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时期,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已拓展至海洋交通运输业,上海居民对海洋的开发处于中级阶段。正如人类很早就发现石油,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但是人们真正认识到石油的价值,却在1853年石油蒸馏工艺发明之后。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上海的地理优势长期不被人认识。真正发现上海作为天然良港的地理优势的不是中国人,而是西方人。
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职员胡夏米(Huyh Hamilton Lindsay),偕同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Karl Friedrich August Gatzlaff)等,受东印度公司派遣乘坐“阿美士德号”帆船,考察中国东南沿海商业及防务情况。次年,胡夏米向公司递交《阿美士德号货船来华航行报告书》[10]。报告指出:上海地区“在对外贸易中所拥有的特殊优越性,过去竟然未曾引起相当注意,是十分令人奇怪的”。“上海虽然只是一个三等县城,但却是中国东部海岸最大的商业中心,紧邻着富庶的苏杭地区,由此运入大量丝绸锦缎,同时向这些地区销售。从地形上说,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的焦点,又是中国南北海岸线的中心,具有广阔的经济腹地,这是中国其他任何一个港口都无法匹敌的”[11]。
开埠之后,上海道台宫慕久在洋泾浜北设立“西洋商船盘验所”,正式办理外国商船入关通商事宜,并由松江府海防同知沈炳垣主管通商,受理华洋交涉事件[12],上海作为航运中心的地位开始显现。1846年,上海出口总值仅占全国总量的16%,5年后,其所占的比重达到50%。到1863年,广州口岸的进出口总值,已不及上海的十五分之一。上海海洋运输业得到充分发展。(www.daowen.com)
开埠之前,由于受到陆地文化的影响,上海居民对海洋有着畏惧之情,上海境内的路名中,仅有一条海潮路,该路因为海潮寺而得名,而该寺是祈福航行平安的场所。开埠之后,伴随上海海洋产业的发展,近代上海居民的思想理念发生巨大的变化。对于近代上海居民,海洋不再是祸害与威胁,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质与精神的源泉[13]。这种变化在上海路名中表现得尤其明显,以租界道路为代表的上海路名中开始出现很多包含“海”字的道路,如海昌路、洲海路、海兴北路、海兴后路、海兴路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