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订书籍的质量好坏,主要取决于二个因素:一是热熔胶的质量(这是装订胶订书籍质量的基础);二是对胶订工艺书背的正确处理(这一点至关重要),上述两个因素是相互关联的。书本的牢固程度,除铣背和开槽的工艺要符合要求外,书背上胶的状态是否优良是决定性的关键。不同胶订机的上胶机构虽有差异,但基本原理一样。
1.热熔胶的选择与要求
热熔胶的选择关系到书页粘接的牢度,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相适应的胶黏剂。
①胶黏剂的选择。除了要选择使用质量好、性价比优的热熔胶,还要了解所用热熔胶的性能和相关技术数据是否适应本机器的操作,最好根据所使用机器速度快慢、书夹子的多少、冷却传送带的长短、生产环境温度的高低来选择(或定做)热熔胶。因为无线胶订加工在生产中,使用热熔胶时有三个时间必须严格掌握和控制,即开放时间、固化时间以及冷却硬化的干燥时间。开放时间指将胶液涂在书背上的时间,固化时间是将封面与书背吻合粘接的时间,冷却硬化干燥时间,是固化后将包好封面的书籍冷却定型后待裁的时间。只有经过这三个时间,书籍才能定型而达到理想的加工效果。还要注意在冬天使用的胶水与夏天使用的胶水不一样,不能用错。铜版纸和普通纸所使用的胶水也是有区别的,更不能混用,以免造成脱胶、散页等问题。
②对热熔胶的技术性能要求。热熔胶的技术性能应该达到EVA热熔胶相关行业标准要求。要了解和掌握EVA热熔胶的各种型号和技术性能(包括技术参数)。型号不同的热熔胶其开放时间、固化时间也是不同的,要严格按照供应商所提供的温度来进行标准化操作,不要轻易改变使用温度。因为胶温在170℃时,热熔胶的拉力测试值可达(8.83±0.44)N/cm。当胶温升到180℃时,热熔胶的拉力测试值会下降为(7.33±0.33)N/cm。当胶温降到155℃时,而热熔胶的拉力测试值只有(5.22±0.25)N/cm。所以热熔胶的加热温度,不宜过高和过底。温度过高,虽然胶的流动性、润湿性、渗透性上升了,但黏结强度却会下降,易产生起泡,易甩胶,还会使胶老化、变脆,影响胶料的拉力。反之,温度过低,虽然胶的黏度上升了,胶熔不彻底,影响胶料的流动性,以及对书芯页边的润湿性和渗透性,易造成散页、掉页,同样会影响胶的拉力,甚至会发生热熔胶与书芯页边之间不黏合的现象。
我国目前所使用的大都是高温熔融热熔胶(使用温度在170℃左右),而对于低温熔融热熔胶(使用温度在±130℃)的使用就完全不一样,要严格区分。
2.热熔胶的温度控制和调整
热熔胶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应根据机器运行速度、车间环境温度、纸张情况来控制胶温。
①一般预热筒的容量为80升左右(能加注75公斤),熔胶能力为最大60升/时;侧胶预热筒的容量为27升左右(能加注25公斤),熔胶能力为最大25升/时。生产时一定要提前2小时进行预加热熔化,要将其加热成流体。筒体温度控制在150℃左右,底胶斗和侧胶斗要提前1.5小时进行加热熔化,胶斗的温度控制在170℃左右,并要保持这些设定值的恒温。
②书芯的纸张材料与上胶温度密切相关,不同的纸张材料所使用的上胶温度也是完全不同的,这是因为纸张纤维性能的不同,最重要的是其导热性有所不同,即散热和冷却速度不同。以涂料纸(胶版纸、铜版纸)和非涂料纸(凸版纸、新闻纸、字典纸)的导热性为例,胶版纸对热熔胶的散热和冷却速度要快得多。因为涂料纸中所含的无机物比非涂料纸要高10倍,而无机物却具有良好导热性,所以涂料纸可以使热熔胶较快地冷却。如果书芯是铜版纸、双胶纸,由于其表面有涂胶层和印有文字、图案的油墨,就会出现散热更快、吸收性差、渗透力低的现象,那么就要用经过专门配制的高档热熔胶。
③要正确使用热熔胶,有三个时间是必须严格掌握的。一个是热熔胶的开放时间,一个是固化时间,还有一个是冷却硬化的干燥时间。
1)开放时间
开放时间就是指从热熔胶涂刷到与被粘物吻合,必须在热熔胶黏合的规定时间内完成,若超过了热熔胶黏合的规定时间,胶液表面层就会积膜,两个被黏合物就会黏合不牢。根据热熔胶的型号不同,其开放时间也会不同,一般为5~13秒,在此时间内从上胶涂刷到封面与书背的黏合必须完成。
2)固化时间
固化时间就是指两个被粘物在规定的时间吻合后,对书籍的黏结定型时间,一般书本完成粘接输出胶订机后就应该得到基本定型,否则书本输入传送带后必然会散架、散页,即书本输出胶订机后,其涂布的热熔胶应基本固化,一般固化时间和开放时间相等,或略慢1~2秒,固化时间不会超过15秒,也就是说,产品上胶过程基本上在15秒内完成,剩下的是成型后的产品上胶的温度降低快慢而已。
3)冷却硬化的干燥时间
刚涂布热熔胶的书本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冷却,才能加压或翻动(翻动书页),不然就会影响热熔胶的黏着力,造成产品变形与书页脱落,这个冷却时间,称为冷却硬化的干燥时间。根据胶的型号不同,热熔胶冷却硬化的干燥时间也有长有短,一般冷却硬化的干燥时间是在3分钟左右。
剑桥-12000胶订联动机上胶机构由三个上胶机构(图8-25,两个底胶机构,一个侧胶机构)组成,书背上胶机构调整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书本的订联部分,经过铣背、开槽后,要进行上胶的工艺。无线胶订书背涂胶不是单单为了黏合封面,更重要的是为了胶订后成本,使页与页之间黏合。其工作过程是,书芯在沾着胶的胶轮上通过,胶轮将胶转移给书背。胶轮上的逆旋转刮胶板可控制胶层的厚度。
图8-25 上胶机构(1号上胶机构、侧胶机构、2号上胶机构)
3.底胶机构调整
每个上胶机构中都有两个底胶轮和一个匀胶轮(图8-26)。第一底胶轮沾有一定厚度的胶膜,以略大于书芯的圆周线速度旋转,使胶轮表面和书背面产生差动,将胶压入书背,以保证书背沟槽内充满胶膜,在底胶轮的圆周表面上有许多环形小沟槽,能使书背纵向部分充分吃胶,使单页之间的黏合牢固、可靠。
图8-26 底胶机构组成
第二底胶轮是对第一只底胶轮上胶不足的补充,控制胶膜厚度使之均匀。其后还有一个高速运转的匀胶轮(即电热刮胶辊)在工作,匀胶轮本身不带胶,运转方向相向,由于匀胶轮内装有电热丝,具有200℃左右的高温,可烫断热熔胶的拉丝和滚平背胶,最后控制书背的胶膜厚度,对成书后的书背形状有直接影响。
底胶机构的调整分为三个步骤:一是底胶长度调整;二是底胶轮高度调整;三是胶层厚度调整。
(1)底胶长度调整
调整前先运转机器后按零位停车,用方孔摇把松开手轮上的锁紧螺钉(此螺钉是反牙,顺时针是松、逆时针是紧),根据所需涂胶长度要求,将“胶长调节手轮”(图8-27左下)上对应胶长刻度与“天头零位调节手轮”上的零位线对齐,按逆时针方向旋转锁紧螺钉就确定了书芯涂胶长度。涂胶长度是根据封面长度来确定,由于封面长度是217mm,所以涂胶长度设置为217mm。注意:调整时零位调节手轮是否松动位移,零位刻度线需与墙板上的零位标尺对齐,否则将影响书芯涂胶长度和断胶效果(易产生空胶或过多胶丝)。再用同样方法,调整2号底胶长度。(www.daowen.com)
图8-27 底胶机构调整
(2)底胶轮高度调整
底胶轮高度需要根据书芯厚度的不同,以及书芯所要求的胶层厚度来设定。
1号上胶机构中:1号底胶轮高度比已经铣完书背的书芯低0.5~1mm,2号底胶轮高度比已经铣完书背的书芯低1~2mm,均胶轮高度比已经铣完书背的书芯低0.5~1.5mm(匀胶轮高低应根据书芯上胶厚度情况来确定,间隙越大,上胶越厚,间隙越小上胶越薄)。
调整时用方孔摇把插入“1号胶轮调节杆”(图8-27右下),由于书芯厚度为6mm,调到0.8 mm。用方孔摇把插入“2号胶轮调节杆”(图8-27右下),调到1.5mm。再用方孔摇把插入“匀胶轮调节杆”(图8-27右下),调到0.5mm。
2号上胶机构中:1号底胶轮高度比已经铣完书背的书芯低1~2mm,2号底胶轮高度比已经铣完书背的书芯低1.5~3.5mm,匀胶轮高度比已经铣完书背的书芯低0.5~1.5mm。
调整时用方孔摇把插入“1号胶轮调节杆”,调到1.2 mm。再用方孔摇把插入“2号胶轮调节杆”,调到2mm。用方孔摇把插入“匀胶轮调节杆”,调到1mm。
1号上胶机构和2号上胶机构的高度调整方法完全一样,而具体调整数值是不一样的。
(3)胶层厚度调整
底胶轮胶层厚度由刮胶板来控制,刮胶板与胶轮之间间隙越大,胶轮上胶层就相应变厚;要注意底胶轮胶层厚度与底胶轮高度的对应关系,否则影响上胶效果。
1号上胶机构调整时用方孔摇把插入“1号胶轮刮胶板调节杆”(图8-27左上),调到1.5mm(通常调节范围在0.5~1.5mm)。再用方孔摇把插入“2号胶轮刮胶板调节杆”(图8-27右上),调到2mm(通常调节范围在1~2.5mm)。
2号上胶机构调整时,用方孔摇把插入“1号胶轮刮胶板调节杆”,调到1.5mm(通常调节范围在1~2.5mm)。再用方孔摇把插入“2号胶轮刮胶板调节杆”,调到2.5mm(通常调节范围在2~3.5mm)。
1号上胶机构和2号上胶机构的胶层厚度调整方法完全一样,而具体调整数值是不一样的。
4.侧胶机构调整
侧胶机构是由两只相对称的胶轮组成的对书本齐订口处上下的两侧涂刷胶液的装置。其对书本上下两页刷胶的宽狭度和胶层的厚薄度,可通过调节装置来实现。
侧胶机构的调整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侧胶长度调整,二是内外侧胶轮高度调整,三是内外侧胶轮开度调整。
(1)侧胶长度调整
侧胶长度调整与底胶长度一样,就是锁紧螺钉方向不一样(图8-28左,此螺钉是正牙,顺时针是紧、逆时针是松)。
图8-28 侧胶机构调整
(2)内外侧胶轮高度调整
一般大开本尺寸的书刊,其侧胶的宽度控制在7mm左右为宜;小开本尺寸的书刊,其侧胶的宽度控制在5mm左右为宜。侧胶的厚度一般控制在0.3~0.5mm范围内为宜。
内外侧胶轮高度调整时用方孔摇把插入“外侧高度调节杆”和“内侧高度调节杆”,调到6mm即可。
(3)内外侧胶轮开度调整
内侧胶轮外圆面超出书夹固定板板面0.5mm,内侧胶轮调整至要求位置后,一般不需要再调整,只需调整外侧胶轮。外侧胶轮(图8-28右)开度是根据书芯厚度来确定,一般比书芯厚度大1mm左右。
调整时用方孔摇把插入“外侧轮开度调节杆”,调到7mm即可。
注意:两侧胶轮开度尺寸过小,会造成书芯撞击胶轮,导致零件损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