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工业空间:从纪念到体验的华丽转身

工业空间:从纪念到体验的华丽转身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个阶段,工业建筑的巨大空间冗余成为它的最大优势和特质。不论是层高、跨度、采光还是结构,工业建筑的空间表达往往是直接、纯粹、宏伟而充满想象空间的。在这一点上,带有纪念属性和文化价值的工业空间,往往比其他类型的建筑空间表现得更强烈、更灵活也更有优势。自20 世纪60 年代起,纽约的苏荷区由一个原本废弃的工业区,由于其廉价的空间和自由的气氛,逐步成为年轻艺术家生活和工作的聚集区。

工业空间:从纪念到体验的华丽转身

工业建筑的转变是一个从“物质生产”(material production) 到“空间生产”(spatial production),再到“文化生产”(cultural production)的过程。在第一阶段中,工业建筑首先满足的是工业空间的生产属性。这个生产属性既构成了工业建筑的根本意义,也界定了不同工业空间各自的特殊性。当工业建筑进入了第二阶段,也就是工业空间的生产属性不复存在的时候,工业空间的价值和意义则开始发生转变。工业建筑的价值从物质生产转化为空间生产。在这个阶段,工业建筑的巨大空间冗余成为它的最大优势和特质。冗余空间,既是工业建筑退役之后的“副产品”(by-product),也成为工业建筑转型为其他类型空间最重要的前提和基本条件。

不论是层高、跨度、采光还是结构,工业建筑的空间表达往往是直接、纯粹、宏伟而充满想象空间的。这也是为什么建筑师们往往会着迷于对工业建筑进行加固和改造,而不愿意将遗留物简单地拆除和重建,哪怕这意味着更长的时间和更高的成本。 然而,要把工业建筑的生产属性再进一步从生产“空间”上升到生产“文化”(culture)“记忆”(memory) 和“内容”(content) 就不仅是活化工业空间的核心要素,更是工业空间进化为文化和商业空间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灵魂”!

2 纽约曼哈顿苏荷区(SOHO)街景

要留下“记忆”,意味着先要有“记录”。 把原有的建筑进行一定程度的保留和保护是首要条件。同时,建筑背后的故事也需要通过挖掘和呈现,让后来的人能追忆和想象当年的情景,进而产生新的记忆。但光是记忆还不够,这些空间需要有“内容”。所谓内容,并非简单地植入功能——文化、商业、办公,而是通过设计创意来形成场景化体验,借由策划运营来增进人与人的互动。在21 世纪以来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冲击下,也唯有通过记忆和内容、情感和体验,线下空间的运用才有存在的必要和存活的机会。在这一点上,带有纪念属性和文化价值的工业空间,往往比其他类型的建筑空间表现得更强烈(robust)、更灵活也更有优势。由于工业空间本身的尺度感和结构性,各种各样的内容、功能和事件都可以被很好地植入,又可经常被替换、被更新。如果参考国外优秀先例,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很好的文化艺术和商业空间常常是通过工业空间的改造和演化而来的。

在20 世纪的90 年代末,笔者曾在美国纽约工作和生活过一段时间。在纽约期间,几乎每个周末必访最有名气也最具人气的街区,就是位于曼哈顿下城区的苏荷(SOHO)(图2)。从19 世纪中开始到20 世纪的20 年代末,苏荷区一直是当时纽约规模最大的纺织工业区和货物仓储区。自1929 年经济大萧条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50 年代,苏荷区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处于废弃和空置的状态。在曼哈顿的棋盘街区规划下,苏荷区的典型厂房设计——朴实的红砖立面、理性的标准平面、巨大的层高和进深,如先知般为这个片区的未来转型埋下了伏笔,也为这些建筑的多样使用奠定了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得到保留并富有历史感的多层建筑,也培育和保护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萌芽的纽约学派极简艺术和后来的波普艺术

自20 世纪60 年代起,纽约的苏荷区由一个原本废弃的工业区,由于其廉价的空间和自由的气氛,逐步成为年轻艺术家生活和工作的聚集区。艺术家们为了节约租金而在室内搭建的夹层空间(也就是所谓的Loft)俨然成了一种全新的建筑空间设计语汇,甚至影响了一整代人的设计和地产风潮。而到了90 年代中期,通过纽约政府对周边环境和治安的强势整治,苏荷区一跃成为充满活力和创意的文化商业街区。在不到半平方公里的街区中,各种画廊、潮牌、概念店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带着苏荷基因的丰富、前沿而多样的艺术、文化、商业、居住、办公的混合业态和文创模式,进一步扩散到全球各地城市,并发展为创意街区的对标案例和成功表率。

3 奥地利维也纳煤气罐城”(Gasometer)(www.daowen.com)

4 蓝天组(Coop-Himmelblau) 设计的高层(Gonzalez Garrido 摄)

如果说美国纽约的苏荷区是工业街区成功转型为文创园区的鼻祖,位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市区南部的“煤气罐城”(Gasometer)(图3),则是工业建筑群改造成为商业和居住综合体的典范。建于1899 年的4 座直径65m、高74m 的圆形煤气罐,是为提供生活燃气所需的市政基础设施。伴随这座优雅城市四分之三个世纪之后,由于燃气的使用从煤气转为天然气,这组煤气罐建筑也相应退役,而成为极具特色的城市景观。通过政策的制定和设计竞赛的组织,在20 世纪90 年代中,这四组保留下来的四圈煤气罐砖墙,被整体改造为集居住、办公、娱乐和购物的商住综合体。在一次现场走访考察中,笔者深深地被它充满设计感的社区属性和商业气息所吸引。其中最震撼的一组建筑,是蓝天组(Coop-Himmelblau) (图4)设计的一栋新建高层住宅。它若即若离地依附在其中一个煤气罐旁,极富动势的体量和前卫的造型与原煤气罐的沉稳和饱满形成了极度的反差和张力,材料和细节又一丝不苟地维持了欧洲建筑一贯的高品质,看完之后久久不能自已。在这个项目上,“煤气罐城”的成功,很大程度是由于居住和商业功能的充分植入,不走寻常路的设计手法和强烈的空间体验,为原场地注入了新的能量,并创造了极为生动的场所文脉。

在整个20 世纪里,欧洲和美国都经历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化和工业建筑转型所面临的挑战、思考和机遇。不论是通过公共保护模式 (Public Conservation)、商业运营模式 (Business Enterprise)或个体使用模式 (Private Usage), 工业建筑的遗留和再利用离不开从生产到消费、从保护到利用、从空间到业态、从记忆到体验的转化和催化。

工业建筑通过自身的历史价值和它所象征的集体记忆,进而形成了工业空间的“纪念属性”(monumentality)。每一个工业空间背后的人、事、物有它独特的故事。这个故事被放置在当下的时空语境,通过创造性的挖掘和提取、富有设计感的叙事与呈现、工业空间的纪念性和体验感就能很好地被感知和放大,工业空间才可能对城市产生新的价值和效益。产品可以山寨,文化却无法复制。正是因为注入了文化的“灵魂”,工业空间得以孕育出自身的文化属性,也才可能完成它的华丽转身。

5 伦敦泰德现代美术馆 (Tatemodern)(Andyhaslam 摄)

6 德国汉堡易北音乐厅 (Elbphilharmonie)(Iwan Baan 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