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用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的优缺点
电容器能够在其1.00~1.05倍额定电压下长期运行,并总是满负荷地工作,“发出”无功电力,即电容电流。如果把电容器并接在负载(如电动机、变压器)上运行,则负载所要吸取消耗的无功电力就可以由电容器发出的无功电力供给。这就是电网的并联补偿,也是无功就地(随机和随器)补偿。这样一来,线路上就减少甚至避免了无功功率的输送,也就实现了我们所期望的无功补偿和无功平衡的作用。
利用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有很多优点,其主要是:
(1)投入资金比调相机节省,电容器本体价格约30元/kvar,综合造价40~50元/kvar,回收年限较短(约1.5~2年)。
(2)体积小,重量轻,装卸运输方便,配置灵活,安装亦简单方便。
(3)电容器本身电能损耗极小,在温度为25±10°C下,一般常用型号的电容器,每1kvar电容器的有功损耗约为0.0035kW左右。
(4)无旋转部分,不存在磨损振动问题,运行维护方便。
(5)可以自动投切,以合理调控补偿容量,使效果最佳。
电容器的并联补偿也有缺点,其主要是:
(1)使用寿命较短,一般为10~15年,质量好的为20年。
(2)不允许在1.10倍额定电压下长期运行(6h内许可)。
(3)切除后有残余电荷,必须等待3min放电完后,才能再投入。
(4)补偿曲线不如调相机那样连续而均匀。(www.daowen.com)
2.电容器组的接线方式
其接线方式应使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和电网运行电压相符合,应使电容器按额定容量输出无功功率。为此,对小容量的电容器组一般采用三角形接线方式,对于较大容量的电容器组宜采用星形或分段串联单星形接线方式。
3.电容器组的安装
电容器组的安装有:户内式、露天式和半露天式(加装防雨防晒凉棚)三种形式。为了减少电容器组的安装费用和避免夏日阳光直射曝晒(特别是气温较高的地区)损坏电容器,宜采用半露天式。露天安装的电容组,应尽可能安装在台架上。台架底部对地面的垂直不应小于:电压500V以上的电容器为3.5m,电压500V及以下的电容器为3.0m。电容器的外壳应与支架连接(外壳带电者除外),并可靠接地。电容器的侧面(即小面)向阳,以减少日晒面积。电容器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00~150mm。
户内安装的电容器,电容器室要单独设置,不要靠近高压配电室、主控制室或其他建筑物。建筑物的防火要求不应低于二级。为了节省安装面积,可将电容器分层装置在铁架上,上下放置层数不得多于三层,水平放置行数一般为一行,以保证散热良好。铁架摆成一排或两排,排与排之间要留走道,铁架必须设置网状遮栏。同一行电容器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00mm;单台容量为50kvar及以上的电容器不要小于120mm。上层电容器底部对地面垂直距离一般不应大于2.5m,下层电容器底部对地面垂直距离应大于0.3m。电容器室的通风必须良好,当夏季室内温度超过40°C时,应装设强力通风装置。
4.电容器组的开关设备
电容器组的开关设备,应满足运行中频繁投入和切除的要求,并应尽量减少电弧的重燃,以避免产生操作过电压。为此,应采用非重燃断路器,如真空断路器等;为安全计,还应考虑加装串联电抗器等,以限制操作过电压的幅值和持续时间。在一般情况下,对于容量为2000kvar及以上的10kV电容器组,应选用ZN3—10型真空断路器;对于容量为2000kvar以下的10kV电容器组,最好选用DW10—10G型柱上油断路器或选用ZN10—10型少油断路器;对于750kvar以下的10kV电容器组,应选用FN1—10型负荷开关;对于配电线路上安装的10kV小容量电容器组,容量在200kvar及以上者,应选用DW10—10型柱上油断路器,容量在180kvar以下的电容器组,可选用跌落式熔断器(10kV配电线路上的电容器,每组容量以100~150kvar为宜)。
5.电容器组的保护装置
电容器与大多数的电气设备不同,当其投入电网使用时,总是满负荷运行,仅在电网频率和电压波动的情况下,负荷才稍有变动。过电压、过电流、高温过热,都会缩短电容器的使用寿命。因此必须严格控制电容器的运行条件和周围环境,也就是说,必须装设相关的保护装置。
电容器组的保护装置有:①单台电容器的熔丝保护;②电容器组的过电压保护(按不超过电容器额定电压的1.1倍整定);③电容器组的过电流保护(一般按电容器组额定电流的1.3倍整定);④电容器组的失压保护;⑤电容器组的双星形接线时的平衡保护。
具体来说,变电站安装的电容组,应按照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装设过电压保护和继电保护装置,即采用电容器专用熔断器进行单台保护,并配以继电器对整个电容器组进行保护。
对于配电线路上安装的电容器组,应采用单台熔丝和跌落式熔断器进行保护,跌落熔丝应按电容器组额定电流的1.3~2.0倍配置,同时应加装阀型避雷器。应该指出的是,电容器组不宜与配电变压器共同使用一组跌落式熔断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