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三号高炉的主要供料区,区域内原有料仓、转运站和皮带通廊等工业遗存都是完全依据生产的工艺流程而布局的,缺少城市空间的秩序感,巨型工业尺度也缺乏亲近感和安全感。
设计需要创造两种变革——“变工艺流程导向决定的工业布局为人性化生活导向下的城市布局”,“变工业巨尺度关系为巨+中小尺度聚合的人性化尺度关系”。这两种尺度和空间的重构是动态更新项目中通常出现的法则,无论是伦敦国王十字圣马丁艺术学院谷仓中庭的植入,还是卢森堡贝尔瓦科学城高炉博物馆精巧的门厅链接,抑或是上海的上生新所哥伦比亚俱乐部环廊的织补,都是用尺度重构的手段提供空间活力和气质的“变革之匙”。
11 各转运站保留原结构并外置交通空间的改造策略(筑境设计)
12 空间尺度植入和缝合关系(筑境设计)
13 近人尺度的尺度缝合一(陈鹤摄) (www.daowen.com)
14 近人尺度的尺度缝合二(陈鹤摄)
设计在几十乃至上百米的工业尺度和精巧的人体工程学尺度之间植入了一到两层的中尺度新建筑,锈蚀耐候钢门头、玻璃门厅和边庭、遮阳棚架等建构筑物尽力弥合了原有大与小尺度的差异。保留的锅炉房小水塔改造的特色奥运展厅和干法除尘器前压差发电室改造的咖啡厅等一系列与人性尺度相关的小尺度建筑,也为园区塑造细腻丰富的尺度关系增添了精彩的亮色(图12)。
通过一系列插建和加建的建筑,原有基地内散落的工业构筑物被细腻地“缝合”了起来,工艺导向下建立的布局被巧妙转化为一个景色宜人、充满活力的不规则五边形院落(图13,图14)。
设计正是希望以“院”的形式语言回归东方最本真的关于“聚”的生活态度。作为老北京最充满人情味的一种居住和工作的空间模式,“大院”的气质是摆脱了工业喧嚣之后的宁静和祥和,体现了后工业时代对人性的尊重,也是顶级花园式办公所必需的特质(图15,图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