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任务分解过程模型研究

任务分解过程模型研究

时间:2023-06-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5-4测试任务分解过程模型步骤1任务初步分解:针对任务集合Tasks中的任务Ta1,依据功能偏好和资源占用情况的不同对Ta1进行第一次分解,得到最初的测试任务分解方案R1。步骤3内聚性分析:依据实际测试经验,适当设定任务分解粒度阈值,并与R1的粒度进行比较,如果满足相关要求则作为最终分解方案R,进入步骤6,否则计算R1的耦合性、均衡性,并进一步改进方案R1,得到方案R2。

任务分解过程模型研究

本小节针对测试任务分解的过程模型进行分析,如图5-4所示,其具体步骤如下所示。

图5-4 测试任务分解过程模型

步骤1 任务初步分解:针对任务集合Tasks中的任务Ta1,依据功能偏好和资源占用情况的不同对Ta1进行第一次分解,得到最初的测试任务分解方案R1

步骤2 独立性判断:判断R1中子任务组R1,j′的类型,即针对R1,j′中子任务集合A1,j′和不同子任务之间的关系集合B1,j′进行判定,见式(5-11)和式(5-12)。如果R1是独立型测试任务,即R1中所有子任务组之间不存在信息交互,则将R1直接作为最终分解方案R,进入步骤6;如果R1是控制型或耦合型测试任务,进入步骤3。

式中,UT为STi′,j′中的子任务;IUTC为输入子任务集合;OUTC为输出子任务集合。

步骤3 内聚性分析:依据实际测试经验,适当设定任务分解粒度阈值,并与R1的粒度进行比较,如果满足相关要求则作为最终分解方案R,进入步骤6,否则计算R1的耦合性、均衡性,并进一步改进方案R1,得到方案R2

步骤4 方案R2分析:分析方案R2的内聚性、耦合性和均衡性,并记录结果。(www.daowen.com)

步骤5 最优方案筛选:综合比较方案R1和R2的各项指标,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情况1,两套方案均不满足测试需求,继续分解方案R2,返回步骤3;情况2,方案R2满足测试需求,综合比较方案R1和R2,选取内聚度更大,粒度、耦合度和均衡度更小的方案作为最终分解方案R。

步骤6 任务分解完毕:针对Tai′+1继续进行分解。

基于上述具体步骤设计了相互间关系复杂的测试任务分解算法,得到算法的具体开发思路,伪代码如图5-5所示。

图5-5 分解算法开发思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