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议增加河湖通名,结合地名文化确定具体用词

建议增加河湖通名,结合地名文化确定具体用词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1.5河湖通名研究建议《技术导则》建议河湖通名用字按照通名本身的含义和适用对象,结合本地区地名文化确定具体用词,因此除规定可使用的河道通名“江、河、港、塘、泾、浦、浜、沥、洪、沟”和湖泊通名“湖、荡、漾”以外,建议增加“泊”“漕”“池”“海”“溇”“泖”“潭”“湾”“溪”“滧”“洋”“沼”和“汊”等13个汉字作为河湖通名使用。

建议增加河湖通名,结合地名文化确定具体用词

进一步分析12 846个不规范河湖通名后,发现有13个字以“氵”为偏旁,释义符合河湖形态和功能,其中有7个字使用频次较多,有4个字认知度较高,有2个字富有地方水文化特色,另有一个“盂”字则比较特殊。

4.1.1 出现10次及以上的通名用字

(1)“池”。共出现139次。《辞海》释义:①水塘,如荷花池。《孟子·梁惠王上》:“数罟不入洿池。”②护城河。《礼记·礼运》:“城郭沟池以为固。”

(2)“湾”。共出现132次。《辞海》释义:水流弯曲的地方。沈佺期《入鬼门关》诗:“马危千仞谷,舟险万重湾。”

(3)“溇”。共出现48次,《汉语大词典》释义:沟渠。明陆容《菽园杂记》卷五:“如‘溇’字本雨不绝貌,今南方以为沟渠之名,北人则不解道也。”

(4)“洋”。共出现13次,《辞海》释义:指地球表面特别广袤的水域。

(5)“漕”。共出现11次,《汉语大词典》释义:漕渠。《文选·班固〈西都赋〉》:“东郊则有通沟大漕,溃渭洞河”。李善注引《汉书·武帝纪》:“穿漕渠,道渭。”

(6)“潭”。共出现10次,《辞海》释义:深水处。《楚辞·九章·抽思》:“长濑湍流,溯江潭兮。”

(7)“泊”。共出现10次,《辞海》释义:湖泽,如:湖泊;水泊;梁山泊(在今山东)。

4.1.2 认知度较高的通名用字

(1)“海”。共出现5次,《辞海》释义:①大洋的边缘部分。②指大湖。如青海;里海。(www.daowen.com)

(2)“溪”。共出现2次,《辞海》释义:山间的流水,如:山溪;溪涧。《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振溪通谷,蹇产沟渎。”

(3)“沼”。共出现2次,《辞海》释义:天然的水池,一说圆曰池,曲曰沼。《诗·召南·采蘩》:“于以采蘩?于沼于沚。”

(4)“汊”。共出现2次,《辞海》释义:河水岔出的地方,如:河汊;汊港。元好问《善应寺》诗:“平岗回合尽桑麻,百汊清泉两岸花。”

4.1.3 富有地方水文化特色的通名用字

(1)“泖”。出现1次,《辞海》释义:水面平静的湖荡。倪瓒《正月廿六日漫题》诗:“泖云汀树晚离离,饮罢人归野渡迟。”历史上有“华亭三泖”,上海境内泖河为其一,位于青浦区东南与松江区邻接处,是黄浦江上游的主要河段。

(2)“滧”。出现1次,释义天然港汊,是上海市崇明方言

4.1.4 其他通名用字

青浦区的“涨水盂”通名为“盂”,不以“氵”为偏旁,释义为盛液体的圆口器皿,基本符合湖泊形态的描述,且“涨水盂”沿用时间已久,具有当地特色。

4.1.5 河湖通名研究建议

《技术导则》建议河湖通名用字按照通名本身的含义和适用对象,结合本地区地名文化确定具体用词,因此除规定可使用的河道通名“江、河、港、塘、泾、浦、浜、沥、洪、沟”和湖泊通名“湖、荡、漾”以外,建议增加“泊”“漕”“池”“海”“溇”“泖”“潭”“湾”“溪”“滧”“洋”“沼”和“汊”等13个汉字作为河湖通名使用。此外,出于对水文化历史的保护,建议新增“盂”为可用通名,但不建议在后续命名中继续使用,仅青浦区的“涨水盂”可不再重新命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