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空化区内含有大量的水蒸汽,是一种水-汽混合介质。考虑到汽-液两相混合密度的变化对湍流黏度的影响,可应用一个密度函数代替式(4.17)中的混合密度ρm,形成了一种基于密度的修正方式(Density Corrected Model,DCM),湍流黏度采用下式进行计算:
图4-14给出了式(4.22)中混相指数n取不同值时,经修正后的混相密度与汽体体积分数的关系曲线(横坐标为汽体含量αv,纵坐标为经修正后的混相密度ρm1)。从图中可以发现,当水蒸汽含量相同时,引入密度修正函数后,在水蒸汽含量较小的汽-液混合区域,可以减小空化区域内的湍流黏度,从而减少湍流应力对空化流计算的影响,以期合理预测反向射流、空泡脱落等非定常流动行为。
图4-14 经修正后的混相密度与汽体体积分数的关系曲线
基于密度修正的方法由于考虑了空化汽-液多相流场的特点,从而成为发展空化流动计算的潜在方向,事实上该方法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对于混相指数n的取值,不同文献并不统一,均没有给出相关的解释和说明。n值的大小直接体现了计算中汽-液混相区域的当地可压缩性,势必会对数值计算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图4-15给出了分别采用n=2、n=10和n=20计算得到的经修正后的时均混相密度函数的分布,随着混相指数n值的增大,低密度区域逐渐增大。图4-16进一步给出了不同混相指数n值下,绕水翼的湍流黏度分布,低湍流黏度区域对应于低密度的空化区域。值得注意的是,与FBM的修正方式不同,DCM主要对近壁空化区域内的湍流黏度进行了修正,该部分的湍流黏度远小于流场中的其他区域,而混相指数n的取值大小对远离水翼壁面的黏度分布影响不大。随着混相指数n值的增大,低湍流黏度区域逐渐扩大,并且空化核心区域的湍流黏度也逐渐减小。
图4-15 不同混相指数n值预测得到的混相密度函数:ρm1=ρv+(1-αl)n(ρl-ρv)的分布(σ=0.80,α=8°,Re=7×105)(见彩插)(www.daowen.com)
(a)n=2;(b)n=10;(c)n=20
图4-16 不同混相指数n值预测得到的时均湍流黏度分布(σ=0.80,α=8°,Re=7×105)(见彩插)
(a)n=2;(b)n=10;(c)n=20
图4-17描述了混相指数分别为2、10和20时,绕水翼非定常空化发展过程及周期的差异。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不同n值下,数值计算得到的非定常空穴的发展过程均呈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当混相指数n=2时,附着在水翼上的最大空穴长度要明显小于n=10时模拟得到的结果。当混相指数n=10时,计算得到的斯特劳哈数Stc=0.195,比实验值略大。值得注意的是,当混相指数n值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如混相指数n=10和n=20,预测的结果基本相同,这是由于当混相指数n=10和n=20时,如图4-17所示,混相密度函数与汽相体积分数的关系曲线区别不大。
图4-17 不同混相指数n值预测得到的云状空化水汽含量随时间变化的云图(σ=0.80,α=8°,Re=7×105)
(a)n=2;(b)n=10;(c)n=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