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竹节纱纺纱的原理与设备

竹节纱纺纱的原理与设备

时间:2023-06-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竹节纱的纺纱原理竹节纱外观呈现出等节距或不等节距的粗节,其纺纱原理是瞬间改变细纱机前罗拉或中后罗拉速度,从而达到改变牵伸倍数,控制输出纱条的粗细而形成竹节纱。竹节纱是在普通的环锭细纱机上增设一套变牵伸装置,通过控制罗拉变速来生产,常见的竹节纱纺纱装置如下。

竹节纱纺纱的原理与设备

竹节纱是一种新型花式纱线,在长度方向上,与普通纱线相比,具有竹节式粗节,但竹节有一定的要求和标准范围。竹节纱按竹节粗度分为细竹节(粗度是基纱1.1~2.0倍)、中竹节(粗度是基纱2.1~3.0倍)和粗竹节(粗度是基纱3.1~4.0倍);按竹节长度分为短竹节纱(竹节长度为2~3cm)、中竹节纱(竹节长度为3~5cm)、长竹节纱(竹节长度为5.1~150cm)和超长竹节纱(竹节长度为150cm以上);按竹节间距分为中节距(竹节间距为5.1~10cm)、长节距(竹节间距为10.1~100cm)和超长节距(竹节间距为100cm以上)。

(一)竹节纱的纺纱原理

竹节纱外观呈现出等节距或不等节距的粗节,其纺纱原理是瞬间改变细纱机前罗拉或中后罗拉速度,从而达到改变牵伸倍数,控制输出纱条的粗细而形成竹节纱。根据成纱过程与外观设计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竹节纱生产。

(1)变牵伸型竹节纺纱。即瞬时改变细纱机的牵伸倍数或改变单位时间的粗纱喂入量,达到产生竹节纱的效果,它呈现出等节距或不等节距的粗节状外观。

(2)植入型竹节纺纱。在细纱机的前钳口后面瞬时喂入一小段须条而形成粗节。

(3)纤维型竹节纺纱。利用纺纱原理中短纤维的浮游运动,通过增加喂入纱条中的短纤维含量,使纱条产生条干不匀现象,并结合调整细纱机的工艺参数,便可生产出具有不规律粗细节效应的竹节纱。

(4)涂色型竹节纺纱。利用人的感官视觉效应,分段对普通纱线进行印色,从而产生类似竹节的效应。(www.daowen.com)

(二)竹节纱纺纱装置

竹节纱纺纱装置中的PLC电器控制箱是关键部件,用PLC输出通、断的状态,来控制电磁离合器的吸合,短竹节一般直接控制前罗拉,长竹节需要再通过离合器来改变中后罗拉速度,从而实现牵伸倍数和单位时间内粗纱喂入量的改变,电磁离合器主要是控制竹节大小及间距的执行机构。竹节纱是在普通的环锭细纱机上增设一套变牵伸装置,通过控制罗拉变速来生产,常见的竹节纱纺纱装置如下。

1.ZJ型竹节纱纺纱装置

ZJ型竹节纱纺纱装置采用可控制的前罗拉瞬时停顿或中后罗拉超喂产生与基纱有变异的粗节,形成竹节纱。该装置是由参数显示仪、PLC电器控制箱和电磁离合器机械控制装置组成,属于开环的电气数字控制系统,竹节的粗细、大小及其间隔无反馈自调系统,竹节的工艺参数主要靠试纺来确定。两副摩擦片式电磁离合器控制前罗拉作瞬时变速运动,起工艺Ⅰ的作用,可纺制15mm以下短竹节。另一副单向推力轴承式超越电磁离合器控制后罗拉瞬时变速,起工艺Ⅱ作用,可纺制15mm以上长竹节。当工艺Ⅰ和工艺Ⅱ混合使用时,纺制长短、粗细交替的竹节。ZJ型竹节纱纺纱装置电磁离合器每次吸合—断开—停转—再吸合过程就产生一个竹节。由于细纱机处于连续运转状态,电磁离合器长期工作,吸合断开动作频繁,因此,故障率较高。应答不理想时就会产生不良竹节,甚至无竹节。每次安装电磁离合器时,需重新调整摩擦片的间隙,一般为0.75~1mm。若间隙调整不当,竹节的粗度、长度与以前不一致,从而影响竹节布的风格;间隙太小,产生细短竹节或无竹节;间隙太大,竹节又过粗、过长。

2.YTC83型竹节纱纺纱装置

YTC83型竹节纱纺纱装置用步进电动机单独传动细纱机前罗拉,中、后罗拉运转仍由主机齿轮传动,同时应用数控机床的控制原理,以PLC程控器和文本显示器作核心控制单元,完成工艺参数的设计输入,具有操作方便的特点,直接安装在细纱机车头上方,可配置于不同型号的细纱机。根据输入参数规定的频率控制转速、脉冲数控制转角。因此,前罗拉按竹节纱要求变速运行,中、后罗拉由细纱机按基纱后区牵伸(定值)要求的转速传动。步进电动机的转速与脉冲频率成正比,角位移量与脉冲数成正比。给步进电动机输入脉冲数,就得到一个角位移量,转换为细纱机前罗拉输出对应一段纱的长度。在高频率运转状态下,输入的脉冲数对应的是竹节的间距;在低频率运转状态下,输入的脉冲数对应的是竹节的长度。步进电动机最大的优点是连续运转平稳,故障率低。但由于其传动控制方式改变,细纱机在开车和关车时,受运转惯性的作用,前罗拉与中、后罗拉及锭子运转不同步就会产生大量断头。一般开车启动时间设定为50s左右,停车延迟时间设定13s左右,试车时可进行调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