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品包装安全问题现状分析
食品包装安全是指包装使食品从生产到最后消费的全过程均处于无污染、不变质的安全状态。
1.食品包装安全现状
近年来,因食品包装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使食品被污染的事件时有发生。2004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食品包装(膜)抽查结果表明,专用的食品包装袋抽检不合格率高达15%(除一般塑料袋)。其最突出的问题是卫生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和产品物理机械性能差。2005年“3·15”前夕,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了对食品包装袋的监督抽查结果,抽样合格率为50%。在抽查的20组样品中,有10组样品感官指标不合格,并且绝大多数产品是“三无”产品。一些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回收塑料,由于回收塑料中含有杂质和毒素较多,色泽普遍较深,气味难闻,造成制作的食品袋色泽灰暗、内含有毒有害异物且有异物,进而对内包装食品造成污染。广西南宁市卫生监督部门2005年1月对该市各大超市、塑料彩印包装企业、粉面连锁店、熟食烧卤店等40多家生产和使用食品塑料包装袋的单位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结果表明:食品塑料包装袋合格率仅有10%左右。检查发现,由于食品安全意识不足,不少食品生产者忽视食品用塑料包装袋的卫生问题,使用来源不明的塑料袋包装食品。2005年,广东省对饮用水包装瓶进行的一次调查中发现,一些不法企业大量使用非食品级PET、PC及回收废旧瓶制造饮用水包装容器,这些饮用水包装容器含有的有毒化学物质在消费者使用过程中会从水中释放出来,危害人体。
2.影响食品包装安全的因素
(1)包装材料
食品包装材料种类较多,塑料、金属、纸、玻璃和陶瓷等都是食品内包装使用的主要材料,其中纸和塑料是当前使用数量最多,使用范围最广的两大材料,这两种包装材料都具有质量和卫生安全不稳定的特性,这已经成为当前影响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造纸过程中,为了改善纸质而加入某些助剂,如为了提高纸的白度,多数纸商都会在纸的生产过程中加入荧光增白剂。而作为化学物质的荧光增白剂,已经经动物试验发现它具有很强的致癌性。目前,日本已经严禁在食品包装用纸中使用荧光增白剂。我国虽然也出台过类似的规章,但是由于市场监督的缺失,食品包装用纸使用荧光增白剂处理仍屡见不鲜。
长期以来,造纸所用原料除各种天然植物(如农作物秸秆、本材、草等)外,还有各种回收的废旧纸张(如书、报纸杂志等)、纸板(如纸箱、纸盒等)破布等。这些回收材料中往往在回收以前已经受到严重的污染,特别是一些曾包装过化工用品、农药等的回收材料,往往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及其他化学物质,它们在造纸过程中都有可能转移到新纸中去。
塑料包装凭借着其质量轻、使用方便,阻隔性、渗透性、耐热性、耐寒性、耐蚀性好等特性和色彩斑斓的外观,而广受市场欢迎。目前被允许用来包装食品的塑料有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酯、聚苯乙烯、三聚氰胺和玻璃钢等。但因为这些食品包装塑料的性质不尽相同,其适用范围也就不尽一样。例如,聚乙烯塑料类容器可用于盛装酱菜、食糖、果汁等食品;聚氯乙烯容器只适宜盛装一些中性的饮料或中性食品;聚丙烯塑料容器可用来盛装酱菜、醋、酒、果汁和油脂等食品;聚酯塑料容器最适宜盛装各种碳酸饮料、矿泉水、食用油及调味品等;聚苯乙烯、三聚氰胺和玻璃钢等塑料多用于制作餐具及生活用品,如饮料盒、快餐饭盒、碗、碟、盘等。
从理论上讲,单体在聚合后一般是很稳定的,是无毒的。其本身也不易移入被包装的食品中,但一些未参与聚合的游离单体及裂解物,以及为了改善包装材料的某些性能而加入的稳定剂、增塑剂、润滑剂、着色剂,如质量不良也会产生毒害作用,而导致其不安全。例如,增塑剂主要使用的是具有毒性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等。防老化剂主要是一些硬脂酸的盐类,其中铅盐(硬脂酸铅)是有毒的。聚氯乙烯(PVC)保鲜膜对人体的潜在危害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PVC保鲜膜中游离的氯乙烯单体残留量超标;二是PVC保鲜膜加工过程中使用二乙基羟胺(DEHA)增塑剂,遇到油脂或加热时,游离的氯乙烯单体和DEHA容易释放出来,进入食品。
瓷器、橡胶制品的安全性也不容忽视,如瓷器表面瓷釉中的重金属、橡胶制品中的加工助剂等都会迁移进入食品,影响到食品的安全性。
(2)包装印刷
由于食品包装的印刷通常使用含苯、正己烷、卤代烃等有害化工材料作为主要的油墨、溶剂原料,所以食品包装印刷污染已经成为食品二次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①印刷工艺
当前我国的食品包装印刷技术以凹印为主,包括超市里常见的各种食品包装袋,这种印刷技术使用的油墨一般为氯化聚内烯类油墨。而欧美等国家大都采用柔印为主,虽说柔印在网点表现上比凹印稍逊一筹,印刷质量稍逊,但是在环保方面却占尽先机。在我国,由于柔印具有上色油墨较少,较薄,着色度不高,亮度不及凹印鲜亮的特点,使柔印等环保技术在我国市场上接受度不高。
②印刷油墨
食品包装膜使用的油墨除了必须具有一般的耐磨性和基材结合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耐冻性、耐热性和耐杀菌、水煮等性能,以保证在运输、存储过程中不会发生油墨脱落、凝结等现象。国内曾出现过印刷油墨污染食品的事件。2005年,甘肃某食品厂发现生产的薯片有股很浓的怪味,厂方立即把已经批发到市场的600多箱产品全部收回,经检测,认为怪味来自食品包装印刷油墨里的苯,其含量约是国家允许量的3倍。
③印刷溶剂(www.daowen.com)
当前我国使用的印刷油墨普遍存在苯含量超标的现象,因此不少食品包装企业选择用含有甲苯的混合溶剂来进行稀释。在此过程中,如果企业为降低成本,在食品包装印刷过程中选择价格低廉的低纯度甲苯,那么反而会加重苯残留的问题,对人体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
3.食品包装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1)食品包装监控体制和手段落后
国家食品包装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依据不足,管理不到位,使一些不法包装企业有机可乘。在《食品安全法》实施以前,我国的食品行业管理并不涉及从事食品包装的企业,对食品包装企业的卫生安全没有任何规定与控制,对生产环境、人员卫生健康、原材料的选用、生产工艺控制、产品的检验,以及检测手段等没有专项或特定的要求,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卫生处于一种绝对的失控状态。更没有相关的监控体系,对相关生产项目进行常规性的检查与监控。一直到《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对食品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将食品包装纳入食品监管之中。但不可否认,我国当下的监控体制以及手段都尚在起步阶段,不少监控技术还很稚嫩。
(2)食品包装标准体系不健全
食品包装行业发展快,现行标准欠缺,不够明确细致,并且许多重要指标都没有明确的规定。例如,国家只规定了允许使用的原料,却对不能使用的原料做出说明,而且在成品中也不检测,给不法企业提供了可乘之机。只强调用卫生食品安全导论指标和理化指标去判断包装是否安全、是否科学,对包装材料成品有毒物质的规定不明确。
(3)食品包装技术及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又一主要原因是食品包装材料或容器生产的不规范,有的食品包装印刷生产企业采用落后的生产技术,使食品包装具有严重的质量问题,再加上国家食品包装卫生标准的滞后,国家监管的松懈,从而造成食品安全隐患的存在;有的包装没有经过严格的科学设计和计算,设计不合理,使食品包装难以承担起保护食品的职能。特别是有的食品企业过分强调食品包装的感官效果,忽视了食品包装的保护功能和卫生安全问题,因此无法阻挡环境污染物(如微生物、大气中的有害气体等)对食品的侵蚀,造成食品污染或变质,影响消费者的健康。
(二)食品包装安全的应对措施
1.加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包装安全体系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食品包装安全问题与公民人身健康息息相关,十分有必要将这一问题提升到法律的高度,而要保证立法决策的科学性,就要求立法机构在相关的立法过程中应确保立法决策的科学性、透明性和公众参与性,科学立法。要确保食品包装安全法律充分有效实施,就要求相关执法机构在执法过程中要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自觉接受上级管理机构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公正执法。
2.加大宣传,提高人们食品包装安全意识
我国想要彻底根治食品包装乱象,必须加大食品包装安全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提高普通民众的食品包装安全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食品包装问题。
3.加强食品包装市场的制度建设,完善食品包装安全体系
加强食品包装市场的制度建设,完善食品包装安全体系重点在于稳步推进食品包装的市场准入制度建设,针对当前食品包装违规、违法的乱象,有针对性地强化相关制度。参照当前正在实行的食品用纸、塑料的制度模式,加强其他食品包装市场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使食品包装安全体系更加合理和完善。
4.实现食品包装的“资源化”“产业化”和“无害化”
针对具有经济价值的包装制品进行资源化回收和利用。作为生产活动中的第一责任人,必须自觉承担起生产者责任,充分认识到食品包装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对食品包装制品的回收利用,将使用过的食品包装制品纳入循环经济的链条之中,并进行产业化的回收利用,实现食品包装制品“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生产-消费-再循环”这一循环经济新理念。
对于像塑料袋这样难以回收的废弃物,要强化无害化处理意识;鼓励市场主体在市场行为中使用更环保可重复利用的布袋,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