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浅析辽宁地区满族民间服饰文化的情韵

浅析辽宁地区满族民间服饰文化的情韵

时间:2023-06-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以辽宁地区考古出土纺织品的研究成果为背景,梳理了辽宁地区服饰文化形成脉络,简述了满族服饰文化发展史和满族民族习俗特征,对辽宁满族民间服饰文化进行梳理研究。选取辽宁省博物馆藏具有满族特色的民间服饰品、织绣品及服饰配件进行分析研究,探寻辽宁地区满族服饰文化的特点。辽宁西部山区的红山文化因吸收了中原农耕文化的先进因素而率先升起第一道文明的曙光。与当时宫廷的奢华图案相比,民间的服饰图案则多

浅析辽宁地区满族民间服饰文化的情韵

袁芳[1]

摘 要:从中国历史学纪年的辽、金、元时期到满族统治下的清朝,满族服饰文化中原汉族服饰文化一直相互碰撞、交融。本文以辽宁地区考古出土纺织品的研究成果为背景,梳理了辽宁地区服饰文化形成脉络,简述了满族服饰文化发展史和满族民族习俗特征,对辽宁满族民间服饰文化进行梳理研究。选取辽宁省博物馆藏具有满族特色的民间服饰品、织绣品及服饰配件进行分析研究,探寻辽宁地区满族服饰文化的特点。

关键词:满族;服饰文化;民间;刺绣;融合

Liaohe Rhyme— Analysis of Manchu Folk Dress Culture in Liaoning Area

Yuan Fang

Abstract:From the Liao,Jin and Yuan dynasties to the Qing dynasty which was dominated by Manchu,the dress cultures of the Manchu and the Han have been colliding and blending.The development of Manchu dress culture histor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nchu ethnic customs are briefly described.The Manchu folk dress culture in Liaoning is carded and analyzed.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nchu dress culture in the Liaoning area,this paper takes the folk costumes,jewelry,embroidery and accessories in Liaoning Provincial Museum for examples.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unearthed textiles in Liaoning area,this paper studies the formation of dress culture in Liaoning.

Key Words:Manchu; dress culture; folk; embroidery ;integration

辽宁地处东北渔猎文化、中原农耕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接触的前沿。在辽河水的孕育滋养下,辽宁既是历史文化的生长点也是其交汇带。辽宁西部山区的红山文化因吸收了中原农耕文化的先进因素而率先升起第一道文明的曙光。其处于文明冲突与融合的核心地带,如同一个重要的穴道,暗藏在历史的肌体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旧时称之为关东,以山海关为界,有关里、关外之称。所以辽宁与关内的文化、风俗、习惯既相互影响又有区别。

辽宁最早出现织绣品的时间,可根据海城小孤山遗址(今鞍山海城)出土骨针(图1)的时代进行推断。骨针长约5~7cm,时代为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其文化特征与华北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文化相近,仙人洞人所创造的物质文化水平居于人类进化史前列。据《后汉书·乌桓传》记载“妇人能刺韦,作文绣,织氀毼(毛布)。男子作弓矢、鞍勒,锻金铁为兵器。”以此推断当时的刺绣品出现于200多年前,乌桓族人因居住于东北兴安岭一带的严寒地区,冬季穿着皮衣,为使皮衣耐用美观,妇女在皮衣上刺绣。

据史料记载,契丹族在织造、刺绣方面比较擅长。五代初,契丹族汲取异族文化,积极发展纺织业、冶铁业,同周边民族开展频繁的贸易活动,快速发展强大起来。公元916年辽国建立后,手工业、织绣业发展迅速,并通过战争俘虏大批技艺精湛的手工匠人。辽太祖“应天皇后从太祖征讨,所俘人户有技艺者置于帐下,名属珊,盖比珊瑚之宝”。又设置官方经营的手工作坊绫锦院为皇室提供丝绣品。绫锦院分布在辽上京、中京、祖州。中京道宜州设弘政县(今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安置俘虏中从事织造、刺绣的工匠。设有专门提供纺织原料的基地,中京道的锦州、宜州、川州(今辽宁省朝阳市北票)、霸州(今辽宁省朝阳市)生产桑麻。这些生产地除了向绫锦院提供纺织品原料外,还自主生产丝织品缴纳贡赋。(www.daowen.com)

图1 骨针

辽宁省博物馆藏辽宁法库县叶茂台村契丹贵族墓出土辽代丝绣品,从中可看出当时辽代的刺绣工艺水平与同时期的北宋不相上下。出土的纺织品有绢、纱、绫、刺绣、缂丝等七大类九十余品种,其中一些绣品中可见“双天鹿缠枝花”纹样。出土物缂金山龙纹尸衾(图2)以褐黄色为地,金线缂织山龙、火珠纹。辽时缂丝技术传入北方,形成了具有北方草原民族特色的缂丝制品。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信仰萨满教,将鹿尊为神,能在空中飞翔。其中部分纺织品还运用了龙、凤等汉族常用纹样。可见当时的纺织品图案既保留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特点,又融合了中原的艺术风格。1125年,女真族会宁(今黑龙江省阿城区)建立金国政权。随着中原文化的传入,女真族不再执着于穿着皮毛衣服,向汉族学习以纺织面料制作衣服、配饰。当时“金俗好衣白”,女真人喜好以白色面料制作衣服,因经济发展水平有限,民风简朴,刺绣在服饰上的应用还不是很广泛,民间妇女大多在衣襟、下摆处刺绣简单纹样,或在裙摆处贴绣花裙边用作装饰。金灭北宋后,通过战争俘虏了一批刺绣、织造工匠。《容斋随笔》记载当时这批被俘工匠“寻常只团坐地上,以败蓆或芦秸衬之,遇客开筵,引能乐者使奏技,酒阑客散,各复其初,依旧环坐刺绣。”女真人在承袭辽代刺绣技巧的基础上,通过俘获的汉人工匠将金王朝时期的刺绣水平提高了一个层次。女真人的金主、金后、皇子、皇女及诸亲王、权贵所穿服饰上均刺绣满身。金王朝设置少府监,其下专设纹绣署,以此维持朝廷大量的服饰需求。当时宫廷服饰将刺绣图案如麒麟、鸾鸟、芙蓉等绣制于前胸、肩部、衣领、袖口等各部位,因金王朝喜好金银装饰,故多采用金银线进行绣制。与当时宫廷的奢华图案相比,民间的服饰图案则多为质朴的风格,多绣制花草、林木、熊、鹿等纹样。

图2 缂金山龙纹尸衾

1271年,蒙古族在燕京(今北京)建国,国号为元。1279年,元灭南宋统一中国。元统治者在朝廷设置绣局、纹锦局、鞍子局等供应服饰品的专门机构。元代,刺绣品在民间也广泛流行,因蒙古族原居住在黑龙江额尔古纳河的深山丛林中,故他们喜好穿着长袍靴子。蒙古牧民喜好在长袍的领口、袖口、下摆等处镶嵌华丽的花边,绣上精美图案,并盛行在靴子上绣制图案。帝王袍服上镶嵌宝石珍珠并配以刺绣纹样。大汉靴子上刺绣金、银丝线图案。民间牧民在靴腰、靴子边上贴绣花卉等图案。到了清代,东北地区民间刺绣达到鼎盛时期,几乎家家女孩子都会刺绣、女红。因男子从事渔猎、放牧、耕种工作,故女子在家纺纱、织布、刺绣来维持日常生活所需。所以东北女孩从小跟随家族女性长辈学习针线活,缝制荷包、鞋子,刺绣枕顶等。在结婚前,女子需要自己准备结婚嫁妆,所做的织绣品的质量是衡量女子心灵手巧、慧外秀中的标志,因此,大多投入大量精力、时间用于学习钻研织绣技巧。

东北地区刺绣技艺整体水平的提高依赖于不同民族、地域间的文化交流。清代关内、关外的文化交流越发频繁、深入,使本地的服饰品、刺绣品融汇了关内的中原文化。明宣德元年,大批关内灾民涌入东北充军,集中生活在沈阳、辽阳、铁岭、齐齐哈尔等地。移民中除了灾民、士兵外还有因文字狱流放至东北的官吏和知识分子。他们带来了山东鲁绣、北京京绣、江苏苏绣的技巧和审美意趣。在当时的文化交流中,满族处于主导地位,其人口众多,分布广泛,是整个东北地区文化意识形态的主导群体。满族领袖统治近400年,因其特殊地位,满族的民间绣品受关内刺绣艺术影响较多。通过与关内的文化沟通,满族逐渐改变了一些服饰习俗,如满族先人喜好白色,“贵白贱红”,后来受中原文化影响,将红、黄、蓝三色列为贵族服饰品常用的色彩,朝袍用红色,祭祀、登基、庆典时帝王着明黄色朝袍,祭日时穿红色,祭月时穿月白色。满洲八旗将白、红、黄、蓝列为八旗用色。从帝王到贵族盛行满汉通婚,在民间满人的婚礼习俗中,满人也渐渐接受了汉人所喜好的婚庆吉祥颜色——红色。在服饰图案方面受汉族影响,开始使用“福禄寿喜”“吉庆有余”“瓜瓞绵绵”“龙凤呈祥”“五子登科”“刘海戏蟾”等。中原地区盛行的神话故事、戏曲、书法、绘画、小说人物等也成为满族丝绣品图案的题材。同时,在服饰品、生活用品的图案中经常可见萨满教文化的图案。满人从先人始信奉萨满教,认为万物皆有灵,崇拜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萨满教中尊崇的神既有动物又有植物,动物如鹿、马、虎、喜鹊乌鸦、蟒蛇等。鹿神庇佑族人和鹿群,马神象征着萨满祖先的灵魂,虎神象征着祖先的英勇,乌鸦是天神的侍女,传说中曾救过汗王努尔哈赤,蟒蛇是吉祥之神。植物图腾中,尊崇大树为神,认为树能够穿透三界,根与地下世界相通,树冠与天相通,能够连接日月,是连接天地的天梯,树干为中界,与人相通。对萨满神的崇拜在满族民间的服饰品中多体现于满族民间枕顶的图案上。在满族刺绣枕顶中除了虎、鹿、牛、马、喜鹊等动物外,还可以见到一些人物,多不绣制眼睛,据说是为了避免鬼神在夜间查看卧室的活动,也有另一种解释,根据满族的习俗,姑娘出嫁前枕顶人物不绣眼睛,出嫁后补修眼睛(图3)。

图3 绿地刺绣人物故事纹枕顶

辽宁作为满族文化的发源地及发展中心,得益于满族历史的肥沃土壤,形成了满族服饰浓郁的地域特色,打造了质朴、简约、直率的满族织绣品艺术风格。辽宁民间织绣品来源于百姓的生活,制造者为平民百姓家女子,虽不及满族贵族的奢华精致,但综合了实用性与装饰性,直白、风趣的表现手法更富有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也是清末民初时期织绣品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政坛风起云涌,文化观念与社会风俗在制度政权变化的同时也骤然变更着。传统意识形态与新兴社会思潮交汇、碰撞,人们的审美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服装样式一改朝廷贵族阶层的奢侈、刻板,开始推崇实用、简约、方便、个性化的风格,呈现出崭新的风貌。传统满族服饰的长袍、马褂,从宽大直筒形逐渐过渡成舒适合体的形制。比较突出的变化在女性服装上,裁剪得更加科学,趋向于用平面裁剪来制作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板型,开始打造展现女性玲珑曲线、凸显女性身材特征的服饰。刺绣工艺主要体现在女性和儿童服装上,色彩浓烈鲜明,技巧朴实可爱。服饰品上的装饰图案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民族特点,花卉、禽鸟、野兽是常用图案,寓意着吉祥美满;民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也是热门的图案之一,以刺绣或贴绣的方法表现幽默、率真的风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