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农业即雨养农业,它是我国农业发展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旱地农业在我国南北方均有分布,在全国耕地面积中,一半以上为旱地农业。受气候、地形和水资源条件的限制,农业不能全都靠灌溉来解决问题,不能搞灌溉农业的耕地,要结合水土保持工作做好旱地农业。我国群众通过长期实践,积累了不少旱地农业抗旱增产的经验。因此,在现代科学水平下,继承和发展旱地农业技术,是今后发展旱地农业的重要途径。
1.建立旱地农业抗旱耕作新体系
此体系是以深松为主体,深松、翻耕、耙茬和耕耨相结合的抗旱耕作体系。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表明,这种耕作体系在协调耕层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保墒抗旱、抗蚀保土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对季节变化和作物生长的阶段性有较强的适应性。
2.建立用地和养地的新体系
此体系包括合理调整作物布局,逐步改变北方旱地大面积单一种植,适当调整豆类作物的种植面积,进行豆谷、粮肥轮作。建立一个以有机肥为主、以化肥为辅,以底肥为主、以追肥为辅,化学肥料氮磷钾合理配置的施肥制度。这一体系对实行合理轮作、克服重茬连作的弊端、种地养地并重、提高土壤肥力水平、保证旱作农业的高产稳产有着重要作用。(www.daowen.com)
3.建立抗旱栽培新体系
此体系包括用科学方法选育高产抗旱作物和耐旱品种:在处理种子时,采用科学的营养浸种和雪水浸种方法;在抗旱播种方面采用抢墒、顶凌等播种方法,以充分利用耕层储水。通过抗旱栽培,一方面增强了作物内在的抗旱力,另一方面改善了作物栽培的外在水分条件,从而提高了作物的抗旱能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山西和内蒙古不少典型村、乡不断改进传统农业技术,采用伏秋深耕、蓄水保墒;增施肥料、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增强保水保肥抗旱能力;选用良种,增强抗旱耐瘠薄能力;改革栽培方式,实行模式化栽培技术等。在多年实践中,将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摸索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发展旱地农业的技术途径,在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农田抗旱能力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效果。
此外,在有条件的旱地农业区,修建环山渠、山塘和水窖等小型工程,将坡地上和耕地周边的雨水径流汇集储存起来,发展“径流农业”或“半水浇地”“半水灌溉”。半水浇地是一些地方由于受水资源和工程等条件限制,无法实行完全灌溉的一种非常规的灌溉形式。我国东北地区在春季进行的春玉米“坐水”播种就是半水灌溉的一种类型。实践证明,径流农业或半水灌溉是提高旱地农业抗旱能力和农业增产的有效措施。特别在北方旱地农业区,我国传统的旱地农业抗旱技术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例如,在改变和改善旱地生产条件方面所进行的改良土壤、建造坝堰、引洪漫地、平田整地、修梯田、培地埂、建水平沟和鱼鳞坑等;在改善耕作技术方面所进行的深耕、伏耕、中耕、除草、耙耱镇压、开沟培垄、水平耕作、带状种植、间作套种等;在蓄水保墒方面的夏雨秋用、秋雨春用、地膜覆盖等;在选育耐旱作物和品种等方面,各地都涌现了一批旱地农业增产的典型小流域和小区。这些先进典型展示了我国旱地农业存在巨大的增产潜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