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大气相位的分布规律可以得知,大气相位的改正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个多元线性拟合问题。影响大气相位分布的折射率是二维分布的,且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可以通过曲面拟合方法来重建采样时刻的大气相位屏。
GBSAR进行长时间连续监测时,干涉相位中大气误差容易累积从而影响监测精度,不利于长期监测。在充分顾及大气相位二维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大气相位屏提取方法来改正主辅影像间的大气误差。在估算出稳定区PS点的大气相位值后,经插值得到的整个监测区域大气相位分布的过程,称为大气相位屏提取。具体的处理步骤如下(参见图7-6):
(1)地基SAR数据采集。对于监测区域,选择合适的雷达视角及相关参数进行连续观测。选取具有一定时间间隔的两影像为主辅影像,得到它们的单视复数影像阵分别为M和S,对应的相位阵则分别为ΦM和ΦS。
(2)幅值定标。由于PS点的提取需要基于幅度的统计特性,因此要将时序影像进行幅值定标。将时序SAR数据的幅值统一在一个尺度下,能够提高PS点的提取精度。
(3)PS点提取。PS点提取方法是基于数学统计特性的,因此,连续观测的影像最好不要少于30景。利用振幅离散指数与相干性双阈值进行PS点的提取,阈值的选择要依据PS点提取的密度与分布情况适当进行调整。
(4)干涉处理。对主辅两影像进行差分干涉处理,得到干涉相位阵ΔΦ=ΦS-ΦM。利用PS点对应的点位信息,建立PS点干涉相位集ΔΦPS。由于此时的干涉相位是缠绕相位,其范围在(-π,π]内,不是真实的形变相位,因此需要进行解缠。
(5)空间二维解缠。选择合理的解缠起算点后,利用质量图引导法对离散的PS点进行空间二维解缠,获取准确的缠绕模糊度,得到真实的干涉相位信息。由于这里仅对一组干涉对提取大气相位,因此无须进行三维解缠处理。
(6)选定稳定区。由于只有监测区域内稳定区的相位形变才是大气相位造成的,如果将非稳定区加入曲面拟合过程,则会严重影响反演大气相位的精度。因此,在进行大气改正前,依据先验知识选定稳定区,避免非稳定区的PS点进入大气拟合过程。
(7)构建Delaunay三角网。依据先验信息得到的稳定区域,无法保证所有区域内的点仅受大气影响,因此需要进行逐个的筛选和甄别。可以通过构建Delaunay三角网,利用边长阈值去除狭长三角形后计算邻接顶点的干涉相位差Δφ″。由于大气相位在空间具有相关性,因此可以利用Δφ″<1.5rad来判断三角网内是否有“奇异点”,当大于某设定阈值则视为“奇异点”,用三角形内其他顶点的干涉相位均值代替此点相位值。(www.daowen.com)
(8)二次曲面拟合提取大气相位屏。对于稳定区大气相位的二维分布则可利用式(7.20)来拟合:
式中,(i,j)表示PS点的像元坐标值,β为多项式的系数,也是待求解的参数,(i0,j0)表示曲面拟合坐标系的指定原点。由地基干涉模型公式可知,此时稳定区PS点集的干涉相位,主要含有大气成分和少量噪声,且大气成分占主要部分。可将PS点干涉相位作为观测值Δφ代入式(7.20)中,利用最小二乘拟合得到多项式系数初始估值。根据计算得到的残差评估该点得到的大气相位精度,如果残差大于0.36rad(该大小对应的视线距离约为0.5mm),则去除该点后重新进行最小二乘拟合。由于具有Delaunay三角网边网稳定性检核,迭代次数一般不超过3次即可得到满意的拟合精度。
(9)基于Kriging插值得到大气相位屏。利用稳定区PS点的大气相位,通过Kriging插值法估计出对应于每一景雷达图像中每一个像元的大气相位,即大气相位屏(APS)。插值公式为:
式中,APS(si)为第i个PS点的大气相位,s0为未知像点位置,si为已知像点位置,M为估算大气相位值所需的PS点个数,λi为距离反比加权函数,表达式为,式中di为待估像点与PS点的距离值。最后利用APS去除干涉相位ΔΦ内所有的大气相位成分。
图7-6 GBSAR大气相位改正流程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