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料风格特征的基本概念
20世纪80年代以前,面料设计主要集中在色彩和图案上,近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设计者更多地重视通过纤维、纱线、织物组织设计、应用新型编织技术以及后整理而获得风格设计。这是一个大的变化,也是一种大的进步。所以服装面料的风格设计与开发显得越来越重要。
对面料风格有不同的理解,通俗地说,是人的感觉器官对面料所作的综合评价,它是面料固有的物理机械性能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所产生的综合效应,是受物理、生理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得到的一种评价。依靠人的触觉、视觉及听觉等方面对面料作风格评价时,称为广义风格(目前可以用专门的仪器测试评价,称客观评价);仅以触觉,即手感来评价面料风格时,称为狭义风格。
风格一词在文学艺术中是常用概念,含义是许多特点的综合表现。服装面料的一些特征往往需要运用综合性概念来表示,如毛型风格、棉型风格等。所以应把面料风格定义为众多特点的综合表现。但面料的特征可以从各个不同角度评价,因此面料风格也可以分为视觉风格(如仿毛、仿丝、仿麻、仿棉、仿皮等)、触觉风格(如刚柔、粗细、滑爽、滑糯、身骨、冷暖、丰厚等)、外形风格(如轻飘、细洁、粗犷、光亮、漂亮、时髦、立体感、厚实感等)、材质风格(如轻重感、软硬感、厚薄感、光滑感、粗细感、凹凸感、透明感、蓬松感等),此外还有艺术风格和时代风格等内容。
由于面料风格涉及物理方面、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的许多特性,其内容比较复杂,概念比较模糊,评价方法不一,至今还没有一种统一的、公认的标准。例如,材料的轻重感、软硬感等,并不是简单的轻重、软硬,除了物理上的实际轻重、软硬外,还有心理上的内容,如色彩、花型、造型、式样等方面的影响。有些风格则是复合性的,而且内容错综复杂,甚至难以用确切的语言表达,如手感中的常用语滑爽、滑挺、滑糯之类。为此对于风格特征的设计开发,应力求做到深刻了解特性的成因及与之有关的因素,再针对重点风格特征,采用多方位、多途径、多方法综合进行。
大多数消费者选购服装和衣料时,先通过眼睛观看外观,如光泽明亮或暗淡、柔和或刺眼;颜色是否鲜艳、纯正、匀净、流行还是过时;面料表面纹路清晰或模糊、平整与凹凸、有无杂疵等,这样得出第一印象。再以手触摸面料的感觉,以对面料作进一步的评价,如面料身骨的挺括或松弛(弹挺性)、面料表面的光滑与粗糙(表面特征)、面料的柔软与坚挺(软硬度)、面料薄与厚(体积感)、面料的温暖与阴凉(冷暖感)以及面料对皮肤刺激与否的感觉。由于不同面料与不同物体之间摩擦会发出不同的声响,在穿着过程中,人身体运动,衣料摩擦会发出声响,当风吹拂时,面料飘动也有声响。声响有大与小、柔和与刺激、悦耳与烦躁、清亮与沉闷之分,所以也可以利用人的听觉器官耳朵对面料摩擦、飘动时发出的声响作出评价。一般长丝面料较短纤维面料声响清亮、悦耳,如真丝绸有悦耳的丝鸣声。此外,还可以利用人的嗅觉器官对面料发出的气味作出评价。当然清洁、干燥、无污染的面料大多无特殊气味。但有些面料有气味,如羊毛面料略微带有动物毛气味,有些带有樟脑精气味;棉、麻、黏纤面料染料味较重。随着人们对服装卫生保健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香味面料应运而生,进一步满足了消费者生理和心理舒适方面的需求。实际上,消费者大多是通过判断面料的风格特征,分析是否符合穿着和使用要求的。
(二)影响面料风格特征的主要因素
面料风格特征是一项综合性感觉特征,特别是视觉和触觉效应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融合、彼此渗透,单评某方面的判断是不够的。如有些面料的某项特征,从视觉角度和触觉角度感受不同,表面上也许看似硬挺,却手感柔软;表面上也许看似纹理饱满,却手感平坦,这些往往是利用人们的视错原理进行设计的,可见面料所表现的是一种综合而复杂的风格效果。
影响面料风格特征的主要因素概括起来有光泽感觉、色彩感觉、质地感觉、形态感觉和舒适感觉。
1.光泽感觉
光泽感觉是面料表面的反射光形成的视觉效果,取决于面料的颜色、光洁度、纱线性质、组织结构和后整理、使用条件等因素。长丝面料、缎纹面料、细密的精纺呢绒等光泽较好。常用柔光、膘光、金属光、电光、极光等来描述面料的各种光泽感觉。
2.色彩感觉
色彩感觉是面料的表面色彩形成的视觉效果,与原料、染料、染整加工和穿着条件等因素有关。色彩感觉给人以冷暖、明暗、轻重、收缩与扩张、远与近、和谐与杂乱、宁静与喧嚣的感觉,对服装的整体效果起重要的作用。
3.质地感觉
质地感觉是面料外观形象和手感质地的综合效果。质地感觉包括面料手感的粗、细、厚、薄、滑、糯、弹、挺等,也包括面料外观的细腻、粗犷、平面感、立体感及光滑、起绉等织纹效应。质地感觉取决于纤维的性质、面料组织的纹路和后整理加工。如蚕丝面料大多柔软、光滑,麻类面料则比较硬挺、粗犷;提花组织、绉组织面料立体感强,缎纹组织面料光滑感强;起绒、起毛、水洗、仿丝等整理均可改变面料的质地感觉特征。
4.形态感觉(www.daowen.com)
形态感觉是面料通过多方面因素的作用反映出的造型能力,如面料悬垂性、飘逸感、褶裥能力、线条表现能力等,形态感觉对服装造型影响较大。
5.舒适感觉
舒适感觉是面料的光泽感觉、色彩感觉、质地感觉、形态感觉等因素带给人们心理和身体上的舒适感觉,如冷、暖、闷、爽、涩、黏等感觉。
(三)不同服装材料的风格特征
不同的服装材料可以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
1.天然纤维
天然纤维面料都具有各自独特、自然的风格,如毛型面料手感柔和、弹性丰富、挺括抗皱、身骨良好、丰满滑糯、光泽自然。但因毛型面料的类型不同,其表现出的面料风格特征也不尽相同。例如,精纺毛型面料大多为光面,注重表现其纹理效应,其纹面清晰、布面滑爽、挺括;在精纺毛型面料中也有少数经轻缩绒工艺而成的绒面效果的面料,其注重滑糯、温和、朦胧感觉;粗纺呢面的面料注重丰满平整,质地紧密;粗纺绒面的面料注重柔软丰厚,突出绒毛特色;粗纺纹面的面料也追求纹面清晰、匀净的感觉。可见精纺毛型面料要突出线与面的效果,粗纺毛型面料则表现厚重的立体效果。丝绸面料则注重表现柔软细腻、轻盈飘逸、光滑爽洁、悬垂流畅、光泽柔和悦目、色彩鲜艳明快的感觉。
2.化学纤维
化学纤维能加工成各种面料,其面料表现出复杂、多样的风格特征。如再生纤维面料悬垂、光亮;涤纶面料硬挺、坚牢;腈纶面料丰满、膨松。总的来说,一般化学纤维面料缺乏自然感与柔和感,但可以通过各种差别化、仿真加工使之表现出棉型面料、麻型面料、毛型面料或丝型面料的各种风格。人们一直希望化学纤维能够完全取代天然纤维,实际上差距较大,主要是纤维的性能与结构不同。随着化学纤维天然化的深入,正在对纤维、纱线、面料和后整理等各工序进行仿真加工。但从物质属性上讲,化纤面料永远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天然纤维面料,所谓仿真,实际上就是风格、性能的模仿。目前也在进行化纤面料超天然的努力,即不但追求外观上的以假乱真,而且要达到天然纤维面料的舒适效果,并且还要在有些方面或整体超过天然纤维面料性能。
(四)服装面料风格的需求
不同用途的面料对风格特征可以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外衣类面料要有挺括丰满的毛型感,内衣类面料要有柔软温和的棉型感,夏季面料应具有轻薄光滑的丝绸感或挺爽清凉的麻型感,冬季面料则应富有丰满蓬松的温暖感。时装表演或舞台装要比生活装的面料更注重外观表现风格,面料的光感、色感、形感和质感甚至声感对表演效果都有重大影响。现代装饰面料的风格要求也越来越高,要追求与环境的协调统一。如悬垂飘逸的帷幕、窗纱,平挺清爽的台布,温馨安逸的床上用品都应风格各异。
不同地域、不同气候、不同环境适应不同的面料风格。例如,南方夏季潮湿、闷热,可以多选择夏布、乔其纱、巴厘纱,突出凉爽透气的舒适之感;北方的冬季寒冷干燥,可以多选择呢面或绒面的面料,如啥味呢、法兰绒、麦尔登、粗花呢、中厚大衣呢,甚至羽绒、蓬松棉等复合面料,重点突出面料应有的丰满蓬松、温暖柔软的舒适之感。劳动服或工作服应以实用为主,对面料的形感与质感不必过分追求,但光感与色感要与工作环境相适应,耐用性和舒适性也要良好。
(五)面料风格特征的感受和评价
对面料风格特征的感受和评价随人的年龄、性别、个性、爱好、文化、修养、感觉等方面因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并且也受时间、地区、流行等因素的影响。例如,女性温柔细腻,对丝绸的华丽飘逸十分钟爱,对绒毛型、立体浮雕型、色彩变幻型风格的衣料也饶有兴趣。男性刚强豪放,则偏爱呢绒、涤/棉、涤/麻面料的那种刚挺庄重风格。即使同一风格的面料,在不同人的眼里会有不同的描述,这就是人与人的感觉差异所在。当流行粗犷质朴风格的面料时,粗花呢、麻料、结子纱面料仍不显“粗”的味道;缎类、绸类面料则更显“细”的感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