调的模式。大型县调县网的容量大于150MW,容量较大,变电所和出线单元数多,相对重要,基本上达到了小型地调的标准,所投自动化设备应高标准要求。除具备SCADA功能外,还应有负荷控制和电能计费系统,有条件的也可增加状态估计和在线潮流计算。按硬件标准划分,大型县调应采用网络工作站形成多机分布式系统,为了提高运行可靠性,也可采用双网结构形式,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功能全,可靠性高,开放性好,构成了实用的实时调度管理系统,但投资较大。

(2)中型县调的模式。中型县调的容量在50~150MW之间,根据电力系统的具体情况,中型县调所占比例最大,所以确定好其自动化系统的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考虑中型县调的广泛性和经济性因素,其自动化系统规模以中等适用为宜,采用单网络分布式结构,功能上可比大型县调简化一些,工作站机也可合并,减小硬件投资,系统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维护方便,投资适中。

(3)小型县调模式。小型县调负荷小,容量小于50MW,变电所少且出线较少,多为终端变,整个县网也属电网最末端,投入自动化设备本着简单适用为原则,以满足县调自动化实用化要求为主,适当扩充其他功能。小型县调自动化系统采用四机结构为基本配置,按网络形式扩充连接。其特点是构成简单,便于用户使用,成本较低。

2.通道的形式

通信网络是电力系统生产指挥的重要手段,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基础,也是实现调度自动化的前提。县调作为一级调度,按规定必须具备专用通讯网,作为开展正常调度业务和数据传输的通道,而数据传输比语音通信对通道质量的要求要高得多,所以要实现调度自动化的单位,必须首先考虑通讯网的建设或完善。(www.daowen.com)

对于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市)局,应采用两种专用通信手段,以光纤或一点多址微波配合电力线载波为最佳,以市政电话作为后备。对中等实力的县(市)局,宜采用无线扩频、电力线载波两种通信手段,以市政电话作为备用。对于一般县(市)局,可采用一种专用通道,以市政电话作为备用。专用通道可根据各县(市)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地势较好,变电所位置分布均匀的地方,采用一点多址微波或无线扩频为好。山区和变电所距县调距离大于50km的地方,可采用电力线载波。

3.RTU模式

RTU是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源,对遥控来讲,是具体执行者。RTU的选择关系到整个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命令执行的正确性和投资的合理性。

(1)对于现有110kV变电所或63kV(35kV)中心变电所,出线较多(总单元数大于10),其他二次设备又不作改造,则应采用按功能分布式RTU,结合保护等其他装置,尽量实现综合自动化。

(2)对于现有出线小于6回的变电所,总单元数小于10个,可采用按单元分布式RTU,每个功能模块包括遥测、遥信、遥控、遥调,甚至可增加微机保护功能,构成综合自动化系统。

(3)对于现有终端变电所,应尽量改成小型化模式,二次设备采用集中控制方式,RTU功能并入其中,亦应采用按单元分布式,如条件允许可加微机保护功能,并实现综合自动化,达到无人值班的条件。

(4)新建变电所应一步到位,按高标准设计,直接达到无人值班条件。具体形式可根据变电所容量大小及重要性来确定,但最好实现综合自动化。如采用微机保护加监控系统,控保一体化单元,智能重合器等构成综合自动化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