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监护人管理措施优化

监护人管理措施优化

时间:2023-06-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倒闸操作监护制是保证操作人员人身安全和预防误操作事故的组织措施之一。从一些事故案例分析,因监护人失职,而导致的事故时有发生。倒闸操作的监护人实质上是操作任务的具体负责人、指挥者,监护人的技术水平及工作作风对正确执行各项“操作制度”,完成倒闸操作任务,不发生操作事故,特别是不发生误操作事故起到了决定作用。2)及时发现并纠正被监护人的违章行为。

监护人管理措施优化

倒闸操作监护制是保证操作人员人身安全和预防误操作事故的组织措施之一。从一些事故案例分析,因监护人失职,而导致的事故时有发生。

1.倒闸操作的监护工作

涉及电力系统线路两侧的倒闸操作任务,除系统调度员要按“操作制度”做好本部门的监护工作外,调度员在下令给发电厂、变电站值班长操作任务时,应同时交代操作目的,以便发电厂、变电站、值班长进行分析,及时提出问题,并做好操作票等准备工作和相应运行方式的事故预想。值班长仍需按“操作制度”执行本侧的操作任务,做好本侧的总监护和联系工作,每项操作应根据调度员命令行事,及时将命令执行结果反馈给调度。在关键操作,如合上(或拉开)接地刀、合上(或切开)开关前,均应向调度了解线路及对侧情况,确认是否与将要进行的操作吻合,以防出错。调度向任一侧发出操作命令前,应先了解上一项各侧操作命令确已正确执行、完成,然后才能发出操作命令,绝不能以类似“约时停送电”的方式来决定下一步操作。不要用不合适的“冷备用”、“热备用”作为联系操作的分界点,强求两侧所谓同步操作,这只会打乱“操作制度”及对每一步操作的监护制约和必需的检查、核实,搅乱人们的思想认识。

设备和操作任务的名称清晰、规范、统一是设备运行操作安全的基础,设备名称制定要有从属性和连带感,要有规律、直接、易懂、易记,以利于“三化”管理,否则误操作事故将时有发生。例如某站母线及其有关的设备名称叫法与众不同,不确切。该母线的工作电源电缆线路供电,电缆两侧有开关,该站分别取名为“常用电源电源侧开关”、“常用电源受电开关”,该母线的备用电源开关叫“备用电源受电开关”。结果,当运行人员对该母线由“备用电源受电开关”供电转为“常用电源受电开关”供电时,忘记合上“常用电源电源侧开关”,造成母线失压而导致事故发生。如果将电缆两侧开关按电流流向先后称“工作电源一次侧开关”和“工作电源二次侧开关”,则很可能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因为当想要合上“工作电源二次侧开关”时必然会联想到还有“工作电源一次侧开关”,从而应先合上一次侧开关,再合上二次侧开关,再进行下一步的检查转换工作。所以要认真给设备取名标示,特别是串联回路的开关设备。

操作任务名称也要有利于操作票的“三化”管理,围绕设备运行、备用、检修及停用的4种方式转换而定,倒闸操作任务或操作票的操作任务可统一、规范为如下10种(其中,9、10针对辅助机械设备电动机):

1)某设备停运转检修。

2)某设备停运备用。

3)某设备投入运行。

4)某设备恢复备用。

5)某设备检修。

6)某设备解除备用。

7)某厂用母线由工作电源转备用电源供电。

8)某厂用母线由备用电源转工作电源供电。

9)某设备拉电源。

10)某设备送电源。

误操作事故是可以控制和避免的,关键是在严格执行“操作制度”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认真落实倒闸操作中带关键性的监护工作,操作前后的检查工作,装、拆接地线的依据及设备和操作任务的名称管理工作,并将其纳入“三化”管理中。管理人员要严格要求,严把验收、监督关,及时纠正各种偏差,使操作管理更趋完善,确保倒闸操作安全。

倒闸操作的监护人实质上是操作任务的具体负责人、指挥者,监护人的技术水平及工作作风对正确执行各项“操作制度”,完成倒闸操作任务,不发生操作事故,特别是不发生误操作事故起到了决定作用。

监护人的安全技术水平必须等同或高于操作人,必须熟悉本系统及其控制保护装置,具备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且当班精神状态正常,情绪不受外因影响。在倒闸操作中,监护人必须自始至终对每项操作任务、每个操作步骤及操作人的每个举动都严格进行审核、检查、纠正、确认。发现问题立即停止操作,并向上级报告,待查清原因或恢复正常后再进行操作。为防止发生误操作,对单一的高压设备操作,也应派监护人进行监护。

2.监护人失职的主要原因及表现

(1)监护人失职的主要原因

1)不清楚监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不了解监护人的作用及职责。

3)不知道怎样做才能真正起到监护作用。

4)对监护不到位的现象缺乏检查和考核。

(2)监护人失职的主要表现

1)不到岗或脱岗。

2)到岗后做与监护无关的工作或对监护的内容心中无数,未起到监护作用。

3)怕“得罪”人,不愿纠正被监护人的违章行为。(www.daowen.com)

4)存在麻痹或侥幸等心理或有依赖被监护人的思想,使被监护人的违章行为没有被及时发现,或发现后认为不会出事便不加制止。

3.防止监护人失职应采取的措施

(1)从《安全心理学》的角度提高监护人对监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1)根据人体生物节律,人体内部机能(体力、情绪和智力),呈周期性的盛衰,并按照“高潮期→临界期→低潮期→高潮期……”的顺序发生变化。显然,当监护人处在临界期或低潮期时,会引起安全可靠性下降,危险性增加。

2)注意的特征有指向性(选择性)、集中性、范围等。这些特征说明,在倒闸操作过程中监护人注意了“此”,便不能注意“彼”;注意力越集中,越抑制了其他外部信息的传入,表现出对其他事物“熟视无睹”、“充耳不闻”,就会使操作人员发生身处险境而不知险的情况。

3)根据人体生理机制,监护人的体力或脑力劳动持续到一定程度时,在生理上就会产生疲劳现象,由此可引起心理松懈,使监护人思维迟钝,感知能力下降,易产生错觉和幻觉,使监护人的监护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下降。

4)由于心理定势的作用,使监护人在监护过程中无法感知因周围作业环境发生变化而存在的隐患,仍按常规做法行动,若无人提醒,则会威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5)当监护人产生不良心理现象时,会使自身的行为举止处于一种失控状态,表现比较呆滞,不知所措,若无人制止,后果不堪设想。

(2)明确监护人的职责

监护人的职责有:

1)负责检查现场安全措施是否齐全、可靠,并符合现场实际。

2)及时发现并纠正被监护人的违章行为。

3)随时提醒被监护人注意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或组织消除危险因素。

4)当意外或突发性的危险因素发生时,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不受到伤害。

5)被监护人一旦受到伤害,要及时进行救护,以减轻伤害程度。

(3)规范监护工作的程序和内容

1)要通过各种方式教育监护人,提高监护人对监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使其尽职尽责,发挥好监护作用。

2)值班长在安排工作时,要安排精神状态好、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人员做监护人,并交代在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3)监护人与被监护人,要根据以往的事故教训、天气情况、作业内容、作业环境、作业过程、作业特点和值班长交代的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等,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分析,查找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点,并制定可靠的控制措施。

4)操作前,要检查劳动保护用品的佩戴和所携带的工器具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检查危险点控制措施等。在各项安全要求、措施已全部可靠落实后,方可允许被监护人开始操作。

5)在监护过程中,监护人要严密注视被监护人的一举一动。当发现被监护人的精神或行为稍有异常时,就要及时提醒或制止其继续作业,以防因不良心理而引发事故。

6)被监护人要随时提醒监护人,做好监护工作。发现监护人有失职表现时,应立即停止操作。

7)操作结束后,监护人与被监护人要对全过程的监护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操作过程,克服不足,以利于今后的安全监护工作。

(4)加强对监护人的检查考核

1)检查监护人是否严格执行了监护工作程序,对未认真执行的,要停止其监护工作,责令整改。

2)如因监护人的失职导致事故发生,要认真分析产生监护失职的根源,并采取防范措施,防止同类事故重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