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竹节纱纺纱工艺控制
竹节纱的基本结构参数包括基纱线密度、竹节粗度(粗节倍数)、竹节长度及竹节间距,如图2-20所示。竹节的分布分有规律和无规律两种,无规律的竹节呈随机分布,没有固定的节长、节距;有规律的竹节又分节距固定或有规律不等距竹节两种。竹节纱前纺工艺与普通纱相同,主要工艺在细纱工序,工艺控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图2-20 竹节纱纺纱的基本工艺控制参数
1.竹节纱线密度设计
竹节纱的公称线密度一般以基纱线密度冠名,是指竹节之外正常纱的线密度。竹节纱的综合线密度就是以一定循环内节距和节长在其循环总长度内所占百分比为权数,节距和节长对应线密度的加权平均值。
平均线密度=(基纱长度×基纱线密度+竹节长度×粗节倍数×基纱线密度)/(基纱长度+竹节长度)
根据竹节长度、节距的大小和竹节段粗细,确定竹节纱的百米重量,但由于竹节部分和节距部分有一粗细过渡态,所以计算重量和实际重量间会有一定的差异,要对样纱做百米重量试验(10次)取平均值,烘干后折算成百米干重。在生产中,成纱重量偏差按竹节纱平均线密度的百米重量偏差控制。
2.竹节长度
竹节长度由前罗拉或中、后罗拉变速时间长短与各罗拉速度共同决定。在前罗拉变速情况下,取决于前罗拉速度和瞬时降速时间的乘积;在后罗拉变速情况下,取决于前罗拉速度和后罗拉升速时间的乘积。
3.竹节间距
竹节间距指每两段竹节间的间隔距离,简称为“节距”。节距决定布面竹节的排列效果、排列密度及规律,直接影响竹节布的风格。节距过大,体现不出竹节布的风格特征,当周期长度为布幅整数倍或约数时,产生竹节周期重合,在布面形成规律性条纹,反而像疵布;节距过小,竹节重叠现象严重,也亦产生“规斑”疵布,且竹节纱生产难度大,一般设计节距大于2cm,节距的确定与竹节长度的确定方案基本一致。
4.其他工艺控制(www.daowen.com)
竹节纱周期长度的设定是竹节纱工艺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参数,因为该参数一方面与竹节布的竹节密度有关,另一方面,若设计不合理,就会产生纬向有规律的竹节布而成为疵布。
竹节纱在加捻过程中竹节处捻回传递受阻,在竹节与基纱接点处形成强捻区,竹节处捻度比基纱捻度小,强力低,故竹节越粗,断头越多。一般竹节纱捻度比正常纱捻度大10%左右。纺竹节纱的前罗拉速度比正常纱的车速低10%~20%。
竹节的密度直接影响竹节布的风格。当竹节较短时,一般密度可大些;竹节长,密度可小些。竹节的密度过小,体现不出竹节布的风格,反而像是疵布;竹节的密度过大,竹节重叠现象严重,同样影响布面风格,一般竹节密度应以1000~4000个/m2为宜。
(二)竹节纱质量
由于竹节纱特有的风格,其一些质量标准超出了普通棉纱的国家标准范畴,对重量不匀率、单纱强力、单强不匀率、捻度、杂质粒数等指标可以应用现行的检测方法和国家标准的检测方法,对重量偏差、条干均匀度、纱疵不能完全使用现行方法,应按如下方法监控竹节纱的质量。
1.重量偏差
重量偏差是国家标准中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用棉和成本,而且关系到能否为用户提供稳定的产品。因此,竹节纱的重量偏差应以竹节纱实际重量与基纱标准重量之比作为检测的手段,即按竹节纱的设计风格来确定竹节纱与基纱的比值,同样控制在±2.5%为宜。
2.条干均匀度
因竹节纱的粗节是需要保留的结构特征,故不适宜采用乌斯特条干仪进行监测,但对条干的风格还是有一定要求的。黑板条干能直观地显现竹节纱的布面风格,因此竹节纱的条干均匀度以黑板条干为检测依据,按竹节的设计风格确定黑板样照作为评定条干均匀度的标准。
3.纱疵
竹节纱不宜做乌斯特十万米纱疵检验,检验纱疵的工作以反打筒子内观疵点为主,以每100g纱线出现的纱疵数量为依据来检验纱线的质量。根据竹节纱的风格,合理地设定电子清纱器的工艺,控制有害纱疵,保证织造的生产效率及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