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图1所示为长江口2002年3月水文测点布置图;图2~图9为潮位、流速、盐度验证。模型B1的南支外海边界及北支口门边界采用在模型A水动力计算结果提取的水位过程驱动。
图1所示为长江口2002年3月水文测点布置图;图2~图9为潮位、流速、盐度验证。
2.2.1 水动力定解条件的设定
模型A、B1上游大通边界均采用2002年2月11日至2002年3月13日共一个月逐日流量驱动。模型A外海边界采用2002年2月11日至2002年3月13日逐时水位过程驱动,水位数据由东中国海模型[1]运算结果提供,钱塘江边界由于径流量较小,流量设为0 m3/s。模型B1的南支外海边界及北支口门边界采用在模型A水动力计算结果提取的水位过程驱动。
2.2.2 盐度定解条件设定
模型A的上游盐度为0,外海盐度边界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56],南边界由西至东采用15‰~30‰盐度线性插值,外海东边界由南至北采用30‰~35‰盐度线性插值,北边界盐度由西至东采用25‰~35‰盐都线性插值。模型B1北支盐度边界为从模型A的盐度计算结果中提取,南支外海盐度设为0。
本文根据模型A模拟的范围,采用初始盐度为0开始,连续模拟3个月得到的盐度场作为模型A的初始盐度场[7-11]。模型B1北支盐度边界从模型A的盐度计算结果中获取,南支外海盐度设为0,亦计算3个月,结果作为盐度模拟的初始场。
2.2.3 模型的验证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选择长江口的部分测点对模型A、B1的水动力模拟以及盐度模拟结果进行验证。(www.daowen.com)
图3 长江口2002年3月(枯季)水文测点布置图
图4 青龙港潮位验证
图5 Z6测点流速验证
图6 Z9测点流速验证
图7 Z2测点盐度验证
图8 Z8测点盐度验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