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生产实践证明,能否获得高质量的铸造有色金属合金及其优质铸件,不只取决于有色金属合金熔炼、铸造及热处理工艺参数的选择,而且与所使用的金属及非金属原材料的品质有关。
(1)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大约可分为五类,虽然种类不多,但是实际上是很复杂的。正确地识别和使用各种炉料,对熔炼前的准备是很重要的。往往一块成分不清的炉料混入炉内可能会造成整炉合金报废,如果浇成铸件后报废,损失就更大了。所以根据外观特征来识别各种炉料,是熔炼操作工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门基本技术。
1)纯金属炉料。常用的工业纯金属有轻金属类的铝、镁,重金属类的铜、锌、铅、锡、锑、镍、锰等,另外还有常使用的硅和铁(实践中使用的是铁的合金,一般是用低碳钢屑,也可用薄铁片和圆钉等代用)。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钛、铍、镉、铋等稀有金属也逐渐应用于有色金属合金中,主要用来改善合金的各种性能。
纯金属炉料是在合金熔炼过程中用量比较大的炉料,用于配制各种成分的合金。新的纯金属炉料的加入,可降低炉料中总的杂质含量,保证合金的质量。但由于其价格比回炉料高,所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少用,以降低成本。
①用于有色金属合金熔炼的铜通常是电解铜,这是在冶炼厂经电解以后得到的产品,表面呈紫红色,在实际生产中是容易识别的。
②从冶炼厂来的锡一般称为精锡,通常有银白色金属光泽,有相当好的耐蚀性。
③锌是具有亮白光泽的金属,进入车间的金属锭表面由于形成了氧化膜而失去了金属光泽。
④铅是具有灰色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很快被氧化,生成暗灰色氧化膜覆盖于锭的表面。生产中使用的一般为纯度较高的电解铅重熔再成的铅锭。
⑤镍是灰白色金属,抛光后的镍具有美丽的金属光泽。从冶炼厂来的镍一般为电解镍,还有压成球形的镍,由粉末冶金所得。
⑥锑是银白色闪光的脆性金属,并略带蓝色,含杂质较多时更为显著。进入车间的锑锭呈正棱台状,其外表面同样覆上了一层氧化膜,失去了闪亮的金属光泽,变成了灰白色表面。
⑦在车间使用的锰主要为金属锰,但含铁量较高,有时也使用纯度很高的电解锰。金属锰不为锭,而是经过破碎呈任意形状,大小块度不等。电解锰的纯度较高,呈小薄片状,用木箱或铁桶包装,一般情况下不使用。金属锰是银白色的金属,在空气中很快地被氧化,包上一层黑褐色的氧化膜,可防止锰的继续氧化,即使在加热时,也能起到防止继续氧化的保护作用。
⑧熔炼时使用的铝通常呈锭状,因表面覆盖了灰白色的氧化膜而失去了金属光泽。有这层薄膜保护,铝不会继续被氧化。铝的韧性好,不易被折断。铝折断后的组织致密,呈银白色的金属光泽。
⑨镁在空气中很快被氧化,表面形成氧化薄膜。在干燥的空气中还很稳定,但在潮气中将被腐蚀,所以进入车间的镁锭,其表面进行了阴极化处理,并用油涂表面,蜡纸封装。
2)回炉料。在铸造生产过程中,除产出合格铸件外,还有浇注系统、冒口,以及报废的铸件,剩余合金液浇注的合金锭,重熔(切屑、成分不明的其他料)后的合金锭等,都可称为回炉料。回炉料应分类、分牌号堆放。
对于回炉料,成分(包括化学分析的成分)明确才能使用,对于来历不明、成分不清的炉料应绝对禁止使用。
3)中间合金。中间合金是熔炼过程中的一种过渡合金,在合金熔炼前先制备好待使用。通常使用的中间合金是二元合金,以降低难熔金属元素的熔点,便于熔化。易挥发、易使合金过热的金属元素也采用中间合金的形式加入。虽然使用中间合金能较准确地控制熔炼合金的成分,但是制备中间合金将增加熔炼工序,所以在可不使用中间合金的情况下应尽可能不用。还有三元中间合金,使用较少。中间合金的种类很多,可以根据工厂实际需要来确定、制作。
4)机械切削加工废料。合格铸件到机加车间进行加工,首先产生大量的切屑,可占铸件质量的30%~70%,可见切屑是回收有色金属的重要部分。做好切屑的回收可使金属的利用率提高,大量切屑回收利用可大大降低铸件成本。其次是废铸件,包括因加工尺寸不合格而报废的铸件和因铸造缺陷而报废的铸件。
5)维修废零件。这类废料是从各种设备上更换下来的。因为设备情况复杂,有进口的,有国内生产的,有大的较正规厂家生产的,也有较小的工厂制造的,所以合金牌号就比较复杂,经过使用后换下的零件沾有油污,很难分别清楚。其分类方法如下:(www.daowen.com)
①按来源即能知道是什么设备、什么部位使用的零件,可从有关资料中查得材质牌号,这样易鉴别清楚。但是对于返回的废料,很难获得其有关资料,识别是比较困难的。
②按化学成分分析法鉴定。这种方法比较麻烦,但是准确、可靠。
回炉重熔。对返回的废零件进行初步的鉴别分类,如锡青铜、铅青铜、黄铜、铝青铜等,再按类别重熔,分炉取样化验,根据化验结果配料使用。这种方法准确可靠。
进入车间的维修废零件沾满油污,使用前必须进行处理,否则会造成严重后果。
(2)非金属炉料 非金属炉料很多,用于熔炼的非金属炉料称为熔剂。为了提高合金的质量,改善合金的综合性能,在合金的熔炼过程中,广泛采用具有各种性质的化合物和盐类,并在熔炼的各个阶段,按不同比例选择使用,这类物质称为熔剂。熔剂按使用目的不同,又可分为覆盖剂、精炼剂和变质剂。
1)覆盖剂。覆盖剂在熔炼过程中用来覆盖合金(铜合金、铝合金及镁合金等)表面,并保持一定的厚度,使合金液的表面与大气或炉气隔开,从而防止合金中的元素被氧化、蒸发,也可防止合金吸气(实际是氢溶解于合金中)。对覆盖剂的要求如下:
①密度应小于合金液的密度,并具有一定的粘度和表面张力,以便容易成球上浮,形成与合金液分离的保护层。
②熔点应低于合金,比合金先熔化,形成覆盖层。
③化学稳定性高,不与合金发生化学反应,对炉壁的腐蚀作用小。
④吸湿性小,不向合金中带入有害元素。
在有色金属合金熔炼中常用的覆盖剂有木炭、玻璃、硼砂、苏打(即无水碳酸钠)、石灰石、长石等。应特别注意的是在铝镁合金中,钠元素常以游离态存在,因而会显现出很大的钠脆性,所以在熔炼时是禁将钠盐作为覆盖剂的。
2)精炼剂。加入精炼剂的目的是除气、除渣,以获得优质的合金。精炼剂就是用来除去合金液中溶解的气体和在熔炼过程中产生的不溶性氧化夹杂的。铜合金液中最常见的不溶性氧化夹杂有Al2O3、SiO2、SnO2等。它们不能用脱氧法还原。这些氧化夹杂物熔点高,呈固态小质点弥散分布在铜合金液中,且大多呈酸性或中性,因此常用碱性溶剂造渣除去。碱性溶剂与酸性氧化物作用后生成低熔点的复盐。它不仅熔点低,而且密度小,易于聚集上浮,很容易进入熔渣中而被排除。
常用的精炼剂有苏打、冰晶石(Na3AlF6)、碳酸钙、氟石及硼砂等。工业用冰晶石为白色粉末,其密度为2.9g/cm3,熔点为1011℃,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精炼剂配合使用。此外,精炼铝合金时还使用多种氯盐,有的也适用于含铝、铜合金的精炼。常用的氯盐有氯化锌(ZnCl2)、氯化锰(MnCl2)、六氯乙烷(C2Cl6)、四氯化碳(CCl4)、四氯化钛(TiCl4)等,采用通入氮气、氯气及氮气-氯气混合气体的方式对铝合金进行精炼。
近年来广泛采用无毒精炼剂对铝合金等进行精炼。许多铝合金铸造厂常采用专用旋转除气装置,将纯度极高(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99.996%)的氩气或氮气,通过受控的旋转石墨轴和转子,压入铝液中并打散成微小气泡,这些气泡的气分压为零,可使有较高气分压的氢不断向气泡中扩散,同时铝液中的非金属夹杂物被吸附在气泡表面上浮至液面上,达到精炼净化的效果。
3)变质剂。在合金熔炼时,除按规定加入合金元素外,常加入少量的添加物(有时也称合金元素),目的是使合金凝固时的结晶条件发生变化,从而使组织和性能得到改善。这个过程称为变质处理,这些添加物称为变质剂。可见变质剂的作用是细化合金组织,改善合金的力学性能。
在铜合金中加入一些其他金属元素后,可使合金组织细化,改善其力学性能。例如,在熔炼纯铜时加入锆或钛、锂,变质效果良好。又如,在黄铜中加入铁、锆、钛等,也同样可获得良好的变质效果。
在铝硅合金中常加入按一定比例配制的钠盐和钾盐对铝硅共晶合金进行变质处理。批量化生产的铸件或变质处理后的铝硅共晶合金需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浇注完毕,通常用Sr(主要以Al-Sr10中间合金的形式加入)变质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