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隔热材料物理力学性能试验
夹芯板芯层隔热材料的密度、导热系数、吸水率、尺寸稳定性、抗弯强度、抗压强度、氧指数的测定方法按GB/T 6343、GB/T 10297、GB/T 8810、GB/T 8811、GB/T 8813、GB/T 2406、GB/T 8624、GB/T 8625的规定。
4.2 外观质量
外观质量采取自然光线下目测。
4.3 尺寸偏差
4.3.1 规格尺寸偏差
a)按图1所示在距板边100mm处及其板宽度(长度)方向中间处用精度1mm的钢卷尺测量其长度、宽度,取三个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计算精确至1mm。
b)按图2所示在距板边100mm处的四个点及板长度方向中间处距板边100mm的两个点,用精度为0.5mm的钢直尺和外卡钳配合或有游标卡尺测量其厚度,取六个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计算精确至1mm。测定结果与公称尺寸之差,即为规格尺寸偏差。
图1 长度和测量位置
图2 厚度测量位置
4.3.2 对角线差
用精度为1mm钢卷尺测量两条对角线长度,取其差值为测定结果,计算精确至1mm。
4.4 物理力学性能
4.4.1 粘结性能
4.4.1.1 粘结强度
a)试验机
量程0kN~10kN;测量精度≤1%;加荷速度0mm/min~850mm/min。
b)试件
从板材上,分别切取试件三块。每块试件规格为:200mm×200mm(长×宽),厚度大于50mm。
c)试验步骤
按图3所示装置把钢板粘结到试件两面的面材上(此处粘结力必须大于芯材与面材的粘结力)并使试件中心轴和固定金属块的中心轴线重合,把如图3的试验装置放到拉伸试验机上。开动试验机,使其以0.5mm/min~1.5mm/min的速度拉伸,记录试件面材与芯材脱离时最大荷载。读数精确至5N。
图3 粘结强度测定装置
1——平钢板;2——粘结剂结合处;3——试件。
d)试验结果计算
每块试件粘结强度按式(1)计算:
A=[P/(L×B)]×10−6…………………………………………(1)
式中:
A——粘结强度,单位为MPa;
P——试件面材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计算精确至0.01MPa。
4.4.1.2 剥离性能
a)试件(www.daowen.com)
取板材三块,分别切割成长度为200mm、宽度为板材宽度的试件三块。
b)试验步骤
切取试件1h后进行剥离试验。将试件面材与芯材用力撕开。共试验三块试件,剥离六个面。用精度为1mm的钢直尺测量未粘结部分的尺寸,测量该部分两个方向的最大尺寸,相乘求出每一块未粘结的面积(Fi)。最大尺寸小于5mm未粘结部分的面积不进行测量。
c)试验结果计算
每个剥离面的粘结面积与剥离面积的比值按式(2)计算:
式中:
S——粘结面积与剥离面积的比值,单位为%;
F——每个剥离面的面积,单位为mm2;
Fi——每一块未粘结的面积,单位为mm2。
计算精确至1%。
4.4.2 结构性能
抗弯承载能力。
4.4.2.1 试件
取三块试件,每块试件尺寸为:24H(±1)×2.5H(±1)×H或原形夹芯板(H为夹芯板的厚度,单位为mm)。
4.4.2.2 试验步骤
将试件简支在两个平行支座上(见图4)。其一为固定铰支座,另一为滚动铰支座。支座中心距板两端为100mm。先空载2min,然后将0.50kN/m2荷载分五级均布加载,每级加试验荷载的20%。加载后静置10min,一直加至该荷载。此时计算的挠度为抗弯承载力下挠度的实测值α。超过该荷载后,每级荷载取该荷载的10%;然后继续加载直至挠度达到L0/250时,记录加载总和即为测定结果,计算精确至10N。
加荷同时,用精度为0.02的百分表测量板中间、支座的位移量,并进行记录,直至试件中心出现折皱。
图4 均布承载力法测定试件抗弯承载力
1——加载法码;2——承压板(宽100mm厚6mm~15mm);3——支座。
4.4.2.3 试验结果计算
每块试件挠度按式(3)计算:
a=fa−fb………………………………………………(3)
式中:
a——试件的挠度,单位为mm;
fa——抗弯承载力时,试件跨中的平均位移量,fa=(fa1+fa2)/2,单位为mm;
fa1,fa2——抗弯承载力时,试件中间两点的位移量,单位为mm;
fb——抗弯承载力时,支座的平均下沉量,fb=(fb1+fb2)/2,单位为mm;
fb1,fb2——抗弯承载力时,两个支座的下沉量,单位为mm。
4.5 硬质聚氨酯夹芯板芯层与面层叠合处气泡
气泡检测采用目测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