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反绕嵌套式快速开关设计与优化

反绕嵌套式快速开关设计与优化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单匝通流线圈在空间任一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径向分量计算公式为式中,,,,K、E分别为第一类和第二类完全椭圆积分。为简化机构的分析模型,可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获得上述轴向区间内磁感应强度径向分量B与轴向距离z之间的简单数值关系。

反绕嵌套式快速开关设计与优化

前面研究的音圈电机式电磁机构,主要由永磁体、线圈和铁心构成,结构简单,可控性好,但因需要铁心和永磁体等非线性材料,当线圈中的电流很大时,会出现磁饱和和退磁等不利问题。电动机操动机构具有控制准确和动作分散性小等优点,但也存在动作时间较长、控制方法复杂以及需要特殊的稳态保持机构等问题。盘状推斥型电磁机构利用两个平板状线圈(或平板线圈与铜盘)之间产生斥力而实现驱动,其电感时间常数小,可在极短时间内由电容放电产生很大的脉冲电磁力,具有动作速度快、时间分散性小等优点,但因动作速度太大引起的碰撞振动问题尤其突出,需要较复杂的缓冲机构,且其动作过程的可控性较差,不利于实现速度跟踪控制。

事实上,简易而可靠的物理拓扑结构,以及简单而准确的数学分析模型,对实现电磁电磁机构的快速性与可控性至关重要,也是优化结构设计运动控制的前提基础。

不同于上述几种机构的原理,利用空心线圈具有电感和时间常数均相对较小的优点,基于两个螺线管线圈边缘电磁场的相互作用,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电磁驱动机构。该机构除具有结构简易可靠的优势外,还具有数学分析模型简单而准确的优点。通过样机实验验证了该机构的有效性,为实现电磁机构的优化设计以及运动过程的可控奠定了基础。

4.2.3.1 机构原理

该新型电磁机构的基本物理拓扑如图4-40所示,它由两组线圈L1与L2构成。其中,可动线圈L1是同一绕向绕制的螺线管线圈a;固定线圈L2包含用一根导线绕制而成的大小相同、绕向相反的线圈b和c。线圈b与线圈a的顶端对齐;线圈c的顶端与线圈a的中线对齐。线圈a底端到线圈c底端的距离即为可动区间。当a、b、c三个线圈流过同一电流时,L1在L2产生的磁场将相互作用而发生竖直方向的相对运动(图中所示为可动线圈L1竖直往上运动)。

这里为分析方便,以L2在L1产生的磁场中受力为例。L1通过电流时将产生图4-41所示的初始磁场分布(仅画出x=0处的yz平面)。对应图4-41所示的磁场分布剖面图,在区域m、区域n内的磁场径向(水平)分量大小与方向如图4-42所示,分别以实线、虚线表示。这样,以z=0为分界面,L1通流后在上、下两个半球区域产生的径向(水平)磁场分量方向相反,且越靠近螺线管线圈a的两个端部,径向(水平)磁场分量越大。因此,分处两个区域的反向串联的线圈b与线圈c将受到同一方向的竖直电磁力(利于快速驱动)。按照图4-40所示的电流方向,L2将受到竖直往下的合力,亦即L1受到向上的电磁力而产生运动。

978-7-111-35604-2-Chapter04-84.jpg

图4-40 电磁机构拓扑示意

978-7-111-35604-2-Chapter04-85.jpg

图4-41 线圈L1产生的磁场分布

978-7-111-35604-2-Chapter04-86.jpg

图4-42 沿z轴分布的径向(水平)磁场分量

4.2.3.2 解析基础

1.线圈L1产生的径向磁场

为求解通流多匝线圈在空间任意一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首先分析单匝通流线圈的情况,建立如图4-43a所示的柱坐标系。单匝通流线圈在空间任一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径向分量计算公式为

978-7-111-35604-2-Chapter04-87.jpg

式中,978-7-111-35604-2-Chapter04-88.jpg978-7-111-35604-2-Chapter04-89.jpg978-7-111-35604-2-Chapter04-90.jpgKE分别为第一类和第二类完全椭圆积分。

对于多匝密绕线圈,则可建立图4-43b所示的柱坐标系。此时式(4-40)中的电流可用电流密度J和线圈轴向微分位移dh来表示,即978-7-111-35604-2-Chapter04-91.jpg。对于空间任意一点由多匝密绕线圈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径向分量,由式(4-40)积分可得

978-7-111-35604-2-Chapter04-92.jpg

式中,i1n1h1分别为线圈L1的电流、匝数和线圈高度。

978-7-111-35604-2-Chapter04-93.jpg

图4-43 磁场分析所用柱坐标系

由以上分析可知,磁感应强度径向分量B只与结构参数有关,即当线圈L1的半径r1、高度h1给定时,任意一点Pρz)处的磁感应强度径向分量B与电流i1成正比。

式(4-41)中含有第一类和第二类完全椭圆积分,解析计算较为复杂,为进一步分析线圈L1的径向磁场分布特性,得出更简洁的数学描述,可采用数值方法。以实际设计的样机参数为例,线圈L1的直径为30mm,长度为96mm,并设电流i1为1(归一化),以线圈轴线为中心,在线圈L1长度范围内计算ρ=50mm处的径向磁场,沿线圈L1的轴向考察三个区间的情况:①0≤z≤10mm;②38mm≤z≤58mm;③86mm≤z≤96mm。

为简化机构的分析模型,可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获得上述轴向区间内磁感应强度径向分量B与轴向距离z之间的简单数值关系。

设三个区间的回归函数形式均为B=a+bz。由于对称性,对于两个端部区间只考察0≤z≤10mm区间即可。

(1)0≤z≤10mm区间

a0=-3.704×10-5b0=1.2024×10-3相关系数γ0=0.98729,即

B=-3.704×10-5+1.2024×10-3z(0≤z≤0.01) (4-42)

(2)38mm≤z≤58mm区间

a1=-1.3058×10-5b1=2.7175×10-4,相关系数γ1=0.99984,即

B=-1.3058×10-5+2.7175×10-4z(0.038≤z≤0.058) (4-43)

由式(4-42)、式(4-43)及相关系数表明,在线圈L1的轴向长度范围内,两个端部及中间区域的Bz线性相关度很高,可近似认为其与轴向距离z成线性关系。

2.运动过程中穿过线圈L2的总径向磁场

该机构的精确分析涉及电磁耦合、机械运动等问题,是一个变参数的非线性系统,一般需进行复杂的电磁场计算。但根据4.2.3.2节“1.线圈L1产生的径向磁场”的分析,线圈L1产生的磁场径向分量具有对称性(关于z=h1/2对称,但符号相反),且在两个端部及中间区域的径向磁场分布可线性化处理,这使得分析大为简化。如图4-44所示,点划线框代表组成线圈L2的两个反向串联的线圈b与c所处位置,其初始位置分别位于图4-40所示线圈L1的上端部和中线。

978-7-111-35604-2-Chapter04-94.jpg

图4-44 运动时垂直穿过线圈L2的径向磁场变化

考虑到组成L2的两个线圈b、c的绕向相反,对式(4-41)积分可得到穿过线圈L2的磁场径向分量总和为

978-7-111-35604-2-Chapter04-95.jpg

式中,BΣ表示穿过线圈L2的磁场径向分量总和;上标(b)、(c)分别对应于组成L2的线圈b和c;hb1hb2hc1hc2分别为线圈b、c的上下两端部的坐标值;i1为线圈L1的电流;n1h1KEk2的意义同式(4-41)。

运动时,穿过线圈b、c的磁场径向分量的总变化量分别为

978-7-111-35604-2-Chapter04-96.jpg

这里,下标1、2则表示线圈b或c的上、下两端部。

鉴于磁场分布的对称性,以及对螺线管两个端部及中间区域磁场的线性化处理,则有如下关系:

978-7-111-35604-2-Chapter04-97.jpg

因此,可得运动时穿过L2的磁场径向分量总变化量为ΔBΣ,即

978-7-111-35604-2-Chapter04-98.jpg

式(4-47)表明,由线圈L1单位电流产生的垂直穿过线圈L2的磁场径向分量总和BΣ,在运动过程中近似保持恒定,即式(4-44)中等号右边除去电流i1外的定积分为常数,可记为Ce。因此式(4-44)可改写为

BΣ=i1Ce (4-48)

3.等效分析模型

根据能量守恒,系统向可动线圈输入的能量,即电磁力Ft)所做的功,转化为可动线圈的动能1mv22和克服摩擦力ft)等所做的消耗功。可动线圈L1的受力分析如图4-45所示。

978-7-111-35604-2-Chapter04-99.jpg

图4-45 可动线圈L1受力分析

由图4-45可知,ma=Ft)-ft),其中m为可动线圈的等效质量。则速度为

978-7-111-35604-2-Chapter04-100.jpg

当线圈密绕时,L2(包括线圈b和c)所受电磁力可用下式表示为

978-7-111-35604-2-Chapter04-101.jpg

式中,i2n2h2、l2分别为L2的电流、匝数、长度以及每匝线圈的周长BBΣ的意义分别与式(4-41)、式(4-48)相同。

将式(4-48)代入式(4-50),可得

978-7-111-35604-2-Chapter04-102.jpg

由于线圈L1和L2通入同一电流,即i1=i2=i,则

978-7-111-35604-2-Chapter04-103.jpg

k是一个只与机构拓扑结构有关的常数,为此,将其定义为线圈L1和L2的空间相互作用系数。若线圈的运动速度为v,则电磁功率

pt=i2kv (4-52)

空间相互作用系数的定义表明,针对该种机构,其运动过程的电磁力与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即线圈L1和L2之间的耦合关系可用一个常数来简单表示,而其值可根据机构的几何拓扑经计算事先得到,这大大简化了由电磁场来计算复杂电磁耦合关系的过程,为机构参数的优化、机构控制器的设计以及运动过程的实时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将式(4-52)的表达式与一般电阻功率表达式对比可知,机构的运动特性可用一个等效电阻来表示,即

R′=kv (4-53)

该机构的运动行程与螺线管长度相比一般较短,如实验样机,其行程(5.5mm)只占线圈总长度(96mm)的5.7%;再者,该机构中线圈b、c与线圈a的空间布置属于差动结构,因此,L1与L2之间的总电感L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变化不大,实测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后文计算时取最大电感和最小电感的平均值。

978-7-111-35604-2-Chapter04-104.jpg

图4-46 机构运动的等效分析电路

由于该机构的动态模型可简化为一个与速度大小成正比的电阻R′=kv,因此,当由电容放电回路来提供机构的驱动电流时,其过程可用一个R-L-C放电回路来描述,如图4-46所示。其中,RLC分别表示放电回路电阻、电感及电容,it)为回路的放电电流,U0为放电电容的初始电压。

RΣ=R+R′=R+kv,并根据uL=L di/dt,由图4-46可得回路微分方程为(www.daowen.com)

978-7-111-35604-2-Chapter04-105.jpg

式中,速度v由式(4-49)确定。计算时,对式(4-49)和式(4-54)进行离散化,可得到数值方程组(4-55),由此可求解该电磁机构的运动特性。

978-7-111-35604-2-Chapter04-106.jpg

4.2.3.3 数值仿真与样机实验

根据前文建立的电磁机构数学模型,针对具体设计的实验样机进行仿真计算。具体机构参数如下:

线圈a(组成线圈L1)的直径为30mm,长度为96.2mm;线圈b、c(组成线圈L2)的直径为50mm,长度均为37mm;线圈及回路总电感的最大、最小、平均值分别为20.7μH、19.7μH、20.2μH;回路总电阻为0.16Ω,放电电容为190μF;可动线圈的等效质量为280g;运动行程为5.5cm;实验测得摩擦力约为1.1N。

1.仿真结果

根据式(4-51)可求得机构的空间相互作用系数k=5.192×10-5,测得回路电感平均值为20.2μH。将机构的其他相关参数代入方程组(4-55),可得到如下仿真计算结果:U0=3000V时,完成5.5mm行程约需要5.75ms,其电流、运动速度和行程波形分别如图4-47~图4-49所示;U0=4000V时,完成5.5mm行程约需要3.28ms,其电流、运动速度和行程波形分别如图4-50~图4-52所示。

978-7-111-35604-2-Chapter04-107.jpg

图4-47 电容电压3000V时的驱动电流

978-7-111-35604-2-Chapter04-108.jpg

图4-48 电容电压3000V时的运动速度

978-7-111-35604-2-Chapter04-109.jpg

图4-49 电容电压3000V时的行程变化

978-7-111-35604-2-Chapter04-110.jpg

图4-50 电容电压4000V时的驱动电流

978-7-111-35604-2-Chapter04-111.jpg

图4-51 电容电压4000V时的运动速度

978-7-111-35604-2-Chapter04-112.jpg

图4-52 电容电压4000V时的行程变化

978-7-111-35604-2-Chapter04-113.jpg

图4-53 新型电磁机构的实验样机

2.实验结果

设计的样机实物和实验测试平台如图4-53和图4-54所示,实验时测取电流波形和完成5.5mm行程所需的时间。主回路由充电电容、真空断路器、反绕嵌套螺线管式电磁机构、分流器组成。电压由电容式分压器进行测量;电流测量由分流器完成;而行程时间T,则采用YD-81振动传感器测量机构的起始碰撞时刻来间接确定。

U0=3000V时,完成5.5mm行程约需要5.82ms,其放电电流(标识2)和振动信号波形(标识3)如图4-55所示;U0=4000V时,完成5.5mm行程约需要3.34ms,其放电电流(标识2)和振动信号波形(标识3)如图4-56所示。

978-7-111-35604-2-Chapter04-114.jpg

图4-54 新型电磁机构的测试平台

978-7-111-35604-2-Chapter04-115.jpg

图4-55 电容电压3000V时的放电 电流及振动信号

978-7-111-35604-2-Chapter04-116.jpg

图4-56 电容电压4000V时的放电 电流及振动信号

仿真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见表4-8~表4-10,放电电流峰值的最大相对误差在10%左右,运动时间的相对误差在2%以内。表4-9和表4-10中的数据,是从放电起始算起的共7个波峰和波谷值的对比。究其误差来源,主要来自于简化模型本身的误差、实验测量误差以及机构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引入的误差等。但这些误差很小,仿真与实验结果能够较好地吻合,表明所建立的结构数学模型是正确有效的。

表4-8 行程时间对比

978-7-111-35604-2-Chapter04-117.jpg

表4-9 电容电压3000V时的电流峰值对比

978-7-111-35604-2-Chapter04-118.jpg

表4-10 电容电压4000V时的电流峰值对比

978-7-111-35604-2-Chapter04-119.jpg

4.2.3.4 速度跟踪控制策略及仿真分析

若将可动线圈L1和固定线圈L2串联放电,则由式(4-51)可知,在运动过程中电磁力将一直保持正值,使机构始终处于加速状态,而无法进行减速。欲实现运动速度的跟踪控制,必须将可动线圈L1和固定线圈L2分别接入两个放电回路,以产生反向电流并形成减速电磁力。系统运动方程可由式(4-56)描述。

978-7-111-35604-2-Chapter04-120.jpg

式中,uc为电容电压;i1R1L11分别为可动线圈回路的电流、电阻、自感;i2R2、L22分别为固定线圈回路的电流、电阻、自感;L12L21分别为可动线圈与固定线圈的互感,L12=L21k为相互作用系数;Fe为电磁力;Fz为反力;xv分别为行程和速度。

根据前文对该机构拓扑的分析,L12=L21≈0,978-7-111-35604-2-Chapter04-121.jpg=0,978-7-111-35604-2-Chapter04-122.jpg=0;同时,由前述的分析,易证明978-7-111-35604-2-Chapter04-123.jpg。因此,式(4-56)可简化为

978-7-111-35604-2-Chapter04-124.jpg

式(4-57)即为描述该型电磁机构的动态方程组,据此可搭建其动态运动过程的仿真模型,其中两个放电回路的耦合作用可分别用两个可控电压源等效,固定线圈回路对可动线圈回路的耦合作用可等效为电压源ucontrol12=i2kv,可动线圈回路对固定线圈回路的耦合作用可等效为电压源ucontrol21=i1kv

由于涉及两个放电回路,则实现速度跟踪控制的主回路方案可有三种:①L1和L2分别接入两个单相H桥式主回路,由各自的放电电容进行放电;②其中一个接入单相H桥式主回路,另外一个接入自由放电回路,分别由各自的放电电容进行放电;③L1和L2所在主回路使用同一个放电电容,其中一个回路为单相H桥式主回路,另外一个为自由放电回路。

978-7-111-35604-2-Chapter04-125.jpg

图4-57 速度跟踪控制主回路原理图

为降低控制复杂性并减少主回路器件数量,选用第三种控制方案,如图4-57所示。图中,L1为可动线圈,R1为L1的回路电阻;L2为固定线圈,R2为L2的回路电阻;C为放电电容。

根据前文的理论分析与建模方法,基于PSIM构建了该型电磁机构分闸运动特性的控制仿真系统,如图4-58所示。

978-7-111-35604-2-Chapter04-126.jpg

图4-58 反绕嵌套螺线管式电磁机构的动态特性仿真系统

978-7-111-35604-2-Chapter04-127.jpg

图4-59 给定的分闸运动速度曲线

978-7-111-35604-2-Chapter04-128.jpg

图4-60 给定与实际运动速度曲线的比较(波动曲线为实际运动曲线)

设给定的真空开关分闸运动最优速度曲线如图4-59所示,以此作为电磁机构的速度跟踪控制目标。仿真时参数设计为:运动部分质量m=1kg,运动行程为10mm;放电电容C为10000μF,充电电压为800V;L1直径为5.2cm,长度为8cm,线圈匝数为80,其回路电感为210mH,电阻为0.11Ω;组成L2的两个反绕线圈直径为4.4cm,单个长度为3cm,单个线圈匝数为30,其回路总电感为100mH,电阻为0.07Ω。

以图4-59所给定的速度曲线作为参考目标,利用图4-58构建的仿真系统,对电磁机构的动作特性进行仿真分析,结果如图4-60~图4-63所示。

978-7-111-35604-2-Chapter04-129.jpg

图4-61 线圈L1回路放电电流曲线

978-7-111-35604-2-Chapter04-130.jpg

图4-62 线圈L2回路受控放电电流曲线

978-7-111-35604-2-Chapter04-131.jpg

图4-63 机构运动加速度曲线

978-7-111-35604-2-Chapter04-132.jpg

图4-64 机构运动速度跟踪控制的误差曲线

由仿真结果可知,为提高机构的动作快速性,需提供较大的脉冲电磁力;同时,为实现速度的最优跟踪控制,亦需在运动过程中通过控制L1线圈的主回路将该回路电流反向,以提供机械缓冲所需的较大脉冲电磁力。

机构运动结束时线圈内仍有较大的剩余电流,倘不采取有效措施释放电感能量,则会造成触头在反向电磁力的作用下产生更大反弹,甚至可能导致分闸失败。因此,临近运动结束时,提前控制线圈放电回路导通,以快速释放能量使电流到零,并充分利用双稳弹簧在半行程后变阻力为驱动力的特点,可解决该极短过程的电磁缓冲问题,具体可参见图4-62和图4-63所示曲线的末端。仿真结果还表明,倘采取4.2.2节中所述策略,在4.9ms时触发串联有400Ω电阻的放电旁路导通,则行程结束时动触头的运动速度可以控制到很小值,小于0.1m/s。此时触头的残余动能较小,约为0.025J,几乎不会发生碰撞。整个过程中速度跟踪控制的效果较好,速度跟踪最大误差约为0.06m/s,如图4-64所示。

4.2.3.5 小结

基于螺线管线圈边缘电磁场的相互作用,提出了一种新型电磁机构的空间拓扑,并研制了实验样机。针对该电磁机构的磁场分布情况,证明可利用安培力公式来简化电磁力的计算过程,大大简化了数学分析模型;提出空间相互作用系数的定义,来描述可动线圈L1和固定线圈L2之间的耦合关系,为该电磁机构的优化设计和运动过程的实时控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仿真计算与样机实验结果符合较好,表明所建数学分析模型的有效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