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小型冷库性能测试:空库降温及温度均匀性试验方法

小型冷库性能测试:空库降温及温度均匀性试验方法

时间:2023-06-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4 空库降温试验及库内温度不均匀性试验安装在室内的小型冷库在恒温室进行测试。试验结果应符合5.3.5的要求。

小型冷库性能测试:空库降温及温度均匀性试验方法

6.1 性能参数和仪器要求

6.1.1 使用主要物理量的名称、符号及其单位见表8。

表8

6.1.2 测试仪器、仪表及其精度见表9。

表9

6.2 试验前的技术要求

6.2.1 库体总装完毕后,宏观目测应无影响外观的缺陷,且密封良好。库门开关灵活,机组和冷风机安装位置合理、可靠。应符合5.2相应的要求。

6.2.2 对库容进行测定。测定时按库内长、宽、高实际尺寸进行计算,其结果应符合5.1.4的要求。

6.2.3 按有关规定完成制冷系统的压力和真空试验,并按要求充灌制冷剂,做好管道隔热。

6.2.4 将自控系统、电路系统调整到规定值,各元件动作应准确、灵活、安全、可靠。

6.2.5 符合5.2.6要求的气调间和冷间的压力平衡组件应处于工作状态。

6.3 库体传热系数K值的测定

6.3.1 试验方法和要求

小型冷库库体传热系数K值的测定,采用库内装电加热器的内部加热法。应符合5.2.20中相应要求。

6.3.2 试验规定

6.3.2.1 一般条件

a)试验应在无日光直射和各种热流影响的室内进行,测试过程中环境温度各点的偏差不超过2℃,风速不超过0.5m/s;

b)库体应预热直到库内、外温差不小于20℃(气调库不小于10℃),并稳定1h后开始测定;

c)对于计算热量各项参数的仪表读数,采用内部加热法时,应测定三种不同的库内、外温差,每种温差之间不小于4℃,在稳定状态下每种温差测定四次以上,每次间隔15min,各次温差值的波动不超过1℃,并取其平均值;

d)计算热量时的温度读数,为在同一时间内库内、外各测点的平均值;

e)在每种温差的测试时间内,供给的电加热量波动值不超过±1%;

f)为使库内温度场均匀,允许使用风机进行搅拌,风机电动机功率应计入加入热量;

g)冷库测试状态与正常使用状态基本相同时,允许将排水口及安装遗留的缝隙堵塞,不使空气流通;

h)传热系数K取三种不同库内、外温差测试的平均值。

6.3.2.2 温度测点位置

温度测点位置如图1所示,库内7个点,库外5个点,共12个点。

图1

1 符号“·”为库内测温点A、B、C、D、E、F、G七点。

2 符号“。”为库外测温点M、N、0、P、Q五点。

3 门的位置及测定平面供参考。

6.3.2.3 计算方法

内部加热法的试验原理如图2所示,传热系数K由式(1)~式(3)求得:

式中:Q——通过隔热板的传热量,W;

F——隔热板传热面积,m2

F1——冷库外表面积,m2

F2——冷库内表面积,m2

t1——库内温度平均值,℃;

t2——库外温度平均值,℃;

P1——电加热器实耗功率,W;

P2——风机实耗功率,W。

图2

6.3.3 传热系数K值的模拟测定和要求

大、中型冷库可采用模拟方法测定传热系数K值,应符合5.2.20中相应要求。

6.4 空库降温试验及库内温度不均匀性试验

安装在室内的小型冷库在恒温室进行测试(简称恒温室法)。其他类型的冷库采用热流量补偿法进行测试。应分别符合5.3.6中相应要求。

6.4.1 恒温室法

6.4.1.1 试验方法

关闭库门,熄灭库内照明灯,启动制冷机组,对空库进行降温,记录库温降低速度,将温度控制器调整到设计库温,当库温达到设计库温±1℃时,记录降温时间。

6.4.1.2 试验规定

6.4.1.2.1 一般条件

a)试验应在无日光直射和各种热流影响的室内进行,环境温度保持在32℃±2℃、冷却水温度30℃±3℃;

b)试验前将库门打开,使库内、外空气充分交换,时间应不少于24h,使库内、外温度一致;

c)空库降温时,开始30min内每5min记录一次,以后每隔10min记录一次;

d)绘制降温曲线的测试温度,用在同一时间内库内各测点的平均值。

6.4.1.2.2 温度测点位置及绘制曲线

温度测点位置如图1所示。

以库内温度的平均值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绘制空库降温曲线。

6.4.2 热流量补偿法

6.4.2.1 试验方法

库内用电加热器预热,使库温达到预定温度并保持稳定(只限于环境温度低于32℃时)。

6.4.2.2 试验规定

6.4.2.2.1 一般条件

a)试验环境应避免日光直射,场地周围应无各种热流影响,环境温度波动不超过4℃;

b)关闭库门,熄灭库内照明灯,库内用加热器预热,使库内温度达到32℃,并稳定1h后进行测试;

c)保持库内平均温度为32℃±1℃,测定输入电加热量,并保持该输入电加热量;

d)测试时间内,输入电加热量波动值不超过±1%;

e)启动制冷机组对空库进行降温,同时记录降温开始时间;

f)空库降温开始后,记录库内初始温度,开始30min内每5min记录一次,以后每隔10min记录一次;

g)测试过程中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应每隔30min修正一次向库内输入的热量。修正值按式(4)计算:

式中:ΔQ——热量修正值,W;

Q0——试验初始输入热量,W;

t0——试验初始环境温度,℃;

Δt——环境温度变化值,℃。

h)当库温达到设计温度时,记录降温结束时间;

i)绘制降温试验曲线,用同一时间内库内各测点的平均值。

6.4.2.2.2 温度测点位置及绘制曲线

温度测点位置按图3布置。

绘制曲线以库内温度的平均值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绘制空库降温曲线。

图3

1“×”为测点位置。

2L>10m时,天棚板测点增加2个;W>10m时,天棚板测点增加2个,位置取L/3、W/3等距分布的截面内。

6.4.3 库内温度不均匀性试验空库降温试验结束后,制冷机组继续运行15min,检查库内各测温点温度差值,应符合5.3.7的相应要求。

6.5 制冷设备工作时间系数试验(www.daowen.com)

6.5.1 试验方法和要求

本试验在6.4试验结束后进行。当库温达到6.4.1.1的规定(最低库温)时停机,库温回升5℃时再开机(小型冷库机组的开、停,由温度控制器自动控制)。记录每次开机和停机时间,重复记录5次。试验结果应符合5.3.5的要求。

6.5.2 试验规定

6.5.2.1 一般条件

a)同6.4.1.2.1a)及6.4.2.2.1a);

b)此项试验在空库情况下进行。

6.5.2.2 温度测点及计算方法

温度测点位置如图1、图3所示。

制冷设备工作时间系数按式(5)计算:

式中:f——制冷设备工作时间系数;

ΣτK——全部运转周期内开机时间总和,h;

ΣτS——全部运转周期内停机时间总和,h。

6.6 凝露试验

6.6.1 试验方法和要求

关闭库门,熄灭库内照明灯,启动制冷机组,对空库进行降温,直到达到6.4.1.1的规定,并保持稳定。测定库外环境温度与冷库外表面平均温度之差。试验结果应符合5.2.19的要求或符合不产生凝露的温度条件。

6.6.2 试验规定

6.6.2.1 一般条件

a)试验应在无日光直射和各种热流影响的室内进行,环境温度为32℃±1℃,风速小于0.5m/s,相对湿度为80%±5%;

b)将空库温度降到6.4.1.1的规定,并保持稳定,连续运转6h后,每隔30min连续测定温度三次以上,取其平均值;

c)冷库保持正常工作状态,即门加热器、平衡窗加热器等都处于通电状态。

6.6.2.2 温度测点位置及计算方法

温度测点位置如图4所示,至少在冷库的某一隔热板的中心部位、板间拼缝部位、拼缝的交叉部位及库门的中心部位四处进行测定。

图4

1 符号“·”为库内测温点A、B、C三点。

2 符号“。”为库外表面测温点D、E、F、G四点。

3 符号“口”为库外测温点H、I、J、K四点。

4 门的位置及测定平面供参考。

计算方法按式(6):

Δt=t0tW………………………………………………(6)

式中:Δt——温差,℃;

t0——库外温度,℃;

tW——库外表面温度,℃。

观察库外表面凝露情况。

6.7 融霜试验

6.7.1 试验要求

本试验只做融霜控制程序可靠性和融霜效果的检验,但融霜结束后,库内温度的升高应符合5.3.4的规定。

6.7.2 适用范围本试验适用于以电加热、热气加热、热气加热同时加水融霜的场合。

6.7.3试验方法

融霜试验采用库内加湿法(如用电加热加热水产生蒸气法)进行。

6.7.4 试验步骤

a)开动加湿装置,当库内有足够蒸气后开动制冷机组,并使库内温度控制在设计温度±1℃范围内运行;

b)待蒸发器表面结满霜层后(入库观察)停止加湿,并使库内温度控制在设计温度±1℃情况下继续运行1h;

c)用手动或自动控制进行融霜,并记录融霜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每10min记录一次库内温度变化情况;

d)检查蒸发器表面霜层融化情况,条件允许可测定融霜水量。

6.7.5 试验规定

6.7.5.1 一般条件

同6.3.2.1a)或6.4.2.2.1a)。

6.7.5.2 温度测点位置及数据整理

温度测点同图1和图3(适于大、中型组合冷库和气调库)。

数据整理按以下规定:

a)列表示出融霜开始和结束时间,融霜过程中库内温度变化情况,融霜水重量;

b)写出蒸发器表面融霜后融霜水排泄及自控装置运行状况。

6.8 气调库气密性试验

6.8.1 试验方法和要求

库体气密性试验采用内部加压法。试验结果应符合5.2.18的要求。

6.8.2 试验规定

6.8.2.1 一般条件

a)将库门打开,使库内、外空气充分交换,时间应不少于24h,使库内、外温度一致;

b)停止对库内的降温或加热;

c)堵塞所有与库外连通的孔洞,并用密封胶密封;

d)关闭气密门并检查,其密封应良好;

e)启动鼓风机,使库内压力上升到高于环境压力100Pa,然后关闭鼓风机及阀门,并记录试验开始时间;

f)每隔1min记录一次库内压力值,读数准确到5Pa;

g)试验经10min后记下库内剩余压力值;

h)绘制库内压力降曲线。

6.8.2.2 气密性试验设备布置及绘制曲线

试验原理按图5所示,液面压力计及鼓风机的接管应密封。

图5

以库内压力下降值为纵坐标、测试时间为横坐标,绘制气密性试验曲线。

6.9 空库气调试验

6.9.1 试验方法和要求

试验应在库体气密性试验合格后,按气调库所选用的物理或化学气调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5.4.7的要求。

6.9.2 试验规定

6.9.2.1 一般条件

a)疏通气调系统管线及阀门(非气调间阀门应关严);

b)启动气调设备,记录气调试验开始时间;

c)气调试验开始后,记录库内O2、CO2含量,以后每隔1h记录一次,测试精度为0.1%;

d)库内O2含量达到3%、CO2含量达到5%时,关闭气调设备,并记录相应的时间;

e)绘制气调测试曲线,并在同一时间内记录相应的库内气体含量值。

6.9.2.2 测点位置及绘图曲线

采用库内设置的气体取样分析系统进行,亦可在靠近试验库附近测取。

以库内气体含量为纵坐标、测试时间为横坐标,绘制空库气调试验曲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