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械波的产生与传播
振动在物体或空间中的传播过程叫做波动,简称波。波分为两类:一类是机械波,另一类是电磁波。超声波就是一种机械波。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如水波、声波、超声波等。电磁波是交变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过程,如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
由于超声波是机械波,因此下面只讨论机械波。为了简单地说明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建立图1-3所示的弹性介质模型。图1-3中,质点间以小弹簧连接在一起。这种质点间以弹性力连接在一起的介质称为弹性介质。一般固体、液体、气体都可视为弹性介质。
图1-3 物质的弹性模型
当外力F作用于质点A时,其就会离开平衡位置,这时A周围的质点将对其产生弹性力,使A回到平衡位置。当A回到平衡位置时,具有一定的速度,由于惯性,A不会停在平衡位置,而会继续向前运动,并沿相反方向离开平衡位置,这时A又会受到反向弹性力作用,使A又回到平衡位置。这样质点A在平衡位置来回往复运动,产生振动。与此同时,A周围的质点也会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弹性力的作用,离开平衡位置,并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这样,弹性介质中一个质点的振动就会引起邻近质点的振动,邻近质点的振动又会引起较远质点的振动,于是振动就以一定的速度由近及远地传播开来,从而就形成了机械波。
由此可见,产生机械波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要有做机械振动的波源。
2)要有能传播机械振动的弹性介质。(www.daowen.com)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是互相关联的。振动是产生机械波的根源,机械波是振动状态的传播。波动中的各质点并不随着波前进,而是按照与波源相同的振动频率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上振动,并将能量传递给周围的质点。因此,机械波的传播不是物质的传播,而是振动状态和能量的传播。
2.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
1)波长:相位相同的相邻质点之间的距离称为波长,用符号λ表示,单位为米(m)。
2)周期: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来回振动一次,超声波的振动状态向前传播了一个波长,传播一个波长所用的时间称为一个周期,用符号T表示,单位为秒(s)。
3)频率:单位时间内传播完整波长的个数称为频率,用符号f表示,单位为赫兹(Hz),f=1/T。
4)波速:单位时间内波传播的距离,用符号c表示,单位为米/秒(m/s)。
超声波的波动频率大于20kHz,小于或等于1000kHz;超声波检测用的频率为0.25~15MHz;金属材料超声波检测常用的频率为0.5~10MHz。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