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互联网免费思维:不可阻挡的趋势

互联网免费思维:不可阻挡的趋势

时间:2023-06-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免费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可阻挡。自2001年起,一直致力于互联网经济研究的安德森,提出著名的“免费经济”的概念,他被誉为“信息时代的领袖”。在现实中,最先进的模式不一定是最有效的,在互联网时代,有时免费加付费的混合模式产生的效果则非常好。还有一些企业采用某些客户补贴另一些客户、一类客户补贴另一类客户等模式,都是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运用免费思维方式,所形成的适合自己的模式。

互联网免费思维:不可阻挡的趋势

免费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可阻挡。但是,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免费模式的根本问题在于真正的免费如何盈利?其实,只有在免费的过程中创造出新的价值,才是可行的商业模式。一般来说,免费的商业模式有两种。一种是生产者没有生产成本,全免费不亏,部分免费盈利。星巴克咖啡店1972年诞生于美国西雅图,从商业街区中的一家小店,到现在发展成遍布全球的数万个星巴克咖啡加盟店。40多年来从最早的西雅图小店开始创业,摸索和积累经验,到现在形成咖啡品牌、咖啡质量和多产品结合经营的一整套模式,并逐渐推广。模式本身已经形成,随着加盟店数量的不断增加,创设模式的固定投入成本越分摊月薄,基本接近于零。加盟费为零不亏,不为零就会盈利。一切无形资产(如知识、信息、文化、模式等)都具备这样的特点,也像星巴克咖啡连锁店一样具有形成盈利的模式。另一种商业模式是通过资源整合创造新的价值。免费以新价值支付,只要新价值大于免费活动的支出,就会盈利。原来打火机厂家把生产出来的产品直接卖给使用者,同一产品的不同厂家在市场竞争中拼价格、拼质量、拼成本,在商业的红海中拼杀,盈利非常艰难,甚至是亏损。现在的厂商已经很少直接将打火机销售给使用者,而是通过整合资源,确切地说厂家是通过第三方的资源整合,将打火机卖给餐饮行业,餐饮行业免费将打火机送给顾客,结果顾客免费得到打火机,厂家将打火机售出并获得利润,餐饮企业节省广告成本,获得更好的盈利,三方形成共赢的局面。

自2001年起,一直致力于互联网经济研究的安德森,提出著名的“免费经济”的概念,他被誉为“信息时代的领袖”。在安德森的免费理论中,强调免费的力量。谷歌公司一直是互联网免费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为了与微软的版权收费策略叫板,谷歌把图书馆资料检索、邮箱、地图、照片管理、办公软件等都实行免费策略,事实证明,谷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公司。近十几年里,全球互联网就没出现过一上来就收费而获得成功的案例。用免费的产品和服务去吸引用户,然后再用增值服务或其他产品收费,这是免费概念的精髓。

免费会是真正的免费吗?实际上,享受免费的用户也在付出,只是用户付出的在二维经济领域中没有体现出来。二维经济是指在经营活动中只有买方和卖方,卖方出售商品,买方付出货币或等值的货币因素,这是一个完整的经营过程。三维经济活动出现第三方的概念,其作用是买卖双方需要通过第三方的独立地位和信誉帮助买卖双方交易成功并获得更多的利润和影响力。第三方获得的是少量的中介费用和有价值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可以创新商业模式并盈利。在三维的经济层面考虑,没有真正的免费,但是利用三维经济理论和模式而形成的免费,已经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和盈利模式。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人在进行互联网销售的时候就是仅仅做到了第一步,把店面搬到网上做免费,聚集了人气,对于接下来靠什么盈利不很清楚,这样的企业在互联网时代一定会失败,究其原因就是没有真正理解免费,没有完整想明白免费的盈利模式。

亚马逊公司是全球开展电子商务的鼻祖,通过电子商务进行线上订货,线下的现代物流免费配送服务,用户既方便、快捷地订到自己需要的图书和其他商品,又获得免费的配送服务。商家通过亚马逊公司的网络商城不仅将大热门商品销售经营得很好,而且个性化,甚至是二手的书籍和个人收藏的稀缺商品也能形成销售。在整个销售过程中,亚马逊公司不仅得到商品销售带来的盈利,而且获得有关用户商品购买的海量信息,亚马逊公司已经积累18年的用户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数据进行挖掘和关联分析,形成巨大的商业价值,这也是亚马逊公司多年来一直雄踞世界巨型企业之林的核心竞争力。

在互联网时代,商品如果是数字产品,价格一定会跌到与边际成本持平,互联网是数字产品销售的最好市场,它赖以生存的科技边际成本——处理、带宽和存储,正在逐年减低成本,越来越接近零成本。数字产品免费是必然的趋势。多年前衡量一张碟片发行好坏的标准就是销售碟片的数量,而现在影碟机在逐渐消失,好的歌曲也不是靠碟片销售的数量去扩大盈利,而是在互联网平台上免费地传播。实物产品的商家也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免费给用户,但是实物产品的成本不可能为零。免费是如此吸引用户,于是商家在考虑如何将实物商品免费送给用户,同时从用户端得到有价值的信息数据,然后基于数据进行第二次的精准推送营销,这样产生新的增值业务,形成更大的盈利。这种趋势是无法拒绝的,现在的电信运营商手机销售中就是运用的这种营销策略。中国联通公司与苹果公司进行多年的合作,推出“交话费送苹果手机”活动,他们从苹果公司以中国区域独家代理的超低价格购入苹果手机,免费送给用户,手机是实物产品,成本自然不低,但是,用户确实是免费得到了联通公司的苹果手机,如果不免费得到手机,用户也会存一定额度的通话费用,这样的活动,使用户和联通公司都成为免费营销模式的受益者,在其他行业的营销中,免费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

在现实中,最先进的模式不一定是最有效的,在互联网时代,有时免费加付费的混合模式产生的效果则非常好。有些企业想通过免费扩大产品影响力,就采用一些免费加付费的措施。将产品分为增值产品和免费产品,用增值产品创造利润,一部分利润弥补免费产品的成本,另一部分形成利润。奇虎360是国内比较著名的信息安全方案解决公司,为电脑个人用户免费提供杀毒及电脑整理服务软件,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但是,一般的电脑个人用户并不清楚奇虎360还有企业级网络安全的高端产品,这些高端产品是面向企业的,是增值的产品。奇虎360采用的就是免费加付费的混合型产品盈利策略。还有一些企业采用某些客户补贴另一些客户、一类客户补贴另一类客户等模式,都是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运用免费思维方式,所形成的适合自己的模式。

免费经济并不是互联网时代新诞生的概念,礼品经济等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只是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代替货币、个人注意力代替一般等价物、信息市场代替股票市场而已。在互联网上,越来越多的产品信息被编入软件,从而使用户可以很方便地获得。在这个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注意力经济”和“声誉经济”。香香是一位国内青年流行歌手,因为那首俏皮的《猪之歌》而成名。她的专辑销售量近400万张,但售出的几乎都是盗版的,当然这和她的经纪公司市场策划有关,香香却觉得这样的效果很好,如果歌迷们必须全价购买她的专辑,她不会拥有这样多的歌迷,盗版并没有摧毁市场,而是为中产阶级消费者引领一股新消费潮流,尽管香香的专辑没有直接带来利润,但是其注意力已经成为更具价值的因素和注意力经济的基础。版权经济在互联网时代也将推出,我们不难发现,近些年的版权纠纷越来越少,人们乐此不疲地希望读者阅读欣赏自己的著作和作品,他们的真实想法不是通过版权获得更多的收益,而是看中更多人关注自己和自己的作品,进而迅速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和声誉力,他们更有远见地认为,影响力和声誉力是最具潜力的核心价值。

免费媒体并非新鲜事物,但其仍具有新鲜之处,即免费模式向其他在线领域的拓展。广播和电视节目均为免费播放且有广告商赞助,这就是所谓免费的媒体模式的开端;第三方(广告商)为播放内容提供赞助,以便第二方(听众或观众)可以免费收听收看。当广告超越媒体进而支持由普通人而不仅仅是媒体公司创造的软件、服务和内容时,它会发生何种变化?

谷歌公司取得成功的AdSense项目对大众的吸引力在于它将广告与内容相匹配。为何这种相关性匹配在纸质媒体中饱受诟病,却在线上媒体中受到热捧呢?这一问题的核心是随着线上广告的兴起,广告发布的核心要素出现了变化。

各大公司只为结果付费。如果你确信自己花在市场营销上的10分钱总能赚回1元钱,那么广告市场的发展空间就是无限的。将其与古老的麦迪逊大街格言“我用来做公告的钱有一半浪费掉了,但我并不知道究竟是哪一半”相比较,得出的结论是根本不具有可比性。

这就是广告赞助的免费模式已经超过在线媒体之外的原因。当广告超越媒体进而支持由普通人而不仅仅是媒体公司创造的软件、服务和内容时,它会发生何种变化?答案是:变化有很多。对于创建者而言,通常的信任规则被颠覆了。笔者将根据自己的经验为读者展示一个例子。(www.daowen.com)

广告支持的免费模式的有趣之处在于,在传统媒体企业中这一模式实际上正处于衰退中。随着电视节目从免费过渡到收费,收入来源也发生变化,包括与广告并无多大关系的内容联合和有限许可费,即便是以卫星广播形式出现的无线电广播也正向直接订购和发布广告的方向演变。它现在看起来似乎更像印刷媒体业务,后者将订阅和报摊销售收入与广告收益相混合。

互联网的兴起彻底改变了这一状况。经过几年要求人们为内容付费的在线测试后,几乎每个人都清楚地认识到与数字经济做斗争是行不通的,而且免费策略已经获胜。不仅如此,在线设定的价格预期也开始向线下渗透。这种转变是某种更为严重的内容贬值,这不仅是不同时代的人的口味不同所致,而且受到技术趋势的影响。洛杉矶一位娱乐业律师乔纳森·汉德尔给出了娱乐节目向免费转变的几个理由,笔者将对其做如下解释:

1.供需关系。虽然大大小小的媒体公司创作的节目数量不断增加,但是需求并没有出现质变:人们仍然只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一天也只有24小时。当然,所有节目内容的创作并非完全相同,而且Facebook网站无法与《纽约时报》相提并论——除非Facebook页面上有你的朋友,在那种情况下也许对你而言它比《纽约时报》更有趣。区别在于Facebook的页面比《纽约时报》的版面多得多,而且编程人员在制作这些网页时并未期待用户付费登陆。

2.实体形式的缺失。人们对此无能为力,人们珍视现实世界超过虚拟世界。由于节目从装在CD盒里的光盘转入通过线路和网络传输的电子文档中,它变得无可遁形,甚至有些抽象。此外,由于失去了实体形式,某些不具备上网条件的人无法看到它,而且内容以电子形式呈现使得想收看节目的观众必须付费——数字文件本不该如此。

3.接入的便捷。通常情况下,下载节目比四处寻找并从商店里购买轻松得多。由于此类“搜索成本”的下降,人们为所提供节目付费的意愿也将随之降低。

4.广告赞助内容的转变。互联网上形式的阅读习惯迁移到生活的其他领域。如果在线内容是免费的,那么其他媒体提供的内容不应当同样是免费的吗?

计算机行业的经营者希望内容是免费的。苹果公司并不是靠销售音乐文件而盈利过亿的,其出售的是iPod播放器。免费内容使得播放这些音乐的设备变得更有价值,一如20世纪20年代无线电广播业的情形。

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这一代年轻人已经将数字经济学理念嵌入他们自身的DNA中,无论他们是否曾经听说过“接近零边际成本”,他们凭直觉就能理解这一概念。这就是他们对版权不是无动于衷就是充满敌意的原因,他们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目前有一些对基于免费的错误理解,是人们必须重视的。比如,“互联网并非真正的免费,因为你要为互联网接入服务付费”,“免费正在削弱创新”,“枯竭的海洋和全球变暖都是免费的真正代价”,“免费正在驱逐专业人士而青睐业余爱好者,付出的代价就是质量的下滑”。

一个免费的世界正在开启商业的未来,免费的力量是巨大和无法抗拒的。巨人公司和盛大公司的“游戏免费,道具免费”策略堪称免费模式的典范。从前用户玩网游都是按时间收费的,随着巨人公司的《征途》和盛大公司的几个主力网游开创免费模式后,其他网游厂商积极跟进,整体网游用户已经达到4亿人之多,这就是免费的力量。互联网上企图通过收费盈利的企业遭受惨败的例子数不胜数,免费思维的方式也正在被人们所认同和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