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水资源管理目标优化

水资源管理目标优化

时间:2023-06-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完善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行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健全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国家初始水权分配制度和水权转让制度,则是当前我国水资源管理的目标和方向。因此对于我国水资源管理而言,《水法》的宗旨即是我国水资源管理的根本目标,是对水资源管理目标的高度概括。

水资源管理目标优化

水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以最少的水资源、资金和人力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然受人们认识水平和社会进步的限制,在不同的时期,人们追求的水资源管理的目标是不同的。在工业化的初期,水资源管理的目标就是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水资源,使之满足不断增加的国民经济用水的需求;进入现代社会,开发利用水资源已不再是水资源管理追求的目标,保护水资源、维护良好的水环境、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现代水资源管理的目标。

具体到各地区、各流域,水资源管理目标可以有所不同,但其主旨应是一致的,如2000年3月21日在荷兰召开的第二届世界水论坛及部长级会议,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世界水资源政策大会,大会通过的《21世纪世界水安全》——海牙世界部长级会议宣言,特别强调水安全问题,因此对上述目标概括而言,即水资源管理目标是保证水安全,提出的目标是:为21世纪提供用水安全,即 “确保保护和改善淡水、海岸和相关的生态系统,确保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政治稳定性,确保人人都能够得到并有能力支付足够多的安全的水来过上健康和幸福的生活,并且确保易遭受影响的人群能够得到保护,以避免遭受与水有关的危险。”具体来讲有以下7个方面:

(1)满足基本要求:承认获得安全和充足的水以及卫生环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对人类的健康和幸福关系重大,并且应使人类,尤其是妇女,通过对水资源管理的参与而获得相应的权利。

(2)保证食物供应:通过更加有效的开源和使用以及更平等的粮食生产用水分配来确保食品供应,尤其是对贫穷和易受影响人群的供应。

(3)保护生态系统:通过对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保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4)共享水资源:促进和平合作,发展各级不同的用水户之间的协调;对于同流域或跨流域的项目应通过可持续性流域管理或其他适当方式开展国与国之间的合作。

(5)控制灾害:提高抗洪、抗旱、治理污染和其他防治与水相关的灾害的安全性。

(6)赋予水的价值:以能够反映其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价值的方法管理水资源,并转向为供水服务定价以反映这些服务的价值。这种方式应考虑到公平性以及贫穷和易受影响人群的基本需要。

(7)合理管理水资源:使用好的治理方式以保证水资源的管理有公众参与并且投资者享有利益。(www.daowen.com)

美国地质调查局水资《源部战略指导方针1998~2008》提出:成功的水资源管理应满足以下5点要求:

(1)对于多重应用的主动管理。水资源的管理将必须做到同时为人类消费、农业、工业、发电、运输、娱乐业及鱼类与野生动物栖息地进行供水管理。目前许多地区正因为这些需求的竞争而产生矛盾。日后,干旱地区、沿海地区、拥有跨行政区划水体的地区以及拥有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水体的地区对信息的需求将会是最大的。

(2)有效性和经济性。公众需要环境法规与资源管理更经济有效,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包括:①防治污染以避免高昂的环境清理费用;②有些地区环境法规执行的过程需要更加灵活,对这些地区的水资源要进行定点风险评估;③利用流域管理手段,这种管理手段将建立在地方利益的基础上,并使得只管理一部分资源造成的浪费降到最小。

(3)放弃工程的手段。对于水量问题,人们不再依靠工程手段,而把目光投向水资源保持与自然系统。目前正在进行和计划修建的大型新水利工程很少,比如大坝或者跨流域引水系统。相反,水资源的管理者们正采用减少灌溉、公共供水及工业用水的需求加以保护水资源。水资源保护还增加了一个好处,即减少了需要处理的污水量。水资源管理者正设法利用自然系统的优势除去水中的污染物,如人们正试图利用自然或人工湿地清除矿上排放的重金属,以及利用自然发酵工程净化已污染的地下水。

(4)对实时信息的需求。公众都希望在洪水及其他水文灾害到来前有预警信息;农民、公用水系统、划船娱乐的人及环保主义者都希望得到所用水的水质、水量的实时信息。因此,水文数据一定要既准确又及时。然而,数据越精确耗费的时间就越多,这就需要水资源管理者和那些水文数据提供者们意识到这一矛盾,并能在时间与精确度之间取得平衡。

(5)提高公众意识。人们越来越关注水的可用性和水质问题。现在几乎没有哪个重要的水资源决议不是在媒体和公众的关注下出台的。其希望国民行动起来并监督全国的效果,包括流域管理协会、农民与种植者协会及关心环境的组织。他们将在水资源的管理与监督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污染及水土流失等问题日益突出,对经济社会构成了严重威胁。党和国家对水问题高度重视,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把水资源问题同粮食、石油等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提高到可持续发展的突出位置并予以高度关注,强调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因此,对水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6年3月14日经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加强水资源管理,顺应自然规律,调整治水思路,从单纯的洪水控制向洪水管理、雨洪资源科学利用转变。从注重水资源开发利用向水资源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转变。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做好上下游、地表地下水调配,控制地下水开采。完善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行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健全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国家初始水权分配制度和水权转让制度,则是当前我国水资源管理的目标和方向。《水法》是水资源管理的基本法,开宗明义第一节明确提出:“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防治水害,实施水资源的持续利用,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本法。”因此对于我国水资源管理而言,《水法》的宗旨即是我国水资源管理的根本目标,是对水资源管理目标的高度概括。

具体来讲,水资源管理目标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改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水资源管理统一管理体制;②以 《水法》为根本,建立完善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③保护人类和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水环境和水生态系统;④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约束条件,合理开发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⑤发挥政府监管和市场调节作用、建立水权和水市场的有偿使用制度,强化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管理、建立节水型社会;⑥通过水资源的强化配置,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水要求,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