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湘西苗族银饰流布地区:传承与变革

湘西苗族银饰流布地区:传承与变革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湘西苗族银饰在1949年前流行地区是很广的,且旧时家家都会收藏一两套银饰。现在,湘西北部地区汉化情况严重,且很多苗族已移往南部地区,银饰佩戴习俗已消失殆尽,但一些生产生活习惯、饮食文化习惯以及自身民族的认定仍保留着苗族的特性。目前,苗族银饰主要流布在湘西南半部及中部交通不便的高山台地中间或边远地区。

湘西苗族银饰流布地区:传承与变革

湘西苗族银饰在1949年前流行地区是很广的,且旧时家家都会收藏一两套银饰。现在,湘西北部地区汉化情况严重,且很多苗族已移往南部地区,银饰佩戴习俗已消失殆尽,但一些生产生活习惯、饮食文化习惯以及自身民族的认定仍保留着苗族的特性。目前,苗族银饰主要流布在湘西南半部及中部交通不便的高山台地中间或边远地区。

picture

如花垣县所辖的雅酉镇、吉卫镇、龙潭镇、长乐镇、排碧镇、董马库乡、道二乡、排料乡、补抽乡、两河乡、排吾乡等苗族聚集乡镇。如凤凰县境内99%以上都是苗族,银饰品类丰富,主要分布在所辖的9镇,有沱江镇、吉信镇、禾库镇、山江镇、廖家桥镇、茶田镇、阿拉营镇、木江坪镇、腊尔山镇等以及22个乡,包括落潮井乡、三拱桥乡、千工坪乡、黄合乡、茨岩乡、新场乡、齐梁桥乡、竿子坪乡、桥溪口乡、管庄乡、林峰乡、木里乡、两头羊乡、水打田乡、火炉坪乡、麻冲乡、板畔乡、两林乡、柳薄乡、米良乡、斗力乡、大田乡等地,其中以山江镇苗族银饰最具代表性,其种类繁多,造型独特,工艺精湛,是凤凰苗族银饰最典型的代表。山江镇是纯苗族聚集乡镇,在这里,明朝时期修筑有“苗疆边墙”,对边墙以外实行封锁政策,而边墙内及沿线苗族汉化的趋势加快,因而边墙之内的阿拉地区苗族银饰萧条。边墙外的山江、腊尔山和禾库地区苗民不入户籍,属于化外之民,服饰保持了苗族的传统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在山江镇的黄茅坪村还有银饰锻制技艺高超的银匠师傅传承银饰锻制技艺,目前村里有龙米谷和麻茂庭两位第一批国家级苗族银饰锻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图3-6)。他们所在的黄茅坪村在2004年9月被州政府授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历史文化名村”的称号。另外,柳薄乡的德榜村也是凤凰县有名的银匠村,村里950户人家全部都是纯苗族人口,全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锻制银饰。他们在农忙的时候干农活,农闲的时候制作银饰,然后再赶往雅酉和禾库的集市上出售银饰。村里有77岁银匠龙吉塘和70岁银匠龙建阳两位州级苗族银饰锻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德榜村也被自治州政府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的集中传承地和“历史文化名村”。另外,还有古丈县苗族银饰分布地的西南少部分地区,如断龙山乡、双溪乡、默戎乡、坪坝乡、河蓬乡、山枣乡、夯务乡等乡镇。泸溪县苗族银饰主要分布在小章乡、梁家潭乡、八什坪乡等乡镇。吉首市的苗族银饰分布在所辖区的矮寨镇、寨阳乡、丹青镇、排吼乡、排绸乡、已略乡等乡镇。特别是吉首市矮寨镇的德夯村,1987年1月作为苗族特色村寨风景区正式对外开放,苗族的传统文化在这里得到集中展示。农历每月二日、七日的矮寨墟场在德夯村附近举行,来自寨阳、吉首、万溶江等乡、镇、城区以及凤凰、花垣、保靖等地的苗族群众,云集市场,热闹非凡。镇上苗族银饰摊位众多,前来选购的人们络绎不绝,且镇域内苗族群众喜爱歌舞,近些年来常利用场期进行赛歌大会,赛歌会也是苗族姑娘银饰云集展示的最佳时节。另外,还有每年正月开场日的耍狮子会,苗寨内举办的百狮会吸引周边苗族人们进行舞狮大赛。立秋前后,必定举行“赶秋”, “赶秋”场上常会进行苗鼓舞、荡秋千、赛歌等民族活动。著名湘籍工笔人物画画家陈白一先生笔下的苗族女性身着苗族盛装,佩戴精美的苗族银饰,载歌载舞,以及从事各种体育项目的健美身姿都是画家对这里独特人文风景的生动写照。(图3-7)(www.daowen.com)

picture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