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优化设计缓冲电路结构

优化设计缓冲电路结构

时间:2023-06-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RCD钳位电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但是钳位电路吸收的能量,最终被钳位电阻RC所消耗,损耗较大。下面以LCD无损缓冲电路在开关管S1上的应用为例来论述其工作原理和设计过程。图10-8 应用LCD缓冲电路的主电路拓扑缓冲电容Cr用于抑制开关管Q1的谐振电压尖峰,谐振电感Lr用于实现谐振过程中能量的存储,二极管VDa2、二极管VDa3用于得到期望的振荡边缘。基于开关管Q3的LCD缓冲电路的设计与开关管Q1类似,不再赘述。

优化设计缓冲电路结构

RCD钳位电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但是钳位电路吸收的能量,最终被钳位电阻RC所消耗,损耗较大。因此,考虑采用LCD无源缓冲电路替代RCD钳位电路,不但能有效抑制开关管关断时的电压尖峰,而且能将能量无损地回馈到电网中,提高驱动电路的可靠性和整机效率。下面以LCD无损缓冲电路在开关管S1上的应用为例来论述其工作原理和设计过程。

1.LCD缓冲电路的工作原理

在如图9-27所示的电路中,引入由谐振电感Lr、缓冲电容Cr、二极管VDa2及二极管VDa3构成LCD缓冲电路的主电路拓扑,如图10-8所示,不同时刻对应的稳态工作波形如图10-9所示[6]

978-7-111-60312-2-Chapter10-29.jpg

图10-8 应用LCD缓冲电路的主电路拓扑

缓冲电容Cr用于抑制开关管Q1的谐振电压尖峰,谐振电感Lr用于实现谐振过程中能量的存储,二极管VDa2、二极管VDa3用于得到期望的振荡边缘。结合9.3节内容可知,主电路拓扑工作在电流断续导通模式。因此,每个开关周期可分为七个工作模态,下面进行简要分析:

模态Ⅰ[t0t1]:开关管Q1导通后,缓冲电容Cr、电感Lr、二极管VDa3构成谐振支路,Cr端电压下降至零时,电感Lr达到最大储能,之后电感向电容Cr充电。在1/2谐振周期时,谐振过程结束,电容Cr复位,极性左正右负。

模态Ⅱ[t1t2]:开关管Q1为导通状态,流经开关管Q1及一次绕组电流线性增加。

978-7-111-60312-2-Chapter10-30.jpg

图10-9 LCD缓冲电路稳态工作波形

模态Ⅲ[t2t3]:当t=t2+时,开关管Q1开始关断,励磁电感Lm、漏感Lk通过二极管VDa2对电容Cr反向充电。

模态Ⅳ[t3t4]:当输出整流二极管VDR1导通时,一次电感电压被钳位,电容Cr、励磁电感Lm、漏感Lk、输入电源、二极管VDa3和电感Lr构成谐振支路,漏源电压在突然下降后近似按线性规律降低。谐振结束时,电容Cr极性左负右正,电容电压为输入电压与反射电压的叠加值。

模态Ⅴ[t4t5]:电容Cr端电压保持不变,流经二极管VDR1的电流线性下降。

模态Ⅵ[t5t6]:当t=t5+时,二极管VDR1的电流下降至零,二次侧失去对一次绕组的钳位作用,电容Cr、励磁电感Lm、漏感Lk、输入电源、二极管VDa3和电感Lr构成支路放电,电容Cr端电压下降至输入电压值。

模态Ⅶ[t6t7]:电容Cr端电压保持不变,输出滤波电容Co向负载提供能量。

2.缓冲电容Cr、谐振电感Lr及二极管的选择

1)缓冲电容Cr用于吸收漏感储能,Cr的大小决定了电压尖峰的陡峭程度,所以电容不宜选择太小。

2)由前述谐振支路工作模态分析可知,

978-7-111-60312-2-Chapter10-31.jpg(www.daowen.com)

若电容Cr较大,将使开关管Q1开通时附加电流峰值偏大,增加导通损耗。

3)为限制开关管Q1开通时的电流,缓流电感Lr不宜太小;但也不能过大致使谐振周期过长。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为保证谐振电流保持一个较小值,缓冲电容Cr容值增大的同时必须让Lr电感量相应增大;但增大谐振电感值势必会增加电感磁心的体积和重量[7]。因此,电容Cr、电感Lr应权衡分析后选取一合适值。

根据模态Ⅰ[t0t1]的分析,开关管Q1导通后,缓冲电容Cr、电感Lr、二极管VDa3构成谐振支路,整个过程可以近似看作半个谐振周期。电路正常工作的前提条件是保证储存在电容Cr上的能量在开关管关断前释放完毕,即

978-7-111-60312-2-Chapter10-32.jpg

缓冲电容Cr取值为[8]

978-7-111-60312-2-Chapter10-33.jpg

式中,Ip,max为输入110V(有效值)条件下流经开关管Q1峰值电流与电容Cr谐振峰值电流之和,且一般谐振峰值电流约为开关管峰值电流的1/3至1/2;D1为Q1占空比T为开关周期;UCr,max为电容Cr电压峰值。

根据实际,电容Cr选用4.7nF/1kV高压瓷片电容,进而得谐振电感为

978-7-111-60312-2-Chapter10-34.jpg

其中谐振复位时间ts=(0.1~0.3)D1T。根据实际条件,电感Lr选用22μH表面贴片电感。

为确保LCD缓冲电路实现完全复位,需进行验算:

978-7-111-60312-2-Chapter10-35.jpg

式中,等效电感Le=Lr+Lm

经验算,电路满足完全复位条件。

结合LCD缓冲电路工作模态,二极管VDa2、VDa3选用KD US1J(URRM=600V,IAV=1A)。

基于开关管Q3的LCD缓冲电路的设计与开关管Q1类似,不再赘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