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渗碳 carburizing,carburization
为提高工件表层的含碳量并在其中形成一定的碳含量梯度,将工件在渗碳介质中加热、保温,使碳原子渗入的化学热处理工艺。
7.2 固体渗碳 pack carburizing,solid carburizing,box carburizing,powder carburizing
将工件放在填充粒状渗碳剂的密封箱中进行的渗碳。
7.3 膏剂渗碳 paste carburizing
工件表面以膏状渗碳剂涂覆进行的渗碳。
7.4 盐浴渗碳;液体渗碳 salt bath carburizing
工件在含有渗碳剂的熔盐中进行的渗碳。
7.5 气体渗碳 gas carburizing
工件在含碳气体中进行的渗碳。
7.6 滴注式渗碳 drip feed carburizing
将苯、醇、酮、煤油等液体渗碳剂直接滴入炉内裂解进行的气体渗碳。
7.7 离子渗碳 plasma carburizing,ion carburizing,glow discharge carburizing
在低于1×105 Pa(通常是10~10−1 Pa)渗碳气氛中,利用工件(阴极)和阳极之间产生的辉光放电进行的渗碳。
7.8 流态床渗碳 fluidized bed carburizing
在含碳的流态床中进行的渗碳。
7.9 电解渗碳 electrolytic carburizing
在作为阴极的工件和与之同置于盐浴中的石墨阳极之间接通电源进行的渗碳。
7.10 真空渗碳 partial pressure carburizing,vacuum carburizing,low pressure carburizing
在低于1×105 Pa(通常是10~10−1 Pa)的条件下于渗碳气氛中进行的渗碳。
7.11 高温渗碳 high temperature carburizing
在950℃以上进行的渗碳。
7.12 局部渗碳 localized carburizing,selective carburizing
仅对工件某一部分或某些区域进行的渗碳。
7.13 穿透渗碳 homogeneous carburizing
薄工件从表面至中心全部渗透的渗碳。
7.14 碳化物弥散强化渗碳 carbide dispersion carburizing
使渗碳表层获得细小分散碳化物以提高工件服役能力的渗碳。
7.15 薄层渗碳 sheet carburizing
工件渗碳淬火后,表面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小于或等于0.3 mm的渗碳。
7.16 深层渗碳 deep carburizing
工件在渗碳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达3 mm以上的渗碳。(www.daowen.com)
7.17 复碳 carbon restoration
工件因某种原因脱碳后,为恢复初始碳含量而进行的渗碳。
7.18 碳势 carbon potential
表征含碳气氛在一定温度下改变工件表面含碳量能力的参数,通常用氧探头监控,用低碳碳素钢
箔片在含碳气氛中的平衡含碳量定量监测。
7.19 露点 dew point
指气氛中水蒸汽开始凝结的温度。露点与气氛中的水汽含量成正比,气氛中的水汽含量愈高,露点愈高。进行气体渗碳时,可通过测定露点间接确定气氛的碳势。
7.20 强渗期 carburizing period,boost period
工件在高碳势渗碳气氛条件下进行渗碳,使其表面迅速达到高碳浓度的阶段。
7.21 扩散期 diffusion period
强渗结束后,特意降低气氛碳势使由富碳表层向内扩散的碳量超过介质传递给工件表面的碳量,
从而使渗层碳浓度梯度趋于平缓的阶段。
7.22 渗碳层 carburized case,carburized zone
渗碳工件含碳量高于原材料的表层。
7.23 碳含量分布 carbon profile
在沿渗碳工件与表面垂直的方向上碳在渗层中的分布。
7.24 渗碳层深度 carburized case depth,carburized depth
由渗碳工件表面向内至碳含量为规定值处(一般为0.4%C)的垂直距离。
7.25 渗碳淬火有效硬化层深度 carburizing and hardening effective case depth
由渗碳淬火后的工件表面测定到规定硬度(550 HV)处的垂直距离,以Dc表示。测定硬度时所用的试验力为9.807 N。
7.26 碳活度 carbon activity
与渗碳有关的碳活度通常是指碳在奥氏体中的活度。它与奥氏体中碳的浓度成正比,比值称为活度系数。这个活度系数又是温度、奥氏体中溶入的合金元素品种及各自的浓度以及碳的浓度的函数。其物理意义是碳在奥氏体中的有效浓度。
7.27 碳可用率carbon availability
在气氛碳势从1%降至0.9%时,1立方米(标准状态下)气体可传递到工件表面的碳量(以g/m3表示)。
7.28 碳传递系数 carbon mass transfer coefficfent,carbon transfer coefficient,carbon transter value
单位时间(s)内气氛传递到工件表面单位面积的碳量(碳通量)与气氛碳势和工件表面含碳量(碳钢)之间的差值之比。
7.29 空白渗碳 blank carburizing
为预测工件渗碳后心部组织特征及可达到的力学性能,用试样在中性介质中进行与原定渗碳淬火周期完全相同的热处理。
7.30 碳化物形成元素 carbide forming element,carbide former
钢铁中与碳的化学亲和力比铁高的合金元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