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挽袖
挽袖是妇女礼服上的接袖(图14、图15)。使用时缝缀在衣袖内,挽出在外,既用作装饰,又便于拆洗。在女性衣襟袖口上装饰花边,是中国服装的传统。清代中后期,挽袖的滚条道数与日俱增,从二镶二滚到五镶五滚,清后期的咸丰、同治年间达到极致,号称“十八镶”,可见满族服饰的审美取向。从故宫博物院藏《雍正行乐图》中的妇女服饰可见,清雍正时期的满族女装具有宽袍大袖的特点,在领口、衣襟处已经开始流行镶嵌花边。据记载清末满人的穿着为“满俗,妇人衣皆连裳,不分上下,此古制也。”[3]“八旗妇女衣皆连裳,不分上下,盖即古人男子有裳、妇人无裳之遗制也。”[4]清初的易制改服中对汉族女性传统服饰习惯有所保留,满、汉两种女性服饰文化相互冲击并彼此影响。原先满族女服的窄袖、马蹄袖的特征逐步消失,袍服袖口开始演变成宽幅平直的样式,道光时期,满族女性旗袍的袖口发生了更明显的变化,如故宫博物院藏清朝贺世魁《喜溢秋庭图》中所呈现的女服,袖口平直宽大,受汉族服饰影响形成了以白色挽袖代替马蹄袖的满族女性服饰特征。
图14 民国蓝绸地刺绣梅竹纹挽袖料
图15 民国紫缎地刺绣花果纹挽袖料
2.衣领
满族服饰区别于汉族服饰的主要特征之一在于衣领。衣领,即领子,古人称“领衣”,是衣服上起保护颈项作用的部分。清代服饰中衣服和领子是单独存在的,这源于满族的习俗。满族入关前,衣领独立存在已成定式。当时男子袍、褂的领子,类似于现代男式中山装的领子,略肥大,一般用鸭青色、浅湖色绸、缎制作,并浆硬,夏天很少佩戴,若需在炎热季节佩戴,则多用浅色纱制作。冬季佩戴的领子用深色的绒、皮条制作。佩戴时多穿在外褂里面,翻出来显得更加整齐。满族旗袍除圆领本身的低领外还出现了风格独特的领饰——卷领,即女子在脖子上围一条约二寸宽的绸“带子”,类似于“小围巾”,将一头掖在外衣的大襟里,另一头垂于胸前。根据季节不同选配面料,卷领之上常装饰有与衣襟、袖口相呼应的刺绣图案。后随着社会发展,到同治、道光时期,衣服款式演变成附加领与衣服连在一起,长袍、短褂、坎肩都带有领子,但官服中还是保持领、衣服分离的样式。清末民初,人们受西方文化影响,开始称卷领为“围巾”。清中后期,满族妇女贺岁时有“以敞衣有绣花挽袖加卷领为恭”[5]之说,光绪帝皇后裕隆赐予德菱的礼物中有记载“绣花颈带数事”。除卷领外,领挖也较为常见(图16、图17),它是脖领部分的装饰,与挽袖一样往往单独制作后缝到衣服上,清末民初在市场上有售。同时,装饰衣襟和下摆的边饰也绣成半成品出售。
图16 黑缎地刺绣花卉蝴蝶纹领挖
图17 黑地刺绣松竹梅纹领挖
3.云肩
云肩,也叫“领饰”,是披肩的一种形式,因外形呈云朵状,故名,是清代女子喜用的一种服饰配件,“云肩以护衣领,不使沾油,制之最善者也”[6]。云肩集实用性与装饰性于一体,宋元时期开始流行。清代汉族妇女新婚时作为礼服穿用,也用于戏曲服装。东北地区气候寒冷,云肩还可防寒护颈,满族妇女喜爱佩戴,男子中也有穿戴云肩。
从明清两代的云肩形制演变来看,云肩与披肩有着密切关联,云肩是披肩的另一种形制(图18~图21)。图22为辽宁省博物馆藏“黑地刺绣人物花卉璎珞式云肩”,此云肩由39片花瓣或如意形状的绣片连接,分为三层,每层用珍珠穿连,呈璎珞状,挂垂于女子肩上,更显轻盈飘逸。绣片上刺绣人物及花卉图案,鲜活生动。人物表现技法简略,具有儿童画般的天真和稚拙,体现出浓郁的满族民俗风情。
图18 刺绣龙凤呈祥如意形云肩
图19 红地刺绣花卉纹云肩
图20 红地刺绣狮子滚绣球云肩
图21 白地打籽绣山水花卉纹云肩
图22 黑地刺绣人物花卉璎珞式云肩
4.荷包
在满族的习俗里,讲究戴配饰,其中荷包、香囊等较为常见。男子有时还兼佩戴解石刀、火镰、扇套、匙、箸、牙签等日用杂品。但是,其中的荷包,却是必不可少的。满语中称荷包为“法都”(fadu),满族人佩戴“法都”的历史悠久,据说女真族以山林聚居,野外狩猎时腰间常挂一个用皮子做成的“囊”,里面装有食物,为远途狩猎中充饥,用皮条将囊口抽紧,是“荷包”最原始的样子。后演变成用绫、罗、绸、缎等精贵面料精心缝制的小巧配饰,里面装有香料、烟草、小零食之类。满族贵族中盛行佩戴荷包,《总管内务府先行则例》(广储司卷三)规定:“衣库每年成造荷包二百对,交四执事太监处收贮,预备赏用。”“乾隆三十年十一月总管太监王成传旨,年例交衣库绣作花大荷包五十对……此项花大荷包于每年底做成交进。”宫廷中女眷每年要绣制许多精巧荷包以备赏赐所用。满族民间使用荷包比较广泛,除日常佩戴外,如生日、满月、放定、过礼、迎亲等事常用荷包作为赠礼。青年男女更以荷包作为定情的礼品或信物(图23、图24)。满族男子佩戴荷包多挂于束带的两侧。女子多挂于“大襟嘴”上或旗袍领襟之间第二个纽扣上。年纪大一些的女子有时戴在腋下与巾子挂在一起。青年女子和小孩,通常在佩戴荷包的同时搭上小怀镜、香串、香牌等物,这也是满人进关后受汉族风俗影响所致。
图23 红缎地盘金绣吉祥纹荷包
图24 纳纱绣几何纹荷包
荷包,是随身佩戴的小囊,一般拴在腰际,按用途分为香荷包、钱荷包、褡裢荷包、烟荷包等多种。香荷包用于盛放香料,佩在身上可散香气,驱虫除秽,入寝时挂在床帐内(图25、图26)。满族人在春节和端午节互送荷包,尤其是端午节,为了平安度过夏天,避瘟防疫,把艾蒿或雄黄面装进荷包里互相赠送。钱荷包随意制作成各种形状(图27、图28)。褡裢是昔日我国民间使用的长方形的布袋,中间开口,两端可盛钱物。褡裢荷包是模仿褡裢的形式制成的荷包,清末到民国时期极其流行(图29~图31)。烟荷包流行于清中晚期至民国初年,多呈葫芦形,故也称“葫芦荷包”(图32)。东北民族一向以敬烟为致敬礼,“装烟”成为一种礼节。
图25 刺绣莲花纹葫芦形香荷包
图26 黄地刺绣花卉纹香荷包
图27 剪贴绣钱荷包
图28 刺绣麒麟送子钱荷包
图29 刺绣鹤鹿同春褡裢荷包(www.daowen.com)
图30 盘金绣福寿纹褡裢荷包
图31 刺绣文字纹褡裢荷包
双方通媒议婚后,互相往来,一般是男方父母到女方家。女子盛装接待,并给旱烟袋装烟,依次相敬,称为“装烟”。东北女性中不乏吸烟者,烟口袋自然成为身上的装饰品,刺绣精美的烟口袋成为姑娘们晒手艺的物件。烟荷包也是蒙古族传统配饰之一,年轻女子出嫁前有给新郎绣制荷包的习俗。它是表达爱慕之情的信物。烟荷包长度约16cm,宽6cm,配8个飘带。用色上喜好红、绿等艳丽的色彩,装饰图案以蝴蝶、花卉为主。蒙古族烟荷包较汉族的荷包尺寸要大很多,这是因为其游牧生活所需。
图32 烟荷包
当时女子喜欢在长袍右上襟纽扣上悬挂长约10cm的“哈布特格”。这是一种囊式饰品,其功能、外形与“荷包”相似。形状常见的有石榴、葫芦、金鱼、蝴蝶、花瓶等,外面裹绸缎,用金银线绣花卉、走兽等具有蒙古民族特色的图案。囊内装有一个“舌头”,里面可装香料、药物、针线等。这种饰物具有实用性的同时也被当作表达友谊和爱情的信物。
5.扇袋、镜袋
清代不论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习惯在腰间佩戴香荷包、烟荷包、扇袋、眼镜盒(图33、图34)、火镰等用品,称“腰间杂佩”。流传下来的民间扇袋(图35~图38)、镜袋(图39、图40)常常非常精致,虽然本身作为实用品,但从造型、图案设计、面料色彩搭配和做工上看,都称得上是艺术品,呈现出个性化的设计,精湛的刺绣手艺。
手帕袋,原为装手帕的囊袋,汉代已有佩戴于腰际的习俗,清以后逐渐演变为单纯的配饰,悬挂在大襟纽襻上,上有豁口,可以装进小手帕(图41、图42)。
图33 寿考纹眼镜盒
图34 眼镜盒
图35 盘金绣扇袋
图36 白缎地刺绣人物故事纹扇袋
图37 黑地刺绣花卉纹扇袋
图38 剪贴绣扇袋
图39 刺绣蝶恋花镜袋
图40 黑缎地盘金绣石榴纹镜袋
图41 红地珠绣手帕袋
图42 蓝地珠绣手帕袋
6.眉勒子
清代女性于头上佩戴的首饰中有一种独具特色,当时称“兜勒”,受汉族头饰的影响而在清代流行。满族富贵阶层和民间女子常根据季节需求选择不同样式进行佩戴,称其为眉勒子,清代北方也称其为脑箍、勒子。《续汉书·舆服志》中胡广注“北方寒凉,以貂皮暖额,附施于冠,因遂变成首饰,此即抹额之滥觞。”抹额即眉勒子。清代文学作品《红楼梦》第六回中描写刘姥姥初见王熙凤的穿着佩戴“家常带着紫貂昭君套,围着那攒珠勒子”。清初时期,汉族女子装饰有“只爱吴中梳裹”[7]之描述,这种“兜勒”作为额饰广为流传。
眉勒子是女性系在额头上的包头巾(图43~图45)。天气炎热时可用来固发,做成窄带;冬天有保暖功能。富贵阶层用貂、水獭等毛皮制作,俗称“貂覆额”或“卧兔儿”。
图43 平绣福寿纹眉勒子
图44 平绣连年有余眉勒子
图45 平绣龙凤呈祥眉勒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