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长江口区域水文测验与航道研究

长江口区域水文测验与航道研究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112.5 m深水航道和水文测验站点位置长江口径流量多年来保持相对稳定,河口上游大通站多年平均流量约30 000 m3/s。长江口潮汐为非正规半日潮,横沙站多年平均潮差约2.61 m。长江口波浪以风浪为主,平均波高约1.0 m,大风浪主要出现在夏季台风入侵和冬季北方寒潮来袭时,最大波高可达5~6 m。据初步统计,2011年以来有20次台风和寒潮过程影响长江口,平均每年约2~3次。表12011—2017年流域来水来沙和水文测验期径、潮流情况

长江口平面呈三级分汊、四口入海的形势。北槽形成于1954年,是长江口4条入海水道中最为年轻的河道,其北侧为横沙东滩(横沙浅滩),南侧为九段沙,拦门沙航道自然水深仅约6 m。长江口深水航道采用中水位整治的原理[17],在北槽两侧横沙东滩和九段沙滩面上建设两条长约50 km的导堤和19座丁坝(图1),导堤高程+2 m(吴淞基面,下同)。通过疏浚维护,2010年在南港—北槽开通长92 km的12.5 m深水航道(图1)。为增加土地面积,2004年起上海市依托北导堤,利用长江口航道疏浚土对横沙东滩进行吹填造地,并于2009—2011年对北导堤上段长约20 km的区段进行加高,形成“通海大堤”,高程达+8.4 m,阻断了北槽上段与横沙东滩的水沙交换。2011—2012年现场监测表明,北槽上口、下口和南导堤、北导堤(下段)四侧边界与北槽均存在明显的水沙交换,南导堤越堤泥沙是北槽重要的泥沙来源[11]。为减少北槽航道淤积的泥沙来源,2015—2016年实施了南坝田挡沙堤加高工程(图1),在CS4—CS9丁坝之间的南坝田建设了长23.8 km的挡沙堤(堤顶高程+3.5 m)。

图1 12.5 m深水航道和水文测验站点位置

长江口径流量多年来保持相对稳定,河口上游大通站多年平均流量约30 000 m3/s。受流域水土保持和闸坝工程建设的影响,长江入海泥沙经大幅减少后近期维持在较低水平。12.5 m深水航道开通以后的2011—2017年,大通站年均输沙量维持在1.20亿t左右,年均含沙量约0.13 kg/m3(表1)。长江口潮汐为非正规半日潮,横沙站多年平均潮差约2.61 m。长江口波浪以风浪为主,平均波高约1.0 m,大风浪主要出现在夏季台风入侵和冬季北方寒潮来袭时,最大波高可达5~6 m。据初步统计,2011年以来有20次台风和寒潮过程影响长江口,平均每年约2~3次。(www.daowen.com)

表1 2011—2017年流域来水来沙和水文测验期径、潮流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