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供水预测与可持续发展考虑因素

供水预测与可持续发展考虑因素

时间:2023-06-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供水预测应进行不同保证率条件下不同水平年可供水量、最大供水能力分析和计算,要考虑技术经济因素、水质状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开发不同水源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供水预测与可持续发展考虑因素

供水预测是对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和潜力的分析。

3.4.5.1 技术要求

(1)供水预测要根据现有资源条件和现有工程供水能力进行分析,并提出新建工程和挖潜利用后资源条件改变增加的供水能力进行预测。

(2)供水预测应进行不同保证率条件下不同水平年可供水量、最大供水能力分析和计算,要考虑技术经济因素、水质状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开发不同水源的有利和不利条件。要对因水质影响和特枯年和连续枯水年等不利的供水条件充分考虑。

(3)供水预测应进行洪水资源化、废污水利用等增加供水能力和供水量的分析、计算和论证。

(4)供水预测应充分考虑河道低限用水及地下水超采区等因供水造成生态环境不利影响的因素,在供水预测中应首先扣除以上水量。

3.4.5.2 主要内容(www.daowen.com)

(1)地表水供水。地表水资源开发,一方面要考虑更新改造、续建配套现有水利工程可能增加的供水能力以及相应的技术经济指标;另一方面要考虑规划的水利工程,重点是新建大中型水利工程的供水规模、范围和对象,以及工程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经综合分析提出不同工程方案的可供水量、投资和效益。

地表水可供水量的计算:地表水可供水量计算,要以各河流水系各类供水工程以及各供水区所组成的供水系统为调算主体,进行自上游至下游,先支流后干流逐级调算;对于大型水利枢纽应采用长系列进行调算,得出不同水平年、不同保证率的可供水量;对于双水源或者多水源用户,联合调算要避免重复计算的供水量;可供水量的计算应预测不同规划水平年工程状况的变化,既要考虑现有工程更新改造和续建配套后新增的供水量,又要预测工程老化、水库淤积和因上游用水增加造成的来水量减少对工程供水能力的影响。地表水可供水量的计算应单独列出特枯水年和连续枯水年的最大供水量。

(2)地下水供水。地下水供水计算是以矿化度不大于2g/L的浅层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作为地下水可供水量计算的依据。计算地下水可供水量要考虑不同水平年由于地表水开发利用方式和节水措施的变化所引起的地下水补给条件的变化,相应减少的地下水可供水量。要结合地下水实际开采情况和可开采量以及地下水位动态特征,综合分析确定地下水开发利用潜力的分布范围和开发利用潜力的数量,提出现状基础上可增加的地下水供水量和范围。地下水可供水量计算要注意区分情况,不能重复计算,同时超采区地下水的计算应不致引起新的生态环境恶化。

在划定地下水供水区和确定地下水供水量后,要在现有地下水开发利用工程的基础上,提出更新改造、续建配套以及新增地下水开发利用工程相应的布局、安排和投资建议。

(3)其他水源开发利用。在传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的情况下,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使新增水源成为可能,因此,在供水预测中应对其他水源的供水进行科学、实事求是的预测。其他水源包括:①洪水资源化新增供水量;②海水淡化增加的供水量;③微咸水利用量;④雨水集蓄利用新增供水量;⑤废污水利用量;⑥人工增雨增加的供水量等。

(4)供水方案。供水方案是在地表水、地下水及其他水源的预测基础上,根据需水预测和供水范围、供水目标而拟定的。供水方案应考虑工程因素、技术因素和经济因素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等,按照不同用户不同水平年对水资源的要求(质、量、能、水位等),以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原则确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