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之后的信息产业技术又一次革命性的发展。物联网的概念起源于1999年,如今比较普遍认可的定义是:它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通过RFD(射频识别)与红外感应设备等传感仪器,按一定的协议,利用无线数据通信技术与传感技术将实物与Internet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所以通俗地说,它实质上是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使物品更加智能化,实现了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交流,使这些物品都变得有“生命”,物联网技术在人类日常生活、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物联网从一开始就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如今,多国政府更是将物联网技术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2009年,美国奥巴马政府把“智慧地球”上升为国家战略;欧盟也在同年推出“欧洲物联网行动计划”;日本在2009年颁布了新一代信息化战略“i-Japan”;澳大利亚推出了基于智慧城市和智能电网的国家发展战略;此外,还有“数字英国”“新加坡智慧国2015”等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在中国,政府于2009年就提出了“感知中国”的理念,并于2010年把包含物联网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等7项重点产业列入“国务院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同时纳入我国“十二五”重点发展战略及规划。
因为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网络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所以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三个重要特征。
首先,它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物联网上部署了多种类型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是一个信息源,不同类别的传感器所捕获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格式不同。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具有实时性,按一定的频率周期性地采集环境信息,不断更新数据。(www.daowen.com)
其次,它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在物联网上的传感器定时采集的信息需要通过网络传输,由于其数量极其庞大,形成了海量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为了保障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必须适应各种异构网络和协议。
物联网的三项关键性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RFID 技术和嵌入式系统技术,而传感器技术也是计算机应用中的一种关键技术。物联网的感知层服务中不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其本身也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物联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技术,扩充其应用领域。
物联网把新一代IT 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车辆、照明灯具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们可以用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