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计指标
统计指标简称指标,是反映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统计指标是按照一定的统计方法,对总体各单位的标志表现或标志值进行记录、核算、汇总综合形成,一般包括指标名称(概念)和指标数值两个方面。指标的名称或概念既是对所研究现象本质的抽象概括,也是对总体数量特征的质的规定。所以,确定统计指标必须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使之与社会经济或科学技术的范畴相吻合。同时,又必须对理论范畴和计算口径加以具体化,以便达到量化的目的,例如,工资的含义在经济学中是明确的,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职工的奖金、津贴和劳保福利是不是应该纳入工资统计的范围就必须加以具体规定。指标的数值反映所研究现象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的规模和水平,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或不同条件下,指标的具体数值必然不同。所以,在观察指标数值时,必须了解其具体的时间状态、空间范围、计量单位、计量方法等限定,同时注意由于上述条件的变化而引起数值的可比性问题。总之,统计指标是统计研究对象的具体化,也是开展统计分析,从数量方面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统计指标按其所反映总体的内容和数量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数量指标是反映现象总体的规模大小和数量多少的指标,一般用绝对数来表示。例如,前面列举的生产总值、在校大学生人数以及人口总数、企业总数、职工总数、工资总额、商品进出口总额等,都是数量指标。由于数量指标反映现象或过程的总规模和总水平,所以数量指标也称为总量指标。质量指标是反映现象总体内部、总体之间数量对比关系或总体单位水平的指标。例如,前面列举的人均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职工平均工资、人口密度、工人出勤率等,都是质量指标。质量指标是总量指标的派生指标,一般用相对数或平均数来表示,以反映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对比关系。
统计指标按其计量单位不同,可分为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实物指标是根据事物的自然属性,采用自然物理单位计算的指标,如人口总数、能源生产或消耗量、汽车生产量等。实物指标的最大特点是具体明了,可以直观地反映事物发展的规模和水平,是计算其他指标的基础。但是实物指标对不同事物不能直接相加,缺乏综合概括能力。价值指标是用货币单位计算的统计指标,又称货币指标,如生产总值、商品进出口总额、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等,其最大特点是综合性和概括能力强,但是比较抽象,同时受价格水平的制约。此外,还有以劳动时间为单位的劳动量指标。
统计指标按其反映现象的时间状态不同,可分为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静态指标反映的是现象总体在某个时点或相对静止的时间段内的数量特征,包括静态总量指标,静态相对指标和静态平均指标。动态指标反映的是现象总体在不同时期或时点上发展变化情况。例如,2005年浙江省年末常住人口4898万人,比上年增长1.97%,前者是静态指标,后者是动态指标。
统计指标按其计算的范围不同,可分为总体指标和样本指标。总体指标是根据总体中所有个体的标志表现综合计算而得,反映总体数量特征。样本指标是根据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个体的标志表现综合计算而得,反映样本的数量特征。总体指标又称为总体参数或参数,样本指标则称为统计量或估计量,用样本指标估计和推断总体指标是统计的重要任务。(www.daowen.com)
统计指标与标志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标志反映总体单位的属性和特征,而指标则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标志和指标的关系是个别和整体的关系。需要通过对各单位标志的具体表现进行汇总和计算才能得到相应的指标。由个体过渡到总体,由标志过渡到指标,是人们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因为各个个体的标志表现存在着差异,只有通过大量个体标志值的综合,才能获得个体难以显现的信息,反映出现象本质的属性和特征。由于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会随着研究目的不同而变化,因此指标与标志的概念也是相对而言的。在许多场合,指标与标志并不做严格的区分,如某企业的资产总量、销售收入、职工人数、工资总额等既可以看作是指标,也可以看作是标志,这主要取决于统计分析人员是把该企业作为总体还是作为个体来对待。当然,指标也是变量。
(2)指标体系
客观现象是错综复杂的,现实生活中的统计总体往往有许多数量特征,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来描述,才能获得完整和全面的认识。单个统计指标只反映总体某一个数量特征,说明现象某一侧面情况。要反映总体的全貌,描述现象发展的全过程,只靠单个统计指标是不够的,所以需要设立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用以反映所研究现象总体各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为了反映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貌,需要设立产量、产值、品种、质量、职工人数、工资、劳动生产率、原材料、设备、能源消耗、财务成本等多项指标,组成工业企业统计指标体系。
统计指标体系是统计活动的出发点,特别是在社会经济统计中,指标体系的设计及指标核算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指标体系的设置不但是客观现象的反映,而且也是人们对客观现象认识的结果。随着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的积累,指标体系也将不断改进更新,逐步完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