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上海苏州河以南、龙华港以北的浦西中心城区,没有一条河(图12)。但176年前,也就是上海开埠前的1842年,苏州河以南、龙华港以北的上海中心城区河网密布(图13):
图12 上海中心城区水系
图13 上海开埠前水系
中心城区东西向河道主要有北长浜、洋泾浜、南长浜和肇嘉浜、陆家浜等;南北向河道主要有李纵泾、西芦浦、东芦浦、西浜和泥城浜等。甚至在上海县城的护城河内,也有密集的水系,比如上海县城厢内的方浜。
图13所示为清代上海县城厢图;图14所示为清代上海县城小东门。
图14 清代上海县城厢图
图15 清代上海县城小东门
上海开埠前的旧城墙,外面有一圈护城河。根据《2016上海市河道报告》,上海全市现有河道3万条、总长度2.9万km,全市平均河网密度达到4.5 km/km2,其中外环线以外的河网密度,更是高达4.85 km/km2。
与上海中心城区河道全部消失类似,上海中心城区660 km2范围内,河网密度只剩下1.4 km/km2,不到全市平均河网密度(4.5 km/km2)的1/3,可见外环线以内超过2/3的河道被填埋。
同时,外环线以内的路网密度达到4.7 km/km2,其中苏州河以南、黄浦江以西的内环线以内,路网密度达到7.3 km/km2,与没有一条河道的零河网密度形成强烈反差。
图16为上海全市河网图;图17为上海中心城区河网—路网图;图18为苏州河以南内环线以内路网。
图16 上海全市河网图
图17 上海中心城区河网—路网图
图18 苏州河以南内环线以内路网
图19 上海租界位置图
特别是南北高架以东、陆家浜路以北的公共租界、法租界和上海县老城厢,路网密度更是达到8.7 km/km2。图19为上海租界位置图。(www.daowen.com)
1842年上海开埠后的176年中,上海中心城区一共有200多条河道被填没。如图20所示,杨凯[5]调查分析了河道消失的过程;统计分析和比较了各个年代,中心区河道消失的长度,其中20世纪10年代、50年代和90年代,上海中心城区河道消失长度最多。
图20 上海中心城区河道消失年代与长度
因为这三个年代上海的城市发展最迅猛。20世纪10年代是国家大动荡大批平民逃入租界,50年代是上海刚解放的大发展,90年代的是邓小平南方讲话后的浦东大开发。
所以,人类活动是上海城区河湖萎缩、水面减少的主要驱动力。对于城市化进程较早的上海平原河网地区,在人口聚集、城市扩大的背景下,修建道路、兴建住区和市政工程是城区河道被填没的主要原因。
比如1910—1920年,上海的租界和老城厢被填没的河道见表1:
表1 1910—1920年上海中心城区填埋河道统计(来自杨凯)
(续表)
1910—1920年河道填没的原因,几乎全部是填浜筑路。杨凯[5]调查分析了上海城区河道消失的历史原因,总结出河道消亡的主要驱动因素有:
(1)修建道路。上海年开埠后,工业、商业、金融、港口和贸易等迅速发展,一些影响陆路交通、城市建设的河道在此期间被大量填没,其中多数河道是由于修建道路的原因而被填没,这是建国前导致河道消亡的最主要因素。
比如上海县老城厢内的方浜,变成现在的方浜东路和方浜中路;过去的肇嘉浜和陆家浜,变成现在的肇嘉浜路和陆家浜路;现在的延安中路、延安东路、西藏路和复兴路等道路,分别是原来的北长浜、洋泾浜、泥城浜和南长浜填筑而成。
(2)租界扩张。上海开埠后,杨浦、虹口、黄浦、徐汇等区为租界,这一时期租界区的河网水系发生明显变化。尤其是在1900年之后,租界范围扩至普陀、静安、长宁等城区,外商与本国资本家纷纷在沿河地区兴建工厂仓库、营造工房,同时还增设船埠码头、开办商店、修筑马路等,众多河流随之湮没消失。
(3)市政建设。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区面积不断扩大;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上海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市政工程建设。1990—2003年,上海实有铺装道路长度、实有铺装道路面积和城市桥梁分别增长了5.3、8.2和12.5倍(上海市统计局,2004)。在大规模的市政建设过程中,出于施工方便和降低工程造价的考虑,许多中小河道被填没,超过60%的河道因此消失。
(4)建造住宅和居民区。上海开埠后,在修建棚屋和住宅时,对附近小河浜进行平整填没,以增加房屋建造用地面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上海人口迅猛增加,兴建了大量居民住宅区;在土地平整中,许多中小河道被填没作为建房用地。
综上所述,修建道路是新中国成立前上海城区河道消亡的主要因素,市政工程和修建住宅是新中国成立后河道消亡主要因素,近年来河道消亡的主要因素是房地产开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