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根据法则绘制根轨迹:基本指南

根据法则绘制根轨迹:基本指南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将开环零、极点布置在s平面上,如图4-5所示,然后按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法则逐步画出根轨迹。依据法则3,在负实轴上,-4到-3之间和-2到-1之间是根轨迹。式采用的试探法求解。图4-7根轨迹上的分离点在分离点上,根轨迹的切线和实轴的夹角称为分离角。由法则2可知,根轨迹连续且关于实轴对称。

【法则1】根轨迹的分支数、起点和终点:有n个开环极点、m个开环零点的系统

(n≥m),根轨迹的分支有n条,它们分别起始于n个开环极点,有m条终止于开环零点,尚有n-m条终止于无穷远处的零点。

注:若特征方程中,m≥n,则方程的阶数与m、n中大者m相同,则根轨迹的分支数也与m相同,根轨迹起始于n个开环极点和(n-m)个无穷远处的极点,而终止于m个开环零点。

【法则2】根轨迹的连续性和对称性:根轨迹连续且关于实轴对称

由于根轨迹增益kg由0→∞的变化是连续的,所以系统闭环特征方程的根也是连续变化的,即s平面上的根轨迹是连续的。

由于线性定常系统闭环特征方程的系数全部是实数,其根必为实数或共轭复数,所以s平面上的根轨迹图是实轴对称的。

【法则3】实轴上的根轨迹:实轴上的根轨迹完全由实轴上的开环极点和零点所确定。若某段实轴右侧的实极点数与实零点数之和是奇数,则这段实轴就是根轨迹的一部分;若某段实轴右侧的实极点数和实零点数之和为偶数,则它不是系统的根轨迹。

设某一系统的开环零、极点分布如图4-4所示,若实轴上某一点是根轨迹上的点,它必满足相角方程式(4-12)。在实轴上任取一实验点s1,由图4-4可见,在复平面上任何一对共轭复数极点(或零点)到s1处向量的相角之和为零,如图4-4上∠(s1+p2)+∠(s1+p3)=0。而实验点s1左侧实轴上的开环零、极点到s1处向量的相角也为零,所以它们都不影响相角方程的成立。只需考虑实验点s1右侧实轴上开环零、极点到s1点处向量的相角,每个相角都为π。将上述关系代入相角方程式(4-12)中,则

=∠(s1+z1)+∠(s1+z2)-∠(s1+p1)

=π+π-π

=π

=(2k+1)π  (k=0)

所以相角方程成立,即s1是根轨迹上的点。而且s1右侧有两个开环零点,一个开环极点,则它们数目之和为奇数。一般情况,设实验点右侧有l个开环零点,h个开环极点,则有关系式

图4-4 实轴上的根轨迹

若满足相角条件,必有关系式

(l-h)π=(2k+1)π

【例4-2】设一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0(s)=,求kg=0→∞时闭环系统根轨迹。

解:系统开环传递函数有两个开环零点,z1=-1,z1=-3;两个开环极点,p2=-2,p1=-4。开环传递函数分子的阶数m=2,分母的阶数n=2。首先将开环零、极点布置在s平面上,如图4-5(a)所示,然后按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法则逐步画出根轨迹。

(1)由法则1可知有两条根轨迹,分别起始于开环极点-2、 -4,终止于有限零点-1、 -3。

(2)依据法则2,两条根轨迹对称于实轴且连续。

(3)依据法则3,在负实轴上, -4到-3之间和-2到-1之间是根轨迹。最后绘制出的根轨迹如图4-5(b)所示。

图4-5 例4-2系统的根轨迹图

【法则4】根轨迹的渐近线:根轨迹的渐近线与实轴的夹角φα和与实轴的交点σα由下式确定

证明:假设在无穷远处有特征根sk,则s平面上所有开环有限零点zj和极点pi到sk矢量相角相等,即

∠(sk-zj)=∠(sk-pi)=φα

代入相角条件

π与-π是等同的,因此

考虑到s平面上所有开环有限零、极点到无穷远处特征根sk的矢量长度都相等,于是,对于sk而言,所有开环有限零、极点都汇集在一起,其位置为实轴上一点σα,得

令上式中sn-m-1项系数相等,得

【例4-3】已知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0(s)= ,试确定根轨迹的分支数、起点和终点。若终点在无穷远处,试确定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及渐近线的倾斜角

解:由于n=3,所以有3条根轨迹,起点分别在p1=0,p2=-1和p3=-2。由于m=0,开环传递函数没有有限值零点,所以三条根轨迹的终点都在无穷远处,其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σα及倾斜角φα分别为

当k=0时,φα=±60°;当k=1时,φα=±180°;根轨迹的起点和三条渐近线如图4-6所示。

【法则5】根轨迹的分离点: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根轨迹分支在s平面上相遇又立即分开的点,称为根轨迹的分离点。分离点的坐标是下列方程的解:式中,zj为各开环零点的数值;pi为各开环极点的数值;d为分离点坐标。

式(4-15)采用的试探法求解。之外,还可用重根法等求取分离点,关于公式的证明可以参阅其他参考教材。

根轨迹的分离点或位于实轴上,或以共轭形式成对出现在复平面中。如果根轨迹位于实轴上两个相邻的开环极点之间,则在这两个极点之间至少存在一个分离点;同样,如果根轨迹位于实轴上两个相邻的开环零点(有限零点或无穷零点)之间,则在这两个零点之间至少存在一个分离点。

图4-6 根轨迹渐近线图

如图4-7所示为某系统的根轨迹图,实轴上有两个交点A和B,分别称为根轨迹在实轴上的分离点。

图4-7 根轨迹上的分离点

在分离点上,根轨迹的切线和实轴的夹角称为分离角。分离角θd与相分离的根轨迹的分支数k有关,即

例如,实轴上两支根轨迹的分离角为±90°。三支根轨迹的分离角为0°、 ±60°、 ±180°。式(4-16)的分离角公式可以由相角条件公式证得。

图4-8绘出了四支根轨迹在实轴上分离的情况。图4-9绘出了在复平面上有分离点的情况,复平面上的分离点是关于实轴对称的。

图4-8 四重根的分离点

图4-9 复平面上分离点

【例4-4】设控制系统结构图与开环零、极点分布如图4-10所示,试绘制其概略根轨迹。

解:由法则1可知,系统有3条根轨迹分支,分别起始于(0,j0)、(-2,j0)、(-3,j0)点,一条终止于(-1,j0)点,另外两条止于无穷远处。

由法则2可知,根轨迹连续且关于实轴对称。

由法则3可知,实轴上区域[0, -1]和[-2, -3]是根轨迹,在图4-10中以粗实线表示。

图4-10 例4-4系统的结构图及其根轨迹图

(a)结构图;(b)根轨迹图

由法则4可知,两条终止于无穷的根轨迹的渐近线与实轴的夹角和交点坐标为

由法则5可知,实轴上[-3,-2]必有一个分离点,满足下列分离点方程:

初步试探,设d=-2.5,上式中左边=-0.67,右边=-0.4,因方程两边不等,所以d=-2.5不是分离点。现在重取d=-2.47,上式中左边=-0.68,右边=-0.65,方程两边近似相等,故本例d≈-2.47。最后画出的系统概略根轨迹如图4-10(b)所示。

【法则6】根轨迹的出射角和入射角:当系统的开环极点和零点位于复平面上时,根轨迹离开共轭复数极点的角称为根轨迹的出射角,根轨迹趋于共轭复数零点的角称为根轨迹的入射角。根轨迹的出射角和入射角可用如下公式确定:

(www.daowen.com)

证明:在十分靠近待求起始角的复数极点pi的根轨迹上,取一点s1。由于s1无限接近复数极点pi,因此,除pi外,s1点到其他所有开环零、极点矢量相角都可以用pi到它们的矢量相角来代替,而s1点到pi的矢量相角即为起始角θpi。根据s1必满足相角条件,应有

同理,可证明式(4-18)。应当指出,在根轨迹的相角条件中,(2k+1)π与-(2k+1)π是等价的,所以为了便于计算,上式右端用了-(2k+1)π表示。

【例4-5】设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0(s)= ,试绘制该系统概略根轨迹。

解:将开环零、极点画在图4-11中。按如下步骤绘制根轨迹:

(1)定实轴上的根轨迹。本例实轴上区域[0, -1.5]和[-2.5, -∞]为根轨迹。

(2)确定根轨迹的渐近线。本例n=4,m=3,故只有一条趋于180°的渐近线,它正好与实轴上的根轨迹区域[-2.5, -∞]重合,所以在n-m=1的情况下,不必再去确定根轨迹的渐近线。

(3)确定分离点。一般来说,如果根轨迹位于实轴上一个开环极点和一个开环零点(有限零点或无限零点)之间,则在这两个相邻的零、极点之间,或者不存在任何分离点,或者同时存在离开实轴和进入实轴的两个分离点。本例无分离点。

(4)确定出射角与入射角。本例概略根轨迹如图4-11所示,为了比较准确地画出这一根轨迹图,应当确定根轨迹的出射角和入射角的数值。先求出射角。作各开环零、极点对(-0.5+j1.5)的向量,并算出相应角度,如图4-12(a)所示。按式(4-17)算出根轨迹在极点(-0.5+j1.5)处的出射角为

θp2=180°+(φ1+φ2+φ3)-(θ1+θ3+θ4)=79°

根据对称性,根轨迹在极点(-0.5-j1.5)处的出射角为-79°。

图4-11 例4-5系统的概略根轨迹图

图4-12 例4-5根轨迹的出射角和入射角

(a)出射角;(b)入射角

用类似方法可算出根轨迹在复数零点(-2+j)处的入射角为149.5°。各开环零、极点到(-2-j)的矢量相角如图4-12(b)所示。

【法则7】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根轨迹与虚轴相交,对应于系统闭环处于临界稳定状态,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可用劳斯判据求得,也可将s=jω带入闭环特征方程,得到实部和虚部均为零的两个方程,将两个方程联立求解,即得根轨迹与虚轴交点的增益kg值与频率ω值。

如将s=jω代入闭环特征方程,得到

1+G(jω)H(jω)=0

(4-19)

令上述方程的实部和虚部分别为零,有

Re[1+G(jω)H(jω)]=0

(4-20)

Im[1+G(jω)H(jω)]=0

(4-21)

利用这种实部方程和虚部方程,不难解出根轨迹与虚轴交点处的kg值和ω值。

【例4-6】设单位负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0(s)=,试求根轨迹和虚轴的交点,并计算临界增益。

解:闭环系统特征方程为

s(s+1)(s+2)+kg=0

s3+3s2+2s+kg=0?

当kg=kgp时,根轨迹和虚轴相交,令s=jω代入,则特征方程为

(jω)3+3(jω)2+2(jω)+kgp=0kgp-3ω2=0 2ω+ω3=0

将上式分解为实部和虚部,并分别等于零,即

解得

kgp=0时,为根轨迹起点。kgp=6时,根轨迹和虚轴相交,交点坐标为±kgp=6为临界根轨迹增益。由此可以计算出临界开环增益为

也可利用劳斯判据确定kgp和ω值,可列出劳斯阵列表为

当劳斯阵列表中s1行等于0时,特征方程出现共轭虚根。令s1行等于0,则得

共轭虚根值可由s2行的辅助方程求得

【例4-7】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0(s)= ,试画出K1=0→∞时的闭环系统的概略根轨迹。解:根据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则,按步骤计算出各个有关参数,然后绘制根轨迹草图。

(1)n=4,m=0,有4条根轨迹。

(2)起始于开环极点p1=0,p2=-3,p3=-1+j,p4=-1-j,终止于无穷远处。

(3)实轴上根轨迹为[-3,0]。

(4)n-m=4,则有4条根轨迹趋于无穷远,它们的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和夹角为

(5)分离点坐标d:

(6)根轨迹的出射角。由于开环传递函数没有零点,则只需计算出射角

θp3=180°-∠(p3-p1)-∠(p3-p2)-∠(p3-p4)

=180°-135°-26.6°-90°

=-71.6°

根据对称性可得

θp4=71.6°

(7)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根据渐近线与实轴的夹角可知,一定有两条根轨迹通过虚轴。根据特征方程,用劳斯判据或令s=jω的方法,可以求出与虚轴相交处的K1与ω值。系统特征方程为

s4+5s3+8s2+6s+K1=0

列出相应的劳斯阵列表为1

当劳斯阵列表中s1行等于0时,特征方程出现共轭虚根。令s1行等于0,则得

K1=8.16

共轭虚根值可由s2行的辅助方程+K1=0求得

ω=±1.1

s=±j1.1

综上可得该系统的根轨迹如图4-13所示。

图4-13 例4-7的根轨迹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