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表面肌电图在人体运动研究中的应用

表面肌电图在人体运动研究中的应用

时间:2023-06-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从初始态到疲劳态,IEMG时域值在运动至疲劳过程中的总趋势为上升,反映了参加工作的运动单位的数量;IEMG功率谱向低频转移,低频比重增加,高频比重减少,特征量MPF,FC,HF减少。(二)向心收缩动力性工作疲劳IEMG的变化与静力性工作相比较为复杂,研究结果大多不一致。结果表明,IEMG的值在各阶段随时间增高,在离心阶段低于等长阶段和向心收缩阶段。

表面肌电图在人体运动研究中的应用

表面肌电图运动性疲劳存在着重要的关系,伴随着运动性疲劳的发生表面肌电图信号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但是它有时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性质(静力性、动力性)、肌肉收缩方式(离心收缩、向心收缩)、运动时间、年龄、性别、所选肌肉和受试者自身条件等因素影响。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从初始态到疲劳态,IEMG时域值在运动至疲劳过程中的总趋势为上升,反映了参加工作的运动单位的数量;IEMG功率谱向低频转移,低频比重增加,高频比重减少,特征量MPF,FC,HF减少。国内外现在对肌电应用的内容集中在三个方面:等长收缩、向心收缩、离心收缩。

(一)等长收缩

奥里佐(Orizo)等研究了肱二头肌分别在20%,40%,60%和80%MVC负荷下静力工作至力竭的IEMG特点,发现IEMG随时间增加,IEMG值改变率与运动强度无关,IEMG力竭态值是初始态的1.4倍。在静力工作状态下,由初始态到疲劳(或力竭)IEMG的振幅值随疲劳程度的加深而增加,频域值向低频方向转移。基勒姆(Kilhom)等观察了肘屈肌以2500MVC等长收缩从初始态到力竭态IEMG的动态变化,发现IEMG的MA持续不断升高,到力竭时达最高。本达安(Bendahan)等观察到:前臂屈肌以60%MVC静力收缩状态收缩至力竭,IEMG低频段能量不断减少,高频段能量首先持续增加,只是在力竭前下降。

(二)向心收缩(www.daowen.com)

动力性工作疲劳IEMG的变化与静力性工作相比较为复杂,研究结果大多不一致。但大多数学者研究证实:从总趋势看由初始态到疲劳(或力竭)IEMG的振幅值增加,频域值功率谱向低频转移。罗伊(Roy)等观察了4名健康受试者重复抬起、放下重物至疲劳过程中,腰部肌肉IEMG变化,发现中心频率变化呈非线性,在一次抬起和放下重物过程中,呈现出下降—恢复交替出现的几个阶段。在伦肖(Renshaw)等的研究中,受试者分别以25%MVC和70%MVC负荷进行伸膝训练,记录其股四头肌肌电信号,发现中心频率在这两种负荷都显著下降,但下降率以70%MVC负荷时最高;RMS在两种负荷情况下都增加,增加率以25%MVC负荷时最高。但詹森(Jansen)等记录了受试者进行递增踏车至100VO2过程中股外侧肌的肌电信号,发现中心频率随时间而逐渐增加。

(三)离心收缩

克鲁思(Kroon)等比较了以50%和40%MVC为负荷进行等长收缩、离心收缩和向心收缩至力竭的屈肘肌的IEMG改变,发现三种性质工作IEMG,RMS随时间增加,MPF随时间下降,但离心收缩RMS和MPF的改变率比其他两种工作高(P<0.001)。王瑞元等对12名男性大学生(20~22岁)极限负荷下蹲过程中股外侧肌肌电信号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IEMG的值在各阶段随时间增高,在离心阶段低于等长阶段和向心收缩阶段。向心收缩阶段和等长收缩阶段的MPF随工作能力下降而升高,至70%最大工作能力时达到最高值,随工作能力下降而急剧下降,在离心收缩阶段在工作能力下降到最大工作能力4000之前没有明显的变化,基本接近负荷前水平,之后与等长阶段和向心阶段的改变呈一致变化趋势。特施(Tesch)等比较股外侧肌和股直肌分别在离心收缩和向心收缩时的肌电变化,发现IEMG的值在向心收缩时高于离心收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