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分析

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分析

时间:2023-06-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人类改造水资源的某些不当的活动或过高的要求,在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同时,在某些方面又降低了其承载力。例如,对于适宜发展工业的区域而言,如果用农业活动来衡量其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结果就会是不一样的。因此,正确表达和理解人类经济发展行为,是计算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前提。

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分析

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承载能力可以因人类对区域水资源和环境的改造而变化,实际上,人类改造、利用水资源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人类改造水资源的某些不当的活动或过高的要求,在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同时,在某些方面又降低了其承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和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大小可以用人类活动的方向、强度、规模等来衡量。但是,经济社会、技术水平是在不断发展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是一个客观的量,是水资源系统的客观属性。但是用不同经济社会活动来衡量一个区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又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例如,对于适宜发展工业的区域而言,如果用农业活动来衡量其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结果就会是不一样的。因此,把握水资源承载能力不能只从量上入手,还要从质的方面来掌握,即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是紧密相联,是一体的,因此有时也用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来涵盖水环境承载能力。

在把握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时,应该掌握它的多向性和多层次性,即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会因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层次、内容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发展形式和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值。因此,正确表达和理解人类经济发展行为,是计算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前提。在此,可在一个四维空间中表现人类活动,第一个坐标用于表示人类经济发展所处的层次,包括战略层次、宏观布局层次,微观技术层次等;第二个坐标用于表示人类经济活动的性质,即资源在经济部门分配及产业结构等;第三个坐标用于表示人类活动的范围,包括大、中、小三个尺度;第四个坐标用于表示人类经济发展所处的“时序”,根据实施过程可分为筹划阶段、规划阶段、实施阶段、运行阶段、反馈阶段等。以上四维空间坐标的组合可以完整地表示出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这种高维矢量矩阵形态充分显示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由此可见,不能简单地去追求一种一成不变的固定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的量化指标和计算模式。

从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概念本身可以看出,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并不是可以无限制的发展的,它会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但是,承载能力是可以通过人类明智的有目的的行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的,这种改变表现为一种 “双向性调节”,即通过改变环境系统的结构,增大承载能力和通过改变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类型来增大承载能力。

由于流域是复杂的,开放式系统,它与外界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交换会更加频繁、更加扩大。因而,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具有以下一些特点:(www.daowen.com)

(1)客观性。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信息保持着其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即在一定时期内,区域环境系统在结构、功能方面不会发生质的变化,并且承载能力在水资源系统结构特征中反映,因而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在水资源系统结构上不发生质的变化的前提下,其在质和量这两种规定性方面是可以把握的。

(2)变动性。开放系统的承载能力的变动性主要是由于环境系统的结构发生变化引起的。水资源系统结构变化,一方面与水资源自身的运动变化有关;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与人类对水资源系统施加的作用有关。水资源系统在结构上的变化,反映到水资源承载能力上,就是水资源承载能力在质和量这两种规定性上的变动。水资源承载能力在质的规定性上的变动表现为水资源承载能力指标体系的变动,在量的规定性上的变动表现为水资源承载能力指标大小上的变化。

(3)可控性。水资源承载能力具有变动性,这种变动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由人类活动加以控制的。人类在掌握环境系统运动变化规律和环境—经济辨证关系的基础上,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可以对环境进行有目的的改造,从而使环境承载能力在质和量两方面朝着人类预订的目标变化。但是,人类对环境的作用必须有一定的限度。因此,环境系统的可控性是有限度的可控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