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裸足和穿鞋的实验结果探讨

裸足和穿鞋的实验结果探讨

时间:2023-06-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验表明,普通大学生行走过程中未穿鞋时足底冲量最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第二、第三跖骨和足跟部,冲量较小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第二~第五趾、第五跖骨。经对比研究发现,行走过程中,穿运动鞋较未穿鞋前足、足弓和足跟部的各项指标均升高,特别是第二~第五趾骨、足弓部更加明显。

裸足和穿鞋的实验结果探讨

步行是人类最基本、最简单的运动形式之一,人体步行中双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足由26块骨头、33个关节、20多块肌肉和100多条韧带组成。美国足部医学会的研究报告显示,一个正常人每天平均大约要行走8000步,人一生所走的距离约为地球周长的2.5倍以上,而在步行时足部所承受的地面反作用力达到1.5倍体质量,跑步时更达到三四倍体质量。人体一个步态周期包括站立相与摆动相,站立相一般占整个步态周期的65%,这一项进一步分析又可以分为3个间期:双肢负荷期(周期前15%)、单肢负荷期(周期的15%~45%)、后继站立期(周期的45%~65%)。国内外对正常人群足底压力的研究已开展多年,但对于足底压力特征的描述,不同学者测试结果及研究观点有所不同,且大多仅研究未穿鞋情况下的足底压力分布。严励等对138名非糖尿病受试者进行足底压力测试显示,正常人平均最大峰值压力为(385±90)kPa;2002年袁刚等研制的足底压力分布系统表明,行走时足底最大压力主要位于第二跖骨(57%)和跟骨(16%),与国外报道的结果有所不同;国外研究显示,正常人足底最大压力位于第一跖骨头。正常人裸足自然行走状态下足底压力分布表现为足跟两侧平均峰力值最大,其次是第二、第三跖骨,足底平均峰力值较小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第二~第五趾和第五跖骨;穿鞋正常行走组较裸足正常行走组左右脚的第一趾、第二~第五趾、第一跖骨的压力有所增加,足弓的压力增加更为显著,而第二跖骨~第五跖骨、足跟部的压力均减小。

当足与鞋底的接触面积小时,其足底压强必然要大,过大的足底压强极易对足底造成伤害。实验表明,普通大学生行走过程中未穿鞋时足底冲量最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第二、第三跖骨和足跟部,冲量较小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第二~第五趾、第五跖骨。而穿鞋自然行走的时候,足底冲量最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足弓部,冲量较小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第五跖骨。这一结果提示若足所受的冲量恒定,应充分利于足弓等的减震功能,增加足与地面的接触时间,从而减小冲击力值,避免运动损伤。穿鞋组较未穿鞋组的第一趾骨、足跟部各项参数数值均有增加的趋势,第二~第五趾骨、足弓部各项参数数值均有显著增加。以上结论与侯赛因(Hosein)等的研究相吻合,对于鞋舒适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一方面,可以为健康人制造出更合适的鞋类;另一方面,可以为足病患者设计出更好的矫形鞋。经对比研究发现,行走过程中,穿运动鞋较未穿鞋前足、足弓和足跟部的各项指标均升高,特别是第二~第五趾骨、足弓部更加明显。所以当足弓结构发生变化时,人体足部受到的地面反作用力也随之变化。可以说足弓是人体减缓震动,减轻压力的主要部位。

根据上述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穿鞋运动时,跖骨头区域所受的作用力由于鞋底的存在,而被缓冲,随着鞋舒适性的提高,足底压力向前、后足和足弓部转移。

(2)穿鞋对第二~第五趾骨、足弓部起保护作用,压力增加时,压强也增加。(www.daowen.com)

(3)穿鞋正常行走组较裸足正常行走组左右脚的第一趾骨、足跟内侧和足跟外侧的负载率有所增加,第二~第五趾、足弓的压强增加更为显著,而第一跖骨~第五跖骨的负载率有所减小。

(4)穿鞋正常行走组较裸足正常行走组右脚的第一趾骨、左右脚的第一跖骨的冲量有所增加,第二~第五趾、足弓的冲量增加更为显著,而第二跖骨~第五跖骨、足跟内外侧的冲量有所减小。

(5)正常足步行时,前脚掌的主要受力点位于一至三跖骨头,四、五跖骨头仅受较小的作用力,而为了平衡足底各部位的受力,穿鞋运动时,跖骨头区域所受的作用力由于鞋底的存在,而被缓冲,随着鞋舒适性的提高,足底压力向前、后足和足弓部转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