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与海洋结缘始于渔业。现在中国第一大都市,被称为“东方的巴黎,西方的纽约”的上海,由渔村逐渐演变而来。上海简称“沪”(沪是“扈”的简化字),也是上海最重要的地名,大约在三国赤乌年间出现[5],原指一种渔具,在今渔具分类上属于栅箔类[6]。公元4、5世纪时的晋朝,松江(现名苏州河)和滨海一带的居民创造出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叫“扈”。南朝顾野王《舆地志》记载:插竹列于海中,以绳编之。向岸张两翼,潮上即没,潮落即出,鱼随潮碍竹不得去,名之云扈[7]。陆龟蒙的《渔具诗》和皮日休在《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中,都对对“沪”进行描述。在《太平广记》的《海上人》中,也有关于用“扈”捕捞的描写:近有海上人于鱼扈中得一物,是人一手,而掌中有面,七窍皆具,能动而不能语。传玩久之,或曰:“此神物也,不当杀之。”其人乃放置水上,此物浮水而去,可数十步,忽大笑数声,跃没于水。当时江流入海处称“渎”,这种捕鱼工具被广泛使用之地被称为“沪渎”,上海正处于“沪渎”近旁,所以后人就把上海称为“沪”[8]。
紧随渔业,是上海的盐业发展,主要分布在上海南汇地区(今浦东新区南部)。南汇“煮海制盐”始于10世纪初期(五代后梁开平年间),华亭盐监所属3盐场之一的“浦东盐场”建立后,南汇地区盐业得到迅速发展,1127—1130年(南宋建炎年间),下沙建立盐场并设盐监,元代和明代上半期为下沙盐场鼎盛时期,当时额定盐产量高达5 680 t以上,为浙西所属27盐场之冠。根据《南汇县志》的记载,长人乡(即南汇县前身)的沿海地区在唐末钱镠建吴越国以后,即开始有煮海制盐之业。南宋建炎年间,在下沙地建盐监后,这一带被辟为盐场,称下沙盐场,下设团、灶机构。之后,随着成陆面积的逐渐扩大,盐区亦随之东移。至明代初期,盐区已移至里护塘以东一带,行政区划随之也作新的划分。塘内之地称漕田或有司地,属长人乡管辖,设保、图建置;塘外之地则称灶田或盐司地,属下沙盐场,设团、灶建置。虽然那些与盐业生产有关的机构早已消失,但部分与盐业生产、储存、转运和管理相关的地名如下沙、新场、航头、大团、盐仓、三灶、六灶等继续保留下来[9]。(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